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执笔人:陶学斌、韩培良

 

20084月,原马鞍山二中当涂分校和当涂县石桥中学共同向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科所递交了“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申请报告,经市教科所评审并于200810月立项为市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根据《马鞍山市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的有关程序和要求,我们两校认真组织课题组,成立子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于200812月在石桥中学进行了开题报告。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在市教科所及两校的领导关心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开展了有效的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20098月,“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管理单位之一的马鞍山二中当涂分校由于停止办学,并由当涂二中接管该校,该校课题组的大部分参与成员已离开学校,课题第一负责人陶学斌老师和课题组的其他部分教师同时进入当涂二中工作,根据《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应移交当涂二中,并由当涂二中和石桥中学共同管理和合作研究。开学之初,当涂二中和石桥中学课题负责人在两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进行了多次的磋商,同意更改课题管理、合作单位和相关课题研究的参与人员,决定“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仍由陶学斌、韩培良两位老师为负责人,原石桥中学的课题组成员不变,当涂二中的唐苏、李仲胜等10位教师同时进入课题组,并承担相应的课题研究任务。同时,两校向市教科所递交了《关于更改“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及其研究成员的申请报告》的报告,并得到了市教科所的批准。自当涂二中与石桥中学合作这一年多来,课题研究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取了很大的进展,目前,课题组已初步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诗意课堂其实从我们教育的先驱者孔子就开始了,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我们看到的便是孔子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们如沐春风的教学,或许真是这种率性自然、充满诗意的闲适的教学,才会成就他弟子三千的辉煌。

在“应试教育”的课堂里,伴随着功利性的渗透,渐渐失去了往昔的轻松自由、灵动和诗意,取而代之的是严格、严厉和世俗,这是一种背离教育本质的现象“应试教育”的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灵诗意、充满理性的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在他的名作《宽容》中写道:“生命原本是光辉的历程,却演变了一场可怕的经历。”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渐渐失去了青春美丽的光泽,所谓的的求知过程,其实就是经历一场痛苦的“战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知有多少灵动率性的孩子被无情地摧残了,不知有多少天才少年被无情地扼杀了!

没有诗意和灵的课堂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新课程呼唤诗意课堂的回归课堂作为新课改的主渠道,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课堂作为学生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情,让学生行走在诗意的课堂上。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诗意化课堂教学诗意化课堂教学具有新课标引领下新课堂的一切特征,它关注生命、生活、生态,它关注感悟、体验、对话,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灵性,它更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动,我们欣喜地看到,诗意化课堂已重新回归,浙江王菘舟的“诗意语文”,安徽马鞍山的郭惠宇的“灵动语文”等则是当代“诗意课堂”典型代表,在他们的诗意课堂中,积极倡导学生享受言语生活,引领诗意人生等,为当今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清泉。“风窄起,吹皱一湖春水”,有关诗意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之花,已在全国各地的中学渐次开放,有的研究已经是倍尝到了丰硕的成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特殊于或者说复杂于其他学科,它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因此需要通过诗意的灵动的教学活动,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在共鸣中使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政治课堂上,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政治老师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已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着诗意化教学的探索尝试,风趣幽默的故事新课导入、语言犀利的课堂辩论,自主探究的课堂结尾等等,这些诗意化教学的运用,已经在沉闷的课堂上吹出了一股清新的春风,在学生的心湖上不断地泛起了层层迷人的涟漪。但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本身的政治理论的严肃性,再加上政治老师基本上沉湎于具体的教学工作,缺少教科思路,其教学教育工作也只局限于零碎的经验,缺少系统思维,还属于浅层次意义上的“小击小敲”的“散打”,有点甚至最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政治课堂教学”的“点缀”,还没有从一个整体系统的高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学的诗意化对思想政治课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两校的政治教师基于这一情况的思考,便产生了从事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课题的研究的欲望。

我们想通过思想政治诗意课堂的研究和探索,让思想政治课堂里拥有自然的芬芳,理性的灿烂,在欣赏里闲适,在闲适里进步,在进步中合作,在合作中愉快,在愉快中攀援,在攀援中自豪,在自豪里舒畅,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诗意:《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是和“美”、“美感”、“意境”连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着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诗意的本质就是情感。诗意是依照情感和想象等来营造的一种情调、一种浪漫,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意,应理解为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浸润在氛围与意境中。

诗意化教学: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是语言和人栖居的世界两者关系美学追求的状态。诗意化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一种“入境”“妙悟”“升华”的主体情态。课堂教学中,除了文本所形成的意境,还包括教师语言所营造的意境。教师含蓄、感性的诗性语言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撞击,使学生跟随语言进入意境,对隐含在文本里的历史、文化、艺术、生命、情感等产生深刻的体验。这个过程对主体来说,就是灵魂的唤醒、心灵的充实、精神的重塑、思想的升华和美化。

诗意化思想政治课堂就是指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像诗里所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这的“诗境”重在“意境”,喻指一种美的高雅的境界,

很显然思想政治教学的诗意化不仅仅是在政治课的教学中用“诗歌”来教学,也不是把思想政治课当作诗来教,更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诗人

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实践: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原理为载体,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境交融互动为表现,引领学生自由对话,实现自我,优化教学环境,探索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诗意化,使师生在政治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其研究策略

(一)研究的目标

1创设温馨的环境和诗意的情景,在精神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经历、思想、情感及至人格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与碰撞的过程。这应是一个精彩纷呈、和谐共生的诗意灵动过程。在诗意的课堂上,用唯美的再现与传递,自由的合作与探究,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灵感,、情感的感召、思想的交融、灵魂的拥抱,实现人和课堂的完美合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理想境界,在精神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诗意的课堂,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教育中没有激情,没有诗意,就没有创造的活力,就缺失了创新的动力。教师充满激情,富有诗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快乐的翅膀,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活动才会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激情和诗意。

3)锤炼着教师的精神品格和教学的精神气质。

营造诗意的氛围,要有诗意的老师。诗意化课堂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富有教育教学的智慧,把握好课堂教学抒发激情和诗意的最佳时机,使课堂教学波澜迭起,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诗意的教师,通过诗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锤炼着教师的精神品格和教学的精神气质,促进教师冲破功利主义束缚,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从新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健全学生的完善人格。

诗意的课堂是生命的、情感的课堂,是诗情洋溢的课堂。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课堂教学的诗意之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通过教师的诗意化的设计与学生灵动的参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使学生能在这种生活中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诗意化的教学内容:从思想政治课理论、概念、原理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教学内容传授和灌输。

2)研究诗意化的课堂生态:从景美、形美、情美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情景构建。

3)研究诗意化过程和方法:从设景导引、组织管理、释疑突破、合作探究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结构。

4)研究诗意化的教师素养:从教师的形象、语言、板书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教师素养的提升。

(三)研究策略

1.加强师资培训和宣传,制造舆论,增强师生对诗意化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邀请学者专家作诗意化课堂建设及理论指导讲座。

3.成立课题核心成员组,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管理条例明确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展。

4.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理论研讨与教学实践并重的活动:定时举办讲座、学者论坛,演讲比赛、辩论会、课例展示、论文评比等活动,组织成员到校外学习、考察,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不断吸收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力争取得显著效果。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突破

从历史上看,诗意化教学思想经历了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不断批判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

在中国,孔子的课堂,就为我们展现了轻松自由、活泼快乐的诗意化课堂,他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快乐学习”的最早的理论来源,快乐学习就是一种诗意的学习。 西方,萌芽于雅典的“三艺”教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诗意化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少儿身心发展的强制性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少儿的个性,要把少儿当少儿看待,主张让少儿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在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自然主义以及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思潮的催生和滋润下,诗意化教育思想得以迅速生长。

当代,给诗意教育发展以极大推动的是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陶行知先生主张用诗的标准衡量学校,学校要善于运用“诗教”,用诗的“真、善、美”去教化学生、教师、工友,其目的在于让他们“过着诗的生活”。徐特立先生在第一女子师范当校长时,曾创造性地运用“诗教”,发现学生优点、长处就写诗赞扬;发现学生缺点、错误就写诗批评。陶行知、徐特立大力推动了诗教在实践中的发展,将诗教拓展到生活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诗教思想的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于“新诗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潘涌教授重视“新诗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安庆师范学院的方任安教授着力研究“以诗育人”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浙江王菘舟的“诗意语文”倡导享受言语生活,引领诗意人生等。

我们所倡导和实践的诗意化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诗教”,诗教只是诗意化教学的一个部分,诚然,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中,让“诗歌”穿行其间,创造一个诗美的课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如,陶学斌老师的那篇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11期上的《平常细打理 清香盘中票——教师自作诗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艺术》教学论文,主要阐述了他在哲学的教学中运用自已所写的诗所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

然而,在当代,“诗意化教学”的普遍研究似乎只局限于语文学科教学,其它学科尤其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还没有真正地行动起来,有点也只是在教学中的“零星敲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学科自身的特点是制约其学科普遍开展诗意化教学的主要因素,当然教师的观念也是重要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课。这就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通过教学,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因此有着极其严肃的政治性阶级性和理论性,是一门充满理性和思辨色彩的学科,这是一门让广大师生望而生畏的学科。这种“畏惧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严重地制约了广大政治教师的手脚,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我们所研究的诗意化教学,力求在思想政治这一具体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求诗意化课堂的构建及其构建途径,用“美感”来融通和澄明生活世界中的关系,使诗意栖居者和导引者都能够实现诗意的栖居与自我超越,陶养健康的人格,开启诗意智慧,逐步臻于开放敞亮的美善诗意境界,来达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促进学生轻松活泼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诗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成熟。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这也是该课题存在和研究的最大理由,也是“诗意化课堂”在今天课改中的呈现的突破和最大价值。

诗意化,可以将政治课堂打造得诗意盎然,溢彩流光,让师生在美好的情感中轻松愉快地流动,让师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轻松愉快地徜徉……

政治课教学,可以这么美,也应该这么美!

五、 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陶学斌:课题组第一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和开题、结题报告,对课题研究的各阶段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统筹安排课题组各阶段的研究和计划,归纳、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参与部分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韩培良:课题组第二负责人,负责课题整个过程中的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编写课题部分问卷材料的设计和研究,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并参与部分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吴望民、陶学斌、薛国忠、李仲胜、唐荣飞、丁帮翠(已调入滁州二中)、范朝阳、陈亮:从教师的形象、语言、板书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教师素养构建子课题研究,并由李仲胜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韩培良、刘仁骏、何昭平、刘会利、祝林:从诗意化课堂的设景导引、组织管理、释疑突破、合作探究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结构构建子课题实践研究,并由韩培良撰写子课题实践研究报告。

唐苏、王永青、程凤、范必飞、张秀华、邰秀梅、王春、赵万银从景美、形美、情美等方面探索诗意化课堂情景构建子课题研究,并由唐苏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

1.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和课题管理单位的更改

12008411,原市二中当涂分校和当涂县石桥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相聚,商讨课题合作研究事宜,并提出了《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设想。

220085月,两校共同成立了《思想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总课题组,其成员由两校政治教师组成,两校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接着,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全面论证,分析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同时,课题负责人也多次去市教研室和教科所请教有关专家,专家的建议为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指明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在两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完成了课题申报表及课题开题报告,完成课题申报的前提准备工作,并开始着手课题实践研究工作,决定向市教科所递交课题申请报告。

3200810月,课题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市级教研课题。

42008124日,在当涂县石桥中学隆重举行开题仪式。

原市教科所毛运方主任,市教研室赵家根副主任出席了开题活动并发表了重要意见。课题组第一负责人陶学斌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第二负责人韩培良对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准备工作作了补充说明,会上,两校的教科室主任分别对课题的研究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520098月,当涂二中接管原马鞍山二中当涂分校,并于200910在石桥中学召开了课题更改管理单位会议,并就各子课题研究及负责人的研究任务进行认真的磋商,继续讨论主课题的展开方式,并落实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2.课题的开课和评课的实践研究

12008917何昭平老师在高三(12)班开设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并积极探讨诗意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20081017薛国忠老师在高一(18)班开设了县教学开放周公开课。公开课以诗意化的形态全方位展示,积极研究诗意化教学的特征。

320093月,“同上一节课”诗意化课堂教学在两校同时拉开,课题组的陶学斌、丁帮翠、刘会利、何昭平等四位老师分别承担了授课研究的任务。同时召开座谈会,针对诗意化教学课堂实施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420091118刘仁俊老师开设了骨干教师示范课,以诗意化教学进行了专题培训指导。

52009121刘会利、何昭平、祝林三位老师参加了石桥中学第三届青年教师大奖赛。在全校掀起诗意化教学实践的高潮。

620091214,市骨干教师观摩课及诗意化教学研究汇报会在当涂二中召开,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及诗意化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负责人陶学斌、韩培良分别开设了一节诗意化教学公开课,全市市政治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两节课进行了分析,原市教科所毛云方主任、原教研室教研员梅立新老师在研究课上进行重点点评,对诗意化教学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7201016,当涂二中和石桥中学在石桥中学开展诗意化课题研究活动当涂二中的万银老师和石学的祝林老师分别开设一节诗意化公开课,课题组成员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认真地点评,所有成员认真交流课题研究心得。并对各子课题的实施方式方法和进程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

1)填写课题调查报告、参加诗意化调查座谈会

2)参加诗意化“古诗词哲理”知识竞赛

3)参与教师的诗意化教学实验课、公开课

4)参加模拟听证会、辩论赛

5)参加诗意化政治小论文评比活动

4.课题研究的论文发表和获奖

1)陶学斌老师的《自主探究 和谐共生 回归生活 诗意流动—— 兼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2008年马鞍山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教案、教育叙事评比一等奖 陶学斌的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论文《让学生诗意地栖居于课堂》被评为马鞍山市2008年度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该文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

2)陶学斌老师的《平常细打理 清香盘中飘——教师自作诗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艺术》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11期,北师大资料复印中心将该文全部转载在《中学政治及各科教与学》2009年第4期上;

3)陶学斌老师的《让快乐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田》一文被评为2009年市优秀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一等奖,丁帮翠老师的《让诗情之美滋润政治课堂》、薛国忠老师的《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后进生》被评为市二等奖,韩培良、祝林、何昭平等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论文被评为三等奖

420107月,课题组成员陶学斌老师的《让“诗意”和学生有一个美丽的约会》、唐苏老师的《诗意的语言让课堂教学灵动起来》、韩培良老师的《诗意的课堂、探究的理念》等获市级一等奖,李仲胜、邰秀梅、薛国忠等老师的的诗意化研究论文分别获二、三等奖。

520108月,陶学斌老师的《让“诗意”和学生有一个美丽的约会》、邰秀梅老师的《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之意境》诗意化研究论文获省级论文评比三等奖。

5.课题研究材料收集、整理和结题

120103月,两校在当涂二中召开课题研究材料归档及课题结题相关会议。

220105月,两校在石桥中学召开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会议,决定将诗意化教学课题通过修改完善以《高中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为课题名申报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事宜(注,该课题已于20109月被省教科所审核批准立项,成为省级课题,课题编号为JG10295,见皖教科研〔20101号文件,2010926日安徽省教育厅文件)。

3201098日,当涂二中陶学斌、李仲胜两位老师前往石桥中学商讨课题结题最后事项,商讨向市教科所递交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六、诗意化课堂研究实例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价值

(一)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实例

1. 教学方面:自主探究和谐共生 回归生活 诗意流动

以下是课题组负责人陶学斌老师在2008411日本校“教学开放日”的执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见必修4《文化生活》)公开课课堂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是4月几号?

生:411号。

师:今天是我校的教学开放日。今天有全市各兄弟学校的老师和领导来听我的课。请同学们鼓掌欢迎他们的到来。

生鼓掌欢迎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一个星期前的今天是什么日子?

生:清明节。

师:是的。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清雅深沉的节日,说到清明节,我们不由地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著名的《清明》诗。同学们知道吧?

生:知道。

师:会背吗?

生:会背。

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下,好不好?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很好。那么,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生:清明节第一次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师:为什么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师:对。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

生:这也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尊重,让人民能够更好地享受休闲的快乐。

师:是这样的。那么请同学们再说说,今年的清明节,我们都有了一个3天的小长假,在这3天的清明节假日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生:扫墓,踏青,爬山,旅游……

师:看来同学们也很会玩啊,形式还多种多样嘛。哪位同学能主动说说自己在扫墓、踏青、爬山、旅游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分享一下?

1:我跟着爸妈到爷爷奶奶的坟头去扫墓了,来寄托我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师:对,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我曾在网上看到有人建议,把中国的清明节定为中国的感恩节,同学们说,这有没有道理?

生:有。

2:那天我去爬山了。那天当我登上青山之巅时,我眺望远方和山下美丽的景色,就想到杜甫的两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学们鼓掌)

师: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体验,收获不小啊!这真是“春风绿遍千山树,阳光作伴踏青山。登凌绝顶放眼去,无限风光任我玩。”(同学们鼓掌)

3:那天,我也跟父母亲扫墓了,但看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如,到处是在烧纸钱,还有在放炮竹,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引发火灾事故。

师:是的,最近我从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报道中得知,每到清明前后,火灾骤然增多,而且火灾占全年火灾的40%以上,其中因为扫墓而引起的火灾占很大的比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变成了“清明时节火纷纷,风吹旷野纸钱飞”了,由此引发的火情、火警不断。天清气朗、草长莺飞的诗意清明变成了环境污染、火灾不断、迷信盛行的可怕清明!那清明节烧纸钱祭奠先人,这是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和行为?

生:是的。

师:对落后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要摈弃或改造。(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还有同学想说说吗?

4:在清明节那天,我就劝我妈妈扫墓时不要烧纸纸,而改为用鲜花来祭奠先人。我妈同意了,我非常高兴。

师:你做得很对。我们每一人都可以用实际行动来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清明,文明祭祀。因此你的这一做法值得表扬和提倡!(同学们鼓掌)除了送鲜花,同学们能否再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文明祭祀?

5:可以在“网上”祭祀。

师:对。利用互联网这一高科技进行文明祭祀,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发展科技事业对建设精神文明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是?

生:是的,还可以栽树、种草等。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的知识面很广!是啊,献上一束鲜花,栽下一棵翠柏,种下一片青草,留下一段“网言”等,同学们想想看,这多美多好啊!多富有诗情画意啊!

6:我还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那天坐车特别困难,乘客根本不排队,车站特别乱、脏,而且在一些风景区,车辆到处乱放,一点秩序没有。还有一些游客在山上乱折树枝、乱摘花,乱扔果皮和塑料瓶、塑料袋等等。

师:观察很细致。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我们一些游人的文明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下。

师:那怎么办?

生:要对人们进行文明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师:说得非常好。

7:……

师:从同学们的讲叙中,我们能感受到,在清明节,我们去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的凝聚力,植树和春游,可以增强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但人们在清明节用烧纸等祭祀的不文明的行为,游客在风景区游玩时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说明了什么问题?

8:说明愚味和封建迷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

9: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文明修养。

师:是的。我们要远离愚昧、迷信和陋俗,让清明与“文明”相伴前行,是不是?

生:是。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利用“清明节”相关内容进行“动态生成”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为2008年的清明节是我国的第一个法定假,并且前后有三天假,举国关注,是社会热点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一次热点内容进行的“动态生成”,成功之处是用好了学生的本身资源,充分利用本校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所获取的信息,及时把有益信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从学生身边熟悉和经历的事例出发,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启发引导、点拨、升华,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诗意化,非常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激情澎湃、诗意涌动”,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动而不浮,轻松愉快,自然随意,行云流水,课堂效果非常好。同时,也非常好地处理了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展现了较好的教学机智的素养。

在整个的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的体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以亲和的点评、渐进的引导、简洁的点拨和激情的升华,将师生“双方”的知识、能力、情感和谐自然地贯穿于“方法和过程”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真正达到了“自主探究、和谐共生、回归生活、诗意流动”的美妙的教学境界,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教育方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以下这一教学片断来自陶学斌老师的获奖论文《让“诗意”和学生有一个美丽的约会》,记叙的是陶学斌老师在一节自习课上和学生发生了课堂冲突,用宽容的态度化解了师生间的冲突,整个事件的处理充满了较高的教学智慧,其教育的过程流淌着浓浓的诗意,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上午第四节课,我来到高二(2)班上课。在上课前,我提前来到班上做上课的准备工作。这时,一个叫滕浩的学生递过来一张纸条。我知道,这应该是他写的检讨书。我展开一看,果然是。

检讨书是这样写的:

老师:

对不起!我错了!

我知道我不该在课堂上玩手机,尤其是在政治课上。希望您能原谅我,我定会用我的行动证明一切!

以前的我,根本什么也不懂,老师批评我时,我总是无知地和老师顶撞,甚至动手,那时的我太不懂事了。

我开始后悔。其实,我知道,老师之所以批评我,也是为了我好,如果一个老师不在乎你这个学生的话,他根本就不会管你的,老师批评我,就说明他还没有放弃我这个学生,而我以前从未在意过!

今天众目睽睽之下,老师您并没有很大声的在全班人的面前批评我(我的心里更难过,很内疚),并且也没有强行在课堂上没收我的手机,这是给我面子,是尊重我,是给我自我改过的机会,更是老师关心我的表现!我开始发现,原来还是老师关心我、在乎我的,并没有放弃我这样的学生,我本以为像我这样的学生老师是不会管的,早已放弃了,不会浪费时间在我身上的。

谢谢您!我会用实际行动来回赠你对我的不弃!

滕浩

08321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321那天下午课外活动,我在他班上作业课。当我把作业题抄在黑板上后,就让学生们将题目抄在作业本上做,我坐在讲桌边进行备课,中途当我抬头扫视了一下学生时,看见靠近讲台坐在前排的滕浩没在做作业,而是两只手合在一起,且两眼紧紧地盯着手。我起身来到他的跟前一看,原来他在玩手机,估计是在发短信。当他抬头惊慌地看着我时,我已把手伸过去,并弯下腰,轻声但又严厉地对他说:把手机给我!然而,他却很快把手机放进了口袋,低下眼皮,也不看我,说:我不给!语气十分强硬。我再说一遍,把手机给我!”“我就是不给!他的语气也依然很强硬,并且脸色也开始十分难看起来。我又说了一遍:你到底给不给?!他坚决地说:我就是不给!我正准备强行把他的手机没收,但转念一想,何必呢,学生嘛,知道错了就行了,非要采取强制的手段使师生间的矛盾激化也没有什么好处,这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冷静下来,但还是轻声而严厉地对他说:你想和老师对着干,是吧?!”“我不想和你对着干。但他的话有点底气不足,神态也是有点害怕的样子。我说:算你明白,我量你也不敢!不过你既然不愿意把手机交给我也行,但你必需给我写1000个字左右的检讨书。你要对你在课堂玩手机一事进行深刻反思!”“我不写,我也写不出1000个字。”“那么,折半,写500个字,怎么样?”“我试试吧。” “下个星期一交给我?”“可以。他说完后就开始做起了作业。没有想到他真的按时把检讨书交上来了,而且从行文和日期上看,也是他犯错的当天就写好了。写得如此的诚实和真情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们常常听有些老师说,宽容是一种软弱,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学生的纵容。可是,从滕浩同学的这份充满诚恳的认错态度和情真意切的感激的检讨书中,难道我们能怀疑对学生的宽容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纵容吗?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学生难教,师生冲突时有发生。老师痛恨、暴怒甚至大骂学生其实不懂我的心”。于丹老师有一段心语: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是成功。”是的,如果老师对学生宽容一点,理解一点,温柔一点,就能以静制动,很多师生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无赖细鱼逆水上 浪花溅出玉珠飞”。张亚波、张洁华在他们的《教师宽容的艺术与境界》一书中写道:现在的学生本身既活泼又淘气,因而在当代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来许多新的心理变异,因而时常“犯错”。为此,教师应当具有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教育理念,懂得宽容,并掌握宽容的艺术。是啊,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容易破碎,它需要教师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就是一种宽容。这种宽容,不仅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塑造学生。

(二)对新课程改革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诗意化课堂,是我们对“美的课堂”的痴心的追求!在我们的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所有的课题参与老师,尽最大的可能充分挖掘教材、教师、学生、生活等资源,把诗意化教学变成一种“常态教学”,不苛求完整课堂的诗意地充分呈现,但一定首先要让自己有一个诗意的心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诗意地栖居,完成师生情感和价格的最美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保证学生以一个健全的人走向火热的社会。这就是诗意化教学研究对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的价值所在!

七、诗意化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基本成效和基本结论

我们着手从事课题研究的二年多来,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课题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基本结论可以用“三个变化”来概括,即“教师的变化”、“学生的变化”和“家长的变化”。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及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实践中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与认知,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师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一)教师的变化

1. 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和业务素质

通过课题研究与讨论、实践与反思,使课题组成员及我校政治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开拓了教学思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能够自觉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实施教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在200912月马鞍山市骨干教师观摩课中,韩培良老师诗意化教学公开课上,他尽量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究、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知过程来获得知识,学生回答问题结束时,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你回答的比较好等)来评价学生,做到了创新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这样学会了驾驭开放的课堂教学,解放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的学习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能以一个平等对话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教学活力明显增强。这就是教学的真正的诗意,是美的课堂的充分呈现。

2. 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念变了

“课程资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课程资源既指“课程物质资源”,也包括“课程人力资源”。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应该既要拓展思想政治课是课程资源内容,同时也要重视“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重视在师生互动中形成课程资源。诗意化教学特别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互动中所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如陶学斌老师在执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时,就是充分利用了“清明节去踏青”这一“预设性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去踏青去扫墓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许多精彩的教学资源由学生“生成喷涌”,从而整个课堂轻松自由、活泼快乐,诗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再如,韩培良老师在执教《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对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条线索——“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往前走”。在课堂上提出设问(1)有形手、无形手分别代表什么?(2)为什么需要手拉手?(3)在“往前走”的过程中,两只手的作用地位相同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这一教材结构的调整之巧妙,有着非常好的艺术性。作为教师应建立大教材观,要确立“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

(二)学生的变化

1. 转变了学生学习的理念,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通过对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转变就教师教学的理念。同时也转变了学生学习的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通过鲜活的宣传教育策略,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上自己不再是听众和观众,而是课堂主角。

当涂二中高一(3)班的王慧敏同学在她的《我为诗意课堂叫好》一文中说道:

“高中政治课对我一个高一的学生来说,感觉有点“想说爱你不容易”,想学好政治课,但明显感觉到比初中难度大了许多,虽然学的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知识,但是“抽象”却是我最大的感受。但是这种感觉在开学不久后就被李老师给改变了。

“有一天,李老师告诉我们,他打算尝试让课堂充满诗意的教学,让我们在诗意化的政治课堂中享受知识的快乐。我们很高兴,但我也为政治老师担心,政治课堂能够诗意化吗?什么是诗意化教学?采用诗意化教学后,学政治真的不累吗?是享受吗?但是随后的几节课确确实实让我改变了对政治课的看法,也从内心喜欢上了政治课。──啊,我终于尝到了诗意化教学的魅力。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同学感觉到越来越喜欢上政治课了,政治课的学习,在老师的诗意化教学的引领下,其实并不枯燥!我们生活其中,不仅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同时也享受到了诗意课堂给我们带来的无比快乐。

“李老师在用爱心和智慧,构建诗意栖居的政治课堂!

“我为诗意课堂叫好!”

2. 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诗意的课堂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才会提高。通过这一年多的诗意化课堂教学的实施,表现课堂上爱问的人增多了,回答问题的人增多。如韩老师在课外把他所带的班级的同学分别成立时事政治兴趣小组、法律兴趣小组、环境调查兴趣小组。要求同学们把一周内所发生的事进行调查并记录下来,每周一早晨由每个组的小组长或成员进行汇报,同时结合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时事政治小组在汇报20089月美国的金融危机时,结合《经济生活》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来立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环境调查小组的同学们开始喜欢利用家中的一些废弃物或物品来制作小东西,该班的彭荣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环境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有位家长告诉他,他的孩子利用洗衣服、醋、去蚊喷雾剂的罐子制成灭火器。

3.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通过对环境调查兴趣小组的实地调查,同学们都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部分同学能在校自觉的捡起地上的垃圾、剩饭菜不乱扔。有关家长反应孩子回家要求母亲提篮子买菜,尽量不要利用塑料袋,很多同学能与父母讲高毒、高残留农药危害,要求父母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杀虫,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杀虫。真正做到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通过法律兴趣小组的调查,同学们的维权意识提高了。据有关家长反映,孩子要求父母在外打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一旦侵权就有法律依据,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家长的变化

在诗意化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有部分家长向学校反映说“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里目的是读书,而老师却让他们搞什么兴趣小组,这岂不是浪费了孩子们的宝贵时间?”但通过孩子们回家给与家长的交流或沟通,后来家长们改变了看法,他们反映学生参与调查活动改变了看法,孩子变的愿与父母交流与沟通。也愿与父母一起参加活动。家长们由反对学生参与调查活动变成了支持子女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少家长表示,只要需要,他们愿为学校开展类似的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9世纪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着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学生们在课堂上行走,也依然充满着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课堂上。课堂,应该是诗意永远流淌的地方!诗意课堂教学的研究,给我们和广大的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以上的“三个变化”只是我们从课题的某个侧面谈到了课题研究的成效。我们认为,诗意化课堂教学课题的研究,将会继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的成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八、关于思想政治诗意化课题研究的困惑和思考

任何形式都要为内容服务,过程要为目标服务。我们在从事诗意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困惑一:思想政治课也能进行诗意化教学吗?诗意化教学真能促进思想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吧?

记得课题于2008124在石桥中学开题报告会上,来自市22中的教科室主任刘爱和老师曾提出这样疑问:我是教语文的,语文教学应该说诗意无处不在。可我难以想像,思想政治教学也能进行诗意化教学?其实,这一疑问不仅是刘老师一人有,我们从事课题研究的好多老师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疑问和困惑。

我在会上解释道,只要是课堂,就有诗意。诗意化不是要求我们的教师用诗歌来教学,而是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乐而学,学而得,诗意化课堂就是一种美感课堂,课堂应该是美的课堂,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然,思想政治课堂也应该是美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发现美?又如何用我们智慧来创造思想政治课教学之美呢?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让“诗意”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师生真正地沐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诗意美感之中呢?很多老师在实施诗意化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

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能否会更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让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习,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哪有不提高教学质量?当然 ,这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阵痛“过程。

困惑二:诗意化教学如何做到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的。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预设存在着许多“机械刻板”之类的缺点。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事前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或教案”,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地创造。“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体现和落实,在于是否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景”,而要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景就必须找准课堂探究设计基点,只有找准课堂探究设计基点,才能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课堂。而“动态生成”主要来自学生“动态”,那么学生的“动态”具有不确定性,零乱性、偶然性,如何做到预设和生成的统一,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和谐、诗意流动,这是诗意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难以把握的东西。

困惑三:思想政治教学诗意化如何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性的知识,是一种理性知识,而感性知识则是表面的外在的现象性的知识,诗意化,应该可以纳入感性知识的范畴,形式是诗意化的载体,如何通过感性来揭示理性,我们在诗意化的教学实践中依然难以驾驭。

当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我们的诗意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困惑远不止上面三个方面,如,每节课是否都要进行诗意化教学?诗意化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去界定这个标准?由谁来界定?诗意化教学是否很神秘?它离我们的师生的生活远吗?如果我们的课堂过分轻松,学生真的能学有所得吗?思想政治教学,其本身应该是十分严肃理论传授过程,诗意化不否容易冲淡教学的成效?诗意化“化”到什么程度,如何通过诗意化的教学来真正地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学质量?师生的诗情如何而来?教师有了“诗情”就一定能够“化意”吗?如何才能顺利地实现从“诗情”到“化意”的过渡和转化?在诗意化教学中,师生角色和作用如何定位?诗意化教学能否可以说是生活化教学?等等。在我们所从事的诗意化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上所提及到的困惑将长期存在,这既与我们课题组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关,也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有关,也与缺少明确具体的思想政治诗意化理论的支撑有关。当然,这些困惑和问题都是实践的困惑和问题,也都要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过程中,我们对诗意化教学的认识将会逐渐的深入。

我们的诗意化教学实践的研究,应该说还是刚刚起步,所获得的教学成效也还是非常浅显和有限的,我们所研究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诗意化教学的研究之路还是很漫长,我们将继续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探索,使诗意化教学这朵灵动的教学之花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艳丽的开放。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通过我们两校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诗意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今年4月,课题组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以《高中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为课题积极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该课题已被省教科所正式批准立项,这将极大地推动诗意化教学的研究从“实践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我们课题组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一个更新的角度来继续推动诗意化教学向纵深发展。我们相信,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将会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我们两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的提高!

九、课题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课题研究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许多问题:

(一)存在问题

1. 教学资源问题。课程和教材由于综合性较强,任课教师普遍觉得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新教材配套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课本的配套资料,希望相关单位,能为一线教师提供需要的教学素材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2. 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性资料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和归档,教师的课例、反思,学生的作品等整理不够。完善、收集、整理资料工作有待提高。

3. 由于课题组成员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有限。在研究的过程中虽然有好的想法但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形成的文字资料比较少,很少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论文形成理论进行交流。

4. 课题实践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它所探究的内容,似乎与高考命题没有直接关系,加之它难调控,费时费劲,个别课题组成员和学生对诗意化学习持观望态度,参与热情不高。

(二)下一阶段研究打算

1.推动教师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

2.组织好相关的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使课程资源得以恰当的应用,并全力打造精品课堂。

3.对已有材料进行归类总结,对已有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与教研论文。

4.加强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成果呈现形式

和结题报告书,学习笔记,诗意化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的发表课题研究论文集和材料汇编,研究报告等。

 

201010

 

 

主要参考文献:

1万亚平等主编:《灵动之美:郭惠宇老师教学艺术初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5月第一版

2.武礼建:《让教师走进诗意的课堂》,“开江在线”,20071025

4.张文质等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月第一版。

5.江苏宜兴市都山小学课题组:《让学生诗意地享受学习——“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研究报告》,“小学语文部落”网站,20061213

6.王静:《喝彩,为诗意课堂——从〈一夜的工作〉谈王崧舟校长的诗意语文》,来自江苏张家港市合兴小学网站 2005418

7.《对诗意的解读》,来自《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8.高金霞:《让课堂涌动生命的诗意》,来自江苏丹阳市大泊中心小学网站

9.刘小枫著:《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0月第1

10.冯铁山教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批准文号: FHB050605原名《新诗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

12.房龙〔美〕:《宽容》,吉林出版集团,200911月第一版

13.张亚波、张洁华:《教师宽容的艺术》,来自“豆丁网”

14.襄河的鱼:《孔子的诗意课堂》,来自新浪博客“焦作一中语文工作室”,2007317

15.陶学斌:《让学生诗意地栖居于课堂》,《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九期

16秦芳《转换五大教学矛盾,提高学生参与能力》《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四期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