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德育课题>>正文内容

《新时期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研究》实验方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世纪,世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正以一日千里之势发生巨大的变革,各种文化的发展已经冲破地域的限制,在社会和人的思想上至少有三个明显的表现,这就是:信息技术使得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人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产生巨大冲突。对我国来说,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强烈追求,呼唤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力量作为这种发展的灵魂。基于这个大背景,我们的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教育核心的德育,更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不进则退。

新时期的德育应是寓行于德的文化心理活动,他通过促进人的德行的健康发展,来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新的德育的定位:建设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学生人生的幸福服务。赋予新德育这样的内涵和定位,它体现了新时期学校德育观念的根本改变:即德育不再是说服、说教、牵引,甚至也不是诱导,而是服务,是提供学生德行发展所需的环境、机制和元件。新德育必须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关怀人性、关注人生、关爱生命。新德育的人才观,应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合格的人。新德育呼唤科研开拓创新的空间。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高中德育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与现状相距甚远,学生受到高考升学压力和办学体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德育工作基本处于封闭,滞后状态,严重脱离生活与时代特征,学生进入社会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错位和变态,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和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科研强校、质量兴校的战略需要。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我们学校作为全日封闭管理的住宿制学校的特殊性,结合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新时期培养高中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日益重要和紧迫,为此选定了《新时期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研究》的科研课题,确定了《新时期培养高中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重点。

二、研究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 习惯和品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善,身心健康发展,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
   2
、教师发展目标:培养一支思想文化素质高,教育能力强即关心学生又能对学生自主参与问题给予指导纠正的教师骨干队伍。
   3
、学校发展目标: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模式和德育评价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德养性,阳光育人,营造自主,诚信,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研究假设

1、依据中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坚持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按年级分时段设计活动主题,从小事做起,从培养兴趣着手,从身边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综能素质,提升学生的品德。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注重实效的工作,全面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既可以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又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品质是行为习惯的综合性体现,系统的活动主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行为 规范习惯的养成,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为重点,处理好社会需要、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学校、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服务。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国内外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总结,根据学校、本班学生实际,大胆实践,借鉴理论,从事实出发进行课题研究。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逐步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德育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宣传、监督、评价等多种手段,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2、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形式

4、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模式和评价机制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专题活动调研法、行动调研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之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理论综合法等。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062月到200812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063-2007.2月)

2、组织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和主要参加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协调关系。

3、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

4、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高中学生的习惯和品质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写出分析调查报告。

5、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20073-20089月)

1、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确定实验班级。

2、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

3、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四方高中各项考核和评比制度,撰写《家长必读》资料,

5、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会,撰写相关的成果材料。

6、举办校内行为高中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班级和文明标兵。

7、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着重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阶段 总结拓展阶段(20089-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整理资料、分析结论、总结实验成果,编写《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活动成果汇编》和《四方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活动序列成果汇编》。

2、重点进行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建设,形成我校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模式和评价机制。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审评价验收课题成果。

八、组织与管理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具体分工如下:

1、课题的宏观把握、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和研究经费的筹集——王永耀(校长)、黄庆峰(工会主席)、袁振东(后勤校长)

2、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沈庆宏、李孝奎、张福红、王胜辉、孙绍荣

3、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形式——沈庆红、黄存军、赵彩麟、张素菊、张立强、路铁生、兰秋、张福红

4、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实验与研究——沈庆红、黄存军、赵彩麟、张素菊、张立强、路铁生、兰秋、张福红

5、高中生良好习惯和品质教育的模式和评价机制——王永耀、黄庆峰、袁振东、沈庆红、黄存军、李孝奎、赵彩麟

6、撰写实验方案和研究报告——赵彩麟

7、档案管理和报送材料——孙绍荣、赵彩麟

 

 

 

 

 

                                         抚顺市四方高级中学    

                                         20063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