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德育课题>>正文内容

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策略的探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策略的探究

浙江天台育青中学 周新宪 俞冬青

21世纪的人才,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代的高中生的心理正在发生着变迁,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祖国的未来。然而,毋庸讳言,当代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社会群体,我国中小学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迫切我们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市课题«高中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各方面深入研究和实践,下面就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策略再作一定探究和总结。

一、 高一学生的心理现状剖析
  许多调查结果和现实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上海市对小学到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检查,发现27%的学生有心理偏异,有厌学、早恋、吸烟、出走等不良行为反应;存在着冲动、嫉妒、焦虑、忧郁四种不良情绪;不少学生在性格上表现为自卑、娇弱、攻击、任性等。近年来我们台州、天台也发生学生跳楼自杀、离家出走、抢劫、学生上网诱骗并强暴少女等事件调查还表明,各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有所差别。其中,高中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年,高一学生从各个学校来到新的学校学习,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等因素对高一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高一年级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又一个转折阶段,所以,重视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及时疏导甚为必要。尤其是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新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估计偏高,学习竞争激烈,加上生活要求自理,家长期望值过高这些因素影响,更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冲突;还有部分走读生,由于成绩较差赶不上其他同学,产生自卑感等心理障碍。因此,重视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中进行规范、系统并符合他们实际的心理辅导,对整个高中学习生活来说都是一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情。
二、 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有人根据国内外学者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提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为:(1)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2)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3)乐于学习。(4)善与人相处。(5)善于自我调节。(6)情绪愉快而稳定。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客观地对待现实,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乐于学习,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更大成绩。而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或孤高自傲、或苦闷、失望,自暴自弃,情绪不稳定,波动大,与周围环境不和谐,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松懈心理。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年,都是勤奋、拼搏的,考上重点中学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们在初三学年竭尽全力,当终于如愿尔偿进入高一后,有一部分学生便松懈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这些学生认为考上重点中学就肯定能上大学,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不妨先放松一下,有个别学生的变化会让老师大吃一惊。案例A:小何在初三学年是班的数学科代表,学习认真、主动,成绩不断进步,考上重点中学,但升上高一后,他的精力却主要放在打球、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上,欠交作业、违纪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常常被老师批评,成绩从入学时的班前几名退到三十多名,原班主任找他谈心,他显得很不在乎,认为刚刚辛苦了一年,应该玩一玩,而且高一离高考还远,不用太心急,他到高三时自然就会努力了,最后到高考时分数只有达到上线。
2
、高傲心理。优秀生往往觉得自己优于别人,自己是周围人的主宰,所以操纵欲、支配欲极强,别人的行为稍不如意,就要横加干涉,自己要做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继续做下去,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案例B:小林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中的佼佼者,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但初中升学试成绩考差了,没能考入预定的学校,而是进入另一所重点中学,入学后,他显示出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自习课常常讲话,不喜欢上的科目就借故不上课,对教师和同学的善意批评不接受,甚至认为老师和同学故意针对他。到了高二成绩越来越差,更加我行我素,到高考时分数刚达到专科线。

3、苦恼烦躁心理。由于初中时大部分学生没有住宿,生活平时过分依赖父母,在家很少扫地、洗衣、洗碗等。到了高中要求住宿,这些劳动忽然要求自理,但由于缺乏自理能力,产生烦恼。加上住宿学校对扫地、叠被、集体生活等有严格的要求,许多同学不能够主动适应,因此,产生了苦恼烦躁的心理,甚至生产逆返心理,严重的影响学习。案例C:许某某由于初中时没有住宿,加上父母过分宠爱,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到了高中,忽然要求生活自理,要求适应集体生活等,经过一段时间,始终不能适应,产生苦恼烦躁心理,甚至要求退学。
  4、失落自卑心理。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达到心理平衡,当成绩越来越差时,又体现出自卑,自暴自弃。案例C: 小何初中时虽然不是排在班前一、二名,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沉静、听话的好学生,他以低于录取天中分数1分的成绩考入本校,这个成绩在全校都属于中上水平,但由于前几次测验成绩都不理想,小何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为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小何忽然变得"活跃",有时,课堂上老师刚说一、两句话,小何就会大声"插话",常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无何奈何,不得不批评小何几句,小何却暗暗高兴。
5
.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表现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地位,甚至我行我素,你劝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对教师家长的规劝往往采取抵触情绪,甚至强词夺理,高唱反调,这类学生容易做出越轨行为。案例D:小张升中考试的成绩原本没有达到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望子成龙"的父母花费了几万元让小张终于成为重点中学的学生,可惜入学后,小张没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依然贪玩,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成绩越来越差,他父母气坏了,对他严加管教,但父母的严厉激起小张的反叛心理,在与父母争吵后的第二天开始,他连续几天没有回校上课,甚至出现参与社会集体打架,违法行为。
  6. 焦虑心理。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为各校的尖子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往往还是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但进入重点高中后,尖子云集,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小学或初中时的优势。高一学习科目多,难度偏高,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原来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变成中等生甚至落后生,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案例E:小欧高一入学成绩排在班的第一名,但初中学习成绩好并不等于高中就好,由于小欧未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中段考试只排在班的二十多名,家长觉得不理解,多次找班主任对小欧做工作,小欧感到压力很大,整天觉得闷闷不乐,在心理测试中显示为焦虑型。
  7.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胸狭隘所致。进入重点高中后,面对新老师、新的学习内容、新的班集体等因素所导致的变化,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继续保持优势,甚至越学越好,有些学生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时,缺乏自信、心胸狭隘的学生就会因各种各样的竞争受挫而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故意制造事端,想令别人也不好过!案例F:小陈家境贫寒,所以她从小勤奋读书,希望有一天跳出农门,摆脱贫困的生活环境,初中毕业考上了重点中学,她成了当时本村村民羡慕的对象,不过,进入重点中学后,学习成绩却不断退步,几经努力都没有明显效果,小陈失望了。她看着同室好友小王的进步,内心难以平静,于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凡是到考试前一周,小陈就"犯病"了,有时还"神志不清",弄得好朋友小王不得不放下书本,把本应该用于学习的时间陪她看病,为她煮药、打饭、洗衣,小王的考试成绩自然大受影响,小陈却高兴了。

  8.随众心理。随众是指没有主见,没有原则,以别人喜恶作为行事准则。高一学生来到新的环境,没有了以往的好朋友为伴,内心渴望结识新朋友,建立新的友谊,特别是住宿生,第一次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家长的关心和监督相对减少,难免产生孤独感,心中不踏实,他们更希望尽快溶入新集体,为避免被其他同学排挤,有时明知不对,他们也随大流,人云亦云了。所以,随众心理尤其在住宿生中表现突出。案例G:小廖来自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并不富裕,进入重点高中后,同班十二位同学住在同一宿舍。有一天,小廖的妈妈找到级长反映情况说,小廖最近常在周末去网吧,父母知道后批评他,但小冯解释说,同宿舍的同学都会打游戏,如果自己不会就很丢面,其他同学叫他去机室不去也不好,并且要求父母给他买一台电脑,家长劝说无效,便请教师出面做教育工作。

  9、早恋心理。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关系意识的增强,令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火种越来越亮,产生怀春的情爱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不过,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父母师长的教育使大多数中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过早陷入早恋的情网。但是,繁重的学习任务,来自考试和家庭的压力,使一部分自控能力低的学生情感发展不稳定,这一时期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指导,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就促使这类学生寻找新的情感寄托,特别需要同伴的友谊,以获得情感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安全感。案例H:小嘉生长在一个经济富裕的家庭,但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他,初三时他与初二的小华好上了,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初中毕业时父亲想方设法使他进入重点中学读书,但高中的压力更大,小嘉一门心思都放在"拍拖"上,对父母、教师的批评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小华也就读于同一所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长,小华渐渐在老师的教导下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有心与小嘉分手,但小嘉无法自拔,还是不断纠缠小华,为不误人误己,小嘉的父亲只好让他转学了。
三、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疏导策略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首先,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来说,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完善程度。健康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是优良品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其次,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活动总伴随着情感、意志等心理成分,情绪的好坏,意志强弱,既影响到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形成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级的班主任,一是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超前指导",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近几年来,我课题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尤其是重视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和辅导工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们根据课题组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作一定探究。
  (一)改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和老师要进一步转变理念,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道德教育。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危险期"特别是班主任、生活指导和政治指导员应加强对心理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把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教师们要根据其年龄发展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要主动去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成因以及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来教育他们,应他们予以更多的关心,并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在成长过程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

(二)重视作好初中与高中班级管理的衔接新学年新班级,对学校和班主任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适应新的学校和班级的问题。刚入学的学生在到了新的学校后,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往往感到不适应。如与初中相比,学习的内容、形式及学习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不仅学习的内容加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等都要加强。因此,如何作好班级管理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首先应使高中学生感到不同于小学和初中,但又有连续感,而不觉得难以适应,从而较顺利地、不断地从不平衡向平衡过渡,从不适应向适应过渡。在具体工作中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1、学校发展历史和成绩的衔接教育。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学生在对新校的情况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心理上就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及时让学生了解本校的发展历史、学校的特点以及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从而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新的学校,促使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自觉地接受和适应新的学校生活。2.教育管理方法上的衔接。高中阶段的管理不同于初中,在初中阶段,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内容较多,对学生的管理主要还是一个半扶半放的管理形式。高中阶段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接触这样的管理要求,学生可能有些不适应。因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初中与高中管理方式的衔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班主任可恰当了解和掌握初中的学校和班级管理方式,这样可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与初中的管理模式相衔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3、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衔接。高中的学习在课程的内容上、学习的深度、以及学习方法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不同。任课教师的组成和授课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原有课程、教师的要求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模式,让他们一下子接受新的教师和课程往往存在着困难,这时,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给学生介绍高中课程的特点、要求及学习安排,同时通过让学生写心得体会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提供机会,让学生尽快了解任课教师的特点、生活、行为习惯以及授课方式,把新的认知内容纳入到已有的认知模式中,建立新的认知模式,这将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三)学法指导。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一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时期,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高一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注重劳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样,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了。

(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作为寄宿制学校,在入学前,通过军训,培养和指导学生自己洗衣、打扫和整理床铺等,平时也严格要求学生的衣着打扮和个人卫生,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缺少父母言传身教,很多孩子不懂得礼仪,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学校要求为此在校内通过班会或集体活动,将师生礼仪、长幼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穿着打扮等向学生做了全面讲解,懂了礼仪的学生从和谐的人际交往中找到了更多的情感支持,从而激发了学生们以校为家、热爱学习的积极态度。

2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由于住宿或看管的长辈家务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监督管理,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加上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使这些学生产生思想松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同时,还可以建立“学校—留守生—家长(监护人)”热线,在此基础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一方面向他们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达到双方的沟通;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帮助家长们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便及时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共同指导和监督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自律,让他们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少学生的心理障碍,有时是来自于与集体的不善,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向有心理障碍学生"求教",借此对其短处给予开导,这样有利于心理障碍的排除,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4在缺少呵护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随着多种经济型体制的并存,贫富悬殊,犯罪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于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在增加,学校要求教师们结合德育教育,团委、政教处和班主任指导学生懂得自护、自救常识,珍视生命;在班级中展开了一些机智擒敌,大胆自救,冷静脱阵的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同时还开展了一些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护、自救成为一种能力。
(五)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大部分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都是小学、初中优秀生,因此倍受老师、班主任的钟爱,经常得到的是表扬和奖励,但有时却制造了一些优秀生长处的副产品-------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来到新的学习环境,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重视做好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所以教育者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六)加强宣传和辅导。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或专题报告会、讲座等,在为所有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学生,我们学校通过罪犯“现身说法”和法制教育片,加强了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也可通过黑板报专题宣传或校报《育青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宣传,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可设立心理辅导室,专设心理教育教师,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所,对他们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心理学表明,人有了心理负担,只有想办法释放出来才可以减轻或者解脱。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并不可怕,只要教师主动学习和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在学生中树立公正、无私的教师形象,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浙江育青中学 周新宪 俞冬青 13306546663 邮编:317200 总字数:7900

市课题«高中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立项时间:2005.1 结题时间:2005.1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寄宿制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策略的探究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