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更喜教学新理念 创新课上竞风流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为期3个月的厦门市第二届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落下了帷幕。这次创新大赛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课件和教学设计的评选。由评委们认真筛选评出优胜者作为第二阶段的候选人;

第二阶段,由第一阶段评出的候选人进行说课比赛。再评选出候选人参加优质课竞赛。

第三阶段,由第二阶段评出的优胜者进行优质课竞赛。

应该说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每位参赛教师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件制作,说课还是上课,都认真准备,积极备战,表现出了较强的教学创新理念和娴熟的教艺。正是:“更喜教学新理念 创新课上竞风流”。

一、优点和特色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体现出参赛教师“两注入”“两贯穿”的优点和特色。

(一)注入课改理念,贯穿“人本观”的课堂教学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是独立于世的人,而不是任人打造出来的产品。他们虽不成熟,但并非一无所知,而且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幻想;他们虽禀赋各异,但不乏独到见解。为此,教师应思考怎样的课堂语言才最适合与学生交流并产生共鸣?怎样的课堂情境才最令学生思绪飞扬?怎样的活动方式才最能让学生置身其中,乐此不疲?

1.创设生命体验的课堂,促进生命和谐地发展

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触及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上科学而又充满人性化的“庄稼”,从而排挤掉那些自卑、粗俗、自私的杂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过课堂学习来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让学生的生命沐浴于人性的光辉里。

例如,在“我和父母”教学设计中,洪老师设计了 “亲情大考验”、“亲情小剧场”、“亲情信用卡”,以情明理,以情激学,以情导行;陈老师设计了“亲子之间”的情景剧表演,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简老师“真情实话”“我诉我心” “心动行动”为主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孝敬父母许老师则通过视频材料《光明的期望》所反映的“由于诚信的缺乏,给小男孩和他的家庭造成了无尽的哀痛”这一事件,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愤慨,引起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对家庭等),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创设平等对话的课堂,促进生命智慧地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在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大胆的说,大胆的听,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耳。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发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也能及时暴露自己的某些思想认识问题,以便我们老师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进而改变自己,达到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提高品德之目的。

以简老师的《自我保护》一课为例,她设计了三个很有特色的环节,(1)“实话实说”环节——自我保护大家谈。请同学们回想自己过去在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方面做得如何?当时是如何应对的?(2)“危险侦探在行动”环节,请同学们谈谈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3)“自护智多星”环节——模拟三个生活场景设计问题,让同学们寻求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这一系列问题情境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师生都真诚地不断相互交流,当学生说完自己遇到伤害时的应对方法后,老师也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且请在场的听课老师也加入讨论中,使听课教师不再是“旁观者”,欣然接受同学的邀请介绍自己的体会,听课教师真诚的讲述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虽是下午第一节,评委们听了一上午的课,但全无倦意。

综观这些创新优质课,学生们始终处在浓厚的学习热情之中,或交流辩论,或阅读感悟,以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置身其中,看不到被遗忘的角落,看不到失败者,几乎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将视野投放在广域的空间,迁移生活、社会、时政信息甚至多学科知识(语文、地理、历史等),并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赋予了《思想品德》课程以全新的含义。

3。创设多元生成的课堂,促进生命全面地发展

相对于传统知识传授的“刚性”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内容、形式的多元性和生成性。

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不应再是一个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究的对话者;让学生获得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田里打下自主探究、创新成功的底子,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首先,从课堂“软件”(即教学方式)来看,每位参赛选手不论是课件、说课还是上课都采用了“看、听、做”的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许多课使人耳目一新,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说课稿、教学课件光盘或软件)说课再到课堂教学决赛选手的课堂教学,每节课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环节都精彩纷呈。许多教师都注重情境启发、故事启迪、小品引路、案例反思,强调创设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呈现型问题情境、发现型问题情境、应用型问题情境等,以便于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体验。可以说,尽管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但都遵循着这样一条合乎探究和合作的规律:在问题中探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共享中彼此领略探究的成果。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构建起多元互动、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一体化的真实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林老师的《市场交易原则》在学习方式上采用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老师、挑战社会四环节来完成,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强激励性和趣味性。尤其是“挑战老师”这一环节,同学可以当场考老师,并对老师的回答加以评价,和老师比一比,谁的答案更科学。学生的问题非常巧妙,很有挑战性。如麦德龙要求顾客凭会员卡才能进入超市,是否违背市场交易平等的原则?向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定厂家购买校服是否违背公平和自愿的原则?等等。虽然老师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不够严谨、科学,但老师勇于接受挑战的开放心态,鼓励学生质疑的创新精神很值得称赞。

其次,从课堂“硬件”(即教学设备)来看,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虎添翼,为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服务,

利用影视、摄像和媒体网络把生活中的问题,在屏幕上逼真形象地呈现出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活泼、生动、有趣,有利于师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共同研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例如,李老师用课件再现火灾情景, 以触目惊心的现场,与同学们一起学习防火逃生的知识;郭老师制作动漫公益广告“遵守交道规则”导入新课;林老师播放Flash《神雕侠侣诚信篇》导入新课,轻松活泼。这种利用影像作为“锚”,创设一个虚拟的然而又与真实情境类似的问题情境的抛锚式教学很值得借鉴。

(二)注入时代活水,贯穿“多维度”的课程资源思想

1.拓展教材资源

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看,“注入时代活水”就是要不断拓展教材资源,要树立“新教材”观,确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它要求我们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需要,灵动地使用教材、拓展教材,在教材与现实的变化中寻求动态的平衡。

例如,简老师提出了“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在教材的处理上主要依据以下指导思想,即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贴近生活,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的观点,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课本上的活动方案为依托,注重教学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些更贴近本地区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活动,选取和补充了一部分具有新意的抒情的片段,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学自悟。

可见,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差异及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是不同程度的“可生成性资源”,简老师在课堂中关注的中心已从课本转移到学生身上,放到对课堂生成的信息的捕捉,判断和重组上。因此,这堂课上产生了许多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2.提升人力资源

在教育教学中,由教师、学生乃至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入土所构成的人力资源都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提升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

例如,在讲授“我和父母”时,陈老师、洪老师都设计了请家长到校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或把家长和孩子分成竞赛小组进行当堂比赛或现场采访家长并拍摄等,从而,将学生、家长的人力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很好地加以利用。

3.创造实践资源

“理论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实践是一切认知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教育这项复杂的活动中,教育者必须自觉地将“实践第一”的方法论纳入课堂教学,凸显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并以此为主旨不断探索教改新路。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常青树”。

例如,李老师在讲授“自我保护”时,选用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自拍DV,拿到课堂上供同学们分析讨论:“小浩应对清钱,可能采用的几种方式。”并将产生的结果进行设计,分析原因。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反映热烈。

4.链接信息资源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信息拥有量的大小。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已势在必行,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我们要结合校园网络资源,开拓出多种教与学的渠道,更新好教与学的方式,更大程度地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例如,项老师在《市场交易原则》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播放录像《打工奇遇》小品,投影《厦门日报》报道发生在大澄岛的“一餐饭八千元”的事件,引入本课教学;同时,利用网络教室实现网络教学,教师机和学生机相互实时转播,为学生提供知识构建、问题讨论、互动交流的平台,提供呈现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教学载体,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走进时代、走进生活,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二、问题与思考

(一)教学形式的改革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关系。思想品德(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育人,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奠定基础。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的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次许多参赛课在教学形式上能有所突破是可喜的,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矛盾冲突来进行积极的探究和体验,从而获得道德的提升的情景少;教师的提问简单的价值判断多,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是非澄清的少;在道德的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激发上肤浅的多,深刻的少;在道德行为的引领上,评价别人道德行为的多,深刻反省自己的道德行为的少、理论说的多,实践引导少。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改革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计足够的活动和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活动的真谛在于:体验中得到感悟,感悟中获得真知,真知中提升觉悟。教师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可以继续拓展的思维结果。能促成学生产生新颖的想法和充满创意的探索方法,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富有想象力地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现研究的成果。所有这些的获得都必须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深刻的思考,深入的探究、体验,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在这次创新大赛中有些老师却为了形式上的热闹,而放弃了让学生思考、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如,有位老师在仅仅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提问了十二个问题,共31人次,课堂讨论多达6次。如此众多的提问、活动、讨论和应答之后,能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和深刻体验的空间是可想而知的。这样一来,提高课堂效益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三)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系。这次参赛选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多媒体技术使用多,课件精美。但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了追求生动,设置了对学生注意力的干扰;有的老师过于追求形象化,削弱了探究问题的意义;有的老师在情境中无意地设置了对学生价值观的误导;有的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仅仅为教师的讲授服务,没有成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没有成为老师、学生,进行多元化互动的信息交互,达成互动教学的工具。这些都反映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实质认识的偏差。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真正意义应该是:智慧的创造与传播,即将现代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发展性学习,从而达到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更有利于学生自由、自主地“学”,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四)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的关系。说课稿与教案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但在说课过程中有的教师把说课的理论依据与授课的内容割裂开来,形成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如“油” “水”分离;有的教师甚至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 变成宣读教案或简述讲课要点;有的教师在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仍然追求面面俱到,重点部分却未能说透;有的教师在答辩中套用一知半解的思想、方法而不能自圆其说。

三、对策与导向

(一)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内容观和过程观

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不能把封闭的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和开放的教学环境也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最具挑战的是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我们的思品教学应与学生自然链接、平等对话,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学生生活主题模式,凸现出探究性学习和实践第一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帮助学生通过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学习,形成宽广而深厚的学科素养,从而顺利实现社会化,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奠定基础。

(二)应构建以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新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和教学双主体观

由追求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所决定,新时代的教师必须重新对课堂参与者进行定位,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共性目标。

当今世界,知识迅猛发展,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教师是教不完的。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旺盛的求知欲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这些学科的基本素养别是终生受用无穷的。在学科素养中,知识是前提,能力是核心。

特别是《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动”是其教学永恒的主旨所在。活动性的课堂要求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稳定和不断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活动欲,引导学生在层层探究的活动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真正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追求课堂活动的层次性,探究性、生成性,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展现才能的良好平台,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更应大胆地解放思想,积极地接受新生事物,绝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也不能因噎废食。要真心走进新课程,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舞台上大显身手,展现新的风采。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