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课题负责人: 陶学斌(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当涂第二中学)

韩培良(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当涂县石桥中学)

陶学斌:《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初探》获99年县、市中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此时无声胜有声》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99年第11-12期上,《亡羊补牢犹为迟》获市三等奖,并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年第11-12期上,《谈谈课外阅读和政治课教学》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年第5-6期上,《风识正斜帆好张》获2002年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让学生诗意地栖居于课堂上》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上。《平常细打理 清香盘中飘—浅谈教师自作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艺术》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11期上,并被北师大资料复印中心刊物《中学政治及各学科教与学》全文转载在2009年第4期上。《自主探究 和谐共生 回归生活 诗意流动》诗意化教研论文获马鞍山市2008年教学案例、教学叙事评比一等奖。《让快乐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田》获2009年优秀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一等奖。担任政治教研组组长间,两次获校级“先进教研组”称号。获2009年市级“教研先进个人”。

韩培良:《浅谈政治解题的基本要求与方法》刊登在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思路初探》荣获政治教育杂志举办的全国征文评选三等奖,《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获1998年马鞍山市教研室评选三等奖,《运用事例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模式初探》刊登在芜湖师专学报2004年12月第四期。《浅谈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标准》获市2009年教学叙事评比三等奖。2009年-2010年获优秀教研组称号。

二、课题组主要成员:

吴望民(政治特级老师、市政治教研员)

唐苏、张秀华(县政治教研员)、张万银、李仲胜、唐荣飞、刘仁骏、何昭平、薛国忠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灵动诗意的充满理性的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极大地抑制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行不通了。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面对新世纪的中学生,真正转变教学和育人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务之急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用“美的教学形式”进行情感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构建“美的形式”的情感课堂,营造“宽松、自由、活泼、轻松”的灵动的诗意化的教学氛围,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具有复杂情感的中学生,它所要实现的目标特殊于或者说复杂于其他学科,它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因此通过教学活动,必须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教学艺术,讲究科学的方法,用“美的教学形式”来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在共鸣中使学生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的情感,尊重的情感、追求真理与高尚的情感、乐于合作与实践的情感。这是我们的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富灵动之美和迷人的魅力所在。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经历、思想、情感及至人格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与碰撞的过程。这应是一个精彩纷呈、和谐共生的灵动过程,韵味无穷,令人赏心悦目。而达到这一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诗意化的设计与学生灵动的参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场所,使学生能在这种生活中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堂作为新课改的主渠道,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课堂作为学生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浓浓的诗情,让学生行走在诗意的课堂上。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诗意化教学,诗意化课堂。

我们提倡的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在新课标引领下,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态,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对话,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和灵性,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应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这一课题,目的是力求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探索这一诗意化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以及这一模式所呈现的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使之形成一种能被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易于操作并能取得实质性的良好的教学成效,最大程度上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的发展培养真正的社会建设者。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所提倡的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些精练优美的诗句或创设一种诗意化的教学教育情境,促使学生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诗意化教学是一种审美化的教学形态,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营造和创设生成,在温馨的环境诗意的情景中,用唯美的再现与传递,诗意的精练与简约,自由的合作与探究,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灵感,在精神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感召、思想的交融、灵魂的拥抱,实现人和课堂的完美合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理想境界。

从根本上看,新课改目标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课堂充满诗意,是教师教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我们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试图从“诗意课堂的构建原则”、“诗意课堂教师构建”、“诗意堂结构构建”等三个部分来探索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和基本的特征。

(1)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诗意化课堂的景美原则,即温馨的环境和诗意的情景;2.诗意化课堂的形美原则,即教学过程美,要用唯美的再现与传递,诗意的精练与简约,自由的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最轻松的状态中完成学业;3.诗意化课堂的情美原则,即教师要用诗意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智慧的手法,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灵感,完成精神的洗礼。

(2)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的教师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的形象美,即注意穿着打扮、动作行为美、板书美等;2.教师的语言美,即使用普通话、语言设计得体、语言的情感把握等。3.教师的思想美,即教师的气质、学识、人格及其综合而成的教师的鲜明而有个性的教学思想和学科思想等。

(3)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的结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1.巧设诗意情境,构建诗意化课堂导入艺术,即用音乐导入法、影片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课堂事件导入法和诗词、名言格言趣语导入法等; 2.合作探究,书写自由的诗篇,即学生相互合作,友好合作,友好相助,在学习中建立友谊,在友谊中相互激励,在激励中体会温暖,在温暖中感受人生的美好。

我们想通过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和探索,认识和把握现代教学发展规律,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创设“美的教学”的诗意课堂,营造师生共同栖居的诗意化情境,从而让我们的诗意化的教学课堂里拥有自然的芬芳,理性的灿烂,在欣赏里闲适,在闲适里进步,在进步中合作,在合作中愉快,在愉快中攀援,在攀援中自豪,在自豪里舒畅,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五)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从历史上看,诗意化教学思想经历了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不断批判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西方,萌芽于雅典的“三艺”教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诗意化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少儿身心发展的强制性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少儿的个性,要把少儿当少儿看待,主张让少儿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在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自然主义以及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思潮的催生和滋润下,诗教思想得以迅速生长。

我国是诗的民族,历来就有以“诗”教子或示儿、以“诗”教生的优秀传统,家长或师者教子(生)诵诗、悟诗、用诗,从而化育子女的道德品质。“诗教”的思想滥觞于春秋,而真正提出“诗教”并付之实践的是孔子。他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教育主张,成为各朝各代仁人志士彰显推广“诗教”思想的理论依据。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也是诗教发展的高潮期。宋代倡导诗教的人很多,其中有著名诗人,如黄庭坚、陈师道;又有著名理论家,如李颀、张戒、胡仔;也有理学家、道学家,如朱熹、杨时等。明清时期,诗教思想进一步发展。明代学者王阳明执著于继承和发展诗教传统,在岳麓书院任教期间,诱之以歌诗,导之以习礼,讽之读书,来“训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倡导学生“每日轮值一班歌诗,其余静听,每五日各班唱于本学,每逢朔望则合唱于书院”。

当代,给诗教发展以极大推动的是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陶行知先生主张用诗的标准衡量学校,学校要善于运用“诗教”,用诗的“真、善、美”去教化学生、教师、工友,其目的在于让他们“过着诗的生活”。徐特立先生在第一女子师范当校长时,曾创造性地运用“诗教”,发现学生优点、长处就写诗赞扬;发现学生缺点、错误就写诗批评。陶行知、徐特立大力推动了诗教在实践中的发展,将诗教拓展到生活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诗教思想的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于“新诗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许多学者做过少量研究工作。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潘涌教授重视“新诗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安庆师范学院的方任安教授着力研究“以诗育人”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浙江王菘舟的“诗意语文”倡导享受言语生活,引领诗意人生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具有复杂情感的人,它所要实现的目标特殊于或者说复杂于其他学科,它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因此通过诗意化教学活动,要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在共鸣中使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本课题研究力求在思想政治这一具体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求诗意化课堂的构建及其构建途径,融通和澄明生活世界中的关系,使诗意栖居者和导引者都能够实现诗意的栖居与自我超越,陶养健康的人格,开启诗意智

慧,逐步臻于开放敞亮的美善诗意境界,来达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六)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本课题由当涂第二中学和当涂县石桥中学两校政治教研组共同合作研究。

本课题专家组有以下人员组成:

马鞍山市教科所所长梅立新,中学高级教师。

马鞍山市教研室政治教研员、特级教师吴望民。

当涂第二中学校长谷荣生,中学高级教师。

当涂县石桥中学校长简齐东,中学高级教师。

当涂县石桥中学副校长罗军,中学高级教师。

当涂第二中学教科室主任尹转玉。

当涂县石桥中学教科室主任王克炘。

本课题组主要以当涂第二中学和当涂县石桥中学两校政治教研组的教师为主体的科研教师队伍,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有校长的统一领导和支持,有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通力协作,技术职称有中学特级、中学高级、中级和初级。其课题组第一负责人陶学斌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市县优秀教师,市县骨干教师,市精品课获得者。其多篇教学教育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等。韩培良是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县优质课获得者,多篇教学论文获奖。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都是我们两校教学一线教师,有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们两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起点较高,陶学斌老师在数年前已单独从事诗意化教学研究,其潜心实践的研究成果——《让学生诗意地栖居于课堂上》以教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06年第9期上,此文受到该刊主编的高度肯定,此文为思想政治课诗意化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经验和方向保证,诗意化教研论文《平常细打理清香盘中飘—浅谈教师自作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艺术》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11期上,并被北师大资料复印中心刊物《中学政治及各学科教与学》全文转载在2009年第4期上。《自主探究 和谐共生 回归生活 诗意流动》诗意化教研论文获马鞍山市2008年教学案例、教学叙事评比一等奖。同时,石桥中学成立了有“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和管理。两所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藏书丰富,有专门的图书馆和资料阅览中心和多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网,当涂第二中学还建立了电子图书馆,给政治教研组还配备了两台电脑及每人一台笔本电脑。科研经费实报实销,两所学校积极保障和激励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

(七)课题组分工情况

陶学斌:课题组第一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开题、结题报告,对课题研究的各阶段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统筹安排课题组各阶段的研究和计划,归纳、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参与部分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韩培良:课题组第二负责人,负责课题整个过程中的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编写课题部分问卷材料的设计和研究,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并参与部分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及其研究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

一、探索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下诗意课堂的构建原则的子课题研究,并由赵万银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具体分工如下:

1. 陶学斌、吴望民:探索诗意化课堂的景美原则,即温馨的环境和诗意的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

2. 赵万银、程凤:探索诗意化教学的形美原则,即教学过程美的艺术

3. 李仲胜、邰秀梅:探索诗意化教学情美原则,即教师的情感调控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探索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下诗意化课堂的教师构建的子课题研究,并由刘仁骏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具体分工如下:

1.韩培良、刘仁骏:探索诗意化课堂教学教师形象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2.薜国忠、刘会利:探索诗意化课堂教学教师语言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3.何昭平、卓林:探索诗意化课堂教学教师思想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探索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下诗意化课堂的结构构建的子课题研究,并由李仲胜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具体分工如下:

1.唐苏、陶学斌:探索诗意化教学课堂导入和课堂结尾艺术。

2.张秀华、唐荣飞:探索诗意化教学师生及生生合作探究艺术。

四、探索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下诗意化课堂的教师自作诗在思想政治刘教学中的运用艺术的子课题研究,由陶学斌负责并由陶学斌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五、探索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下习题诗意化命制及其作用的研究,由吴望民负责,并由陶学斌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八)主要研究阶段

一、立题阶段(2010年4月-2010年8月)

1.设计课题总体方案

2.课题申报、立项等。

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2月)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1.聘请专家对课题的设计进行开题论证,请我校领导及有关专家对本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鉴定。

2.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和宣传,制造舆论,增强师生对诗意化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3.邀请学者专家作诗意化课堂建设及理论指导讲座。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2年4月)

1.开设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2.深入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的子课题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的探索研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总课题的具体化、深入化。

3.加强诗意化教学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总结推广个案成功经验等等。

第三阶段(2012年4月—2012年9月)

主要工作是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发布研究报告,推广科研成果等。

1、整理诗意化课堂教学教育课堂实践案例,撰写教研论文。

2、收集信息,广泛讨论,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结题报告。

3、展示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4、最终完成时间2012年4月,整理诗意化课堂教学教育课堂实践案例,撰写教研论文。2012年5月,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结题报告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

《高中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由我当涂第二中学和当涂县石桥中学政治教研组共同合作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该课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诗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成熟。

思想政治课教学诗意化实践研究,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这也是该课题存在和研究的最大理由,也是“诗意化课堂”在今天新课改中的呈现的最大价值。

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符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语言规律和育人规律,同时也为诗意化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通过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锤炼着教师的精神品格和教学的精神气质,促进教师冲破功利主义束缚,从新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孔子、陶行知等诗意教育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不断深化诗意化政治教育、德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利于我们做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之作。我们两所学校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予以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全力支持。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