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校本课程>>正文内容

“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子课题行动研究方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子课题行动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组以《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蓝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指南,开发校本课程,选定了“南村侨联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行动研究”为子课题。

1、开展本课程是实施国家新课程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新课程方案中3-6年级、7-9年级和10-12年级(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和重大改革。它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纳入到国家课程的整体结果中来,从而改变了传统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区别于学科的课程形态,蕴含着更完整的教育价值观、学生发展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资源观等教育理念,是促进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重大转变,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结合本土,开展富有南村镇侨联中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展本课程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它强调通过经历来获得体验,包括对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情景和问题的体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动手,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社会责任等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以前,我们的课程结构里只有封闭的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学科课程,而没有与社会相联系的课程。基础教育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开放的学习途径和发展空间。开展富有南村镇侨联中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

3、开展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任何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反思学校教育所体现的教育观念,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管理观等。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转变学校教育行为方式,反思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常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立积极向上的学生行为文化和教师行为文化,由此改变着学校中人的行为文化。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发挥课程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学校的自主发展意识,超越纯粹依靠经验办学和依靠行政指令办学的局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只有实践才能有所体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各类关系的个性化策略。在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学校文化,积淀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我校特色品牌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和管理,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2、综合实践课程“443模式”:番禺区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443模式”是指课程实施的“四个步骤”:第一步,规划活动领域、设计活动主题;第二步,制定课程计划,建立课程档案。课程结构的“四个单元”: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课程评价的“三个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该门课程,创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教师由习惯使用专家编写的教材转向自主设计、自动研发,由单一的传授者发展为双向的研究者;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科课程的教学,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该门课程,软化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3、铸就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该门课程,建立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实施逐步形成办学理念,达成办学目标,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编写“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系列丛书”(特色校本教材):包括学科课程系列,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等。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南村镇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总课题,我们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开展“亲近与探究自然,体验与服务社会,传承与发展文化,认识与发展自我”主题活动,实现南村镇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目标。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

“人与自然”系列:《校园建筑测量研究》

“人与社会”系列:《保护我们的家园——平南高速环保调查》

“人与自我”系列:《“爱”有多重》、《寻找名人的足迹》

“人与文化”系列:《古代礼仪文化探秘》、《走进历史现场》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实际操作,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应用中进行研究。遵循“计划-行动-交流-评价-调节-成果”的程序,再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归纳,总结出教育规律。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外出访问,实地考察,对有关资料进行查实、整理和统计,从中进行归纳、比较,积累素材。

3、个案研究法选择有典型的个案进行跟踪研究,探讨行动研究过程中呈现的问题,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提升案例的价值,引导师生通过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对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经历过的事物、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归纳、综合、分析、提炼,寻找出研究的工作规律性的东西,即经验。并以此预测、指导今后的研究工作,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200710月—20082月):活动的准备阶段。活动准备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构成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在活动准备阶段,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活动具体目的和任务。

第二阶段20083月-20093月):活动的实施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入实际活动情景,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

第三阶段20094月-20096月):总结交流阶段。总结交流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阶段20097月—20099月)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推广研究成果。形成包括课堂教学系列、学生活动系列、地方教材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系列等在内的“综合实践校本化实践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 南村侨联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 教材、学材 )

2、《南村侨联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论文汇编》 ( 论文集〉

3、《南村侨联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 (作品集〉

4、《南村侨联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 案例集 )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研究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