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死观教育初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青少年自杀引发的思考
      (一)国内青少年自杀状况观察
自杀,作为一种非正常死亡的现象,并非肉体生命发展的自然结局,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断然抉择,是人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然而生命是宝贵的,纵观世间万物,只要一息尚存,几乎都会努力延续其生命。而作为物之灵的人类,在自身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自杀者却不胜其数,且呈低龄化趋势。
    如美国,15—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最高,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年龄层的自杀率已经增加了3倍多,一直是全美平均自杀率的两倍。在美国,自杀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自杀的青少年远远大于死于癌症、心脏病、先天缺陷、中风、肺炎和慢性肺病这些病症的总和。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20分钟就自杀身亡一人,而其中40%为青年。早在1979年,日本总理府就青少年自杀问题召开过紧急会议,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与对策,可自杀现象有增无减。丹麦是誉为世界上生活很舒适的“福利国家”,然而,人们发现其自杀率居西欧之冠。
  根据有关机构刚公布的中国首次自杀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全部人口第五位、15—34岁人口第一位的死因。该中心主任曹连元指出:“自杀与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发现,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个死于自杀,每年约有250至500万人因自杀未遂而接受治疗。自杀者平均年龄是32岁,其中青少年人群与妇女人群是自杀的主要群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统计年报》公布的1989年中国(大陆)自杀率为17.07/10万,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30%,而青少年自杀率尤为突出,其中5—14岁的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4%,25—3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18.94%,而且青少年自杀还在呈上升趋势,自杀者年龄日趋年轻化。另外,中小学生中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态度也相当普遍和严重。
  另外,据有关人士对沈阳市、上海市、四川省部分地区、江苏省的自杀死亡者研究发现,13——29岁是自杀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青年中女性自杀死亡率又高于男性。
  近年来,台湾青少年自杀事件逐年增多,年增长率居岛内自杀各年龄层之首,自杀已高居青少年死因的第三位,2002年共有222名24岁以下青少年自杀身亡。在香港,青少年自杀一直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从1996年至2000年五年间,香港就有154位19岁以下的青少年,通过自杀来结束宝贵的生命。
自杀与人类的生存本能和种族繁衍是背道而弛的,一些身体健康的人因自杀而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免给人类生命的终结笼罩上一层更加浓厚的悲剧色彩。
(二)青少年自杀原因透析
  自杀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第一,从人性的弱点来说,人人都怕死,可自杀者却有非凡的勇气去寻死;第二,曾经认为贫困是自杀的原因,但从统计资料来看,自杀率高的地方往往是文化、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自杀是浪费生命,但生命价值高的人却偏要实施这种浪费。
是什么原因,使如此多的人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我们必须弄清自杀的原始动因和激励因素,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专家们将自杀看成是一种病态。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自杀是社会病态,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自杀是道德病态,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依德认为自杀是精神疾患。而在我国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局限,如宗教、迷信、极权思想的影响,人们不能客观、理智地看待自杀现象,自杀者的心理状态一直都是一个谜。一般来说,自杀是青少年无法适应心理及环境状况所引起的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国内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认为,致使青少年以结束生命的方式逃避失意、困难和挫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人心理因素。自杀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内向,具有自卑、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固执、敏感多疑、心理闭锁等性格特征。当发生某种应急事件,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如果没有及时疏导和处理,这种偏执人格,常会导致当事人对事物产生歪曲的认识以及消极悲观的情绪,这些没有找到出口的负面情绪就会深藏起来,破坏他的人际关系,造成他长期的情感损害,最后走上自杀之路。另外,青少年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通病是使他们产生轻生念头并最终走向自杀的重要原因。
  2、家庭因素。望子成龙的思想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制定了过高的标准,以致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孩子们觉得生活的颜色是灰暗的。另外,家长一方面溺爱孩子,一切事情均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造成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刺激,产生人际交往的恐惧、不安全感等心理疾病,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一旦发生冲突,孩子便感觉孤立无援,心生悲凉,以致走上自杀绝路。像这种家庭,在我国尤其是在大中城市比较普遍。
  3、教师因素。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长宋桂英说,造成孩子们失意、抑郁甚至痛苦的来源首先是老师。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教师的一句话往往给孩子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由于受中国几千年来伦理纲常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师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态度粗暴,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少数敏感而自尊心过强的学生便以死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尊严或对冤枉过他的教师以施“惩戒”。另外,部分教师对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又迫于升学压力,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明显不足。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动,如经济的发展与萧条、政治动荡、贫富差距、竞争压力、恋爱关系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及刺激,当外界的压力超过个人所承受的范围,或因为无法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很多人便以自杀作为解决的办法。另外,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接受到的各种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如媒体把自杀描绘成为充满浪漫和具有英雄气质的行为,把自杀同虚构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这些脱离实际的对死亡的理解往往使极具模仿力与感染力的青少年在绝望之中,选择自我毁灭来解脱痛苦或显示“英雄壮举”。
  另外,自杀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这与遗传因素相关联。除此之外,生命早期的创伤性经历、宗教信仰对自杀都有明显的影响。
  总之,自我的疏远、家庭失调、教师冷漠、科技社会非人性的、快速的变化造成了青少年集体感的失落、生活的无意义。这种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过程的自杀心理,是自杀者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保护手段”。
(三)预防青少年自杀措施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台湾学者吴英璋、许文耀将导致自杀的相关因素加以整合,提出了一项自杀行为历程模式,该模式将自杀行为发生的历程分为慢性历程与急性历程。慢性历程为长期累积不良的内在成长与外在影响的历程,急性历程是由于某些生活上的变化,使个人感受到压力与情绪上的波动,而引发自杀行为。根据这一自杀行为历程模式,我们可以对青少年自杀采取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青少年自杀前往往有意无意露出蛛丝马迹,如在行为上表现为成绩下降,睡眠不好,对事物失去兴趣,向别人赠送自己心爱的或贵重的东西,开始孤立自己;出现暴力或叛逆的行为,如辱骂、攻击亲朋好友,对权威表示反感,有种“豁出去”的想法,无法冷静的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在言语上经常提及“生活没有意义”、我好希望我死”、“你再也不会见到我了”、“没有我你们会更快乐”等,以及将类似的思想用诗、散文等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在表情上则经常眉头深锁、垂头丧气、忧郁、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坐立不安,家长、老师或社会其他人士可以通过以上征兆推测判断青少年是否有自杀倾向并采取相应措施。
  1、家庭措施。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家庭有时是青少年自杀的罪魁祸首同时又是牺牲品。一般来说,极为内向型性格,孤僻,固执已见的或受挫折时承受能力偏低、理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容易自杀,而这种性格起源于家庭的影响,因此,家长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积极情绪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家长不要一味庞爱、迁就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学习好,考试拿高分才是有出息,不能只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与思想上去关心,从小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上遇到某些事情,受到批评或不平等待遇出现自卑、冷漠、焦虑等情绪时,家长要与孩子及时进行谈心,把事情向积极方向引导,耐心解释、总结,要教育孩子面对现实,共同努力,战胜困难,摆脱挫折,减轻孩子的自我惩罚倾向,防止不良后果的漫延。家长要充分理解子女,反对用粗暴的方法,不能有“孩子必须听我的”思想,这易引起孩子反感,以致孩子有问题不对家长讲,采取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容易走向极端。父母教育子女,更不能用带“死”的语言去刺激他们,这实质是对孩子进行死的诱惑,可能会酿成悲剧。父母要从小培养子女热爱人生、珍爱生命的严肃感情,培养子女健康向上的情绪。
  再次,研究表明,在众多青少年自杀中,约有百分之五是因为家庭破裂。因此,父母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稳定而民主的家,给予孩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切忌让孩子有一种孤苦、厌世心理。
  2、社会措施。个人的自杀是与社会有关联的,社会应对青少年自杀负有责任。有专家指出,社会不可能和构成社会的个人分离开,结束自己的生命与结束周围环境或存在,这两者之间没有鸿沟,一个有意杀死自己的人也是真心想结束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青少年自杀不是纯个人的事情,社会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预防。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制定为首次“世界预防自杀日”,可见自杀现象已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减少和遏制不利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因素,是社会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基本措施。
国外很多国家建立了自杀预防中心,处理潜在的自杀事件。预防中心设有热线电话服务,使寻求援助的人随时能找到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而且工作人员热情并有针对性地鼓励对方,和对方保持交谈,帮助对方建立信任态度,直至对方打消自杀的念头。近些年来,在我国某些大城市也有类似的自杀预防机构,在挽救青少年轻生行为方面已经显示出有效的作用,如北京的“自杀热线”、哈尔滨的“青少年心理求援热线”等,已取得一定成效。
  社会还应限制有关自杀的媒介传播,特别是要控制夸大的耸人听闻的报道。有关专家认为,自杀率的上升与宣传自杀的报刊的发行数量有关,我们应当不让青少年过多地接触有关自杀的新闻,特别是在缺乏指导的前提下去了解自杀的事实和过程,因为在这样的接触中,对青少年易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社会还必须提倡爱心,生活中有自杀的事实表明青少年在缺乏爱的情况下易发生自杀,非常需要爱的青少年感到极度孤独和寂寞时,就会产生完全被遗弃或被遗忘了的感觉,悲剧也就轻而易举地发生了。许多面临自杀的少男少女,就是在警察、过路的热心人等的爱心感染下及时回头走向新生的。因此,各阶层的社会大众要真正充满对青少年的爱心,社会的爱心是预防和挽救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
  3、学校措施。学校措施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一环。首先,教师应具备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情况的敏感性。通常了解学生的首先是教师,教师要掌握学校周围环境的特点,还要了解学生居住环境的特点,如学生在校内外的人际关系情况,学生有什么不良兴趣和爱好,学生最近是否受到了重大挫折等等。当然,学校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得到学生家庭的密切配合,因为中学生的自杀行为,有不少是由于家庭中的苦恼而造成。
  其次,教师对有危险性的青少年进行早期帮助,细心劝说、开导,设法解决学生的苦恼,切断学生的自杀念头。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教师要在端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理解,注意教育方法,特别注意对学习落后或违规学生进行教育时,切忌简单粗暴,而应采取深入细致的方法,防止他们的心灵受到严重挫折而产生意外。对自杀未遂的学生,要弄清学生自杀的原因和动机,与家长一道恢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广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这样的学生,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并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引以为戒。
  再次,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死观教育。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指出:自杀率与我国生命教育几乎是空白密切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的起点是人”的观点几乎成了人们的共识,教育在关注社会文明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人的发展。但是,目前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却并未正式纳入中学教学内容。正是由于缺乏生死观教育,以致青少年普遍缺乏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与尊重,青少年自杀屡见不鲜。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生死观教育,向学生倡导一种热爱人生、尊重生死、正确看待死亡的教育,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重新认识生命的宝贵性和严肃性,从而使他们热爱人生,以期为学校预防青少年自杀寻求一条新的途径。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死观教育
 (一)传统教育缺失生死教育原因探析
  青少年自杀现象日趋严重的现实,对我国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内容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对我国传统德育内容提出了挑战。因为,青少年自杀实质上折射出青少年自身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弱化和丧失,其隐含的当代青少年精神荒芜、道德缺失和价值虚幻,凸现出当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集体失败,这一失败与我国传统教育中缺失生死观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本人认为,我国传统教育长期缺失生死观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现实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使得教育越来越演化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如: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片面膜拜“知识就是力量”,过于注重知识、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忽视对个体情意的培养,对人生的负责;应试教育与“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班级成为竞争的“战场”,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欣赏。虽然教育本身也在不断地改革,但改革往往只注重教育制度、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革命,却较少注重价值理念的提升。
  总之,我国传统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致使学生普遍缺乏生命的智慧。
  其次,在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生命与死亡被过分政治化。中国正统的意识形态以及古代贤哲不厌其烦地教诲中国人,要勇于也必须为政治的价值而献身,讴歌“忠烈”之士,强调“重于泰山”的死法。所以在历来的德育教材中往往注重集体、他人利益的维护而缺少对个体人性的关注,缺乏对生死存亡的深切关怀。如我们一直宣扬“舍生取义”、“生的光荣,死的伟大”、“为了集体、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等德育内容,树立了“赖宁”等小英雄榜样,而这些观念与榜样无疑给并未完全理解生死的青少年传递一种错误信息:死是不足惧的,死是伟大的,死是英勇的表现。
  人生存在就是最大的意义所在,而青少年自杀这一残酷现实应该给我们的德育内容敲响警钟。作为德育工作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学生淡化死亡政治化的色彩,建构合理的死亡态度,树立生命圣神的观念。
  再次,我国传统文化中禁忌谈论死亡。“中国人带普遍性的对生死的漠然和冷淡,即便文化素质较高者也不例外。甚至于有过之而不及,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忌讳死是其中之一” 。人们普遍认为死是负面消极的,是生的终结,生命价值的消解,死是独立于生之外的,只有生才是一切,死则是一切的破坏与结束,因此对死亡采取极力回避与排斥的态度,进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从不涉及死亡问题,真正的死亡问题是交给传统的信仰与宗教去解决。对死亡的忌讳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因素。如郑晓江在《论中国传统传统死亡态度》认为:“中国人在死亡方面所接受的社会教育过于狭窄,因此在遇上诸如:亲人朋友之亡的精神重荷的问题,自我之亡的焦虑与恐惧问题,自杀、灾祸等一系列死亡问题时没有应付和解决的观念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人们生死的品质”。 正是对生命的价值与死亡缺乏合理的认识渠道,青少年容易做出极端选择。
  教育最内在的本质是发现生命的意义,拓展生命的能量,让生命之花璀璨绽放,但成长于现行教育环境下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要想重新唤回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寻回灵魂的根基,加强生死教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引入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
  生死是一体的两面,生死的意义是相互发现的,讨论死即是在思考生,因为只有活着的能思考的人才能省察生死意义,人只有思考“死亡”时,才会思考“生命”的有限性,把握生命才会更坦然地接受死亡,即只有生而无悔,才能死而无憾。因此,生死的意义都是人们必须予以面对、探索与认识的问题。
1、从人类存在的状态来看加强生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二十世纪以来的人类,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与创新,但这种科技的发展并未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快乐,相反,人类的存在状态陷入被科技所牵制的困境中,因为人类在科技文明中被物质化、机械化、工具化,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受到质疑。
 其次,天灾、人祸、战争给生命带来焦虑、不安,使人生的处境显得无常,失恋、失业等人生的困惑与无奈使生命失去安全感与归宿感,个体很容易不再珍惜与重视自己的存在。
 再次,就我国而言,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无论是家庭、学校,人们都缺少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更谈不上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情感的麻木和责任的丧失为代价的,这些最终导致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
 面对被物化的社会文明,无常的人生处境,生命的困惑,人们不应该去悲观哀叹,而是去思考自己存在以及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教育最原始的意义就是探寻生命的学问,在正规的教育制度中应该加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启发人们对生命的重视与珍惜,积极帮助人创造与实现自己与生命存在的价值。
2、从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来看生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学是学生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是学生道德上他律到自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当前社会所浮现的问题令人堪忧,如社会功利主义弥漫,人际关系表面化、精神生活世俗化等现状;不良场所充斥社会、大众传播内容缺乏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因此,许多青少年在思想道德、行为上出现偏差,像自杀、滥用药物、暴力与野蛮行为等问题日益严重。而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对青少年在人生建构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的实施也为与学生情意学习有关的多项课程整合提供了工具。
 对中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第一,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目的与价值,对自我存在的认识与知觉,对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与分析,对生命终极的思考。
  第二,加强生命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选择能力,培养人本主义情怀与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帮助学生理解自身存在的目的不是学位、名利与财富,生命本身就是目的,从而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尊重生命,用爱心经营生命,明白自己的独特性,引导学生努力从各方面找出自己的真实自我,鼓励学生开发潜能,建立自尊与自信。
 第三,帮助学生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与困境,防范自我戕害。
 第四,生命教育对于揭示教育的真谛,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命智慧不仅是生命的根本,智慧的根本,而且是成功的根本。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从有限的生命时限走向无限的生命价值,接受生命的有限,发展生命的力量,达成生命的目标,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和幸福的人。
 生与死是紧密联系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漠视可以看出对中学生加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但死亡在二十世纪后已成为人类的禁忌。法国社会学家菲力艾力斯说,死亡现象已在二十世纪渐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不是死亡没有了,而是人类极力在否认死亡。但死是千真万确的,自古至今无人可以逃避,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它,谈论它,探讨它,因为谈论死亡不是准备去死,而是正视死亡的无常与不可掌握,进而思考死亡与生命的关系,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只有接触死亡,才不致使整个人类心灵变质。
 国外的许多研究者研究发现,死亡教育课程对于降低死亡焦虑与恐惧有相当的成效。如:Rublee和 Yarber(1983)设计了一期三周、六周与九周的死亡教育课程,结果发现九周的死亡教育课程对改变死亡态度有显著的效果。而Moinar-Stickels(1985)以准小学教师实施每单元1.5小时,共计两单元的死亡教育课程,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死亡焦虑降低,对死亡教育较能接受,也较坦然与儿童讨论死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已具备抽象能力和理智判断能力,他们对死亡的看法虽然跟成人没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的感情世界明显动荡不安。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惊恐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困惑。因此对中学生加强死亡教育非常迫切与重要。
 具体来说,对中学生加强死亡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第一,人必然会走向死亡,必然会感受到亲朋好友之死的哀恸,经验到死尸的臭腐和消解,也就必然对死生发生恐惧与悲伤。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面对自己与亲友的死亡,处理内在的冲突与对死亡的恐惧,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协助学生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
 第二,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艺术、文学,对死亡的描写与美化, 以及媒体对死亡的大肆报导、渲染,而成人对死亡却又噤口不言,因此,需透过死亡教育使学生正视这些信息,从而以健康、正常的观点讨论生死。
 第三,因为死亡宣告一个人生命的结束,透过思考死亡,可以帮助人去评价自己的生活,进而鼓励人们培养、提升健康与幸福的生活形态。
 第四,从事生死学的思考与教学,培养健全的生死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的力量不是无限的,人类只有虚心承认我们的有限,并以爱、怜悯、宽容、互助来创建我们的社会,才能体会人性的光辉。
 死亡教育的实质是在思考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为人们庄严的生命作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省思与规划。对青少年加强死亡教育,可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健康发展,才能自然体验到做人的尊重和生命的可贵。正如哲学家H·K ·Congdon所说:“探索死亡,人们将会认真地检视对生命的义务”。
(三)生死教育的内容
 1、生命教育的内容
 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的概念则来源于1979年在澳大利亚雪梨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其设立的宗旨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爱滋病”的防治。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人认为,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热爱的情感,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一般来说,生命教育要达成二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二是引导学生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由此,生命教育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认识生命即探讨生命的起源、组成、特点、规律、真谛以及生命的环境等问题。
  生命的发展是连绵不绝的,从受精卵到生命的降临、成长、衰老是生命发展的规律。生命教育应帮助学生从生命的基本元素(细胞DNA)开始研究生命的特征,从“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出发,指导学生研究具体的植物、动物及人的生命发育、发展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领悟生命的奥妙,对生与死以客观态度去理解,为重视生命、爱护生命奠定基础。
欣赏生命即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生命的美与真,欣赏各种美丽的生命。
 地球上存有生命是十分奥妙的事,世上的生命有三千多万种,人的生命是其中一种。自然界处处充满生机,处处都有美的感动,要让学生用美丽的眼睛去欣赏多姿多彩的世界。当学生能够感受、体验生命的美与真时,这是生命教育的一个起点。
 人的生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活着”,更在于活出意义和价值。人不仅仅是生物学层面上的生命个体,人是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人的生命是奇妙而美好的。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除感受自然之美外,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之美,体味科学之美,感悟人性之美,而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生命教育不仅使学生认清生命的美好,而且要学生从欣赏生命到学会爱人,体悟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发扬生命的光辉,建立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美好世界的目的。
尊重生命即告诉学生对待任何生命都要有戒慎尊敬的心情。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每一个生命的产生都需要苛刻的条件,复杂的过程,生命由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夭折。所以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过程都是有限的,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生命的脆弱。另外,“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又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生命都应得到尊重,因此要教育学生肯定自我价值,尊重自我。
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社会性,生命的存在也只有在社会的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因此,珍视生命不仅包括维护自己的生命,还要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由此生命教育必须开展人际关系交往的教育,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平相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世界共融共生。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践爱惜生命。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磨练生命要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无法选择的,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将会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坚定、更有意义。
生命教育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传授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各种可能性的伤害。生命教育内容要包含安全教育,如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等。同时生命教育还要包含增强学生的生命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人生幸福的内容。
2、死亡教育的内容
 死亡学(Thanatology)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死亡教育”,后经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推动,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兴盛期、与成熟期等几个阶段,目前,对死亡的研究与教学逐渐繁荣。
 死亡教育是指探究死亡、濒死与生命关系的历程,增进人们觉醒生命意义,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的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死亡教育要达成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当而健康的死亡概念与态度,获得有关死亡的医学知识,在哀悼中镇定的处理有关的死亡事件,并能促进社会上对死亡迷信的改变,以积极尊重的态度来看待死亡。就中学教学而言,对学生的死亡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死亡现象;二是探讨死亡问题;三是解释生死关系 。具体如下:
第一,死亡的本质及意义。介绍死亡在医学、心理、社会及法律上的定义或意义;生命的发展、循环、老化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物生命的停止,是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生物学过程和自然规律。
第二,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了解及照顾垂死的亲友;死别与哀悼;并培养学生具有现实地了解死亡知识与防止意外死亡的能力,从而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第三,对死亡、濒死的处理与调适。对学生解释死亡;与病重亲友间的沟通与照护;教育学生对死亡亲属应持同情、尊重、缅怀的虔诚态度;探讨和死亡有关的法律问题,如遗嘱、继承权、健康保险等;生活形态和死亡形态的关系。
第四,特殊死亡问题的探讨。自杀及自毁行为的分析;“安乐死”的探讨;意外死亡与暴力行为的分析。
第五,死亡教育实施方面。死亡教育的发展及其教材教法的研究;死亡教育的课程发展与评价;死亡教育的研究与应用等。
总之,死亡教育旨在使学生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濒死、失落与哀伤等问题,提供认知上、心理上及社会上各方面的思考与准备,以全新的价值观、生死观、伦理观来看待死亡现象。

三、生死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
  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进行生死教育,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开发。根据生死教育内容,编制生死教育教材,是实施生死教育的第一步。目前,国内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生死教育教材,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的经验。如我国台湾地区,专门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负责研究如何推动生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同时,规定中小学成立“生命教育中心”,负责研究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研制生命教育教材。台湾各中学均设有独立的“生死教育课”,教材按照“爱惜自己、尊重他人、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和谐共荣”的层级编写,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意三个目标层次,从生理、心理、精神、灵性四个层面诠释,从国一至高三各年级实施两个生命教育单元:国一为《欣赏生命》、《做我真好》,国二为《生于忧患》、《应变教育与生存教育》,国三为《敬业乐群》、《信仰人生》,高一为《良心的培养》、《人活在关系中》,高二为《能思会辨》、《生死尊严》,高三为《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全球伦理与宗教》。每一课程的单元设计有: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专题演讲、分组讨论、生命教育简报设计、书签制作、作文比赛、社会公共服务、家长趣味竞赛、假日表演活动等。
台湾地区生死教材编写的内容、形式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在开发自己的生死教育教材时,要注意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与新课程改革科学整合,融为一体。
下面,本人就如何在现行初级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渗透生死观教育作初步探讨。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主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其中2003年版的新教材(上册)第三课中第一次纳入了“珍爱生命”的内容,包括“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珍爱我们的生命”三个单元,但内容略显单薄,可按照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生命教育过程将其进行挖掘与拓展。另外在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中可设计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与真,让学生懂得欣赏生命的内容。 在第八课“学会拒绝”与第九课“保护自我”中教育学生学会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等爱惜生命的知识,以及渗透与死亡有关的知识,如对死亡的态度与防止意外死亡的能力。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中渗透尊重生命的知识,不仅要学生自我尊重,而且尊重社会与他人。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与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中增强学生的生命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人生幸福等爱惜生命的内容。
另外,在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中可单独开设一至两课与死亡有关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死亡的含义,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对死亡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初步接触死亡,改变学生对死亡不正确的、恐惧的心理,建立健康的死亡态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课主要学习法律常识,在第五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中可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与爱惜生命,人与动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需要动植物的供养与帮助,人要懂得欣赏美丽的生命,珍惜可贵的生命,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的家园。第六课《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关于自我保护意识一节可向学生传授各种生存的知识、遇到生存危机的处理方法,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实践爱惜生命。第九课《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一框中可渗透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无论自己还是他人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个体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不容侵犯。第十二课《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中关于公民的继承权问题,可渗透与死亡有关的法律知识,向学生传授关于死亡在社会与法律上的定义或意义,关于立遗嘱、继承权、健康保险等知识。
现行初中三年级思想政治教材第四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中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源、环境问题可渗透生命教育相关内容,如教育学生要尊重自我,尊重他人与社会,敬畏自然,胸怀社会等。在“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一课中教导学生增强生命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2、教师素养。生死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师资培育是生死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与重要保证。必须培养政治教师及全体教师的生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胸怀,让其在教学中实践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首先,教师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倡导人性化教育。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后进生的歧视、不公正,对学生的讽刺、挖苦等教育方式都是反生命的,轻则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重则导致学生轻生。因此,教师要减少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职业自豪感,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环境。
其次,教师要具备正确的生死知识、一定的实际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教学能力。教师起码要做到能对中小学生常态的生命状况有比较详细地了解,能对其中的非常状况、危机状况有觉察并实施有效的指导、干预与救助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做到教学计划中安排生死教育,钻研教材时联系生死教育,备课时设计生死教育,教学中体现生死教育。教师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在自己的职业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3、实施途径。美国、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学校均开设生死教育课程。下面以香港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推行生命教育为例,以期能获得有益的启发。
特色之一:课程统整。即以生命教育为科目,按各个生活化主题,融合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课程,并强调课堂内与现实世界结合,重点在于将知识、能力和态度与个人生活和成长整合起来。跨越传统学科的局限,建立统整的知识。
特色之二: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相配合,推行跨课程活动。即将正规课程按学校教育使命及学生需要,划分成九个教育范畴:品德教育、感情教育、性教育、升学及就业教育、健康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群体教育、公民教育及环境教育,并与非正规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学生的社会化。(见下表)
国一:课题元素:九大教育范畴

                   课题元素:九大教育范畴  健康教育                                        品德教育 感情教育                                          性教育 环境教育                                          公民教育家庭生活教育                                       升学及就业教育                                                    群体教育

  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之配合
范畴 负责组别 活动(例)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委员会 1、 敬师周2、班际秩序比赛3、礼貌运动
感情教育 生命教育委员会 1、情绪教育计划2、关怀周
性教育 训辅委员会 性教育计划
升学及就业教育 升学及就业辅导委员会 1、升学就业辅导日2、读书心得分享会3、面试工作坊4、择业性向辅导课
健康教育 家政科、体育科 1、健康饮食师生烹饪比赛2、健康食谱制作比赛3、量度BMI活动4、体能大格斗
家庭生活教育 家校合作委员会 1、家长课程2、家长晚会3、亲子一日游4、亲子竞技比赛
群体教育 联课活动委员会 1、领袖培训计划2、各项社际、学会活动3、午间教育活动
公民教育 生命教育委员会 1、香港教育学院——初中公民教育的实践增值与推广计划2、岭南大学老人义工训练计划3、立法会选举周
环境教育  1、一人一花活动2、植树日3、参观湿地公园
特色之三:校本课程设计。该校校本课程是为适应该校教育使命“全人教育”与学生成长需要而设计,基本步骤是在学期初,生命教育科老师因各级学生需要拟定教学主题,学期中,如遇校内或校外突发事件,老师修订教学主题,即时教导学生。
特色之四:推行“全校参与计划”。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生命教育。另外还与该校其他三个计划,即《中—培训计划》(预防)、《守规精神计划》(教育)、《新人类计划》(治疗)来制定教学主题,全面关怀学生成长的需要。
特色之五:积极争取校外资源,如争取社区资源。
我们在借鉴其做法时,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有特色地实施生死教育。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本人认为,在中学实施生死教育应以思想政治课为主体,同时由于所有课程都是人类生命智慧发展的结晶,每一课程都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所以,所有的课程都可以进行生命的教导,即不同科目可以渗透不同的生死教育内容。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死亡、濒死的处理与调适。特殊死亡问题的探讨主要在初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二的法律知识教育中进行或渗透;生物学、地理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则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死亡的本质及意义而必须建构的知识;欣赏生命则可在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中得到实施。如:
《思想品德》——让学生知道生命既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和社会,认识到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
《历史》——通过学习中外历史上优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使学生认识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文明历史进程的创造活动,感悟历史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和精神风貌,进而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体育与健身》——学习体能常识、青春期体育健身常识、体育健身中的安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机体的影响、自我健身和体育锻炼与自然环境、体育健身与卫生常识、生存技能和方法介绍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新生命的诞生和婴儿发育的过程以及青春期生理发育与性心理变化的过程。了解与生育有关的健康、政策及人口发展等社会问题。知道现代健康人的特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用眼、用脑与合理的运动、休息等习惯,具有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生命科学》——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理解人体的整体性,认识人体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认识健康的概念,学会制定健康计划;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及其预防,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学会对意外伤害进行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了解多种多样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4、教学方式。生死教育可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观察与参观法等形式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讲授、讨论和辩论教学法是传统的教学法。教师要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有关“生”与“死”的知识,通过讨论及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安乐死、捐赠器官等社会热门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问题。教师还可借用录影带、光盘、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唤起其相应的情感体验,认识生命的价值。
体验教学是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意义,发展正确的态度及增进良好人际关系及彼此相互了解的方法。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感觉“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如排演一些包含生死情节的经典话剧、小品,使学生成为剧中角色,在体验剧中人物情绪变化变化中体验生与死的过程可能发生的情绪情感,唤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移情,使学生认识到要珍惜生命,增强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别人的需求和处境,学会珍惜生命,体谅别人,树立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责任。
探究教学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及培养研究求真的方法和习惯,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究所面临的生死问题,在探究中学会体验、诠释和选择,并形成有关生命的价值判断。探究教学法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学生面临困惑的问题而产生探究的动机,学生必须主动搜集资料,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清问题;第三,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搜集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至问题获得解决;第四,探究所重视的是方法及过程的训练。因此,教学必须是灵活有弹性的。
观察法又称直观教学法,教师向学生提供实物、标本、模型、仪器、图片、电影等,供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观念,了解原理。参观法可分为个人或团体参观,参观必须由教师指导,对所要参观研究的单元,多方面搜集资料,作深入了解,在参观过程中作详细记录。参观完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撰写报告。
另外,可以辅之以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方式增进学生生命意识。
  5、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学生在知、情、意、行等表现而给予学生不同等级。
“知”即学生在判断与决定之前要懂得运用与生死有关知识与经验作为依据;“情”即学生能主动关怀与生命、生存有关的各种事物,有美的鉴赏力,有爱的情感,对死者深深怀念与尊敬;“意”即学生能发挥意志力,克服困难,顽强生存,消除自杀、自虐念头;“行”即学生懂得生活的技能,如应急的技能,自救的技能,助人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作业,课堂表现及日常行为予以评价,并记录在成绩表上,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德育的评价方法。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生死教育,要做到:开发教材系统化;融入各科普及化;教师态度典范化;训导工作人文化;分段实施长期化。
 
  四、初中开展生死观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生死教育需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
  其一,生命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平等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因此,实施生死教育要把学生看成是真正的人,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个性,还学生以自由。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学生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其二,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的天赋、兴趣与气质、冲动等,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感觉到自身的独特并为此而自豪。因此,生死教育要做到:第一,让学生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诱导学生敢于放大自己的形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第二,让学生能由衷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三,就个体而言,生命具有自发向上发展的驱动力。教育应借助这种动力以实现儿童的自我教育,让其自觉发展其独特之处。
  另外,生命是完整的,是身体与心理的统一,所以生命教育要协调好身体与心理、学习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使学习与生命相统一,真正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2、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死亡教育应注意要把握由“生”观“死”,又由“死”观“生”的原则,出发点与落脚点皆在“生”而非“死”。因为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生命的意义,教导人确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让每个人生命与死亡皆有尊严,提高生活品质,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培养正面的死亡态度。
 考虑到死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的禁忌以及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中学阶段实施死亡教育,在教材的编写与教法的运用上要注意尽可能生动活泼,不能使学生觉得生命是沉重的负担与乏味的;在教学形式上也要注意生动感人,不应将学生完全置于死亡的不安与恐惧之中。尤其是从事死亡教育的教师应具备正确的、健康的、自然的态度,并对死亡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有基本了解,才能引导学生自然而正确地了解死亡的相关知识。
  3、生死教育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首先,生死教育倡导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赋予科学实践以人文关怀。所以与生死教育有关的科学内容,都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避免作纯理性知识的传授。生死教育让学生了解人文与科学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做到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尊重并珍惜彼此的生命。
其实,要形成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者认为,唯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接纳、尊重、温暖与关怀的环境,使学生能感受到温馨与有人性,学生才有生长与成长的可能,生命教育切忌运用权威、独裁、压制与支配等手段。因此,在教学目标上,生死观教育的学习目标应来自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经验,而不是社会的期望,是一种完全忠于自己的实际实验与感觉的学习,教师主要处于引导的角色,而不是教导与评判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但不是学习内容的决定者。在教学形式上,教育者要注意教学语言与教学态度技巧的运用,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温暖与受尊重。
 4、生死观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 整合家庭、学校、社区资源。生死教育是全人类的终身教育,是蔓延于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它是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生死教育的实施必须是学校、家庭、社区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因此,在生死观教育的实施上,要做到政府指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庭配合,以此加强生死观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整合现有的中学教育资源。即除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要载体实施生死教育外,还要将与生死教育有关的各科目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毒品预防、法制、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性教育等各项教育有效整合,使其成为生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方位地实施生死观教育。
再次,整合师资力量。即调动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和关注生死教育,使非生死教育课教师也承担起推动生命教育的责任并发挥作用。
  5、要批判地借鉴国外与港台地区学校推行生死教育的做法。
在中国香港、台湾,教育界推展生死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凭借宗教的力量,他们一致认为“生死的奥秘及死后世界是属于宗教领域,只有具备经典的正信宗教才有一套死后生命完整信仰的理论,具有深度正信宗教信仰不只教人如何生,也教人如何死。宗教信仰是人格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对宗教的虔诚才可消除对死亡未知的恐惧” ;聘请宗教界人士到学校讲座,鼓励宗教在学校宣扬,这与我国宗教政策和教育制度是相悖的。
我们在进行生死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场所与宗教相分离,对学生加强生死观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态度,而不是宣扬有神论,以及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即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生死观教育应与唯物论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以正确的哲学观来看待生死问题。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