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以人为本,彰显和谐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校园心理环境指校园给人的心理感受、心理体验、身心发展,甚至是对人的学习、生活、交往、成长产生心理影响和行为制约的全部空间环境、氛围和风气。以人为本、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建设旨在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区域的心理环境建设、课堂心理环境建设及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关爱学生、尊敬师长的氛围,以期陶冶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  

校园心理环境,以人为本,和谐  

   

法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心理环境就是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心理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事实。所谓校园心理环境通常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独特的校园空间环境和人文氛围,具有无形的环境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校园的隐蔽性课程。一个心理环境良好的校园,师生一进校园就置身于积极环境的熏陶之中,言行举止和行为表现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此环境的影响和约束,思想、心情、精神、行为就会自觉地融人环境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同化,所以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有利于学校教育中人际关系的协调,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  

我校根据已有的“民主化、人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经过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坚持平等、民主、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的以“以人为本,彰显和谐”为特色的校园心理环境建设,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和谐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区域的心理环境建设。  

(一)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精心设计  

广铁一中心理咨询室创建于19979月,为了让心理咨询室更亲和,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有信心参与,从 200291日起 ,我校心理咨询室更名为“舒心苑”心理辅导中心,这是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区域。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区域的选址上,“舒心苑”心理辅导中心选择在校园的一角,位置舒适、安静、隔音,稍具隐蔽性,周围环境比较整洁优雅和清净,避开了教室集中、学生活动集中的场所。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心老师共同讨论,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考虑了以下诸多因素:当学生进入“舒心苑”时,其道路不经过校长、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的办公室,位置临近学校的卫生医疗室;在“舒心苑”的入口处,布置一些轻松热情的欢迎心理辅导的宣传标语和图示图标;室内外布置富有生机和亲切感,适当放置一些花草职务、水缸金鱼以及其他家庭小宠物;室内色彩和照明度适中;室内外的隔音好,防止操场和走廊上的噪音干扰,窗户装置以后玻璃或双重窗等。  

在舒适、温馨的“舒心苑”内,包括着专栏宣传区、个别辅导区、成长测量区、心理活动区和自我宣泄区五大区域。其中个别辅导区是使用率最高的地方,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把此区取名为聊天室,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排斥感。其次在聊天室内配备了沙发、桌子、茶几、电话、书柜、阅览架、书桌及相应的心理图书、杂志、报纸等。聊天室为接待来访学生的个别咨询而设计,面积不大,但安静、舒适,让来访的学生有安全、宁静、亲切、柔和的感觉;在专栏宣传区,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每期选取不同的角度,介绍不同的心理常识以及生活指导;在成长测量区,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引进了多种不同内容的测量软件,室内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课桌椅、文件柜、各种量表和测量仪器;心理活动区是为学生小组咨询与辅导而设置的心理活动场所,可为各种方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如讨论、情景、角色扮演、游戏等提供条件;自我宣泄区是为师生心理放松和调整训练所提供的场所,有供放松训练用的录音设备,比较舒适的靠背椅(用以放松),还有可供发泄用的一些沙包、拳击手套等。  

“舒心苑”对所有师生开放,其内内外外,无一处不是从受助者的角度,想其所想,供其所需。  

(二)科学组织、和谐互动、潜移默化  

“舒心苑”的工作人员主要由专职心理老师、有经验的班主任、学生心理社团组成。另外还聘请了广铁中心医院的专门心理医生定期到校、和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共建“学校心理教育研究实验点”,接受广东教育学院教授和师范生的服务。工作人员的多元化,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接受帮助。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学生面对单一教育者的那种紧张感与焦虑感,使心理教育过程的和谐互动成为可能。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舒心苑”还有针对性地设立了情绪情感辅导、学习方法辅导、青春期辅导、毕业升学辅导等专项内容,根据内容安排了不同的心理老师轮值,让有需要的同学有重点地选择。  

为了实现辅导者与学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舒心苑”提出了以下心理咨询守则:  

1、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咨询技巧。  

2、为来访者绝对保密,不对任何人泄露有关情况。  

3、实事求是地为来访者做出客观性诊断,不含任何个人偏见与成见。  

4、热心接纳咨询对象,对来访者反映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审慎研究,不做任何轻断的结论。  

5、对来访者要负责到底,跟踪观察,以保证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舒心苑”还是一个纯粹放松的地方,通过预约,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此独享安静,聊聊烦心事,讲讲开心言。“舒心苑”为师生提供了一方休憩的乐土,体现了为人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倾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课堂心理环境建设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劣能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形成愉悦,乐观,上进的心境,进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产生压抑、焦虑、暴跌、悲观、厌学等多种不良情绪及各种心理问题,导致情感、学习、人格、适应性等障碍的产生。因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形成是学校良好心理环境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交流,无平等地位,无亲和力,会致使师生隔阂,情绪对立,形同路人,破坏课堂心理环境;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相互信任,沟通充分,情感依赖,相处和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抛弃“师道尊严”的教育观念和“管与压”教育管理模式,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对待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遵循心理教育的规律进行教学,始终坚持“爱”字当头,“诚”字相等,“情”字相容。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坚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则,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方法,才能创设良好师生关系。在实践中,我校尝试了“快乐教育”、“以成功推动成功”的心理教育方法以及相信学生,和学生平等探讨的“问题教学”等学科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平等、真诚地对待学生,通过平等交谈,沟通,启发开导,友好合作去感化学生,激励学生,改变了教师在学生中冷漠、古板的形象,塑造了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同行人的新形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敬、互爱、互信的结晶,更是促进师生素质共同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课堂心理环境的途径之一。  

(二)优化教师的心理环境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更应是良好心理教育环境的设计者,营造者,指导者。让健康的人去施教,才能教育出健康的人。前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老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由此看来,教师的健康心理素质及人格的榜样力量是造就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源泉。因此在课堂心理环境的过程中,必 须优化 老师的心理环境。我校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强调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探讨教师以自己德性、才智、情感、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个性发展,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更新教育观,采用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观念,思维和方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此过程中,帮助教师排解不良情绪,调节职业懈怠,清理自身心理死角,提高了教师的生活幸福感和事业成功感。  

总之,只要师生不断的学习探索与实践,“乐教乐学”的良好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就一定能创设成功。  

三、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建设。  

文化心理环境建设就是要将学校的墙报、黑板报、文化墙、宜传长廊和学风、教风、校风、校训、校纪、校规,甚至是校旗、校徽、校歌、校服等校园文化进行建设,使其成为对师生心理行为起影响作用的文化环境。一个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总是以它特有的象征性符号向学生潜在或公开地渗透某种思想和价值标准。建设一种以人为本、和谐的文化氛围,能使学生有一种人文自觉,使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从而促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如我校将校园原有的“警示语言”,均改成“人本化、人性化”语气,赋予“教育化、寓意化”道理。如将“禁止残踏草地”改为“小草青青,足下留情”,“小草有生命,足下留爱心”;将“不准摘花”改为“怜惜花容,爱护花使”,“我是你的花使,你是我的护神”等,使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形成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教学楼内、教室外张贴着“我行,我能行”、“今天快乐地学习,明天幸福地生活”、“喜欢自己才会快乐”等热情洋溢的贴心话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释放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校园内利用壁画、雕塑等多处文化景点创设尊师爱生、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等等。让学校的每一层楼梯、每一面墙都能“开口说话”——说出关爱,说出尊重,说出理解,说出体贴,形成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总之,校园心理环境建设要体现人文理念,必须以人的价值为出发点进行规划建设,必须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必须体现个体价值;必须重视开启师生的悟性和智力,发挥师生的天性和个性,开发师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论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张澎军、刘世华.思想教育研究,2006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吴发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姚本先,方双虎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1  

   

作者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兴南路文化里13广州市铁一中学 蒋茂霞收  

联系电话:(020-8737246513380082250  

联系电子信箱:missjiang321@126.com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校园心理环境,以人为本,和谐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