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育理论>>正文内容

孟轲的教育思想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孟轲(公元前372-289),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是鲁国贵族盂孙氏的后代。
     孟轲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 起来,称之为孔盂之道。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尚志养气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间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垫又间:"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
      在立志问融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是什么?孟子认为""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 "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定志向的作用。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贱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作为道德上的气节操守,是有积极意义的。
      2、反求诸已
      孟子最服膺孔子的内省方法。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才能够有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便反躬自责。
      孟子以为一个人的祸与福,都决定于他本人的作为。他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祸害或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我来的。一个人要 "自求多福",不可 "自作孽"。他常引 (商书)太甲的话:"自作孽,不可活"。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无法挽救了。 孟子多次强调反求诸己,在协调人与人关系中,厚于责己,不要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他还说,不要埋怨超过自己的人,"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而已"。意思是说,·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先端正自己的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3、改过迁善 ()
      4
、意志锻炼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经常是由于他处于灾患逆境之中;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也深,所以他们往往通达事理。孟子还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人常在困难忧患中自下而上成长。
      他历数传说中的尧舜、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任大事的人,都曾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和被选拔出来的。于是他得出结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苫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意思是说,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体,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一个人错误常发生,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才能有所愤发而创造。这里孟子虽打着天命的旗号,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可是讲的却是完全不依靠天命的道理,要人奋发有为,时刻处于兢兢业业之中,有所警惕,有所激励,勇于斗争。以此修己则可以造就英雄,以此治国则可以免患图强。孟子这段话是十分深刻的,反映了道德教育与修养中的一条规律,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乃是造就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

       关干知识教育的思想
      1、深造自得
      孟子从"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办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他还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存在于我自身之内。这就是说,他重视学生自得,认为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种知识用起来可以探索求源,左右取之不尽,运用合宜,这样便可以步步深造。
      孟子认为深造自得必须注意由博返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到简略地述说大义的地步。关于博与约的关系,孔子也说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礼约文,以约约博;博在文,约文又在礼也。""是指代"",这正是我们常说的由博返约的意思,即从许多知识中得出简明精要的概括,这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孟子承继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认为深造自得要注意能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归纳为简约的结论以达到""的地步。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把一个道理讲明白,如果没有关于这个道理的广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就很难把这个道理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之处向学生讲清楚。由博返约,以简驭繁,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重要的教学与学马方法。
      2、启发思维
      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法达到他预期的结果。他的善于用比喻的方法,使学生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
      他有一句名言:"尽信 《书》,则不如无 《书》"。完全相信 《书》,那还不如没有 《书》。他要求学生有存疑精神。这是对孔子的"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的思想的发展。有疑才有思,疑,证是启发思维的起点。
      他还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弃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意思是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工人改变或废弃规矩,高明的弓手弃也不因为拙劣射手变更拉开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是教师引导的结果。
      3、循序渐进
      孟子重视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他继承了孔子"循循然善诱人"的思想,所谓"循循然"意味着孔子善于按照次序、一步一步地进行诱导。孟子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流于急躁或邋。他说:"其迸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他还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遇到坎坷时,必须等水盈满后才能继续往前进行,"盈科而后进",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去。"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谓"成章"竟引申为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具有一定规模,则可日成章。孟子的意思是,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不能说等取巧,不能急躁冒进,没有一个二个地循序渐进的累进,不可能发展达到伟大的成就。所谓"源泉混混,不舍心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于四海",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认为学习既要不间断地努力,但又不能拔苗助长。
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一定有事作,时刻记住它,但也不能违背规律人为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一个宋国人那样,他担心禾苗不长而一一拔高,疲倦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搞了。其实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以为培养工作没有益处而放弃不千的,那是种庄稼而不锄的懒汉;违背规律地去帮助它生长的就是拔苗的人。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譬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要求教学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4、专心有恒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以下围棋为例,他说,下围棋只是小技术,如果不一心一意,那也学不会。弈秋是全国的下围棋能手,假如让他教授两个人下棋,一个人很专心,听弈秋指导;另一个表面听着,心里却在想,要是有只天鹅快飞来,就要拿起弓箭去射它。后者的学马成绩一定不如前者。这是因为后者不如前者聪明吗?自然不是的。这说明学习上的差异,和对学习是否专心有关,而不完全是决定于人的天资的高低。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讨论注意问题,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以及注意的分配问题。
    他说:"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莫怪王的不聪明,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这里表明他反对一暴十寒,主张专心有恒。他还教人不要有头无尾,功亏一篑,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作为的人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到六七丈深不见泉水,这时停止挖掘了,结果仍是一个废井,这说明有为者必有恒心,取得最后成功才摆手;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是没有恒心的表现。
      5、因材施教
      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说,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的象及时雨一般润泽万物似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自学国的。这五种便是孟子提出的教育方式。他还说过:"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说,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一种教诲呢!这是一种激励愤发的方式。
    孟子不喜欢"好为人师"。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八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孟子指的是那些自己值不了多少却偏想摆教师架子的人。孟子是尊重教师的,是乐于当教师的。他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无论谁,只要 怀着学习的愿望来,孟子都不拒绝。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乙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你想教导别人,必先使自己首先明白,然后才去教别人明白;如果自己还糊里糊涂,怎样使别人明白呢?这话说得是十分深刻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