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原创:政治易混知识点之哲学常识

1、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二者都是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于物质第一性,实事求是着重于规律的客观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前者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要求,后者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实质两者都是要求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包括,即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而意识的能动作用侧重于认识世界,对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

(2)主观能动性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

4、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关系:

第一、这两种作用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泥沆。

第二、这两种作用是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要求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关于对联系的认识

(1)哲学上的联系概念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这一共性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辩证法范畴。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唯物辩证法讲普遍联系,是说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各个事物内部,以及该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所以两个事物之间要存在联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两个事物之间就不存在联系。

(3)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凭空建立联系。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本质的必然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说联系的客观性。从该角度说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联系,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这体现了人的主能动性,但决不是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事物状态的改变,并没有否认该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只使联系多样化了。不管联系的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变化,但终归是联系这一点不变,是客观的。

6、并非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随着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认为任何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7、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虽然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问题,但二者有严格的区别。

(1)两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两者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则是矛盾侧面。正因为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两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

(4)两者的方法论不同。主次矛盾原理的方法论是: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方法论是: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8、矛盾分析法与一分为二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

9、正确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

(1)明确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折弯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说明事物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说明量变不断积累着破坏事物性质的因素和力量,一旦超过度的界限,必然发生质变。

(2)对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要注意,特别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

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另一种是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位置上排列组合而导致质变。对后者应结合实际事例加以理解,如金刚石和石墨、田忌赛马、音乐符号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都是由于排列组合方式的变化而引起质变的,不是因数量的增减引起的。

(3)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就是量变质变规律。

10、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并非量的关系,而是质的关系,即理性认识并非感性认识之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质的飞跃。

11、综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紧紧抓住对各部分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不会形成新的认识。

12、关于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问题。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正确的认识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实践过程就成为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发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说来,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了实践,没有别的东西具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没有别的东西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更不能从主观世界去寻找。这一点我们党和国家是有沉痛教训的。

13、正确理解哲学上的价值

(1)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事物在具体领域中劳动的凝结,因而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商品的价值、道德价值、文学价值等。

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因而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

2)哲学世界观领域讲的价值,是具体领域价值的共性的反映,它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种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4、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

1)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在我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但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和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

3)如果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了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就会陷入个人主义。

15、人生价值与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

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具广泛性,抽象性。

一是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一方面人以自己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个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满足。因而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6、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价值的特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大小的一种评价标准,是人们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时所持的基本观点。

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科学、最高尚的人生价值观。而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以利己主主义为目的,把金钱和财富当成人生价值的标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