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术以全形,道以全神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联系与渗透,设置综合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高度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课程目标,就是立足儿童的社会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精神,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说,无论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如何整合,两门新课程都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的活动性和趣味性,给学生们增添了学习的情趣和愉悦;新课程的生活性和综合性,激励了学生们多角度探究社会生活问题;新课程的生成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新课程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也给了教师们更多自主研发教材的空间……一节一节情趣盎然、激情四射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但是,热热闹闹的场面散尽,我们是否还应该再多一份冷静、再多一份思考呢? 我们的教学追求是什么?我们要留给学生什么?学生活跃了,课堂快乐了,固然好。然而,我们在抛弃了灌输式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强调过程的同时,是否也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真正激发积极的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吗?教学过程能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美好的人格养成过程吗?毕竟,我们不能忘记两门新课程担负的最主要的职责。

《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界定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活动成为了达到目标的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与课程本身的目标、方向之间的关系,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纯粹的活动课,一节课走马灯式地变换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角色扮演、资料调查、游戏、访谈……无不用其极,活动之前无目标,而活动过程没有体验,活动过后也没有感悟,为活动而活动,如何让活动更热闹些,成为教师们竞相追逐的目标。这样,“在课堂上,课程内容(糖果)被裹上了一层糖衣,学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对五颜六色的糖衣感就硬生生地把课程性质加以肢解,受到兴趣,至于自己吞下的糖果是什么,他却全然不知。”[①]热闹的课堂缺乏心智的启迪,教师投入了激情而无内涵,学生感受了热情而无思辨,教学只能停滞在肤浅的表面,活动的价值也就因此丧失殆尽了。教师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引导(帮助)儿童(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②],教学追求的是“形似”而非“神似”,如此的课堂教学只能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学生呢,吃了“糖衣”,丢了内核,这与买椟还珠有何区别?难道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吗?如何正确认识这两门新课程,建立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也不是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活动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惟一联结点。也就是说,认识来源于活动,儿童智慧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实现的,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强调“做中学”,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真实经验促进发展。因此,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就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学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主动建构的过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就应当以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或者是尽量“仿真”、还原的)为媒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主观感受,来调节自身道德情感,建构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这样,活动仅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不是目标的本身,不管是怎样华丽外衣包裹里的,更应该是一个更加真诚、崇高的灵魂!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术以全形,道以全神”,“道”是人类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是最高的智慧,最高的价值标准;“术”则是实践“道”的手段、方法、技术,是操作性的知识。如果把“活动教学法”视为“术”的话,那么“品德”就是新课程追求的“道”。有“术”而无“道”,教学就是一个躯壳,没有了生机。

一、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问题呈现

一节研讨课,教学《品德与社会》(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美的生命”第三个主题“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一个活动内容“‘1’和‘0’的启示”。

片段:

童话表演:烟和酒的对话

师:同学们,我们下面请看童话表演。

老师请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带上烟和酒的头饰表演课本上的一段对话。表演过程中,学生乙手舞足蹈,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

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两个主人公吗?

生:烟、酒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我不喜欢。

……

生:扮演“酒”的同学表演得很好,我喜欢。(全班又爆发出一阵哄笑,一些调皮的男同学开始嚷嚷起来。)

生:老师,我爸爸对我说,宁可喝点啤酒,也最好不要喝饮料,啤酒是粮食做的。

生:每到节日的时候,家人总让我喝点葡萄酒,我还没醉过呢!

生:怎么能说酒也是“真正的健康杀手”呢?我老家冬天很冷,妈妈一到冬天就关节疼,爸爸总是要她喝一点药酒,说能疏筋活血。

……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有道理,适当喝点酒是可以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喝酒过度的危害。

(一些学生露出质疑、不屑的眼神。)

显然,这个活动环节是失败的。从教师的提问中,不难发现,活动的设计指向不明确。“说一说你喜欢这两个主人公吗?”是喜欢表演者的表演呢,还是喜欢表演者扮演的角色呢?学生一头雾水。是让学生感受不良嗜好的危害呢,还是让学生了解酒的一些保健功能呢?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另外,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每逢节庆期间,部分家庭有让学生喝适量低度酒的实际,并且对“喝酒”与“酗酒”的概念差别含糊不清,致使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当然,这节课的课堂可能很热烈、活跃,学生也高兴,但是,教学目标呢?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和终点,是每一堂课灵魂。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目标贯穿于每一个活动内容、活动环节中,并且环环相扣,步步衔接,使整个教学过程在目标的调控下进行。了解学生、研读课标、教学指导用书是准确、全面地把握目标的主要途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以人为本”,一切以围绕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重心。因此,课前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思想、情感动态,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活动目标。课标是课程追求的理想和境界,是统领课程实施的“指挥棒”。研读《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都有基本的理念、完整的设计思路和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每一次主题活动的目标都可以看作彼此关联的点,最终达到构建整体框架的目的。《教师教学指导用书》从更细腻、微观的角度阐述各单元整体构想、各主题的内在联系等,其中包含更具操作性的目标,便于教师从中选取、提炼,并设计出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引导的目标。在教学前,设计活动目标要自上而下,从学生出发,从课程标准出发;在教学实施后,检验目标是否达成,要自下而上,从每一个活动环节考察,最终归结到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1’和‘0’的启示”这一活动主题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它帮助学生认识吸烟、酗酒、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侵蚀,为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均衡饮食、生活有规律等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奠定基础。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吸烟和酗酒的危害,认同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拒绝因好奇心而产生模仿,沾染不良嗜好。如果教师应事先对目标有准确的把握,并能通过观看表演,让学生达成认同,那么学生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表演的形式上,或游离主题目标之外的内容上,教学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了。

二、拨动心弦,入木三分

问题呈现

案例:在“说出我的爱”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的一个活动主题。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开展教学的:上课了,老师问:“说一说,你家有哪些成员?”学生回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老师又问:“他们为了你们的成长操劳!能说一说,他们为你们做了什么吗?”学生回答:“做饭”、“辅导学习”、“带我去吃肯德鸡”、“给我买生日礼物” ……老师小结:“父母长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你们爱他们吗?”绝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爱!”一位小男孩子撅起小嘴,小声说:“我爸爸最讨厌了,昨天还打我!”老师似乎没听见,继续说:“那我们能不能向他们说出自己的爱呢?”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把自己对家人的爱说出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烈,但是总让人感觉,教学活动设计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教师实际是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灌输”,逼迫学生“就范”,而学生也在说空话,套话,做表面文章,迎合教师。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吗?让人不免产生疑虑。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学生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动机和信念的催化剂,是推动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③]因此,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对道德价值的学习就应当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方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融入学生情感与体验,直逼学生心灵深处,拨动学生心弦的过程。心灵是内在的,只有入木三分,才有可能到达。而案例中的大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仅仅停留在学生的一问一答上,学生虽然说的头头是道,但未必是自己切身的体会,而且许多回答只可能是一些肤浅的感受,并意味着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真切地体会到父母长辈的爱,并被感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学生长期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成长,没有感受到父母长辈的爱。教师要带学生跳出“山界”外,才能见到“庐山真面目”。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与父母长辈相处时发生的点滴小事,从中提炼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这种直接、真实的体验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主观意识的认同。同时,从教师的问话中(如:“父母长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你们爱他们吗?”),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教师秉持的师生关系是“主—客”关系,教师一味地强占话语权,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体验、感受、交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就没有用“心”参与,没有自身的思想介入,教学活动就成为平淡的过场戏。另外,那小男孩子的话,是教学的小插曲,是活动中生成的问题,但是它的发生也有着必然的成份。父亲刚打了孩子,孩子在心灵上是难以认同父爱的,这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教育资源。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这样一个细节的出现正是我们深化教育的良机,而教师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生成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就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教学活动过程的关键是让学生在互动和沟通中主动感受和体验,激发道德情感,唤醒心灵。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性,一方面,必须从学生实际考虑。学生是不是成人,不能让他们用成人的视角看问题,这是不真实的。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儿童的课堂,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儿童的问题。虽然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成人,但活动应当是儿童需要的,是儿童能参与的。另一方面,一切活动设计要以生活为起点,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生活即教育”,现实生活是学生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才能引发学生情感的认同。但教育绝非生活,呈现生活的经历和场景,聚焦现实,绝非教育的本然。只有高于生活,引导学生由感知触动情感,提升生活智慧才是有效的学习,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再者,还要积极创造师生、生生对话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使对话本身不仅具有极强的情趣性,而且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把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推向高潮。”[④]当然,创造一种融洽、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境和氛围,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既深刻理解课程目标,熟练驾驭课程资源,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三、引领感悟,余音袅袅

问题呈现

一节研讨课,教学《品德与社会》(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个主题“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中的第二个活动内容“爱心留言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出示留言条。

2.学生读留言条,说一说是谁写给谁的留言条,说了什么?

3.你收到过留言条吗?当收到留言条时,你有什么想法?

二、学写“爱心留言条”

师:今天,我们要给长辈或亲人写爱心留言条,表达自己的关心、谢意和祝福,想一想,怎么写?

讨论:“爱心留言条”可以写哪些内容?

小结:自己做错了事,不敢或不好意思跟家长明说,可以通过留言条的形式道歉,还可以给亲友们善意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师:你的“爱心留言条”准备写什么内容?

三、活动:写留言条

1.学生在把留言条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并进行装饰。

2.小组内成员交流。

3.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4.准备把留言条放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让父母长辈看到?

四、讨论

除了“爱心留言条”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

这个活动设计通篇来看,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用“爱心留言条”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和理解。其实,写“爱心留言条”仅仅是向父母长辈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教材编者的意图决不会只停留在操作技法的训练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还有很多细微之处都能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心,体会任何人不能只得到,不付出。然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把重心放在指导学生学写“爱心留言条”上,而对后面的讨论话题(除了“爱心留言条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敷衍了事,轻描淡写。因此,整堂课犹如一次技能训练,甚至是一堂典型的美术课。其实,学写“爱心留言条”固然重要,但是教学如果只停滞在这个层面上,就丧失其应有的价值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体验,但对学生个体而言,这些体验是主观的、个性化的、零碎的、甚至有不真实和错误的。而教学活动是集体性的活动,如果团体成员之间,没有交流,沟通和对话,就无法进行吸收和接纳,也无法修正自己的观点,这些“原生态”的体验也就无法进行加工和梳理,整合和提升,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活动的过程重要,但活动过后的感悟更重要,它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要渠道。每一个活动环节过后,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方式,增进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彼此分享体验,以此矫正自己的思想,促进自我感悟和提升,从而渡过智慧之河,到达理想的彼岸。杜威说过:“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从现有经验的范围,选择那些有希望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的事物,这些问题能激起新的观察和新的判断的方式,从而扩大未来经验的范围。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不把已经获得的东西当作固定不变的占有物,而当作一种动力和媒介,用这些动力和媒介来开辟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内,对理智地运用现有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提出了种种新需要。生长的连续性原则成为老师长久不变的座右铭。”[⑤]学生没有“感”的教学,显然是没有触及到学生心灵的、也是失败的教学。而只停留在“感”上,也是肤浅和短暂的,同样也不可称之为成功的教学。必须引领学生由“感”而“悟”,将知识内化为认识和习惯,从而达到养成的目的。

总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神而不在形,在教学目的完整并且普遍地达到。



[①]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第2专题,69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 柳斌主编,《小学教学全书·思想品德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④]杨九俊主编,《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