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改新论>>正文内容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走向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我们试图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勾勒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要素和基本态势,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走向。
  一、战略调整:走向优质化
  在20世纪后20年中,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辉煌的一章,即“两基”的实现。如果说20世纪后期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主要是普及化,那么,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走向就是优质化。
  广东由于“两基”的实现在全国最早,相应的实施优质教育战略的行动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实施优质教育战略主要是逐步开展了三个层级的“三强”创建工作。一是创建强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就建立了强校创建机制,迄今,全省中小学已创建了省一级学校500多所,市一级学校1200多所,县(区)一级学校2000多所。总共超过4000所的强校,可提供“优质学位”250多万个。为打造这些优质强校,各级政府共增加了160多亿元的投入。二是创建教育强镇。三是创建教育强县(区)。这“两强”的创建工作是从21世纪开始的。现已创建了教育强镇40多个,教育强县(区)近20个。各级政府为创建这些教育强镇、强县(区)共增加教育投入250多亿元。这些教育发展的强势区域,教育综合实力较强,优质教育资源较丰富,对优质教育在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实现起着辐射和推动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数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空前强烈,因而实施优质教育战略的行动越来越高涨,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如果只按照这样的策略去发展优质教育,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虽然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但政府财力仍然有限,即使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创办优质教育,要在一个教育大国普遍提供“优质学位”,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就说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也只创建了占全省中小学校1/6左右的强校和“优质学位”,而且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如果按此优质教育策略一成不变地发展下去,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这两大难题就永远无法化解。在同一地区内,如果人力、财力倾向优质学校,必然造成非优质学校的进一步弱化。这样,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教育,不但不能促进公平化的实现,还会造成更多更大的不公平,由此引发的教育歧视、暗箱操作等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其次,优质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内涵应怎样认识和把握,标准应怎样确定,示范性应如何体现等等,这些都是在现有优质教育发展策略下难以明确回答的问题。可以说,我们目前的优质教育只是局部性的、小区域的,甚至可以说还不是中国教育的精髓,也没有涉及教育的根本。
  实施优质教育战略必须处理好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公平与效益、优质与均衡、过程与结果等关系,走加快发展、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相统一的优质化之路。如此,我们在实施优质教育战略时,宜从三个方面着力。
  在发展优质教育的定位层面实现三个转变:变为部分学生升学服务的教育为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服务的教育;变学生适应课程教材的教育为课程教材适应学生的教育;变同质发展的教育为差异发展的教育。
  在制度层面实现三个保障:政府投入教育的机制保障;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教育的机制保障;公办、民办教育公平竞争、共同繁荣的机制保障。
  在实践层面注重三个并进:促进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绩效并进;优质发展与均衡发展并进;阶段性改革发展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并进。
  据此思考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可着重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用科学发展观来评估优质教育。在外部,应把优质教育放在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终身发展系统中来考察,明确优质教育发展的战略要义;在内部,要不断提升优质教育的内涵,明确“最好”只是阶段的状态,“更好”才是永恒的追求。二是加强教育强县(区)的督导评估。加强教育强县(区)的督导评估,具有杠杆作用:既可带动等级强校和教育强镇的发展,又可促进教育强省的实现;既有助于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落实,又有助于县域优质教育的分类推进。
  二、价值取向:走向人本化
  审视近、现代的中国教育,其价值取向虽然不断变换,但总体上以经济、政治、文化为核心。可以说,近、现代的中国教育几乎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工具,教育的主体理念和终极性目标——促进人的发展——始终处于边缘的地位。就说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前,主要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其主旨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发展服务,也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达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发展的融合,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层面上实现了阶段性的飞跃。我国教育的这一价值取向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形势,符合当时的现实需要,从某种角度说,是一大进步。但是,生存只是人的基本需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即人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如果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后,不把教育的终极取向提出来,不注重以人为本,就会使教育偏离终极方向,失去教育自身的核心价值。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忽视人本价值,常常以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取向代替人本价值取向,导致德育未能深入人心,形成一壶难以烧开的水。
  讨论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化问题,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是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化涵盖教育行为中的一切人,即:不只是学生,也包括教师;不是部分学生,而是所有学生。但是,学生是本中之本,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生本化。二是教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人的发展、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讲教育价值的人本化取向并非要排除其他价值取向,而是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点,实现多种发展的融合。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高度关注这一点。
  人本化的要义是自主选择,而自主选择的内涵非常丰富。首先要有允许选择的机制,包括政策导向、评价保障、文化环境等。其次要有可供选择的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课程教材。一纲一本、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课程教材自然没有选择可能,因此,必须变大一统为多元化,实现课程教材结构多样化、内容多层次。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必修课程的多层次和选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的多样性,并以学分制管理来保证,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和差异性的尊重,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充分选择的机会,是符合教育价值人本化取向的。从“课程即教师”的观点看,这种选择还包括对教师和教学环境的选择。因为课程选择与教师选择、环境选择是一体两翼,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执教,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价值呈现,能否在师生间、生生间营造一种“等高、等距、等爱”的教学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因此,对学生来说,对教师的选择也许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课程、新教材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少令人深思的现象:课程理念是全新的,但教学观念仍是老一套;教材是全新的,但教与学的方式却完全是旧的;新课程、新教材强调多元选择,但评价体系还是大一统。于是,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生还是跟原来一样,学得乏味,学得辛苦。从这个角度看,优质教育的实现,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改革的全面推进,只有在这个配套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优质化。
  由此看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应注重人本价值取向,让人本理念贯穿办学条件、教育过程及教育成果的评估之中,突出对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的评估,使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在促进教育沿着人本的终极方向和核心价值发展方面真正发挥导向作用。在课程改革的社会系统工程中,教育强区弱区、强校弱校,可以说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广东作为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四个省份之一,应制定科学的课程改革及其配套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在每一个实验阶段(如一个学年),做到“导于先、督于中、评于后”,督政督教并举,并不断总结、完善,这对课程改革的推进、造就新的教育强区强校、促进基础教育沿着均衡优质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体系构建:走向终身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在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放电”的时代已经消失的今天,终身教育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体的生存教育,也是社会的发展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三个认识问题。
  其一,“两个体系一个社会”的关系。
  概括说,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在这个基本关系的框架下,现代学校教育体系既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点,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等;终身教育的发展与演进是终身学习。把握这种立体关系,需强调两点:一是基础教育是具有基石作用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未能融入终身化体系,那么“两个体系和一个社会”的构建将成为空话;二是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组织中具有纽带作用的高级实体,它下以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家庭为基础,上以学习型社会构建为目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与学习型社区的环境紧密相联,新课程实行的社会实践课程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也离不开学习型社区的支撑,在“两个体系和一个社会”的构建中,它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其二,终身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
  终身教育是满足人一生需求的教育,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终身教育在时间上包括早期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正规、非正规教育的连续过程,即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场所。有四个基本特征。
  1.整合性。终身教育是涵盖了所有一切时空的教育,其体系的构建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高度整合,做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有机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所有的教育都构成一座“立交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2.发展性。终身教育的发展性包括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基础教育来说,就是要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偏向,注重发展性学力,着力培养包括自主意识、自学方法、创新精神等在内的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能力,这比掌握专门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3.开放性。终身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广泛性,即终身教育包括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空间和一切方面的教育;二是灵活性,即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想什么时候学就可以什么时候学,任何需要学习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
  4.实用性。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为此,人们必然在不同的生活境遇和不同的人生阶段,根据自己的需要、特长和可能,不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以掌握不同程度的步入劳动市场所需的社会化职业技能及实用知识。或今天干什么就学什么,岗位缺什么就补什么;或今天学什么是为了明天干什么,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总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唯一“通行证”。
  其三,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围绕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如:高考放宽年龄限制,各类成人学校和各种职称、资格考试放宽条件等,都是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表现。在这方面,广东的步伐迈得更快一些。如广东的中专、技校招生,在年龄限制、入学条件、地域限制、档案限制、专业限制、学制限制等方面都大大放宽以至完全取消限制,学生只要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就可直接报读、注册入校,可自主选择专业,或实行弹性学制,分段学习,完成全部学业后就准予毕业。应该说,这些改革实践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些实践还是零散的、局部的。要真正建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需着重考虑如下几个基本策略。
  强化国家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以这“四个学会”为基本理念来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制定终身教育的法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不是一个自发的自然的过程,其构建必须依靠法规的强制与规范,以保证整个体系的透明度。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还没有完全普及和广泛接受,社会和个体还没有主动自觉地提供教育机会和接受教育的要求的背景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显得尤其必要。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是极其庞大的,需要全社会参与合作和全社会高度的系统协调才能实现,这就要求社会所有相关部门和组织建立密切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区域性的社区教育、学习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双向强化、教育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双重融合。
  建立终身教育的用人机制。这种机制以公平竞争、高透明度和非歧视为原则,明确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职位的准入条件,让公民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求进行终身学习,以不断取得相应的准入证谋求相应的职务。
  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督导评估应注入体现终身教育体系本质特征和基本策略的内容,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
  四、视阈扩展:走向国际化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的教育交流、教育合作和教育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展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日益引人注目。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冷静地分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及时把握机遇,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WTO框架下的教育服务贸易行为,必然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这个流动的方式有四种:(1)跨境支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这样,对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阶段,既有教育资源的输出,也有教育资源的输入。从更广的范围看,这个流动包括无形的资源和有形的资源。如: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的融合与互补;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生源、教育机构的竞争与利用;课程、教材的相互影响与融合;等等。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利用境外教育资源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境外教育资源的利用,在外籍教师和外籍教学管理人员的引入、课程教材的建设、教育项目的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整体看,基本上还是处于自发的状态,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因此,从政府层面讲,应着力做好系统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工作,完善法规环境,建立与WTO框架相协调的境外教育资源引入机制,搭建畅通的信息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各项服务,以吸引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境外教育资源,这对我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从教育内部层面讲,应在教育理念、办学战略、用人制度、管理体制、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建立完善的与教育国际化发展背景相适应的体系,真正发挥境外教育资源的作用。
  对基础教育来说,课程教材建设如何在高水平上实现民族性、本土性和国际性的融合,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因为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教育不仅要使青少年成为本国的合格公民,同时也要让青少年成为世界的合格公民。所谓世界合格公民,也就是完整的现代人。完整的现代人体现在五个方面:完整的身体、完整的人格、完整的心理、完整的知识结构、完整的适应力。完整的身体指无残缺无病痛,如有先天残缺或通过锻炼、治疗仍无法克服的病痛,更应拥有其他四个完整。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和道德等特征的总和,完整的人格既具有优良的个性,又具有社会性,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完整的心理指协调和谐的心态,凡事顺其自然(顺乎潮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面向未来,主宰人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指既专又博的“+”型通才结构。完整的适应力指对自然、社会的适应力,在任何自然环境中都能生存并享受生活,在任何人群中都能合作愉快并高效创新地工作。这五个完整在国际社会中又体现为人的某个阶段学习的完结(也是新的阶段学习的开始),其领到的“证书”有三个方面的“含金量”,即:职业技能、学术涵养和开拓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新课程改革,不仅新课程本身在吸收国际课程理念、国际先进文化方面达到了质的飞跃,而且是适应培养完整现代人、适应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需要的。
  在教育督导评估实践中,教育国际化的因素应成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一是要结合实际把完整的现代人加以量化,力求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信息网络来操作,以增强评估的客观性。二是要注重教育服务中国际贸易额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一向有“重基础”的优势。实施了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教育贸易中将更具优势。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有不少人愿意送子女出境完成某阶段的学习;也有许多外籍人士包括外籍华人,很愿意送子女到我国境内或境外的教育机构学习。这就会形成区域性国际教育贸易的顺差或逆差。教育强区(县、市)理应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强势区域。对教育强区(县、市)的督导评估要考虑教育国际化的这些因素,以促进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这四大走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本化和终身化,离开了人本化的价值和终身化的体系,优质化就无从谈起,国际化也只会是一个时髦的概念。从这个视觉看,人本化和终身化是两条奔向大海的主流,优质化和国际化必须融入人本化和终身化,才能形成四水归海之势,共同集聚未来之教育大海。
  (作者系国家督学)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