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教育个案>>正文内容

言说教育之七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1、女儿说今天玩得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不高兴的事!

今天与女儿一起出去玩,我们没有用批评的语气去指责她的一些不足,而是以提醒的方式去做了同样的事,女儿更愿意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取得真正的效果,需要有一个教育双方平等的前提,需要在此基础上的真诚地沟通与交流。

2、在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二对基本矛盾:现在与未来的矛盾,成人世界与年青人世界的矛盾。

  教育是立足于现在的事业,它只能借助于现在所能提供的一切,对年青人进行教育;教育又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它所培养的年青人是未来的主人,是明天的开拓着,教育在为明天工作。

  教育中成年人是主导者,他们总是想把成人世界中的一切传递给年青一代;年青人是教育活动中真正的主体,他们只想以教育为阶梯,去发现和开创他们自己的新生活。

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未完成构成了教育的根本动力。研究教育必须给予这两对矛盾以充分地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探讨这二对矛盾运动过程的教育理论

3、教育为未来培养人才,而一个能建设未来的人才,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批判精神,所以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却仅仅以传递知识和文化为已任,这显然是不够的。教育要面向未来,为开创明天做好准备,就必须重视学生批判精神的养成。

如何培养批判精神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教育话题。

4、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怀疑一切的治学态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形成对习以为常的一切进行前提性怀疑和批判的学习态度。哲学教学在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思维特征便是对一切前提进行批判和反思。

  在高二理科实验班的教学中,我把思想史的内容引进了教学过程中,其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会先哲们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否定精神。

5、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解放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接受已有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明白新知识发现的前提是对已有知识的怀疑和否定,要让学生的头脑从已有的知识绝对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这一观点教育家们早就提出来了,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就有解放头脑这一条。可是,我们却仍然在这点上进展有限!

6、有人说人是文化动物,这一说法中,人并没有摆脱"动物性",只不过是在动物性之上附加了"文化"而已,这一理解道是与中国传统学术中对文化的理解"以文化之""文同纹,纹饰也"有相同之处,但是明显地,这一命题没有能揭示出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来,人与动物的区别"文化"只是一个附加物,人在根本上仍是"动物"的,或者首先是动物的。这并不符合生活中的人的实际情况。

  有人认为人是"文化+动物",文化的地位提高了,处于动物性之上了,从结构上讲,这一说法有道理,人是由"人性+本能"构成的特殊动物,但是这一说法还是未能解决文化与动物本能的关系问题,这里的"+",可以是内部融合的一元构成,也可以是外在形式上的叠加(文化动物说)的二元构成。所以这种理解与把握显得过于宽泛了,无论是融合还是叠加,文化与动物性还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区分的。

  而事实上,对于人而言,其本能也不是纯粹的"动物性"的东西了,在人的世界里(正常的社会中人),本能的呈现也是以文化的形式出现的,既使是最低级的"色情",也表现为一种动物所不具备的"文化"特色。所以,对于人来说,人的存在的一切都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发展、呈现的,对于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先在,是一个人的存在的时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应该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造就了人,是文化使得人远离了"动物性"。如同遗传造就和规定了生命体一样,文化这一独特的遗传机制造就和规定了"人",人是文化的产物!

  而在造就和规定人的文化遗传机制中,教育起着"复制"的作用,它的遗传作用,使得人得以成为人;它的变异、创新的可能,使得文化得以不断创新并发展。教育在人的形成、文化自身的传递、创新、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7、意识是由客观决定的,但是,意识和思想,又是具有超越性的,它能在现有条件下获得一定的无限性,超越性,这是思想的魅力,领悟、体验到这一魅力,学习与思考就会成为一件极为吸引人的事。也就是说,要使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幸福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领悟知识与思想的超越性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教师在他的教育教学中理应努力追求把思想的超越性、无限性传递给学生。

8、学校的校长,在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一是管理,使得学校有一个正常运作的机制;

  二是引领,在教育理念上、教育改革上引领教师前进;

  三是教育,既要培养学生,也要培养教师,还要培养自己;

  四是创新,拓展教育,推进组织进步和进化,不断更新学校文化。

  总的来说,一句话:校长的职责是"领导",是引领着他所在的那个组织前进,而不是"管理",仅仅管好一所学校不能算是一个好校长。

9、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激活已有经验,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长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瞄准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已有基点和可能的发展区域范围内寻找一个最佳的教学出发点。

  二、增强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员和助手的身份,让学生以最经济的时间去复演人类发现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发现新知识,如何解决现实问题。

  三、改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策略水平,提高无认知水平,使得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调控。

  四、体现主体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以上三条标准的实现,都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发起者,教师在教学中要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步地退到"幕后"去。

10、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增进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而这些不是书本上所能给予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的。所以,教师的教育科研的基本的途径应该是行动研究,是校本研究,是研究与实践直接全一的科研。

  研究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教师的科研不在于增进理论知识,而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知识和技能。所以,理论对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但是教师却不必去"创新"理论,重要的是丰富理论,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具体化为教学知识和教学操作技能。

11、教育需要追求完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人的自由发展等理想化的教育理念无不体现人们对教育的完美的要求。但是教育又往往是一种遗憾的事业,教育只能立足于现在来培养人,而培养出来的人却是未来的人,所以教育永远也达不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是教育中存在的一对矛盾!

12、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我觉得其主要特征应该是:以问题为基点和以过程为重点统一,是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问题为基点是指课堂设计和教学实施必须以问题为出发点,并且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组织课堂师生交往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为重点是指课堂应该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主要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领会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智慧,在此一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13、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关键在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发展知识,从而掌握发现、创造知识的能力。所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必然地要求重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过程应该比结果更重要!

确立过程观应该是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首要的教学观念!

14、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关系不同,在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是人的主体性,而在交往活动中,生成的是主体间性。

  交往的目的是交往主体之间形成相互的"理解"和非强迫性的"共识",所以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不同主体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不同主体对对同一事物达成的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存在二个层面:一是指向同一学习对象的师生互动过程,目标是达成对此一对象的共识,这是一种以同一客体为中介形成的主体间性;二是师生之间直接的交往和互动,目标是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这是主体间的直接交往活动为特征的主体间性。而后一类交往活动明显地更为重要些。但是恰恰是在这一方面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我们现有的教育理论中没有这一层的理解,教育实践中对这一层面的活动也是比较忽视的,所我我们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是"单面"的教育!

15、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成人。这个人应该是与世界融合为一体的真正的人。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征服世界的"外在占有式主体,而是要内在生成的人性丰富的人。

  当前教育,特别是科技至上的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把外在的占有提高到了教育统治地位,它在发展了人的知性,激发了人的征服欲望和占有欲望的同时,使得人丧失了内在的人性和德性,人成为了马尔库赛所谓的"单面人",一种"残疾"的人。

  教育的改革必须改变这一教育价值取向,代之以重视人的内在发展的真正的人的教育,通过教育生成人性、德性丰富的人。 

16、"教育不仅仅要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它要引导和超越现实社会,它要预示某些新的社会形态并加速它的变化"

   引自《主体间性: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教育 2004.9)

  教育是一项未来的事业,超越性是它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是问题是,教育是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的,立足现实双要超越现实,教育也就成了一件非常"难"的事业。

  教育的超越性在于通过培养有未来意识、创新意识、超越意识的人,从而实现引导人们超越现实,创造理想的未来,所以教育的超越性的立足点还是在于人,在于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17、"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是一句非常流行的教育名言,但是在这句教育名言中也隐藏着一个陷井:教书与育人是可以分开的工作。

  但是现实是,教书与育人是分不开的,在你教书时,书中的价值观、你对所传授的知识的态度,都会同时传达给学生的,发挥育人的作用,"不育人"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教书过程中的育人却存在有意识的育人与无意识的育人之分。有意识的育人,是教师充分发挥教书的育人功能,把书中的积极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掘,可以达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无意识的育人是教师并未意识到书的育人作用,在教书中没有利用教育资源进行适当的"育人",育人是一种自发行为。这时的育人的积极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消极作用却可能乘机"发挥作用"。

  所以在思想上、实践中,我们都不应该把教书与育人分开,而应该始终把教书与育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只有这样,教书才能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教书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18、关于人的发展,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在理解和诠释这句话时,一般地都它理解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不清楚这个诠释是怎么来的,马克思本人真有类似的说法吗?但我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多了"全面"两个字,也就使得发展中出现了"平均"、"齐一"的错误倾向,这显然是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思想的反映。

  从人的本质上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以此为目标是有违实际、有违人性的。真正理想化的发展应该是"自由"、"和谐"地发展,个体是自己发展的主体,有选择自己发展方向、道路和目标的自由;在发展的过程中,从自己的条件出发,追求自身的各种因素发展的"和谐一致",最终达成个性发展的丰富性的最大化,这才是科学的理想化的发展状态。

19、教育是一种沟通,是主体间的双向沟通,所以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本质上应该是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即主体际关系或可称为主体间性。把握这一关系是正确理解教育的重要前提。

20、教育要培养人,就必然地要对人进行改造或是塑造,从改造或塑造的过程来看,人是教育的对象、客体;而人的发展又是一个主体能动的自主发展过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是自由的主体,他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而不是完全被动的客体。这就使得教育中存在一个矛盾: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既是主体又同时是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就同时存在主体与客体、主体际二种关系,而且应该以后一关系为主。

  如何在教育中正确把握这些关系是一个难题!

21、在进行"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哲学原理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往的做法,尝试了一种比较纯粹的思辨教学的方法,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

  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是:

  一、复习回顾规律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中推导出规律的客观性,并分析客观性的表现

  二、提问:意识、主观能动性对规律有何作用呢?

  三、引导学生回顾意识能动性的内容:认识作用和反作用

  四、启发学生从物质意识关系进行类比推理,分析意识对规律的能动作用

  五、引领学生得出结论:人能够认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律,发造客观世界(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六、从上一环节推理,得出"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重要哲学结论

  七、分析实事求是的内涵和意义

  八、从党的思想路线发展入手,讲述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

  九、从历史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

  整堂课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在文科班上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思维上为严密的推理过程所引导,始终处于一种思维紧张状态。

22、《后现代科学观及教育学意义》(人大复印资料2004.10 教育学)一文中提出:

  "普知性的教育规律是不存在的,任何形式的教育研究所揭示的任何教育规律都只具有概率上的意义。"

  这启示我们,在教育研究中追求普遍性的规律是不适当的,教育理论的意义在于对具体情景的解释,教育研究应该寻求的是情景化的教育意义,而不是"客观的、科学的"教育原理。

  "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的一种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持续不断进行的情景与资源,是人寻找自身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文化体验。"

  这里告诉我们的是,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自身体验才是真正的课程,没有学生自己的独特的体验,也就不能形成课程,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这种后现代的课程与教育观,是对现代标准化教育的一种反动。在后现代教育理念中,教育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与教师的经验与心灵的建构,关注他们独特的个体生命及其意义的体验。"

  教育的本真是关心生命的体验和成长,因此"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而是让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和交互作用过程中,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认知结构发生自组织转换,建构生活的意义,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和符合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成为生活中人他自己!

23、做人重要还是做公民重要,是教育目的中的重要问题。

  做公民是一个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很强的政治的、经济的功利性,是一种偏向于功利的教育目的取向。它对社会的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也是大有市场的理论。

  做人的教育目的取向则关注于人的成长,充满了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意味,具有很强的超越功利的追求。但是它过于理想化,往往脱离社会现实,而使得其教育实践的意义不明朗,因此而难以发挥引导人类社会的作用。

但是若以"做公民"的教育来取代"做人"的教育,势必降低教育的要求,使教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而丧失教育引领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所以我不赞成以"做公民"代替"做人"作为现实教育的目的。

24、明天文科班要上哲学部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这一主题的内容,这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准备尝试一种新的方式来上这一堂课,基本模式是继续实践我的思辨模式教学。

  新方式主要体现在导课上,我打算以中国春秋时代的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名的命题"白马非马"为引子,激发学生讨论这一哲学命题,分析它的不足与价值。而后再以"桌子与教室中的课桌、讲台桌有什么关系?"、"人与我们每一位同学、教师有什么关系?"展开讨论,启发学生从中得出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原理,并从中推导出这一关系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意义,完成教学任务。

  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推理过程,对训练学生的哲学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是有好处的。

25、学校是一个组织,研究学校文化应该从组织文化入手,也就说,研究学校文化首先应该理解组织文化的有关问题,在这方面企业管理的许多理论的方法是有借鉴意义的,所以我还有必要去研读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东西。

还有,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问题也是一个在研究中需要首先区分清楚的问题。校园文化的范围要小得多,而且更多的是一种环境文化系统,一种静态的文化;而学校文化则要大得多,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文化样式。

26、今天在上哲学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时,在二个实验班,我突然地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上节课中孔子和老子关于矛盾的名言出发,引学生导联系历史史实,并进行原因分析:为什么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这与他们对待矛盾的态度有什么关系呢?

  老子在矛盾的认识上比孔子要高明,在哲学思想上比孔子也要高明,但是在对待世界中的矛盾现象,老子却是回避矛盾的,在社会发展中,老子害怕矛盾,主张"小国、寡民、愚民"政策,这一观点既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不能得到统治阶级、群众的赞同,因此,道家学说就只能是"隐学"了。

  孔子在矛盾上主张和而不同,如何达到和而不同呢?孔子提出了一个根本方法:"仁",具体提出了两条途径:一是对统治者提出仁者爱人的标准,要求统治者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对普通民众,孔子的主张是"克己复礼为仁",以礼来规范行为,制约自己的私欲。这是一种承认矛盾的基础上积极去解决矛盾的思路,是有效的社会管理方法,因此为历朝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了"显学"、"道统"。而且这些主张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可以也值得发扬光大。

  这样的分析渗透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学生非常有兴趣,课堂效果不错。

27、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在《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一文中对所谓的素质教育转轨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实践中的偏差提出了批评,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在世界范围内的"回归基础"的教育潮流中,中国教育却是逆潮流而行,的确有些让人感到意外的。

而且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非常动人,但是其实践却是问题很多,完全按照新课程理念行事,知识却实被淡化了,而新课程最强调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改革是需要反思的。

28、许多时候,教育是在不经意中发挥了它的作用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开玩笑的话,往往会发挥巨大的教育功效。所以,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只要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教育时机,存在教育效应,教师必须有这个意识才行。

教师是人,但是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你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了,你是一个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重任的起文化"基因"功能的特殊群体。

29、谁在思考教育?谁应该思考教育?

  书斋中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所谓的教育家们是对教育思考得最多的人,言说得最多的人,他们的思考,有理论而无实践,而许多的理论非常的理想,却无法实践,这种思考有何用处?反正教师觉得他们的思考与自己无关。

  教育官员们的思考,想到的是如何在教育中找到一些政绩,因此选择的是最能在自己的任期内看提到的工作和政策。这类东东,十年树木都谈不上,更不用说是百年树人了。这种思考害多利少。教师们对此有平同意见,却不得不"坚决"执行官员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真正在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育实践的是"官员教育思想"。

  直接与学生培育相关的人是教师,照理是最应该思考教育的人,但是由于教师对教育没有言说的权利,也没有实践的自主权,想是白想,思是白思,于是教师也就成了教育思考的局外人,没必要也不愿意却思考教育了,因为教师在教育中没有自己的"教育"权。

  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现象,却是我们的教育现实,可悲的中国教育,可悲的中国教师!

30、教育应该增进生活的质量,增进生命的质量,所以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和生命,教育应该生活化,教育应该尊重生命。

最近经常听到有关学生自杀、自残之类的事件,而且大都是由于学习的压力造成的,原因有学校的,也有家长和社会的,造成这些现象根本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生命的独特的,着重生命关键是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自由。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的是标准化的、模式化的,剥夺了生命的鲜活的色彩,把生活变成了只有"成绩"的灰色的生活,从而扼杀了生命的意义。

31、公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道德、法律和知识教育,强调的是通过强化训练把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知识规范变成人的"自动化行为",而对于个体是否理解,是否体验到了规范背后的意义,这并不重要,甚至根本就不把意义放在教育之中。这类教育成为了训练(或者是福柯的"规训"更确切)的同义语,这种教育观是"刺激-反映"还原论哲学思想的直接反映,这种教育是白鼠的教育,而绝对不是人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工业社会,技术至上主义的必然结果,是大工业标准化思想在教育中的直接表现。这种社会需要的是运用技术满足社会发展的"工具",而不是有自己头脑和自由思想的主体性的"人"。

32、公民教育重在规范,它首先要使人成为一个严格遵守社会生产和生活规范的人,更多地是要把人纳入到已有的制度和规范之中,从而要求人无批判地接受已有的一切,而不应该有批判的精神,这必然使得教育远离培育自由的、卓越的、有超越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的教育理想。在这一意义上,过人强调公民教育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否定。

  社会需要规范,公民教育在这一意义上是必要的,但绝对不应该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它最多只能是基础性的内容,如果把基础性的内容上升为教育的目标,教育必然被异化。

  教育必须保持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说教育必须以做人的教育为自己的最高目标,而绝对不可以用做公民这一基础规范性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改革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