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董振邦:古山河上的摆渡人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董振邦,54岁,曹庙乡毕沟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78年从教以来,在三尺讲台已默默耕耘36个春秋。寒来暑往,岁月更替,古山河上那条悠悠的小船熟悉他的身影,通往学校的那条羊肠小道记得他的脚步。他用执着和坚守托起了孩子的梦想,也让自己的生命一路芬芳。

        艰难的起步,在执着和挣扎中坚守

        曹庙,濒临成子湖,泗洪东北角最偏远的一个乡;毕沟,曹庙东北角最偏远的一个村。村东边有两条河,一条叫古山河,一条是民便河,再往东面走,就是泗阳县了。两县交界处,有两个村民小组、几十户人家住在上面,由于处于湖区且四面环水,交通闭塞,这里恍如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几乎无人问津。为方便孩子读书,1981年,这里办起了一个复式班的教学点,21岁的董振邦受学校委派,成了这个“学校”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那时,做一名乡村教师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高中毕业的董振邦应该算这里的“高级知识分子”了。大家说无论干什么,董振邦都应该是好样的,但唯独教书耽误了这孩子的前程。而董振邦却说:“我喜欢教书。”那时,学校的条件很艰苦,没有课桌凳,董老师带着孩子们垒起了泥桌泥凳;没有黑板,就在一块破门板上用石灰写字。这样坚持到了1984年。农村土地改革,耕地分给了农民。有地就有粮食,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口粮”要比知识管用多了,学校的三亩地成了生产队和村民眼中垂涎欲滴的“香饽饽”。小队长多次找到董老师,要求拆除学校分地,他坚决不同意;大队长来找他,他还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村里不再提供“援助”,学校的三间土房子年久失修,摇摇欲坠。特别是阴雨天,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屋里满是泥浆。董振邦依然在坚持。看到这样也掰不倒他,有的村民动起了歪主意,早上起来,董老师家门前有时会有粪便;到学校的时候,会看到教室周围猪牛成群,教室里鸡飞鸭跳。终于有一天,三间土屋塌了。董老师再也没有上课的地方了。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董老师心情无比沉重。他不为名不为利,但他知道,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咬牙,他把二十多个学生带到了自己家里,继续他的教学。可是老百姓并不领他的情,有几个学生转学到了邻县的中扬小学;更多的孩子被家长领回家干农活,最后只剩下了8个学生……忆及这段经历,董老师不禁发出几声叹息:什么苦他都可以吃,可老百姓的蒙昧和误解却让他心生悲凉。好在家人并不反对他,这让他感到欣慰,也多次打消了他放弃的念头。1984年9月,乡里撤了这里的办学点,把学生合并到河西的毕沟小学,董振邦也结束了他的复式班教学,和学生一起,来到了毕沟小学。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艰辛的摆渡,用生命呵护孩子的上学路

       毕沟小学的条件自然要比教学点好多了,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孩子们从家里到学校,要过两道河。一条民便河,一条古山河。古山河河宽80多米,没有桥,过河只能靠一条破旧的小水泥船。每天,董老师早早地来到河边,等学生凑齐了,他就拉着船师生一起过河。有时船被人家划到了对岸,大家干着急坐不上船,夏天,董老师就洑水过河把船摆过来;冷天,只能带着学生在岸边等,直到对岸有人过来,他们才能过去。就这样,董老师成了学生上学路上的摆渡人。1989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冷,河面结了很厚的冰,小船无法通行。这一年的冬天,董老师每天都会早来,他担心有的孩子急着上学,私自过河会出危险。等孩子们到齐了,董老师在冰面上慢慢向前挪动,学生们一个一个远远地跟在后面学他那样踟蹰前行,这样,如果发生危险,学生可以逃得及的。有时在冰面“行走”时,甚至可以听到冰裂的咯吱、咯吱声……他在给我们讲述的时候,语气很平静。可是,那该是怎样一段充满危险、惊心动魄的路程啊,董老师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开道!更可怕的是一次落水。那是1997年的某一天,在放学回来的路上,董老师带着一群学生乘船过河。靠岸了,孩子们都已经安全上岸。董老师搬着自行车,也准备上岸。这时,意外发生了,他眼前一黑,连人带车一头栽进河里。岸上的学生乱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幸亏有个会水的路人经过,下去把他救了上来。他有头晕的毛病,自那以后,每次过河,他都倍加小心。就这样,这么多年来董老师一直这样呵护着学生上下学。

        忘我地工作,以满腔赤诚谱写奉献之歌

        董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忘我工作,每天最早到校的是他,最后离校的也是他;他勤于钻研,不断进修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当年,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他,先后参加了中师函授、大专自学考试,硬是取得了大专文凭。在平时的教学中,他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他的教学,让学生因为喜欢他的教学而喜欢那一门学科,他的教学成绩也因此总是名列前茅。他所带的学科连续多年获全乡统测第一名。当时才调来的王强助理很好奇,一定要认识一下这位偏远不平乡村的不平凡老师。在一次全体教师会时,他直接点了名:“哪位是董振邦?”站起来才知道是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而当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时,王助理也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中心校调他来任教,他不肯,他说,离家太远。其实,他是放不下那些需要他渡河的孩子们。董老师在教学上是这样,在其他工作上也如此。2013年,学校创建合格村幼儿园,学校所有老师都很忙,董老师更是没日没夜地工作。杨校长在谈到这段经历时,眼睛湿润了。董老师年纪大、血压高、经常犯头晕,同事们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可他总是笑笑说没事。7月13日下午,劳累了一天,董老师又去给窗户上玻璃,上到最后一块,他的手抖得厉害,玻璃掉了下来,碎了,他的腿被玻璃渣扎得鲜血直流,同事们心疼他,杨校长严厉地“批评”了他,要求回家休息,可是第二天他还是照常上班。“学校这么忙,我在家里闲着,心不安。”董老师说。7月24日,杨校长正在中心校汇报工作,突然接到电话,说董老师晕倒了……大家把他送到乡医院,经诊断,是因疲劳中暑,中暑又诱发了神经麻痹,导致他左嘴角向上歪斜,虽经治疗,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至今他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董老师就是这样,以一颗赤诚之心,忘我地工作,谱写着奉献之歌。

        无私的关怀,以大爱成就孩子的未来

        2012年5月的一天,从扬州一所大学毕业的杨海来到毕沟小学,看望资助他多年的恩师董振邦。他读小学时,家里经济条件异常困难,面临辍学的危险,董振邦多次帮他交学费,还多方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即便上了大学,老师也经常打电话询问。与杨海一样,受到毕沟小学董振邦资助过的学生还有很多。30多年来,他无怨无悔地一次次拿出工资来资助身边的贫困学生。其实,董老师的家也不富裕,他上有生病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子女读书,妻子没有稳定工作,家里的收入除了他那点工资,就只有那十几亩田地的收入。而董老师说:“看到孩子们品学兼优,却上不起学,我就想拉一把。”30多年来,他默默资助着身边的贫困生,不求回报不求名利。而究竟资助了多少学生、捐助了多少钱,他已经记不清了。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那年学校要举行运动会,需要学生穿小白鞋参加入场式,但是一个孩子找到我,说他不想参加。”董振邦说,在他的追问下才得知,这个家庭贫困的孩子没有小白鞋,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为孩子买了一双崭新的小白鞋。看着孩子高兴的笑脸,董振邦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既然选择了三尺讲台,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孩子们上好学,那我觉得很值得。”在此后的30多年间,董振邦一次次拿出工资资助自己接触到的贫困学生,少则三十五十,多则三千两千。“他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董振邦说,有一些贫困生自尊心较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为了不让他们有心理负担,在资助他们时,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采取各种巧妙的方法。在董振邦资助过的学生中,有一个和自己女儿同班的女生。“那个孩子母亲去世得早,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董振邦说,一次跑步后,她突然呕吐不止,乖巧的女儿赶紧给她送去一些巧克力。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以后董振邦将所有的食物都买了两份,假借为女儿送零食的名义,也给那个孩子一份。“后来我又单独找她谈话,知道了她的家庭情况,在给予帮助时,也从她的角度出发,不让她觉得自卑。”董振邦说。

        对每一名学生,董振邦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董老师就是我们的爸爸。”这是受董振邦资助过的学生们共同的心声。在董振邦的手机里,存放着不少学生及家长发给他的短信,里面充满了关怀和感激。董振邦说,每年到教师节、春节的时候,学生们都纷纷发来信息。“每当看到这些信息,他心里都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就觉着这辈子当老师值了。”谈及这些,董振邦的脸上泛起纯朴的笑容,他说,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了还能一直记得他,这是他的荣耀与幸福。

        采访结束时我问董老师:“您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又取得了这么多成绩,应该有升职的机会,为什么还是一名普通老师,您有没有什么想法?您又是怎样看待生活的?”问了以后,我不禁后悔,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太唐突了。

        董老师想了想,悠悠地说:“是有这样的机会。可是隔着两道河呢,我担不了这样的责任。在家里时,我负不了学校的责;在学校时,我负不了家里的责,毕竟家里还有生病的老父亲。”顿了顿,他又说:“我一辈子也没什么大本事,也没做出过什么成绩来,总之,就是想为学生、为社会做点有用的事。”我接过他的话说:“也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董老师,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一位古山河上的摆渡者,多年的教育生涯使他爱上了教育事业,更爱他的学生,他全身心地奉献于教育工作中,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收获了孩子们的真诚与渴望,也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生|学校|孩子|董老师|董振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