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一项迫切且极有意义的任务。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寻求方法,大胆突围”。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过程中,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是作者的切身体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教学 德育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实现教学目标,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精神愉悦之地、学生向往之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特点,不仅决定了他们对国家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问题鲜有成熟的思考,甚至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负面冲击,关于这方面的教训屡见报端。另一方面,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较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不仅难以在短期内外显,更难以量化。在评价体系中如何把握“度”,存在一定困难。这导致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重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淡化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
  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寻求方法,大胆突围,全面实现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如何“寻求方法,大胆突围”呢?笔者的切身体会是: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效果,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 
  用图像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整洁的班容校貌与脏乱差的角落,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校园环境,使他们立即明白:“自己的随手一丢”将会给美丽抹上黑点;用视频信息技术,直观呈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高污染高耗能社会,使学生对科学发展的意义立即有切身体会。这样的效果是“单纯地口耳相传、简单地阐述要点”远远无法达到的。 
  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实践中,长期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将正反材料进行鲜明比较,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他们心中的涟漪,从而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良好效果。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的特征,与时俱进,选取最新资源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社会的信息瞬息万变,旧闻虽然仍可发挥其论证说理的作用,但是新的信息更能吸引青年学生的目光,引起他们的共鸣。以往,每日读报是思想政治教师的必备功课,报纸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现在,比报纸更快速的是网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更新信息。 
  2012年伦敦奥运赛场,中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奏响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升起的五星红旗,无疑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场景。教师可以将视频截取下来,在课堂上回放,与学生一起回顾心跳的时刻,一起将心聚集到国旗下、国歌里,体验国家的强大所带来的荣誉感,以此作为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维护国家荣誉的公民义务”、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我们的民族精神”的教学资源。这是对“思想政治课堂要求具有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当然,学生会通过网络了解世界。但是,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对信息的筛选和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一对多、多对多等沟通便利的特征,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认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只有精美的课件,缺乏人与人的交流,就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如设立班级QQ群、开通空间、写微博、发微信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和学生交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就学生在平台里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在探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价值与价值观”的课前,笔者把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放在班级网络平台上:“新西兰发生一起落水车祸,霍顿先生不得不在解救妻子和儿子之间作出痛苦的选择,最终他只救出妻子,儿子不幸遇难。”学生在网络平台热烈地讨论这个两难的抉择。笔记又将同学们的讨论引到课堂上,观点得以碰撞,思想得以交流,引发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认识。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借助其他学科资源实现德育目标。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与其他学科资源不是相互割裂的,更不是孤立无援的。新课程改革尤为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各个学科的共同之处。从思想政治学科角度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借助其他各个学科的资源,实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实践中,笔者发挥信息技术的桥梁作用,下载初中语文课文中《有的人》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句与感情中产生共鸣,再次体会这篇课文所蕴涵的思想价值,重新思考哪种人才是重于泰山的人,明白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桥梁作用,展示公益广告将“Family”拆成“Father and mather,I love you”的影音视频,让学生在动画与音乐中,明白每个家庭成员是紧密相连的,深刻地体会家庭的内涵;明白家庭每一份子的权利与义务,更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写实功能,将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社会之中。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成效如果仅仅体现在课堂或局限于表面,那么是短效的。有实效的“德育”,要使学生从知道到做到,再到习惯。信息技术的写实功能,在强化学生感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有效性和长效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实践中,创新“社区进课堂”的教学方式,邀请本校所在社区的支部书记给学生介绍城市居民自治和居委会的工作。社区支部书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写实功能,用影像资料展示居民自治与居委会工作,其中包含我校志愿者参加的社区服务活动之一“拗九节慰问老人”的活动照片。学生看到学长们拉着老人的手听老人讲故事、给老人讲当今世界的变化,看到老人院的玻璃窗越擦越亮,大家的心越来越亮。课后学生围着社区支部书记问:“老人院在哪儿啊?”“这类活动在哪里报名啊?”“我们什么时候去为社区服务啊?”“要记得叫上我们啊!”“我最喜欢和老人聊天了!”由此可见,在运用多媒体将课堂之外真实的情况呈现出来时,学生受到了无声的感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并成为行为习惯。 
  在幸福的课堂上,不仅是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思想碰撞,心灵激荡,情感升华。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形式到内容、从课内到课外,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阵地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引方向。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价值|学生|思想|技术|信息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