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高 杰:大湖边上的教育守望者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岁月中,我们终将站成一棵树,

    没有过多的骄傲,

    但是,当满树花儿散发出它们的芬芳时,

    树的内心,一定充满着无言的喜悦。

——题记

        在美丽的洪泽湖畔,有位年轻人,经常在傍晚迎着夕阳的余晖带着一群孩子在坝上嬉戏玩耍,偶尔迎着大湖的风伫立沉思,他就是湖边小学---泗洪县临淮中心小学教师高杰。带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高杰老师走过了人生中最富有、最充实的十六年,十六载风雨,十六年讲台。十六年来,汗水伴着收获,坎坷伴着拼搏,辛苦伴着幸福。回首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每一个日子都历历在目,为了备好一节课,他认真研读教材,深刻领悟课标精神,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了写好一篇论文,他搜集大量资料,不断学习充电,提升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模式;为了一个逃课的留守儿童,他寻找于网吧之间,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为了完成学校的分管工作,他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到雄鸡报晓。十六年来,他始终扎根乡村教育,奉献着,成长着,一路走来,无怨无悔。

        立志:扎农村教育,献青春年华

        1998年8月,高杰老师被分配到泗洪县大楼乡黄庄小学,这是一所离乡镇20多里的极其偏僻的村小,两排青色瓦房,六名代课教师,一百多个农村娃,看到这一切,他的心凉了,难道这就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干起来再说,短短的半个学期,他就深深爱上了这所村小,爱上了这里天真、淳朴、皮肤黝黑的农村娃。课堂上激情飞扬,课间与孩子打成一片,课后潜心研读教育名著,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

        十六年来,进城机会唾手可得,但他依然坚守农村。2001年8月,因所任毕业班的语文在全县毕业素质调研中,获得了全县第二名,这让他在当地“出了名”,时任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校长胡明忠三顾泗洪大楼小学,邀请他到附小工作,但他舍不得那几十个农村娃,于是婉言谢绝了,别人都骂他是“傻子”。2005年8月,泗洪县区划调整,大楼小学变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村小,很多老师都调入了青阳小学,当时,他以全县教师招聘总分第二的成绩又一次获得了进城的机会,但他想,教学刚刚有了起色,教学研究刚有了一定的成绩,农村才是他事业的家,他的根在农村。就这样,一干又是七年。2012年8月,很多同行都通过选拔调到了城区学校,为了证明自己,他参加了县城教师选拔考试,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泗洪县明德学校录取,此时,家人朋友都为他喝彩祝贺,但他的内心告诉自己,留在农村是他一辈子的最真实的想法,于是便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泗洪县临淮中心小学,这是所离家更远、条件更艰苦的湖区小学,这里的孩子大多是渔民子弟或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的任务更重了。亲朋好友不理解,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喝洪泽湖的水长大的,身上流淌渔民的血液,对农村教育、对渔民娃有着特殊的情怀,湖区小学才是他事业的大舞台!

        教育:用师爱润生,抓习惯养成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需要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更需要一颗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转化为对教师的爱。要爱“小天鹅”,更爱“丑小鸭”,爱学生就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有度、有方、有恒。当学生做错事时,他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当学生学习滑坡时,他会帮孩子们查找原因,及时辅导。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埋头苦干,用诚挚的爱心,培育出芬芳的桃李,用恬静的泉水,浇开待放的花蕾。段元苗、陈子龙、陈宗阳、刘志伟、石庭玉,这些留守儿童个个都有着特殊性,家庭的、性格的、习惯的等等,他们作业拖拉,成绩也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孩子。高杰老师找他们谈心,有意接近他们,课间活动、上下学路上、晚辅导、嘘寒问暖,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引导他们,教育他们,激励他们。就这样,他们幼小的心灵被触动了,学习态度转变了,习惯养成了,情感丰富了,各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石庭玉的母亲感激地说,遇到高老师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陈宗阳的爸爸说:“没想到我的孩子变化真大,我从内心感谢高老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时他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只有自己有好的习惯,学生的习惯才能开好头。平时加强沟通督察,让习惯成自然。他经常与孩子们在一起沟通交流,建立了友好的朋友关系。以学生的乐为己乐,以学生的忧为己忧,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人。到了关键五、六年级,“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是他们班级管理特色。班级管理以班委会为核心,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管理。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让孩子们养成了自主能力,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他教过的孩子往往后劲很足。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他对教育、对孩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享受着一名班主任的幸福。

        教学:重过程研究,提专业素养

        2003年始,他开始思考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他知道靠比拼时间不符合教育的规律,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他更知道,课堂是主阵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他开始研究课堂教学,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为了上好《螳螂捕蝉》这一课,他反复思考,精心设计,把客厅当成课堂,把家人当成学生,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推翻,一次次的重建,没有领导的要求,没有功利性比赛作怪,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渴望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近年来,他上了《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普罗米修斯》《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市县级几十节公开课,他“咬”定磨课不放松,有时为了一节课竟能磨上个好多遍,磨课的过程是辛苦的,但快乐着,在长期的磨练中,他课堂艺术日趋娴熟,并逐渐形成了“激情、大气、幽默”的教学风格。多次获获市县优课评选一等奖,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夸赞他是一名“有灵气的语文老师”。

        课后,高杰老师大量阅读,深入反思,读苏霍姆林斯基,读斯霞,读中外教育名著,读书丰富了自己,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读书成了他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他把平时读书中的点滴收获记录下来,记录整理了近15本的读书笔记。读书、思考、实践,使他的理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2008年对他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被誉为“小学奥斯卡”的“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在江苏常州实小举行,他非常荣幸获那次征文一等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典礼上作了《跟着智慧阅读》发言,这一奖次打破了全市近十年的空白,《江苏教育》编辑部的领导给了他高度评价:“一个村小的老师能站到‘教海探航’的领奖台真的不容易,难能可贵。”此后,他多次获“教海探航”征文奖。教学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2013年12月《湖区小学乡土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主持《洪泽湖乡土习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被江苏省规划办立项,《“课外阅读推荐课”的实践与探索》《磨课怎么“磨”》《将“读”进行到底》《备课,要有四种眼光》等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一个乡村老师取得了甚至连城里老师也望尘莫及的业绩。

        管理:提管理水平,做同行楷模

        他始终怀揣教育梦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一名县政协委员,他身先士卒,任教一个班语文,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从不缺孩子们一节课。“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带领教干和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和老师摸爬滚打搞教研,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把脉症断。他带头上示范课,为教师放出样子,仿有模式,学有套路,引领教师“主动学习、善于研究、勤于实践”,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在短短两年中,这所湖区小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有8名教师在县级以上优课评选中获奖,数十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9个有县级以上课题立项。2013年11月,在申报全省小学特色课程基地答辩会上,他面对专家领导沉着应答,“洪泽湖文化”特色课程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

        2013年6月,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繁琐的工作让他倍感疲倦,到医院检查,多项指标都偏高,医生建议他休假三个月,但他知道,学校老师严重不足,学校教学管理刚有起色,需要再接再厉,思考再三,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做好分管的教学、德育、特色等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后来的全县教学质量调研中,他班的教学质量在农村学校遥遥领先,要知道,当初他接受这个班级时,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接手的“问题班级”,短短的一年,他改变了班貌,激活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而其中付出多少泪水与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大湖边上,他守望着自己的教育梦想,行走在宽阔而悠长的乡村教育路上,他走得那执着而坚定,那样铿锵有力,向着美丽的教育梦想靠近、靠近。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教学|教师|老师|小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