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试错论与顿悟说两种学习观的对话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形成系统或者是零散不系统的学习观,学习观是对学习整体的认识。学习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试错论和顿悟说是两种最流行广泛的学习观,但是他们在现象上是矛盾的,如何深入分析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辩论和对话中互相取长补短,是文章的中心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观 试错论 顿悟说 辩论对话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闲暇之余同事之间做一些学习理论的对话和辩论是很有意义的。结合我们教育教学经验的思考,你会发现真理越辩越明。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在与错误对话中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领悟和顿悟的过程。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逻辑之辩,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采用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两种方法。(归纳逻辑在一般的逻辑教课书上通常被定义为,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也常被称之谓一种或然性(概然性、盖然性)推理,或扩展性推理。归纳逻辑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一下子就告诉人类以绝对真理,而在于告诉人类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相对真理,并通过逐步扩大相对真理的适用范围去无限的逼近宇宙的绝对真理。演绎逻辑在一般的逻辑教课书上通常被定义为,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也常被称之谓一种必然性推理,或保真性推理。因为它的结论本身就包含在前提之中。)学习是试错从错误中得到教育经验和知识方法,也可以是顿悟从正确中得到教育经验和知识方法。
 

   古往今来,在系统和非系统的教育思想中,这两种学习观都有体现。如桑代克在《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利用所做的经典实验——猫解决疑难笼问题,提出桑代克的连结说,又称尝试与错误说(简称试误法)。还有格式塔的学习观,科勒著名的黑猩猩的实验,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试错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的,所以格式塔的学习观理论又称顿悟说。
 

   今天我们的教育中关于顿悟说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举一反三,而在错误中不断学习的经典例证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说明两种学习观都有各自的立意和代表,表面上看二者是对立的、不相容的。作为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试误法和顿悟法两种学习观应该加强对话,我们不仅要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还应看到其相互统一的一面。
 

   在中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尤其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练习、实习,有时还包括行的含义在内。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试错法,是通过不断试验和消除误差来达到追求目标的。这种方法在动物的行为中是不自觉地应用的,在人的行为中则是自觉的。试错法是纯粹经验的学习方法。应用试错法的主体通过间断地或连续地改变黑箱系统的参量,试验黑箱所作出的应答,以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主体行为的成败是用它趋近目标的程度或达到中间目标的过程评价的。趋近目标的信息给主体,主体就会继续采取成功的行为方式;偏离目标的信息反馈给主体,主体就会避免采取失败的行为方式。通过这种不断的尝试和不断的评价,主体就能逐渐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
 

  通俗地讲就是运用未验证是否正确的答案,去解释提出的问题,以验证所用答案的正确性达到排除的作用,或者得出问题的可解性。 
 

  猜测是试错法的第一步,没有猜测,就不会发现错误,也就不会有反驳和更正。猜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怀疑,这种怀疑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正问题,是科学的审慎的态度。我们的认识一方面来自于观察、实践,另一方面来自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存。然而,大脑中的知识储存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被吸引、利用,而只能是有选择地、批判地吸引、利用。这就需要猜测、怀疑,对已往知识进行修正,修正过的知识方可融进新的认识、理论之中。
 

  猜测之所以被运用,还在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虽然已掌握了部分事实材料,但还是不能清晰的、完整地把握事物。此时,我们不能等到事物的本质全部自动呈现之时,而是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使之尽快暴露出来,并积极地进行猜测、审察,以期从已有事实中发现新东西。猜测离不开直觉和想象。从这方面讲,猜测同创造性思维紧密相联,可归入创造性思维之列。
 

  反驳是试错法的第二步。没有反驳,猜测就是一厢情愿、且可能错误重重的设想。反驳就是批判,就是在初步结论中寻找毛病,发现错误,通过检验确定错误,最后排除错误的思维过程。排除错误是试错法的目的,也是它的本质。因为不能排除错误,认识就不能得到提高,就不可能从错误丛生中走出来。所以,人类高明于动物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能够排错误,以免干扰新的认识。而动物能够发现错误,但不能排除,从而导致它以后的重犯,并最终导致灭亡。比如人,如果发现前进的路上布满地雷,并发现了地雷的位置而不能排除的话,人们就很难通过此路,即使通过了,却给后来人留下了死亡陷阱。所以,通过批判和排除错误,反驳也就可以确保理论的错误减少或不增加,确保理论的被接受和运用。
 

  从上述可以推出,反驳就是一种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没有错误,人类就无法前进科学也无法发展。生活中的每项方针、政策都是在吸取以前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科学的重大发现也是在无数次错误、排除错误,再错误、再排除的无限交替中实现的。我们既非上帝也非傻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常人,因而我们会犯错误,但是,我们能够从错误中学习。
 

  试错法就是猜测与反驳的结合。这种方法同假设-演绎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假说方法是先根据事实,确立一个假说,然后寻求证据,支持它、证实它;而试错法却似乎正相反,它是对已有认识的试错,即不是找正面论据,而是寻求推翻它、驳倒它的例子,并排除这些反例,从而使认识更加精确、科学。所以,这两种方法在方向上是相对立的,但在动机和目的上是相同的:证实某一理论并赋予它更多的科学性。如果说假说方法是正面的,那么试错法就是反面的。这两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定会使我们的行动获得成功。 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迫困居在特内里费岛,便从事于黑猩猩学习的实验。他给黑猩猩布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观察它们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目的物——香蕉。这种情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动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动物和目的物之间则由实验者设置了障碍。动物必须观察整个情境,领会目的物和障碍物的关系,然后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取得食物。
 

   这种学习称作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不同。试误学习的障碍不是动物所能观察得到的,以致它们只得进行盲目尝试,试而误,误而再试,最后侥幸得到了成功。而顿悟学习则是动物领会情境的关系,或利用手杖将香蕉拉到手,或把箱子重叠起来,跃登其上取得高悬于屋顶下的香蕉,或将目的物推向相反的方向,用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动物在顿悟学习的情境内,能够凭自己的智慧使整个学习场得到知觉的改组。
 

   总之,不同的学习观都有它的合理之处,每一种学习观页都有它的局限之处,我们老师要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可能仅仅只有一种学习观。多多学习才能采百家之长,提取精华,为自己的教育职业,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多尽一份力多尽一份心。
 

参考文献:
 

 ①:《普通逻辑学》.姜成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②:《儿童心理学》.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
 

③:《教育概论》.叶澜.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
 

④:《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漓江出版社2205年出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