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突出主体 发展个性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引论——教育主体性的提出
在中国这个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圣贤教诲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统治思想,把教育抬到了一个特殊位置。然而,究竟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讲求实际而不喜欢追究事物底蕴的人来说,似乎过于深奥,因此不仅一般人不去理会它,就是学者、教师也不去深究它。但是,对于长期受着读书御用观影响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问题又似乎太简单了,因为个人的生活,社会的风气,生产力的发展等天天都在昭示这个问题的经验性答案,以至于一提起教育,人们立即想到的是一套“传道授业解惑”,升学成才晋级的规则;谈到教育的功能,人们首先想到秩序,由此认为教育是整体,是国家教化人的个性,使之标件化、统一化,并借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纪律,从而对个人来说,教育是对不安分的个性的规范和约束,是自我的泯灭;谈到好学生,人们眼前马上会浮现出规矩、本分、克制、无我的形象。这种认识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了由“教育”二字引发的条件反射,从而形成一股强劲有力的社会风气。于是,“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气,“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进取意识,社会主人公的参与精神偃旗息鼓;因此,作为“教育真理”化身的教师成为能动的主体,并不断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则成了被动的客体,只能消极适应教学和社会的要求;教育超然于学生之上,社会本身成了纯粹的目的,学生成了社会发展的标件工具,学生的一切都无足轻重。
二、学生——教育的主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的需要是推动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最初,生存作为人类最迫切最基本的需要促使人类揭开了同大自然斗争的序幕,人类在斗争中走上了以劳动实践来掌握世界并借以肯定自已生存需要的道路。但是人类并不止于对生存需要的肯定。人的需要是一个无穷发展的序列,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导致新的更高需要的产生,它创造着人的生存方式,创造着人自身的天性:它使人类社会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生成创造不已。科学、艺术、哲学、道德、宗教……都是人类“需要”母亲的儿女,是需要推动人发明出来的。人类文明就从这里诞生。
学生需要教育,推动着教育,又体现着教育。通过教育,学生发展并追求着能给自已设立的最伟大的目标——自我完善。是教育为学生而生,而不是学生为教育而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这就是学生与教育的真实关系,也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但是,长期以来,观念的定势,颠倒了学生与教育的关系,只注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只看到在个人与社关系中集体原则这一侧面,因此在理论上,造就了一部无学生的教育史;在实践上,则导致学生主体性的遮蔽与失落,从而使学生成为教育桎梏下的奴隶。对于纠偏工作,我们首先必须立足于客观的教育规律来提示学生的主体性。
 (一)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身心的发展,是环境、教育与青少年身心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内部因素才起作用。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心理的养成,知识技能的获得,都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当教师唤起学生学习的要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时,才会得到好的效果。如果学生厌恶学习,懒于思考,老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被学生很好地接受的。所以,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身心的内部因素(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实现。那么,学生身心的内部矛盾又是指的什么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学生在原有心理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的一面,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是他们的心理发展的旧的一面,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也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因。这种矛盾的斗争和解决,就发展了学生的心理。因此,老师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并善于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已有水平安排教学,促进学生需要的正常发展,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发展学生身心上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发挥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马克思则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考虑整个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正是因为他对个人发展问题的关注,使他在《资本论》中明确地把“每个人的全面发展”①确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人组成社会,人制定制度和规范是为了结成社会并生成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人应致力于社会发展,但社会发展本身则是使社会中的人得以肯定和发展条件的形成过程。而学生接受教育,目的也在于使自身得以按最佳方式协调起来,并提供给学生满足自已发展最深刻的需要,即自我探索、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特殊形式。学生作为教育真正意义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只能是主体而不能被当作手段。在人的问题上,马克思给我们一个重要教训:“我们陷入困境,也许是因为我们只把人理解为人格化的范畴,而不是理解为个人”。马克思在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把学生还原为个人,才能有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符合学生天性的理解。
(二)教育主体性
自觉性、目的性、能动性、超越性等人类本质特征构成了学生的教育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作为学生之为学生的本质,它通过学生活动的各个特殊领域展示出来,并且在各个特殊领域得到具体化。学生的教育主体性表现在教育的一切方面。
第一、需要推动教育的发展。
通过前面我们对教育与学生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教育是学生自身和社会需要发展的推动下发展的。教育包括学生的追求、活动,而且教育原则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学生推动教育发展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自已,更不是为了要和自已过不去,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已。教育具有约束性,但是教育对于学生并不仅仅就是约束,而更重要的是激励,激励是积极的;激励是本质性的,约束是从属性的。正是教育的这两个方面此长彼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激励就是满足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求知欲便推动着教育发展。
教育是人类在进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人对世界的各种本质、规律性的获取,是人的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无穷,追求无穷,因而创造力无穷。人不断创造着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借此满足自身不断产生的各种需要,从多个方面实现对自已的肯定和发展。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正是这种依据学生的需要又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方式之一。
第二,教育主体性的双重表现
人对社会的主体性在教育领域具体化为学生教育主体性。要揭示学生的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表现,须从学生与教育的关系入手。
任何学生与教育都有双重关系:他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又是教育的体现者和推动者。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就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的教育主体性表现为把接受过程变为主动探索认识自已、社会、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灌输,盲目的崇拜,而是带着积极性,主动性对现有知识体系、行为规范和社会现象作独立思考,并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把保存和积累着的实践经验、知识和教育要求变成内在的观念和情感,把教育的目标变成自已的追求,达到一致。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植根学生的发展,因而任何知识要求都是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虽然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有先于学生个人而存在的一面,但是每个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却不仅仅可以作为教育的接受者,而且还可以超越现存教育体系,做素质教育的探索者,并且身体、力行、勇敢的突破陈腐应试教育体制,为新的教育体系的确立开辟道路。构成学生的主体性本质特征就通过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着。
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是一切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在依据
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校教育得以表现和发挥,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得以实现,首先要以学生对自已的主体地位的自觉意识为前提,即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为前提,学校教育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也同样以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为前提。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内在依据并借着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的。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有两种最基本的活动——素质修养和需要选择。对于学生的群体来说也有两类最基本的活动——素质教育和素质评价。无论个体活动还是群体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素质修养是学生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自已所追求的素质目标而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活动。素质修养的根本目的是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在学习上由他律走向自律,确立健康的自我。这是学生有意识的、目标明确的培养优良品质的活动。需要选择是学生在自已面临的各种可能性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特殊学习活动。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常常会把一些充满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景推到学生面前,要学生做出自已的选择,有时甚至需要学生在无常规可循的情况下作出自已的选择。学生的主体性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内在依据,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的活动概莫能外。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主动者的身份出现,它推动着教师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创造新的方法以取代或补充既有的方式,突破既有应试模式并代之以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决定了学校教育不是封闭凝固的铁板一块,而是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永远向着未来开放永远在生成制作之中的活的系统。相反,如果学生的主体丧失了,或者昏昏欲睡了,教育就丧失了发展的依据。
第四、学校教育是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
 教育尽管表现为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等各方面,但是归根到底,学校教育的现实必须通过学生的活动。要理解教育的本质,必须对学生的活动作进一步认识。苏联彼德罗夫斯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对人在活动中的地位以及人在活动中对事物对他人的关系作了一个极为深刻的概括:“人在活动中实现并揭示自已的内部属性时,对事物来说,他是主体,而对人来说,他是个性”。而“在他面前,事物作为客体,人们则作为个性而出现”。③的确,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成为主体,有了个性。说学生是主体,是指他对教育的关系而言;主体和个性是学生对教育,对他人这二重关系中同一“自我”所展示的两个侧面。无论主体还是个性,都是积极能动的。但是,并非任何教育活动都能使学生成为主体而具有个性。能使学生成为主体而具有个性教育活动是学生能够在其中“实现并揭示自已的内部属性”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这是由学生的求知需要引起并指向于满足这些需要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满足一些需要又产生新的需要,学生也就这样在教育活动中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已,使学生得到充实而丰满的发展,造就了学生的个性。相反,如果学生受教育活动,不是由内在需要所推动的,学生通过教学不能实现并揭示自已的内部属性,从而不能发展自已的完整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实现,就不是主体而是被外力支配着的被动者,另外,也没有个性,而是可以混同于任何人可以被任何人所代替的个体。
三、素质教育——教育主体的确认
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性有两种基本形式:实践的形式和理论的形式。实践的形式既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也指学生以种种形式推动教育发展;从理论上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则意味着以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教育的逻辑起点。
 马克思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在继承以往进步思想家的思想遗产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完整理论。首先,马克思赋予“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以丰富而确定的内涵,并揭示了二者的关系。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唤醒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人通过各种关系全面地展示和确证自已的本质的完满性。对于马克思所说的“自由发展”或“自由个性”应该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人的发展出自他自已的意愿,而不是出自外力的强制。即马克思所说的“自我实现”。第二层含义是人的发展指向不受无理制约。第三层含义是指人在认识、掌握并驾驭了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实现对现状的超越。如果说,个人通过全面发展形成自已的“全面性”,那么,自由发展则生产出他的独特性。因此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个性”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全面发展”则必须以“个性”为指向。
 今天,如果我们确认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当成为人的最高目的,那么也应当确认,在社会主义社会学生对教育的优先权这一制定教育原则规范的方法论原则。学生对教育的优先权的核心就是:教育原则规范必须服务于学生而不是相反。因此判断一种教育原则规范的标准也是学生是否获得了对教育的优先权,是否获得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行为正是在这一点走了弯路。以考分为唯一目标,以升学为质量目标,加之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育模式,以及统一的答案,对学生要求上求同舍异,学校教育成了对标准件的加工。全面发展被扭曲成了平均发展、片面发展、机械发展,学生绝然一架应试机器,其结果使他们丧失主体精神并沦为考试的奴隶。升学后“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普遍,进入社会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而无一技之长。这一现象的形成除了历史渊源之外,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教育主体性和学生个性的足够探究,即在理论上,关于“全面发展”发展什么问题未曾得到解决。
 “素质教育”的提出,《纲要》上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五项基本素质,促进学生活动的发展。由此我们认为“全面发展”,从素质结构来说就是五项基本素质,从对象来说兼顾了群体和个体,从目的来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简言之,就是按现实的可能性,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确认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已有发展水平上都有所发展,都在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首肯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并力求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由此说明,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教育。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由于重视个体的发展,它也必然是一种个性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泯灭个性,恰恰相反,它承认差异的存在,鼓励个性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的创造,又是一种创造的教育。什么是创造?从客观上说,就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超越现有的经验、理论和认识层次,运用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面临问题的过程。从主观上看,就是主体、个性的充分需要和展示。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可能有出色的创造力的。

 本文正是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着力于学生和教育的真实关系,确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尊重和发掘学生个性,这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深化功能。当代科学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从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今后国际竞争,取得优胜地位的战略重点。日本政府给国家的报告中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的创见、技术的熟练和生产者的才能,其重要性不亚于物化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美国政府把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个人才能、特长的培养。可见,素质教育模式的实施,大势所趋,实在必行。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便是其价值取向。我们相信如此培养的学生才是全面发展的真实的人。

注:①《资本论》第一卷第64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②《资本论》第一卷第18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③《资本论》第一卷第172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科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