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改新论>>正文内容

教师应有多元化教材理念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但是教材绝不是教学唯一的凭借。时代在发展,教材也应随之更新,教师的教材观也要更新。
一、真正理解教材。
教材是直接用于教学的书籍,我们通常称之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随着印刷业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材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现在的教材可以分为文字教材(除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以外,还包括学生的自学指导书、补充读物等)和音像教材(包括录音磁带、幻灯片、电影片、录像磁带、音像光盘等)。
二、敢于怀疑教材。
很多教师把教学参考书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典”,把其中的说明及要求当作“金科玉律”。实际上,有些课文根本不需要三课时,有些课文三课时还不够。但许多教师习惯于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这怎能不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因此,教师应该敢于怀疑教材。
三、敢于超越教材。
教材再先进,印刷出来的日期也是昨天以前的。一线教师不能囿于教材,而应站在教材之上,将其作为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加以审视,科学地加工教材,准确地选用教材。即使不是教材上的文章,只要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要其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只要其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都可以做教材使用。
教师要有这样的教材意识:教材不是教学唯一的凭借,在教学中可以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增删取舍。我的做法如下。
1. 每学期,我另外给学生增加30余篇文章,其中10篇精讲,20余篇泛读。
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我每年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初一以故事为主,如《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草房子》等;初二以科普读物为主,如《十万个为什么》《变幻多彩的地球》等;初三以思辨文章和哲理小品为主,如《菜根谭》《萤创小语》等。
3. 师生整改教材。通过讨论,师生对教材中一些课文进行取舍或替换。如第四册课本中的《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学生认为和小学时学过的《大自然的文字》差不多,而且和第三册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好理解,可以不学。再比如,第四册第四单元是人物传记,学生学了之后感到意犹未尽,我便又给他们简要讲解了《毛泽东传》和《比尔·盖茨》。
教师应带领学生大胆延伸、修改和重组教材的一些内容,精心打造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无论编得多么出色,它依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我们只有敢于超越教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1. 要注意教材内容的选择。
我认为选择教材内容要遵循两个原则。一要联系实际,联系日常生活。我们的孩子不笨,我们教材中的知识不少,但许多学生只是书呆子,就连到邮局汇款都不会。这难道与教材内容脱离实际无关?二要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同学科的教材编写往往各自为政,不注意相互渗透、照应和整合。这些问题应引起教材编写者的注意。
2. 改善学习的设计。
改变“教材”为“学材”,从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来编写教材。教材要有亲和力,允许学生质疑。教师应改变将所有事实和原理全部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
3. 教材应该是互动的。
教材的编写者是否可以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也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来,也为教材的编写出谋划策。我甚至想,每册课本最后是否可以留一页空白纸,以便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抄写在上面。比如学习写人物,难道非写名人不可吗?教材如能留一空白页,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父母、邻居、老师和朋友,那该多好啊!
4. 在教材两边留空白。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我们更是常常这样要求学生。但教科书却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写心得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其不足之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把教材只当作教学活动的一个工具,审视之,整改之。不断积累、思考、再积累,从而形成“自己的”教材。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邳州市徐楼中学)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课程改革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