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政治课教学法的价值分析与创新运用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着一种值得引起重视的现象,即对传统的简单否定: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新教法,使课堂教学有过于追求形式化的倾向;二是在论文写作中有“攻击过分,褒奖自己”的毛病,一味否定传统,全然没有一丝辩证法的气息。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作一简单的剖析,并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法焕发出新活力的问题提供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法不能简单否定
     (一)应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
  新课程的实施催生出了一场教学的新革命,但由于本次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很大程度上又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一场巨变,酝酿和准备的时间不足,不少教师对它的理解不深,加上为推行新课程而作的大量有倾向性的宣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即新课程、新教法就是好,而老的课程、旧的教法就是不行,这样就极易造成对传统教学法的全盘否定。
  显然,这样的结论是与辩证法相背离的。应该认识到,改革固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热情,但光靠勇气和热情又是不行的;改革就是创新,但创新并不能抛弃传统。因此,我们在对改革抱有热情的同时,又要持有理智而科学的态度;在立志创新的同时又要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二)还传统教学以本来的面目
  所谓“传统”就是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美国传统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一词的拉丁文为traditum,意即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这也是英语中tradition一词最基本的涵义。从操作意义上来说,延传三代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看做是传统。”以此推演,所谓传统的教学法应该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而延续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的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对传统教学法含义的认识,我们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的传统教学法。先秦孔子、孟子们的教育思想,明清程朱理学家们的教育思想固然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近代蔡元培、陶行知们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教育的诸多精辟论述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
  灌输式的教学固然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但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止这一种。我们不能在灌输式教学和我国的传统教学这两者之间画等号,更不能简单化地将我国现实教学中的一些积弊全归罪到传统教学法身上。孔子不是说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不是说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强调了知行结合的教育思想;不是说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这样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能够以强制、灌输这样的词汇简单地加以概括吗?
  我们谈论传统还必须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传统作为一个重点。毛泽东同志一生都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关于教学方法,他也曾批评了教师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法。1929年他还归纳出“启发式”等十大教学法。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留给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确实有许多是“优良”的,仍然与当今时代的节奏合拍的。至于现实中存在的“填鸭式”等教育方式,实在是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对教育作了错误的理解,将灌输教育绝对化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现在,我们应换一种视角看传统,还传统教学以本来的面目。
    (三)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方法
  对传统教学法的批判,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认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特别是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是相背离的。但是,当代西方的道德教育状况到底是怎样的?这里以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转向为例加以说明。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美国等西方国家掀起了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潮成为西方教育的主流。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学派随即产生。在价值澄清学派看来,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价值观是不能传授的。但他们同时认为,出于人性的考虑,有理智的人类应该有能力通过道德“评价”和“价值澄清”的过程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的观点是以道德相对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由于忽略了道德内容的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的指导,最终导致价值观混乱和无政府主义。
  面对自由选择道德教育无效的问题,品格教育应运而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品格教育已在美国道德教育中获得了主流地位。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演讲中要求在公立学校中推行品格教育,他说:“我要求我们所有的学校都要进行品格教育,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
  从美国道德教育转向的轨迹中可以看出,西方道德教育也在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道德教育界最新的追求恰恰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归。因此,即使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应学习真正先进的东西,切不能将已经并不先进了的东西再奉为至宝。
    二、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法的创新运用
    (一)要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整合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全看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师与学生的情况等因素而定。面对这些具体因素,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它不同的适应性,有它各自的长处与短处。
  在道德教育领域,如果以灌输式教育和自由选择教育作比较,它们也是各有长短的。灌输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美好的道德价值观,形成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确立道德价值标准;缺点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道德需求。自由选择性教育的优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意个体道德的培养;缺点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使学生陷入道德相对主义。可见,为达到德育成效最大化的目标,我们应该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灌输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
  道德教育领域如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其他领域,如心理、法律、国情、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教学中也如此。为此,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则规定,本课程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传统教学法的创新运用例说
  鉴于我国传统教学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这里因受篇幅限制仅举两例,试图以此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法的创新运用问题。
  1.讲授法的创新运用
  讲授法是一种历时较长、使用范围较广的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语言为主要媒介,以“传送一接收”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力方式的总和。
  新课程不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自己的追求,但思想政治品德养成应该以一定的知识(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支撑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是空洞的。因此,讲授法还有其价值。关键的问题是讲什么和怎么讲。
  第一,新课程教学中讲授法的适用范围。目前运用讲授法当然再不能是“满堂灌”式的,而应根据新课标来确定其适用的范围:
  讲述材料以创设情境。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情境创设的手法尽管多样,但文字材料总是其中的基本形式,而这种材料的呈现往往离不开教师的讲述。
  讲解理论以加深理解。政治新课程虽然大量删减了原有的“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但仍有不少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掌握除了靠学生主动探究外,也离不开教师的适当讲解。通过对重点的重锤敲打,有利于突出重点;通过对难点的通俗讲解,有利于突破难点;通过对理论的严密分析,有利于发挥理论的逻辑力量,使学生信服。
  及时评述以实现引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但自主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无论是学生汇报个体思考的结果,还是交流集体讨论的成果,教师都应该适时地给予评述,引导探索的方向,提升思考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老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实施了活动教学法,活动虽多,但在学生发言后却往往只给予“好”“太好了”“太棒了”等公式化的所谓激励性评价,表面看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实际上由于点评和引导不到位,使教学缺少了内涵和深度,学生收获还是甚微的。
  小结运用求画龙点睛。课堂教学少不了教师的精辟小结。通过小结,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促进由知向行的转化,明晰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第二,增添讲授的自身魅力。讲授法不受学生的欢迎,罪并不在讲授法本身,否则,电台中的小说连播、评书等节目却广受听众喜爱这一事实就无法解释了。众多的实践证明,如果所讲的内容是具体、形象、生动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如果教师的讲述是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如果讲述的过程是详略得当、娓娓道来的,辅助运用的手段又是丰富多样的,那么,讲授法一定也是有魅力的。
  第三,与其他教学法穿插运用。即使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一味地用也会使学生兴味索然。事实上,一堂好的政治课也绝不会只是采用一种教学法的。我们要多运用带有研究问题因素的讲授法,还要穿插问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以及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
  2.谈话法的创新运用
  谈话法是以问答对话的双向交流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的总和。传统的谈话法多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问答,本质上教师仍然是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谈话少了主体性、选择性和启发性,因此,必须改革。
  第一,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现在极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但事实上学生参与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为此,应让学生充分的预习,使学生直接面对教材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要适当地介绍一些为学生所陌生的,又与所谈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权威的交流,分享和丰富各自的生活体验。
  第二,要精心设问。谈话教学始于设问,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谈话的成效。因此,要十分重视问题的设计。问题要有思考性,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问题要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保证谈话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问题要有层次性,谈话的过程才能顺畅进行。
  第三,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案上设计的问题,只不过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课堂操作中,一个主要问题常常要派生出几个辅助性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找到主要问题的答案。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变化并不都是可预测的,因此,问题设计要有拓展的空间。有些教师过分地为教案(现在又多了课件)所束缚,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障碍时,不是想法提出新问题以引导进一步的思索,而是匆忙给出答案,这样的谈话就是走过场,交流就会显得不畅。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时闪现的火花,教师更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及时提出新的问题,组织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大大拓展学生认识的深广度,使教学能超越预设的目标,而教学过程到这里也往往能掀起高潮来。
  第四,要使谈话成为师生的多向对话。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谈话应是多向的交流。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常可看到师生一对一的对话场景,课堂教学成了一人答、众人听的低效活动过程;我们也常可见到整堂课都由教师一人问,学生集体答这样的谈话,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优生”当代表、“中差生”当陪衬这样的表面上热闹,实则空洞的形式主义。谈话的方式应当多样化,比如在教师提问后,还应适当组织一些讨论和交流活动。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向对话,我们不仅要有教师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谈,还要有学生提出话题教师谈,更可以是生生互谈。
  综上所述,在大力推行新课程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法依然是政治课教学中的宝贵财富。在理智的光芒照耀下,我们要勿忘传统,弘扬传统,使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法依然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为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增添一股传统的力量。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