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主体性教学初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内容摘要]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思想品德课堂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同时,更需研究主体性教学的策略,实现德育过程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德育 主体性 教学

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这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件大事。《课程标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标准》,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从事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创新教学手段,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空洞的理论说教和填鸭式的思想灌输等现象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当前思想品德课堂上,这不得不令我们对思想品德课做深入的思考和反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发生迅速和巨大的变革而产生的新的道德准则和新的价值观念将给思想品德教学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和如何发挥其在中小学德育中主渠道作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贯彻《课程标准》,在思想品德课堂实施主体性教学便成了有益的尝试和有效的探索。

一、思想品德课主体性教学的前提。

有言道:“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成教化之业在教师。”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便可略见一斑了。具体到教学当中,教师的作用就更不可忽视了。“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人对教师作用和职能的精辟概括。然而,这个认识支配下的教学活动,不免产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传授的对象等性质的偏差。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对知识更新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在思想品德课实施主体性教学更需要在教学理念上力求变革。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塑造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传统上的以教师为教学的主宰,学生是被动地灌输对象的观念(简而言之“教师中心论”)要加以摒弃,取而代之以“学生主体论”,强调学生主体是德育过程中的唯一内因,促成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内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主体自主性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教师必须实践科学的教师观。教学是一项双向的交流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能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判断学生们需要以及指导、激励、管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鼓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转引自《谁执牛耳——未来世界的教育》第119页)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课程,是实施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的有效手段。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思想品德课的主体性教学的要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发展思想,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状况、认知水平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遵循思想品德课教育自身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德育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实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积极、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表现出充分的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品德课在传授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识,并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上自己去探究、发现、获取,这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不是强制性、灌输式空洞说教。

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对有关道德现象进行思考,尊重学生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和支持学生发现和效仿良好的行为,但要及时控制和矫正其消极思想、不良行为,有效的促使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规范的内化。而不是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制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悉心栽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需要老师循循善诱、恰到好处的教学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第三,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产生,关键在于他们自觉地自愿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和详细情景的感性认识后,从中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认同道德规范,从而实现道德的内化。这过程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领导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定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身体力行,进入角色,激起共鸣,产生深刻的道德观念和持久的道德行为。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和求异,引发学生养成自由讨论和自觉思考的习惯。

第四,要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例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是一种途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某些生活片断让学生进行表演,寓教于乐;此外,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如在班级管理上可以实行轮流“执政制”,这对培养竞争意识、发扬民主大有裨益;又例如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都同样可以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三、思想品德课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行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个环节组成。思想品德课主体性教学不能脱离这四个环节,而是紧紧围绕这四个环节组织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几点策略求教于同行:

(一)“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显而易见,陶先生意思是说,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不单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更是如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只是停留在摄取道德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社会现象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学会如何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要求教师向学生揭示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就是思想品德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二)“晓之以理”。思想品德主体性教学不能单纯地重复理论和教材,进行空洞的、枯燥的说教,而应当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对学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认识比较含糊和比较混乱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启发和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列现象,挖根源,让学生能从内心深处明白事理,从而形成道德认知。

(三)“动之以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爱心来感召学生,并使学生自主实现道德内化。因此特别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态度和殷切的期望,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中小学生情感纯真、热情、依赖性强,容易感动,教师要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提高德育认识,就必须抓住儿童的情感脉搏,“动之以情”。换言之,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和遵循道德准则,教师不但要靠课堂教学,还要诉诸情感,以情感人。这是发展学生道德情感的过程。

(四)“励之以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必须磨炼他们的意志,促使他们形成敢于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的勇气、决心和信心。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法、表彰鼓励法、说服教育法等教学技巧得以实现。

(五)“导之以行”。这是学生们把道德理念外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过程。所谓“导之以行”就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日常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必须强调的是,教师在这里的作用仅仅是“导”,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强迫学生,而是让其水到渠成的把道德理念外化,见诸行动。当然,在考察学生们的行为时,必须弘扬良好的行为,控制不良行为。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