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自主意识: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前提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道德教育,是政治课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何为道德教育?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教育。①道德教育,在我国传承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但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出现。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道德的困惑与道德实践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裂,道德的实践与道德的实效难以和谐,道德的理念与不断变化的现实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痕迹。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呢?我认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

一、问题:漠视自主意识,道德教育实践与效能的背反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迷信灌输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采取硬性的、不容选择的方法与手段,并且以强有力的纪律、严格的管理、量化的评价方法,控制着学生道德的形成。学生在智育化的教育下,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强硬地被朝着道德教育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改造。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的灌输方法,曾在我国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我国的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型。社会正在不断地由封闭转向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从相对狭窄的信息来源正在走向信息化和全球化。这种由外向内的道德教育模式显然无法适应观念逐渐现代化、社会化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传统的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道德教育方式也就愈加失去了效用,吸引力的低迷状态也就不足为怪,由此而产生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消解因素也就不断出现。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基础道德理念及我们过于强调的政治伦理道德、革命道德生活化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消失,道德资源亏空,新的道德资源又未能充分孕育,也必然造成传统道德教育背景下道德教育产生危机感、真空感。加之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多元的文化的出现、多元的价值取向的产生必然带来道德追求的多元化。长期以来习惯于政治宣传的道德榜样不为人们所接受,甚至被人们等同于虚伪,传统的教育方式失去了号召力,而新的道德教育理念没有在广泛意义上建立,以传统的评价标准评判道德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道德虚空现象,不能不使人对道德的危机倍感忧虑。

在人们从未放弃“道德第一”的观念时,传统道德教育赖以自豪的控制力削弱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不能不让人对现在道德教育实效的怀疑。怎么办?我的观点是:正本清源,重新确立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地位。

二、回归:确立自主意识,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

当前道德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令人困惑与担忧的现象我认为很重要的因素是:道德教育的观念、方式上的定位没有与受教育者自主意识的发展变化的现实不适应,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的创新缺少与时代发展相合拍的内容,鉴于此,我认为:

1、有效的道德教育基石——道德教育要与自主意识的发展相适应

道德的主体性是道德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要使道德教育富有成效,与主体的动机、主体的实践成效相关最为密切。而要达到教育的效果,关键是主体的自主意识如何得以发挥。恩格斯曾指出:“如果不谈所谓的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在这里恩格斯十分明显地把“自由意志”作为人的行为道德性的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常常把道德教育作为对人的控制的观点不仅与恩格斯的观点背道而驰,而且与我们正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现实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要使道德教育再现成效,必须确立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

道德教育是确立一个人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人在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自主意识下,通过体验,不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才能发展学生的道德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开放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学生的自主意识下,达到学生理智的选择,才是现代道德教育中值得选择的方式。

2、有效道德教育的方式——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统一

有学者认为:“德育自主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要关注学生本身的特点,反对不问学生的年龄,不问学生的个性,而在方法上、内容上统一的做法;二是要发挥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主动性,把学生的品德修养过程转化为积极自觉地实践道德规则的过程;三是注重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不要将教师塑造成道德的拥有者与裁决者,而是与学生互动关系的参与者。” 人的发展过程,是与需要相统一的。在今天的道德教育方式选择上,我们首先要研究学生的道德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是先有心理过程后有个性心理;从现实活动看,对于已形成个性的人来说,具体心理活动总是在个性制约下,以个性为中介展开;在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等。基于此,我认为,当前的道德教育应重视个体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重新确立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而要实现道德教育在自我教育下的有效性,必须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是个体与群体自由选拔的结果,尤其是不能忽视个体的在自我教育中的实践。如讨论法,在讨论中廓清道德的内涵。角色扮演法,让受教育者在参与的情景中领悟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实践活动法,让受教育者主动参与一些道德实践,如志愿者活动。主题研究法,让受教育者去主动研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主动地吸收一些道德的要求。这些,既能让教育者把一些教育思想渗入其中,又能让受教育者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教育,真正能让一些现代社会应倡导的道德教育内涵为受教育者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其中可以政治课为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

三、理念:更新构建思想,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内容上存在着:1、极“左”的政治伦理扩大化,以极“左”的政治伦理取代道德教育的内容。2、过多地宣传“无私”、“忘我”,一切以国家、集体的崇高内容取代一些基本的个人道德。其结果是,道德教育缺乏个体的生命意志,缺乏对个体道德责任与权利的尊重,最终不能培养道德。我认为,建立新的、与时代相合拍的道德教育体系应确立的思想是:1、确立最核心、最基本道德的内容,建立多层次的可供适当选择的道德教育内容。有调查表明,中学时代,除了一些传统的道德需要不断保留外,在调查中发现下面的一些道德十分需要得以重视,顺序如下。如责任感(89%)、尊敬(88%)、诚实(86%)、正义和公平(79%)、关爱和信赖(75%)、文化多样性价值(72%)、公民美德和公民意识(63%)、宗教多元性价值观(53%)、对人本性价值的宽容(33%)、正当的生活立场(13%)、正当的选择立场(11%)。2、对个体生命意志的尊重。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的原始驱动力,是人的道德原型的作用。只有充分个体的生命意志,才能使个体在接受教育,自主教育中让生命意志得以弘扬,不至于产生道德教育仅仅适用于学校的怪现象。。3、赋予个体道德自我选择的权利。在我国,长期以来常常存在着对个体道德自由选择的压制,“大公无私”等奉献型道德成了全体人民道德的选择,这与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不一致的,其结果,完美的道德教育却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许多人甚至产生了道德的无适从感,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倡导个体道德自我选择的权利,有利于从实际出发,真正形成道德教育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既尊重了个人正当的权利,又使道德教育落到实处,道德教育与自我的发展相得益彰,受教育者真正形成道德品行。

总之,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观念上、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宜我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实践相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①鲁洁,五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② 范中杰 《学生的德育负担刍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 期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科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