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论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及对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迁移理论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理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学把后者称之为负迁移。事实上,我们在解决新课题时总要利用先前已有的知识,使之对后继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避免产生干扰作用。在此,笔者拟就负迁移谈几点看法,以求达到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之目的。
  一、负迁移的归因
  实践证明,学生的一些错误,往往很不容易纠正和消除。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再三叮嘱,作业上反复批改,在后来的作业或测验中,学生依然故我,这说明负迁移有一定的顽固性。对于这种顽固的负迁移,简单地归咎于教与学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负迁移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1.混淆概念是产生负迁移的根本原因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知识迁移有三个主要因素,其中之一是是否有恰当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可利用,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把原有的观念作为阶梯,实现其向未知知识的过渡。倘若原有概念掌握不够准确,这必将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例如,有这样一个选择题: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对立统一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D.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
  许多学生做题时选择了AD项,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把“第一位”、“第二位”混同为“第一性”、“第二性”。在哲学上,“第一性”与“第二性”是从“本原”与“派生”的意义上使用的,即: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而唯心主义则相反。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中既不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又不存在谁起决定作用谁起反作用的问题。
  2.对新概念、新知识的本质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学习与旧知识类似的或形同质异的新知识时,由于没有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同,而产生负迁移。
  例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
  A.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B.以国家统一领导为前提的
  C.有一定立法权的区域自治
  D.有高度自治权的区域自治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A项把“原则”和“政策”混淆了,前者是后者制定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体现。D项混淆了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和特别行政区自治权的权限。学生所以选错是因为没有认清和掌握它们间的区别。
  3.思维定势也可以产生负迁移
  例如,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对于这一原理学生耳熟能详,在脑海里已打上深深的烙印,学生在运用这一知识点时形成了不必思考的习惯判断: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由于学生对“实践”标准的“定势”,这样他们很容易类比,而导致错误。
  4.对新、旧知识缺乏深入分析、概括和充分的练习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本质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归纳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下是否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新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是否深刻,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掌握新知识,能否产生负迁移。如,

  例2:如果把上题的等式反过来,改为:

在这里如果学生对“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关系不能正确地分析,不能充分地概括、归纳,就会造成“等价物”的负迁移。
  当然造成负迁移的原因很多,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考虑负迁移的影响,全面分析负迁移的原因,创造条件促进积极的迁移。
  二、负迁移的矫正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知识的负迁移,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各有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创造学生掌握知识的条件,促进负迁移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以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知识的负迁移实际是新旧知识间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联系。研究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方式,有助于负迁移问题的解决。联系方式大概如下:

  上图,归纳型是指概括和总结知识结构中几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原有知识而形成新知识的知识迁移类型。在讲授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的新知识时,可以把原有观念A1、A2先介绍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原有观念中共同的特性: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这种归纳型的知识迁移很适合概念教学。所谓发散型是指知识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内涵包含新观念。表中例说B1、B2隶属于B,都是B的派生物,换言之,由旧知识B分化出新知识B1、B2。所谓并列型,是指新学习的知识同原有知识的内涵、结构相似或相同,表中生产力水平状况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它们既不存在隶属关系,也不存在总括关系,只在结构上存在相似: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适应前者。既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学习,使各知识间获得整体联合意义。
  认识了知识迁移的方式和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矫正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第一、固本强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某些知识的理解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特别是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由于它们具有普遍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因而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最有利于知识迁移,起着强有力的固定作用。如果这些起固定作用的知识不牢固,在知识迁移过程中它就起不到恰当的、有力的支撑点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最主要的知识,全力以赴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弄个明白透彻,真正理解。例如: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新知识,记作A)时,教师可先提供如下材料:少数法轮功分子围攻国家机关致使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接着提问学生:这些人的做法是在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和老师的引导知道,“公民享有的合法的权利是不得侵犯的,否则国法不容”(原有知识,记做B),换句话说,要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必须做到不得损害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在这里新知识A就是在透彻理解并巩固原有知识B的前提下迁移而得出的。
  第二、归纳整理教材,做到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认识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的某些同类新事物的实质,并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新知识的迁移就比较顺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常挂一漏万,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储存在头脑里的知识太多太杂,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整体意义,影响知识的运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帮助学生去总结、概括知识,并使之结构化、系统化。
  首先,以某一专题进行整理。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第一课以后,可以以“价值”为中心进行复习,如图所示

  其次,是围绕一个中心来整理。如:关于“依法治国”可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教学: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客体,依法治国的本质,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的要求,关于法律监督工作,关于普法教育工作,我国依法治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依法治国工作的根本区别等等。
  再次,是综合性知识整理。如: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等等。
  最后是以单元为单位,整理知识归类表。通过整理,削去繁杂,存其要领,形成综合贯穿的整体网络结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条理清楚,而且会感到所学的知识是从已有的知识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熟悉感,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迁移。如,学习政治常识第一课后可用“一条主线法”将本课知识联系起来,如图。

  总之,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越强,便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就越利于迁移的产生。
  第三、善于对知识进行比较、鉴别。乌申斯基说得好:“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奥苏伯尔认为,新的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知识的可辨别性,是影响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认知变量。大家知道,人们的认识常存在先入为主的误区,当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新的知识常被原有的知识所取代,并造成迅速的遗忘。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需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分析不同情境中的同和异,增强它们之间的可辨别性。例如,讲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必须讲授“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讲授“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讲授“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讲授“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必须讲授“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等。通过比较辨别,互相对照,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由引及彼,互相印证,就容易产生正迁移,否则就容易发生混乱,新知识就会受到旧知识的干扰,产生负迁移。
(下转第10页)(上接第30页) 总之,学习的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学习、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全部的观念、技能、思考方法等,无一不有迁移现象的存在。为了避免负迁移,作为教师要抓好基础,注重知识整理,抓结构,理请知识间的脉络,把握类似知识的异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稳定清晰的认知结构,为后继学习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为促成知识迁移提供一个可以检索知识运用知识的框架图式是十分必要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科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