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改新论>>正文内容

对我国传统教育所谓基础扎实误区的批判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基础扎实、创新不足,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强烈反差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一直以强调基础、以基础扎实为其经验与骄傲,自认为这是我们优势所在,是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在世界上站得住的地方。近年来,数学、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等竞赛中,中国学生大多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超过世界教育、科技第一强国美国,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理念。

  但是,正当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时,相反的现实却严峻、无情地凸现在人们面前: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本土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为0?为什么近现代世界重大知识科技创新在原创意义上我们所占的份额那么少?为什么最能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这两个奖项连续3年没有人得一等奖?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对中美中学生素质的8点对比中,我们唯一的强项就是基础好,他们唯一的弱项就是基础差;而在创新能力上则相反,我们弱、他们强。强烈的反差、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我们基础好却创新少?他们基础差却创新多?太重基础未必好,进入误区更不好!

  自然,创新多少的原因绝不全在学校、教师、教学。但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将多数时间放在教学上的学校教师教学,对此恐怕不能置身度外,理应作出自己应有的反思,在贯彻中央关于培养创新人才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所谓基础扎实误区的形成或表现、危害

  第一,太重基础扎实的误区,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讲究适度、适可而止,过度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基础不分析其来龙去脉形成过程,以实践检验其正误、新旧、高低,汲取其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加以应用、发展、创新;而是因过分强调其系统、严谨、贡献而给人以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错误印象;又以灌输的方式要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结论,上课记笔记、考试对笔记、考过全忘记,久而久之使学生唯基础是从、全盘接受、盲目崇拜、思维定势,不能跳出框框想问题。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劳伦斯说:“在科学工作中,创造性思想要求看到以前未曾看到的东西,或者采用以前未曾想到的方法,这就需要从‘正常的’地方跳开并冒脱离现实的风险。”

  太重基础扎实的误区,最要命的是长期淹没在本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忘记了一切真知最初都是从实践发源的相对真理,它必须随实践发展而不断检验、批判、提高,逐步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个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最重要原理与指导思想。自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得出一切基础都不利于创新的全盘否定错误结论,但我们认为太重基础、特别是所谓基础扎实的误区反而不利、阻碍、扼杀创新。

  第二,所谓基础扎实的误区,导致负担过重、兴趣丧失。真正抓好基础应是将该学科、专业中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精心备课、精心讲解,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引人入胜地讲深讲透讲活,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兴趣、好奇心,进而在全方位广泛选择中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少而精学到手。但现在有些人不动脑筋、偷懒取巧,将基础扎实简单异化为仅仅是读书知识数量越多越好,长时期地大运动量强化训练,超负荷运转,使得学生疲于奔命、头昏脑胀、趣味索然,产生了逆反抵触心理,哪里还有心思、精力、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还有多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可言?

  第三,把旧基础静止化,不利于新基础的诞生。即使是正确、必要的基础,它在一定时期固然是相对稳定的,但从认识提高的历史长过程来看,它必然是随着科学文化、社会经济、人自身需要而逐渐新陈代谢、除旧播新,在大转折时期还会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孔子六艺、古希腊七艺、中世纪大学四院、英语基本三会,直到当代信息社会电脑、英语两大工具,就是基础一步步发展变换的典型例证。哈佛大学校长博克说:“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传播固定知识的强调”。过去许多人批评的多少年、几十年老面孔的我国大学教材陈旧、教师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思想方法、教学方法落后,难道在基础问题上不存在吗?

  第四,把打基础模式化,忽视了学科、专业特点。人文科学重资料积累考证,社会科学重社会实际问题,自然科学重理论系统严谨,技术科学重实际操作技能。学科、专业不同,基础扎实的侧重、特点、意义也有不同,应该区别对待。有些专业、学科,如历史考证强调文献资料积累,大量读书,“无一字无来历”;数学原理推论,非强调演算、系统、严谨不可,但不能把这两种方法要求作为普遍原理向一切专业、学科推广,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基础扎实,否则就是基础不扎实。而打字、足球等操作、竞技类专业,基础就这些、很简单,主要在练、多练、熟练,熟能生巧、巧即创新。可见,诸如数学、文学创作、打字足球的基础、基础扎实,各自有很大不同特点,应该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我们能这样在总体观念、指导思想、方法论上有这种自觉性的并不多,往往太强调了考证、数学式,忽视了文学创作、打字足球式,有千篇一律、统一模式化的倾向。

  第五,对“基础扎实后劲足”一说的分析、质疑。有人认为: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后劲足。也有人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占绝对优势,旅美炎黄子孙在该国大学系主任、IBM与阿波罗工程高级技术人员中占1/3,但诺贝尔科技、经济奖获得者6人,仅占全美230人的2.6%。如将华人、华裔视为整体,这“绝对优势”、1/3、2.6%的逐级大幅递减,不但不能证明基础扎实后劲足的说法,反而说明创新层次越高所占比例越低。我们把国内教学质量较高的一些综合大学、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变动、专业不对口时应变能力较强归功于基础,得出基础扎实后劲足的结论。其实要作分析,这里的所谓后劲只是应变能力、适应性,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即使是适应性强,有人说是基础扎实所致,也有人认为这些人生源好,功劳并不全在大学;大学内也不一定全在基础,名牌大学名气响,高材生自信大胆,接触多、可选课程多、课外阅读多,见多识广、思想敏感、思路开阔,这些优势不但不能全归之于基础扎实,恰恰是基础之外的东西。这只是说国内,到了国外比研究创新,强调基础的我们,反而不及不强调基础的当地人、美国人。看来,所谓基础扎实后劲足的后劲,至多是指适应性,在创造性上则反而不足。这说明教学内容、方法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影响,死记硬背有利于考试高分、不利于开拓创新;从书本出发,迷信盲从,强调刻苦、勤奋、博学,不及从实际出发,大胆自信,注重思想、方法、方向后劲足。但我们的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分析、解决新问题上似感不足,而这是比打基础更为困难、却更重要的能力,能否开拓创新,关键正在于此。

  开拓创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扎实?

  第一,基础的概念与必不可少的重要意义。什么叫基础?《现代汉语词典》说基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学》对基础的解释“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们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即过去常说的“三基”。这里似应将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位置对调,因为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知识,才能据以概括抽象出相应的理论。这里需要注意,高校、中专之外的学校,乃至家庭教育、自学成才,都有个基础问题,并不是惟有高校、中专才存在。基础的重要意义在于:任何学习、研究、开拓、创新,都有狭义与广义知识(包括思想、理论、技能、方法、工具等)的积累性、继承性,以他人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为起点。在这种意义上,任何怀疑、轻视、削弱乃至全盘否定基础的必要性、重要性的,都是错误的。

  第二,在基础问题上,我们的主要倾向是什么?我们对问题的基本判断的依据,应是其总体上的基本倾向。那么,中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实践在总体、基本倾向上,占统治地位的,不在忽视、削弱、否定基础,而在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这种狭窄的理解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升级、强化,强调得过了头,物极必反,超越真理一步,结果走向荒谬,导致思维定势、兴趣丧失、创新太少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现在需要我们大声疾呼、反思质疑、正本清源、一分为二,坚持正确、摒弃错误、瞄准创新。我们在传统、观念上,政策、舆论导向上,长期以来并且至今仍占统治地位的,是过于重数量、轻质量,偏重知识数量积累、忽视思想方法创新,编译成风、论学极少,这种状况是否是基础好、创新少的一种反映?

  在学习研究上,既然我们花了那么大的功夫打基础、取得了国内外认同的基础扎实,但为什么创新还是那么少?当今中国,特别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在不重视基础、基础不扎实,而在创新的落后、不受重视、缺乏认真有力的措施,所以更需要我们大声疾呼、身体力行,重新审视所谓基础扎实的误区所在、开拓创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扎实?再也不能按老经验、老办法走老路,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是否应打破思维定势,寻找别的切入点、突破口,大刀阔斧、伤筋动骨地改革?

  第三,特别要注意兴趣爱好这种个性“基础”。教学中的基础,过去主要是以知识为中心、从知识的系统性出发的,有其局限性。现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要特别注重怎样发现、培养、坚持、强化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在广泛选择中提供一种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在我们搜集分析的近500年来50位名家大师开拓创新经验之中,强调基础扎实的很少,而强调得最多的是兴趣爱好、好奇心,这正应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所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

  第四,要有自己的思路、方向、方法论基础。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的治学道路时,主张把一切足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排除掉,致力于“导致深邃”的内容与方法。哈佛大学校长博克说,他们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几十年来投入巨大力量,进行科学技术史、思想方法论研究,其目的在寻求历史上名家大师创新经验方法论的启示,可见方法论在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满足于概念的陈述、资料的罗列,能旁征博引算是好的,很少有思想方法论上的思考、启示、自觉性。文科一些所谓研究成果、著作,篇幅并不少,参考书目列了很多,有的是原版的,应该说是作了努力、下了功夫的。但从高标准严要求说,这只是勤奋、苦干、资料功夫,真正智慧、巧干、分析功夫,提出前所未有的、有很大现实针对性与社会意义的前沿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达到研究的本质特征、最高境界——开拓创新的很少。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创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