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2004年高考政治(江苏卷)试题的特点分析及对高三政治教学的启示

一、2004年高考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
第一、考试范围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00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的考试范围主要是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和时政四个部分,试卷结构和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五个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39道题、文字阅读量4500字左右,题量、时间、阅读量的比例关系协调。全卷共考查了45个知识点,占全部考点的28%。与去年全国卷相比,相对稳定,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有利于中学政治课教学。
第二、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人文主题
高考对中学教育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在高考试卷中突出时政热点和人文思想内容对中学的整个教育、教学改革都会产生极大的指导作用。试卷通篇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本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政治试卷特有的政治思想功能。如时政题7道题中有5题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是38题,将修宪、三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三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突出地展现了“以民为本”这一时代的主旋律。试卷不仅密切联系全国的热点而且能能立足我省实际,联系学生熟知的热点事例作为载体,较好地反映了地方特色。如论述题39题,以江苏和全国国民经济数据比较、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江苏就业的形势等江苏省情为背景材料、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加强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更好实施。
第三、结合高中课程改革新理念,强调学科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注重能力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下,2004年试卷突出主干知识,立足于政治学科中的“双基”。试卷选择题大多使用了与书本有关的知识或直接来自教材的内容。例单项选择第8、9、14、18、等题。而主观性试题也更多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特点。试题考查学生结合背景材料,回归教材,寻找知识支撑点,然后运用经济、哲学、政治等知识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既要求审题,又要求知识内容,还要求辩证思维方法等。这些尤其在辨析题和论述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试卷不仅考查了主干知识,而且考查了通货膨涨与通货紧缩、正常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中国基本国情等新增考点。
第四、试题设计突出专题性,而且开放灵活,答案设计要求学生创新思维
2004年试卷有些试题以专题形式出现,引导考生对问题认识更加深刻、丰富。例38题,将修宪、三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三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突出地展现了“以民为本” 这一时代的主旋律。这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的考查。试题而且分别从经济、哲学多角度设问,切入点较小。第1)问前部分较易,但后部分学生考虑有可能不全面,特别是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一点。第2)小问设问角度较“怪”,学生摸不着边际。而答案就是新教材价值观部分新增的“三个代表”内容。第3)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学会知识的综合、思维的拓展,鼓励创新思维。
二、搞好高三政治复习的启示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新确立它在日常教学中的首要地位。
实践证明考生成绩的优劣与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是呈正相关的,任何能力的考试都是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离开了相应的知识,能力就无从谈起。学生往往存在的弱点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切实做到:
1)要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事实等。
2)要帮助学生梳理考点内容,自我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和深化。
3)要正确处理好广度与深度,系统复习与讲好重点原理重点问题的关系。
第二、加强单一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兼顾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强化单科内的综合。
复习中,不仅要就某一个材料联系某一教材某一原理或观点进行分析讲解,还要对一些重点热点问题材料联系两个甚至三个教材的相关原理或观点进行分析讲解,更要把一些热点问题材料联系某一学科内多个相关原理或观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即把侧重点放在单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就一个问题多维度、发散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第三、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复习中注意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对重大时事进行排序,进行有机整合,精选练习。同时要高度重视时事中的重要观点和知识以及方针政策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补充和拓展。针对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引导学生坚持阅读《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半月谈》等时政杂志,对其中的政治术语和时政语言有所了解,必要时予以摘录。
第四、把握难点重点,突破主观题。
很多同学对主观题有一种恐惧感,主要是得意不得分,失分严重。这一点必须从平时训练加强。首先,要正视这一困境,认识到它在大部分学生中存在。因此作业、考试中不应回避主观题;其次,要掌握正确答题方法,要明白以何角度,用何知识点,并从分值中“度”出要点长短、详略;其次认真分析参考答案,针对不足,加强薄弱环节。
第五、要加强审题方法指导,强化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学生审题解题能力低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点,因此,在备考复习中,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高考五大题型的命题特点、设问方式、审题和解题思路及常见的失误 ,并把审题解题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每道例题的讲评中。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先培养学生仿效能力,即仿效高考题答案思路答题,然后再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分析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