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改新论>>正文内容

新课程·新观念·新要求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新课程
   本部分主要介绍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特点的研究,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海南师范学院王向红老师完成。除模块的价值主要采纳了国家项目组的成果外,其他研究均由本项目组独立完成。现摘要介绍如下:
   (一)从新旧课程比较中看高中新课程的特点
   1.从“课程计划”到“课程方案"
   (1)体系构成方面
   《计划》 (即《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下同)由六部分组成:前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方案》 (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下同)由五个部分组成:前言、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
   (2)教育理念方面
   《计划》:普通高中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方案》: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这体现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3)培养目标方面
   《方案》前五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与《计划》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方案》还提出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这与《计划》中提出的要使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相比,要求更明确、更具体、更广泛,也更能体现时代发展的特点。
   (4)课程结构方面
   《计划》是按科目设置课程。
   《方案》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
   共有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8个学习领域共包括l 3个科目和3类综合实践活动。
   每一科目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
   (5)课程设置方面
   《计划》:
   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和保健、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以周课时累计数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方案》:
   仍然将普通高中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八大领域的每一科目都有必修模块;选修课程分为选修l和选修Ⅱ,选修I为每一科目的选修模块,选修Ⅱ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方案》以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这有利于学生在全面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6)课程内容方面
   《计划》没有明确提出高中各科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选择与编制原则。
   《方案》明确提出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选择与编制应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7)课程实施方面
   A、在课程安排方面:
   《计划》的课程安排以学期为单位,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为若干课时;《方案》的课程安排以学段为单位,每个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计划》没有明确规定各科课程的必修、选修内容的教学应在哪一学年进行; 《方案》要求高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内容,逐步增加选修内容,同时还规定高三年级下学期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并可继续选修某些课程。
   B、在课程资源方面:
   二者都强调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方案》还强调课程资源的共享,要求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C、在课程组织实施方面:
   《计划》对教师的地位、教学行为和素养、学生的地位和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方案》根据普通高中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保障;强调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8)教学评价方面
   《计划》在“课程评价”部分阐明了评价的作用、指导思想,对如何进行考试评价(包括平时考试和高中毕业会考或其他形式的毕业考试)、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 《方案》要求改革评价制度,要求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督导机制、国家应建立完善的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新的评价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目标从过于关注学生的智能发展转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内容选择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转向突破学科中心。
   课程实施从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课程评价从注重结果转向重视过程与发展。
   (二)从与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比较中看高中新课程的特点
   1.相同点
   (1)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程改革理念。
   (2)都强调突破学科本位,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的整合。
   (3)课程设置都具有均衡性,各门课程的比例适当。
   (4)课程设置都具有选择性。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了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各门课程的课时比例也具有弹性:高中阶段教学模块的设置,体现了较强的选择性。
   (5)都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地方和学校课程。
   (6)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都加强了职业技能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不同点
   (1)从课程结构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2)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的设置顺序有明确的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顺序未作明确规定。
   (3)国家课程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是必修课,高中阶段都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
   (4)义务教育阶段以周课时数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高中阶段以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5)义务教育阶段以学年为单位编排课程,高中阶段以学段为单位编排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的
  课程设置,体现了基础性、发展性、选择性,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从模块的价值看高中新课程的特点
   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国家项目组郭华老师等人的研究成果。因为模块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为
  便于我省广大教师了解,这里也予以介绍。
   1.形式价值
   模块最直观可见的价值,是它所引发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变化。第一,将各科目的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必修和选修模块。第二,将原来一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段1 O周,其中9周教学,一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块为3 6学时(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每个模块为1 8学时),按每周4学时(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为2学时)安排,一个模块便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教学组织模式的上述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模块的设置使学校有可能开设多样化的课程。
   (2)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各种资源,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创造条件。
   (3)学生可以相对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从而可以形成有个性的学生个人课程修习计划。
   (4)有可能解决在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因并行科目较多而带来的每一学科周学时少而分散的问题,有可能减少每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并学科目,而相对增加每一学科的周学时数,使学习相对集中而有效。
   因此,以模块为基本单位来组织课程,较之以科目为单位来组织课程,在形式上更灵活,也更有优势。
   2.内容价值
   模块的价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便利,由于其蕴含着深刻的课程改革理念,在内容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1)某一特定模块属于某一科目,并与本科目的其他模块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就保证了学科的适当完整;但模块不是纵向深入的序列式教材中的内容,它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它可能带来如下变化:
   能够与其它模块、其它学科发生多种可能的关联,从而使统一的课程体系呈现出动态性及多样化。
   学生可通过制定个人课程修习计划,使不同科目的模块相互关联,从而在分科课程体系的背景下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在统一的课程计划中实现课程的个性化。
   (2)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线性的梯状序列,而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从理论上,这种方式使人们可能重新认识原有的科目组织模式的先后顺序的“天然合法性",开拓合理而又多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
   (3)模块围绕一定的主题并通过整合学生的经验及相关内容而形成。如此便带来如下变化:
   为教师与学生的经验介入到课程提供了合理性和开放空间。
   为师生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及教学过程提供了前提。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学校的学术生活与日常生活可以相互滋养、相互提升。
   为相应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及时进入高中课程提供了整合的空间,为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奠定了制度化的基础。
   模块的这些特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无疑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间的合作方式、学校自主开发和管理课程,从而形成一个自治的文化机构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对学校的管理文化提出新的挑战。
   二、新观念
   本部分主要研究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需要根本转变教育的基本观念,特别提出要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罗才忠和陈夫义完成。
   1.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需要根本转变的教育基本观念
   (1)价值观:将“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
   (2)人才观:将“培养少数‘高、精、尖’人才为宗旨"转变为“以培养‘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人才为宗旨,树立‘人人都有作为,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观”。
   (3)教师观:将“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命运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师是探究知识的组织者,是学生合作的伙伴”。
   (4)课程观:将“课程是固定的、封闭的、一层不变的……”转变为“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可变化的生态系统。”
   (5)教学观:将“教学是课程的传递,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教学是课程的发展和创新,是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6)学习观:将“学习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阶段目的性”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终身受益性”。
   (7)质量观:将“以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财富的教学质量标准”。
   (8)评价观:将“评价是评判,是监督,是检查,是选拔与淘汰”转变为“评价是了解,是促进,是提高,是完善的过程”。
   2.发展观〈2〉:的转变是教育观念转变的关键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的发展也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的转变是教育观念转变的关键。要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实现以下发展观的转变:
   (1)从生物学的、单向度的人的发展向整体的、和谐的人的发展的转变。
   (2)从面向少数的精英教育观向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观的转变
   (3)从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发展观向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的终身发展观的转变。
   (4)从机械论、机体论的发展动力观向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发展动力观的转变。
   这些转变是新课程新教育要实现的最深刻的转变。总之,培养新人的新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的、个性发展和谐的、持续而有个性创造的。
   3.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1)要用全体发展观指导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为此,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智力类型、个性差异和特殊需求,因材施教,让所有人都受到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二要善于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些关注,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要用全面发展观指导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为此,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还要关注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始终坚持培养完整人格(均衡、和谐的人)的教育取向。即使认知领域,不仅关注知识的技能、原理层面,还要关注知识的价值、情感层面。二是在评价方面我们的胸怀要放宽广些,不仅实施客观性评价,而且要容许较多的主观性评价,不仅实施终结性评价,而且要实施形成性评价,要各种取向的评价综合使用。
   (3)要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为此,就要把态度放在学生发展的首位,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开放的情绪、情感态度,形成一种积极的、友好的、真诚的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态度,要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动力,激励其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欲望,激活其内在发展动力,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并将这些纳入评价的范围。
   (4)要用相互作用发展动力观指导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为此,就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对核心知识的透彻把握和迁移的能力、基本研究方法的灵活掌握等等)的同时,不断地应付新问题,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此外,还要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提供宽松、支持的环境,热情扶植不同智能方面的人,容忍”怪异”人物。
   三、新要求
   本部分主要研究新课程对教学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陈夫义、王向红、龙官吾、黄浪波、张亚平等负责完成。
   (一)新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
   1.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的最佳发展;着眼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2.整体把握教学活动的结构:课程的目标结构决定教学的活动结构;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要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
   3、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
   4.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模式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超越学科中心与知识本位取向;研究课程标准,凸显本学科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的特点;按照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组织教学。
   5.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研究学生的阶段特征和学习准备;考虑学习活动中动力因素、智慧因素与策略因素的统一;注意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动力变化同教学事件的配合。
   6.辩证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教学关系:教学与资源的关系:有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各种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关系:综合渗透、优势互补、整体优化和灵活变通。
   (二)模块的教学处理建议
   模块是新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研究解决好模块的教学是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 “模块的教学处理建议”以郭华老师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加进了本项目组的6条建议。
   模块的价值只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发挥出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处理模块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淡化学科体系,突出模块的“课程”性。
   2.模块教学应体现基础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不能将模块教学变成大学的专题教学。
   3.模块教学应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在模块教学中,应为爱好该模块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让他们进行较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在该模块学习中的特长和潜能。
   4.模块教学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要设置丰富多样的模块供学生选择;同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也应具有选择性,即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进一步探究。
   5.模块学习应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
   6.选修模块的教学班级不宜过大,不能搞成大课堂、讲座式。
   7.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8.教师要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并能向学生做客观介绍。
   9.要设计教师自己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及感受如何进入教学的现实路径。
   10.弄清模块式教材与序列式教材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模块教材的主题设计意图、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掌握好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事实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11.要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模块问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握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
   12.要多序列、多开端设计教学活动。
   13.要进行网状的而非单纯直线性的教学内容设计。
   为学生提供获取有关信息的路径,如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路径、课外图书目录或相关网站。编制与本模块学习相关的评估量表,用于了解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及能力基础如何、向有意向选择本模块的学生提供建议(选否,何时选)、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等等。评估量表要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性试题,既要反映知识准备情况,更要反映能力准备及心理准备情况。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引发学生的质疑和讨论。
   14.学校应根据学习领域、模块及跨年级选修等特点,重新组织教师群体。例如,改变固定的年级组或学科组划分,可以考虑以某一学习领域为中心成立校内学术委员会。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负责开发和审查本学习领域的选修模块,并对所要开设的模块做出质量标准,监控模块开设质量。
   监控教材使用质量。
   模块教学要敢于打破以“课”为基本单元的传统教学结构,将一个教学模块划分成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若干主题。教学时间的安排围绕主题进行,一个主题可以连续安排若干学时甚至几天,一气呵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在这个主题教学单元内,能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教材内容与师生经验、传统知识与最新科技、所属学科与相关学科、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等加以有机整合,使之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三)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师资因素往往成为左右课程改革的关键。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提出改革课程须具备两大要项:一是终身学习的实施及推行;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也表明,任何课程都必须包括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提高课程意识、增强课程素养和培养课程开发、实施能力的保障。
   1.课程意识的培养
   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利于加深对课程概念的认识和课程观念的转变。从而帮助他们超越仅把课程看作学习资料或学科认识,有意识地将师生经验融入课程。同时认识到教师不是课程开发的“局外人”,而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
   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解释与实施。因此,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2.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经验的联系。教师必须提高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选择资源、组织活动及参与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都应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准c
   3.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
   过去,教师是远离课程开发的,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管理课程的权力,尤其在校本课程方面,教师理应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的课程理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
   4.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与重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从事教学的技术层面(语言表达、教学基本技能等)对自己有信心,但在理论层面(教育理论、知识结构等).尚有欠缺,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科学术的冲击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如外语能力差、不适应现代教学手段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更新与重构。否则,它势必成为制约课改进程的“瓶颈”
   (四)构建校本研训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促进教师专业发的途径主要有:职前培训(如正规的师范教育)、职中培训、教学反思以及同伴的交流与帮助。其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训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1.更新研训理念。
   (1)让教师成为研训的主体。教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方式,积极参与研训的过程。
   (2)形成人人学习、积极主动提高自己水平的良好风气,通过研训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3)形成良好的研训氛围,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
   (4)让研训成为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动力。通过以校为本的研训活动,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2.充实研训内容。
   主要包括:
   (1)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新的课程理念。
   (2)与高中新课程相关而原有课程不曾涉及的专业知识。
   (3)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技术手段。
   (4)教学研究方法。
   (5)新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3.拓展研训途径。
   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工作制度、教师个体的差异和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采取如下途径:
   (I)读书研修。即由学校统一制定读书计划、统一布置读书任务、统一提供学习书籍,统一进行读书活动的检查和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研修计划、研修的内容或课题。
   (2)定向专修。即学校根据本校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并结合不同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定向培训和进修,寻求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定向专修包括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和着眼于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进修。
   (3)问题研讨。问题研讨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研讨达到改进教学工作、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目的。问题研讨可由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进行,在共同研究中促进教师思考,分享经验,获得同伴帮助o
   (4)总结反思。反思已有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理念的更新和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差距,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使其在今后的教学中起更积极的作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失败或过失成为成功之母。教师可以做自我反思和协助反思。自我反思,就是教师立足“自省自察”独自进行的反思,并撰写教后记、教学札记等;协助反思是指教师在合作群体的交流研讨中进行的反思,包括说课、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研讨、课后评议、专题交流等。
   (5)课题研究。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及成果的推广,既为学校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又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研训工作的开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的课题研究要以学校的龙头课题带动其它课题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
   (6)师徒结对。这是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结对子、签订师徒协议等形式,确定师徒或协作关系,结对进行“传、帮、带”。
   (7)专业引领。这是学校采取合作伙伴方式与培训、教研机构确立协作关系,主动寻求校本研训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的一种途径。专业引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一是学校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主动与高等院校、研训部门沟通,请求他们派出专家进行“会诊",使学校和教师的困惑和问题能及时得到回应和解决,经验及时得到分享;二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教师参加研训部门组织的集中研训活动。
   (8)校际协作。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发挥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质量较高学校的名牌效应,帮助和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又如,薄弱学校要主动派出教师到先进学校跟班学习。校际协作包括了对边远、困难地区的助研助训工作。
   4.完善研训制度。
   (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研训机构和组织。校长要积极主动地带头参与教学研究,并成立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项目组、模块组等组织,为开展校本研训提供组织保障。
   (2)建立一整套教学研训规章制度,为教师开展常规化的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保障和激励机制。如教师参加培训制度、常规教学研究制度、研训活动经费保障制度、外出参加研训活动制度、教学开放周制度、优质课评比制度、教研活动工作量制度、课题研究评价制度、成果认定和奖励制度等等。
  
  注:
  1、本项目组第一阶段(2003年8月一11月)主要成员有:陈夫义(召集人)、黄欣祥、王向红、范俊德、罗才忠、李致洪、龙官吾、黄浪波、陈东云、张亚平。召集人陈夫义负责对项目作整体策划,协调各子项目的研究,并对各子项目的研究进行整合。第二阶段(从2003年l2月初开始)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所有中学教研员全部吸收进本项目组(各学科还根据需要作了适当扩充),并将研究深入到学科领域,根据研究情况,本项目。还将相机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有关研究成果另文介绍。
  2、关于发展观的研究参见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第四章《教育与人:发展的新视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新课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