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学校德育>>正文内容

德育过程的审美化改造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 : 道德教育的实质是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给个体带来幸福与和谐。它应该遵循教育对象个人内心自觉自愿的规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所看到的德育是一种“外求”与“他塑”,是一种灌输与强迫,缺乏学生的觉醒,使得道德教育的效率低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进行了道德教育审美化改造的实践。既精心组织道德教育活动,精心建设道德教育过程,让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成为一副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使学生在与这副画、这首歌相遇时,自觉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副画、这首歌所表达的价值内涵。我们的梦想是:让学校德育成为一个最人道的事业,成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带着一份雄心、带着一种使命,我们将继续在校园里认真地凝视、仔细的发掘。

关键词:德育、德育过程、考察活动、欣赏、审美

大关小学实施美育研究几十年,通过研究审美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发现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课题中,我们的立足点仍然是研究审美因素在德育中的发现与应用,恰当地介入艺术手段,使德育即显示一种内在规律的美,又有一种外加形式的美。我们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我爱杭州”考察活动中,随机选了二(2)、四(2)两个班为实验班,积极探讨怎样将考察活动的过程进行审美化的改造,探讨经过审美化改造的德育过程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实际影响,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 建设考察活动组织形式美

考察活动是学校爱祖国、爱家乡活动的一个内容。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去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杭州优美的民间传说,看到杭州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考察杭州博大精深的名胜古迹,认识杭州引以为豪的名人名家,收集杭州驰名中外的名优特产,激发起学生对家乡杭州爱的真切情感。

在考察活动的前期,我们积极建设“组织、动员”这一环节的形式美,从考察小组名称的确定到教师动员会精彩的语言,从颁发精美考察证到学生自主组织考察小组,在这一个个的环节中,我们都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自愿,他们有多少自由的空间;学生对考察活动有没有兴趣,他们的兴奋点是否被触动;我们这样的审美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效果?以下图表是我们在“组织动员”这一环节中的审美操作行为的过程记录和学生的表现反映及所产生的教育效果的描述:

审 美 行 为

行 为 解 释

学生表现

效果评价

1、 将考察小组命名为“小博士考察团”,学生都称为“小博士”。

“博士”是学生神往的,考察活动形式是他们乐意接受的。

积极报名,热烈交流

激发学生考察的兴趣,产生自豪感,呈现活动的形式美。

2、 为每一个考察小组配一个年轻优秀的博导老师。

打破了教师的固定性,有神秘感,学生喜欢年轻的老师,受到强烈的鼓舞。

异口同声地欢呼,雀跃。

学生感到活动是认真的,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3、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激情动员。

艺术的语言往往,打动学生的心灵。

认真听,十分好奇,跃跃欲试。

产生想考察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

4、 设计七个考察小组,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小组考察成员。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及选择的能力。使学生产生考察的冲动。

相互商量,自由组队,态度积极。

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享受自由的空间。

5、 举行隆重的考察活动开幕仪式,给每位学生颁发精美的考察证。

仪式是精神再现,具有超脱感及让人肃然的力量。精美的考察证将学生带入了真实的境界。

态度认真,欣喜地挂牌,神气地挺起了腰。

气氛活跃,学生自豪、自信。再次产生强烈地考察冲动。

这样的审美操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他们对考察活动充满着憧憬、向往、神秘、冲动,他们为自己是一名考察小博士而自豪、幸福、自信。

二、 建设考察活动整个过程美

我们认为德育的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在参与中不断创造的过程,在创造中自我欣赏的过程,既尊重并发挥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过程。

1、丰富多彩的考察活动形式、

我们努力实现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自由选择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交流与相互激活,学生在考察活动中由机械接受到敢于挑战,主体创新潜能被激活,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考察活动形式,有网上资料查询,有到各个名胜古迹实地考察,有用相机拍摄各种资料,有到展览馆抄写名人的生平事迹,有整理资料编写成小册子,有到各书店采购书籍,有访问长辈、父母、政府机关官员,有到音像店听录音并记录等,这种创造的美,丰富的美,时时激励着学生,让他们对活动充满兴趣,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

2、多角度欣赏学生的成长

在活动中,我们注重过程性评价,并追求评价的激励性,多角度欣赏学生成长。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欣赏,教师不断发现学生生成的道德品质,充分的展开,热情的赞扬,积极的鼓励。其次,通过让家长观察孩子的成长,敬佩自己的孩子,写出赞美的文章,给学生又一种激励。再则,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关照,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美好的一面,把自己的进步与成长看成是自己塑造的作品,成为自己肯定自己的力量。通过谈考察体会,不断发现自己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感受、新进步,实现自我欣赏。最后,通过考察团会议让学生交流成果,相互欣赏,形成新的动力,回归了评价的主体性。

3、和谐的师生合作互动过程

这次活动选出的博导都认真对待这项活动,进行了无数次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小博士考察活动诱发学生情感行为记录表,尤其是与学生通过对话、交流、倾听、讨论、分享、评价、调节、激励不但使学生对考察的目的、内容、方法了解、认同与教师达到共识,而且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情绪和情感、自尊和自信等非智力素质都从不同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掘,成功体验的生成、成就动机的获得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乃至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精神都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与建构。

三、 建设考察成果展示活动美

德育作品美的欣赏与创造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师生双方对于德育作品美创造投入越多,则审美活动中情感的调动就会越充分,对于作品美的欣赏也越深入,越能欣赏作品美,则作品美创造的动力越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积极建设考察成果展示活动美。整个活动由学生自主参与。他们确定的主题是“爱你、读你、懂你、我成长的家乡——杭州”。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1、通过编排歌舞,说唱、小剧本等节目反映考察的成果(附材料)。2、通过写、画、贴等编出一本一本精美的考察小册子(附材料)。3、通过“学生自述”“家长的话”“博导的评语”艺术性地语言文字反映学生的成长与变化(附材料)。4、为每一位小博士颁发“成就奖”“宽容奖”“合作奖”“执着奖”“创新奖”“大气奖”等(附照片)。5、评选出十名最佳小博士,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授精美的博士帽(附照片)。这五项成果汇报的过程,是一次更深层次的艺术欣赏过程与德育作品的欣赏过程。

四、 重视考察活动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实际影响

考察活动刚开始校领导就积极引导,使博导认识到,这次活动并不是为考察而考察,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活动,艺术的启发,艺术的过程,艺术的呈现结果,让学生的道德面貌发生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如考察杭州的土特产,就要知道这些土特产为什么会有名,让学生通过调查,挖掘,从而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精神,让学生的情感,责任感,胸怀,境界都有所变化。我们的老师是有境界的,当他们明白了活动的意义是学生道德面貌的改变时,他们为这样的使命而自豪。因而投入了百般的热情,用教师对生活的激情与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全部激情,以自己对道德智慧的欣赏来刺激、激发、带动学生的德育欣赏活动。而他们自己也在这其中感受着人生的美丽,得到生命的震撼。博导李海波总是说:孩子们太了不起了。我真的很佩服他们。二(1)班班主任张凌老师每一次说到学生的改变与进步都会流下激动的泪水。教师们深深地感到,考察活动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名人名家小博士考察组的徐晓莹小博士,考察了举世闻名的李叔同大师。她一个9岁的孩子,不止一次地到李叔同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她用压岁钱买了一批有关李叔同的书。她可以用半天的时间抄写李叔同光辉一生的年历表。这是一种无比崇敬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执着和痴迷中升华。上升为一种道德接受的第三种状态既信奉性道德。有了执着和痴迷,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杭州歌曲考察小组的小博士张倩璐同学,去了许多家书店,一层、一层地找有关于民谣和民歌的书籍。到音像店她听了许多民歌的唱片,还多次上网查找资料。为了找到更多、更地道的童谣,她还专门两次去敬老院,她的举动受到了老人们热情的欢迎,纷纷在自己的记忆里搜索,这两次访问,使她收益匪浅,找到了很多书中没有的资料。她是学古筝的,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她说:“杭州的民间音乐原来是这样美,闭着眼睛听就象在西湖上划船,以后我在弹古筝的时候也要多想想感觉。我会弹得更好的。”她还说“我在这次考察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始终没有气馁,我自己也挺佩服自己的。”

四年级2班的汪醒格说:“我们学校组织了小博士科普调查队,我觉得杭州新气象调查小组最接近我们的生活,于是我毅然报了名。

当我挂上了这个小博士的牌子的时候,非常激动,自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事情干好。在寒假期间,我查阅了大量的报刊杂志和很多关于杭州变化的新信息。开始对于这一大堆的材料似乎有些无从下手,后来在爷爷的指导下,我将收集的材料根据介绍内容的不同分成了5大板块。突然又想到,为什么不能以小报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呢?我开始动手编报。从最初的报头、标题、版面……到最后的内容编排、美观修饰,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看着自己动手完成的小报作品,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完成。”他由一种参与的自豪情感上升为关爱同学懂得与别人分享,自己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了坚毅的品德,这是质的变化。

“我喜欢民间故事。”怀着这份喜爱,沈尽欢毅然报名参加了杭州民间故事科考队。一个个充满了神趣的民间传说把这个四年级的男生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一头扎进了优美的神境中,常常是吃饭也要父母催。寒假的天很冷,但他还坚持经常去图书馆找资料,连图书馆的管理员都很熟悉这个小男孩了。他还将一些西湖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同学分享民间故事的乐趣,引得许多同学也开始对民间故事感兴趣了。许多西湖民间故事他都能背诵自如了,同学更是称他为“民间故事小博士”了。提高了他的自我效能感。

四(2)班的屠易是一个个性有些孤僻的学生,平时少言寡语,在寒假里,他实地考察了玉皇飞云这个景点。讨论会上,他说自己考察了玉皇山,在山顶看到了山下的景色,看到了八卦田,感觉到自己站得很高、与天很接近,感觉到自己征服了玉皇山……。听了他的这番话,博导李海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感觉到屠易的这次玉皇山考察,是一次绝好欣赏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和教育。

家长对孩子通过考察活动的进步与成长也给予充分的肯定(附材料《家长的心声》)。

考察活动学校以往也常常开展,但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境界,对道德教育的过程进行审美化的改造,充分运用艺术手段,以美的形式呈现,使其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让学生与其相遇,被他吸引,在欣赏中接纳了他,并且得到一种人生智慧的享用。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内醒,因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与品德。在这次活动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家乡的了解热爱,不仅仅是眼界的开阔,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考察活动收获了人格。他们的道德面貌发生了变化,变得执着、大气、宽容、勤奋、有恒心、有爱心、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自理。我们感到,这一主题活动是对教育对象的解放,是对教育对象的提升,可以概括为三个“全”:实验班的学生全体参与,自由的选择一项考察项目;全过程应用艺术手段,而不是以往只在考察汇报时用艺术手段;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断欣赏学生成长的动态的美。

综观这次考察活动后孩子们的变化,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德育过程是学生主体道德自主建构帮助的过程。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种中介形式,把道德的美和道德教育的美创造出来。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