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德育课题>>正文内容

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难免存在着物欲与理念、本能与道义等矛盾,诸如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等人生不良思想正在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妨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极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有调查表明,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正逐年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多数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学生,少数是在校学生。无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历史教研组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提出了该课题的研究。旨在让学生从传统的道德文化中汲取有用的东西,剔除其糟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21世纪的德才兼备的新人。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查阅资料法、参观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课题研究法。

三、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于200012月开题,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和范畴进行研讨。

首先,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里我们主要指传统的道德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传统,包括优秀的思想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典雅的民族礼仪等。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指正面的影响,同时须注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剔除。对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批判,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其次,研究过程与操作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充分运用图示、投影、录音、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把历史知识形象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受到优良传统的熏陶,并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予以扬弃,引导学生朝着德才兼备的方向不断完善自我,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

另外,课外主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开办历史图片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名胜古迹等形式,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来充实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两年来,共写专题研究论文6篇,其中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县论文评比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开市、县级课题研讨课、观摩课等四节,均受到好评。

四、研究的成果

1、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

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包罗万象。传统的道德文化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历史教材中有这方面的大量材料,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万里的远大抱负;以及戚继光、林则徐、邓世昌等以身殉国,抵御外侮的英勇气概;朱自清宁死不食洋米的民族气节;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求真理,远渡重洋,报效祖国等等。这些感人的事迹,实在是难以尽举。借助于这些历史道德形象进行德育教育时,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判断,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习历史优秀人物道德行为中有益的东西,加以吸收和继承,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其次,在进行道德知识教育时,还可以结合正面和反面历史人物进行不同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进一步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自觉地接受道德知识的教育。

2、道德素质的内容有哪些?

在历史教学中,中华民族特别富有的伦理道德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别的任何学科都无法与之抗衡的。

道德素质指什么?对青年学生来说,主要指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道德主要是为培养人的高尚品行和改善社会关系服务的。

怎样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说:一是律己,就是约束自己,遵纪守法。可分言和行两方面,言是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行是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向历史人物学习,就是“见贤而思齐,见不肖而内省”。二是利群,就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参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都可作为今日青少年处理人际关系的格言。

怎样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放大了的一种人际关系,指个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历史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去关心国家和社会上最切要的大事,通过传统文化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心。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质的内容指什么?它几乎无所不包,如邓世昌、杨靖宇抵抗侵略、热血洒疆场的爱国胸怀;强项令董宣、铁面无私的包拯不畏强暴的高尚节操;王献之练字、李时珍学医的勤奋品德;雷锋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王进喜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等等。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逐步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道德教育要重视个性发展,深入到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去。对青少年主要是教育他们怎样做人的问题。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自觉,从历史学习中唤起自我觉悟。自我觉悟来自真情。在真情的投入中,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可信赖、可依托、可遵循、可模仿的精神力量。自觉还包括继承中有批判有革新,能“因其时而酌其宜”,能超越古人,超越前人。

二是理想,从自觉走向毕生的追求,建立理想。理想是人格的支柱。有了理想,能使平凡变得伟大,使渺小变成崇高。历史上不乏为自己的信念、理想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大钊的“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些历史人物的言和行,足可以成为青少年追求人生道路的榜样。

三是习惯,习与性成,养成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行,一旦形成习惯,就成了自己生活中的必需,须臾离不开它。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凝聚成的优良道德,如敬老爱幼、尊师重教、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等等,应该让青少年在继承中发扬光大。

3、由于时间、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本课题的研究还没能从更广的范畴,更深的层面去进行。许多内容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我们深切地感到历史学科有着许多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在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有针对地不断探索,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造就一代代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教学研究与与实践》 1999·6

《历史教学》 1998·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