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热点专题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背景材料: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1、《决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决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大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发展时期的要求。

3、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要求

(一)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四) 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五)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三、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进行具体部署。①积极扩大就业,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四、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学科分析

一、 政治常识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性、重要意义)

3、从政治常识分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⑴ 要重视正确履行国家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⑵、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各级国家机关应以人民利益为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⑷. 维护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关系。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为: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⑸.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⑹. 坚持党的领导、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新的内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⑺. 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必须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⑻、坚持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注重社会公平,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并不充裕,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

3、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要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附小专题:⑴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⑵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5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关注弱势群体,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6积极扩大就业,切实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7、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调整国家财政投入的方向。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

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正是针对我们目前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一深刻变化的实际提出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谐社会要求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矛盾的统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即各种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避免第二种情况,就必须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统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5)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6)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就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课堂练习: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中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贫困阶层与弱势人群的出现、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本身构成了威胁。

1)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

2)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如何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应当如何协调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答案:(1)①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以合理、优化的方式构成整体的时候,整体功能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协调社会内部利益冲突,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5分)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仅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5分)

(2)要大力发挥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完善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要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利用财政、税收等杠杆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每点2分)

(3)①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协调人民内部矛盾;(4分)②政府应履行好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搞好经济调节;(4分)③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