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哲学常识第二课复习思考题

哲学常识第二课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地把握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地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双方之间的联系构成矛盾。事物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规律。

3)联系具有普遍性。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客观世界和人的意识都是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联系,就没有物质世界。提示: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每一事物与周围其它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因此,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提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6)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联系和部分联系,因果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7)普遍联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联系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必须坚持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它,认识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第二,由于联系是具体的、现实的,不同的条件就有不同的联系,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具体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现实的客观条件,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并没有否定事物的联系,而恰恰是尊重和利用客观联系的结果。利用的是联系的客观性,改变的是联系的条件性

第三,人们要建立的新的联系,也是在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发挥人的能动性,改变具体形态而建立的,它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人们不能任意建立新的联系。

3.什么是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怎样的?把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何在?

1)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提示:因果联系必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但先行后续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是天体运行规律的体现,并非因果联系。

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区别看:①含义不同。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②时间顺序不同。原因在先,结果在后。③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后果”的作用。

从联系看:①二者相互依赖。原因离不开结果,相对结果而言,原因才成其为原因;结果也离不开原因,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相对原因来说,结果才成其为结果。既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而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3)正确把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学只有寻因究果,才能有所建树。如生物遗传工程的伟大成果。)

其次,它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个道理。再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1)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情形是,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2)方法论意义

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在整体和部分关系中,系统和要素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它要求人们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5.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提示: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区别)

6.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怎样的?

(1)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7.物质的根本特性(惟一特性)与根本属性有何区别?

(1)根本特性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地位。

8.怎样理解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1)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提示:判断新旧事物,不能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先后、事物一时表面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以及事物的名称、旗号等为标准。)

10.为什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第三,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1.怎样全面把握规律概念?

(1)规律含义。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有客观性。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人主观赋予的,也不是神创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规律有稳定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现象的联系。本质相对于现象来说是稳定的。

(4)规律具有必然性。规律是物质运动中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一定要反复出现,确定不移的,而非偶然联系。

(5)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不是个别的、单一的现象独有的,它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它对同类事物有普遍的支配作用。

(6)规律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

(7)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无好坏之分。它既可以给人带来积极作用,也可带来消极作用。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于人类。

(8)并非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规律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9)规律与规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一是含义不同。规则是人们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章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是性质不同。规则是人们制定的,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它是主观的;规律则不能被制定、修改、废除,是客观的。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

12.怎样正确认识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客观性的含义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它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不是人们的意识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创造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者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2)规律客观性的表现规律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人们按照客观规律想问题和办事情时,可以取得成功;而人们想问题和办事情违背客观规律的时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

(3)为什么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是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4)思维规律的客观性。思维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要起作用。人们自觉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就促进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人们没有认识到思维规律,违背思维规律的要求,思维规律就决定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必然遭到失败。无论思维规律促进人的认识,还是惩罚了人的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5)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表现在:第一,人们能够认识客观规律。第二,人们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人们也可以改造条件或者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13.规律与现象的关系如何?

(1)区别: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现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而规律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联系: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与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14.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所以说,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提示: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也有区别:①二者的含义不同。②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解放思想侧重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侧重于强调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15.联系、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

区别: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性质的根本改变,它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联系: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离不开运动,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有后退的,而发展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点击浏览该文件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