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育理论>>正文内容

鲁洁教育思想的积极理想主义特质初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鲁洁教授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积极理想主义特质。在鲁洁教授看来,教育在本质上就具有理想性。教育在其目的、功能和价值等方面都内在地包含着理想性。教育的理想性实质上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的理想性,正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主体特性决定了教育的理想性。这种理想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要以未来的“现实的个人”来超越既成的“现实的个人”。基于这样的认识,鲁洁教授还对那种丧失了理想性的教育和教育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在我们这个时代,鲁洁教授教育思想的积极理想主义特质显现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鲁洁;教育思想;理想主义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4—0036—03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80周年华诞。鲁洁教授长期从事教育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育基本原理、教育社会学和德育原理等领域著述丰硕,造诣深厚,对推动我国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学科专门人才。本刊为祝贺鲁洁教授80周年华诞,传播她的教育思想,特刊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项贤明教授撰写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在我的理解中,从康德开始经赫尔巴特传承至今的欧陆传统的教育学(pedagogy),一直以德性问题为核心,探讨如何使彼岸的人性成为此岸的人性,亦即如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这一甚至可以上溯至苏格拉底的教育学传统,与美式的教育科学(sciences of education)始终立足于世俗社会服务于人性的生长发展相比,既异曲同工,又有所不同。鲁洁教授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秉承了教育学的欧陆传统,始终以德性为主线,追寻对存在着各种各样局限的现实人性的超越,表现出一种积极理想主义的特质。在这样一个理想迷失于物欲的时代,鲁洁教授的教育思想更加显现出特殊的魅力和重大的价值。
  
  一、积极理想主义与教育本质的理想性
  
  要在学术上完全阐释清楚“理想主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这个概念在哲学、文艺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的学科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语两大重要工具书《辞海》和《辞海》中,均未收录此词,是由于此词的确切意义难以解释清楚还是别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在英文中,“理想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idealism”,而“唯心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至今仍然多多少少带有贬义。这或多或少也影响着我们对理想主义的认识和评价,或许这也是我国教育学界部分学者对鲁洁教授教育思想产生误解的认识根源之一。本文在“理想主义”的前面加上“积极”这一修饰和限定,是要突出鲁洁教授教育思想中理想主义特质的现实主义基础。这种从现实出发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使得人可以通过表达自身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将可能转变成现实,亦即藉由改造现实世界而实现新的现实生活,从而赋予我们现实的生活以理想主义的意义和价值。正如鲁洁教授所说的那样:“理想是指向尚不存在,正是这种‘尚不存在’赋予了人之生活的意义。”
  在鲁洁教授看来,教育在其本质上就具有理想性,人正是通过自身的教育活动不断使当下的“现实的个人”成为将来的“现实的个人”。用鲁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内在就包含了超越性。因为一切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超越。”印这里的超越是此时尚不存在的未来的“现实”对当前的既存的“现实”的超越,因此,这种对现实的超越从来也没有脱离现实。我们不能将这种超越仅仅理解为对不存在的东西的追求,否则,我们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否认了教育的理想性,也就否认了教育培养未来的“现实的个人”这一活动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创造性,而否认了教育的这一本质属性,也就否认了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鲁洁教授从既存的“现实”与未来的“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手,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为人的自我创造活动在本质上必然内在包含的理想性特征。康德的“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这一论断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这句话中前后两个“人”显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教育总是以那个将要“成为”的“人”为鹄的,尽管作为“社会的个人”他们都是“现实的个人”,但它要用未来的理想中的“人”来超越当下的现实的“人”。用鲁洁教授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本性”。
  教育本质的理想性是由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的理想性所决定的,这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属性之一。“理想,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除人以外的一切存在物都只可能是以其实际存在为惟一的向度,它们只能是‘是其所是’的存在;只有人才有可能超越现实的存在而进入并不存在的可能的领域。也就是说,人不仅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可能的世界。他的生存不仅有一个实然的向度,还有一个应然的向度。”人的存在的这样两个基本的向度,决定了人的发展过程必然内在地包含了现实性和理想性。正如鲁洁教授所说,“人的发展就是人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育要促成人的发展,就不能回避也不可能回避人的发展过程中应然与实然这对矛盾。立足于当前的实然而面向未来的应然,力求未来的应然成为未来的实然,这样的追求决定了教育这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内在的理想性。
  
  二、教育目的、功能和价值的理想性
  
  鲁洁教授认为:“自我超越是人的生存本性的显现。它是由人之生存结构、生存方式所规定的……人的存在方式——生活实践是自由、有目的和创造的,人的生命是自为的,生命中的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创造。”人的这种自我超越并非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始终指向“现实的个人”的。她引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的论断,认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他不能脱离他的对象物而存在,为此,他的生存状态要由各种对象关系所规定,也即是说,他是以一种实然状态存在着的”。同时,人与自然物不同,“他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对象性活动,去超越各种被给定的对象性关系,去打破那种预成的、宿命的生存方式,去实现所应是的目的。由此说明,它又是以一种应然的状态而生存着的,也即是说,人性的本质既在现存的实然中,又在超越现实的应然中,存在于上述两重性的否定性的统一之中”。正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内在包含着理想性,决定了教育的价值必然集中体现于其理想性,决定了教育本身必然具有理想性这一本质属性。
  教育本质的理想性集中表现在教育目的的理想性之中,教育实践的目的必然内在地包含着理想性。用鲁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教育最终总是要实现人的“超越”,而“教育所要实现的人之超越,包括两大方面:对人之自然属性之超越;对人的现实的规定性之超越”。超越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现实的个人”;超越 人的现实规定性,也就是赋予人超越现实的知识能力以及超越的需要,使人得以实现能动的自我创造。这也是人作为主体的“能动的自我实现”这一本质属性的需要和表现。“灌输”的理念之所以在我们的教育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目的之理想性的迷失。由于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超越”,我们的教育常常以为自己的目的就是让当下的人“记住”或“知道”当下的事实,用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就是所谓“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当一名学生按照我们教给他的方式回答了试卷上所有的问题时,我们就以为教育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夸美纽斯在论述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育形式时曾经强调,他写《大教学论》的目的就在于“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而“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然而,在学校教育随后的发展中我们却渐渐忘却了:这种“艺术”的根本精髓并不仅限于让人“知道”或“记住”某些事实,而是要促进人的自我创造。我们教给人知识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创造知识或运用知识创造世界。正如鲁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教育要使个体获得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增长的能力,但教育不是简单地使科学知识在人脑中复现,而应该使人能独立掌握科学知识,即教会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思考,使之不断跟上科学加速发展的步伐”。
  教育的理想性是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和价值的根本体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的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赋予人以人所独具的实践的本质,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功能,教育就不能将自己的目光局限于当下可见的现实,而应真正在立足现实的同时“面向未来”。就此而言,邓小平先生给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的确抓住了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正是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教育的这一根本价值,鲁洁教授才在其论著中再三强调“超越”的教育功能观和价值观,强调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个人”,而且更在于为未来的社会培养“现实的个人”,其中后一方面的价值是教育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的价值。鲁洁教授进一步指出:
  “从原则上说,教育影响所具有的价值也是一种经过比较的价值,是以其在促进人的发展中能够产生最优效果和最高效率为加工和选择的准则。符合这一标准的影响才充分体现教育影响的特点,它在人的发展中才得以发挥其他影响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才能形成教育过程自身特殊的运动规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教育的理想性是教育自身规律中最为基本的规律之一。
  
  三、人之发展的理想性与教育学批判
  
  教育的理想性实质上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的理想性,即人作为主体在自身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创造这一过程的理想性,这是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特性之一。鲁洁教授说得十分明确、概括而深刻:“自我超越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怎样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问题。”康德关于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的论断,其实也内在地包含了这样的意义。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社会的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发展自身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最确切的意义上成为真正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存在物的性质和特性,这些性质和特性也就是作为一个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和特性……‘自我创造性’就是仅仅作为人所具有并使人成为主体的第一个重要特性。”鲁洁教授曾这样言简意赅地指出:“超越性的培养,就其实质也即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立足点、着眼点和最终的归宿就在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我们常常不无夸张地强调教育要回到它的“原点”,尽管这种强调往往如旷野的呼叫般没有回声。鲁洁教授通过她深刻的理性反思,早已明确地给我们指出了这个“原点”。在她看来,这不仅是教育实践的“原点”,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原点”。“按照实然与应然的双重人性结构,激发人对理想生存之追求,形成合乎人性的理想,是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也应是教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基于上述对教育和教育学的深刻认识,鲁洁教授对传统教育学忽视人的能动性而丧失理想性的倾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她批评当代的教育失掉了一半的人性,认为在当代社会,“人成为物化的人,被自然情欲所操纵的人,为工具理性所支配的人,丧失了生命激情的人,”“教育学成为无人的教育学,无主体的教育学。”“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假设,导致失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而这种失掉了另一半的教育,培养的与其说是失掉了一半的人,不如说尚不是真正意义上自由自觉活动的人。”鲁洁教授还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产生这样一系列教育异化现象的理论根源,她认为:“以往的教育学由于不是以实践为基础去考察教育考察人的发展,没有把人的发展看成是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育成为无主体的过程……教育的生物学化与教育的心理学化其不足之处都在于此。”在鲁洁教授看来,这样的教育和教育学已经背离了人的教育的基本要义,已经落后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要,并且必将被时代所抛弃。她在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当代的人在自我发展方面普遍产生了一种超越自在,实现自觉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已经冲破其固有的封闭领域,而进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社会’已从理想逐步进入现实。教育已逐步成为一种自觉的类本质活动。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从自在自发走向自觉自为,这是人类自身的伟大革命,具有自觉教育意识主体的发展也正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达里可以清楚地看出,鲁洁教授对人类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似乎是某种历史的宿命,在20世纪中叶,我们这个民族曾经陷入了一种旷世罕见的理想主义狂热;到世纪之交,阅尽沧桑的我们又在庸俗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淖中泯灭了理想主义的光辉。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的时代一起也经历了这样的沉浮。幸而我们还有鲁洁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依然为我们保留和坚守着理想主义的火种,令我们时代的心电图不至归于平直。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研究因而可以直接影响人之教育的知识分子,鲁洁教授教育思想的积极理想主义特质更是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