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好的设问在善于揣摸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关键之处,相机诱导。好的设问应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发现问题的能力、驾驭知识的能力以及求知的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应核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这样才能使“问”真正起到应有的功效。
 17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都教给人类的全部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德行和深刻的虔信的艺术。本文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设问的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
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课堂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一个好的设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那么好的设问应具有哪些功能呢?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 一、好的设问应具有的功能
 1、好的设问应具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
 所谓创造能力,是指在一定动机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创造的本质在于新。凡是经过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而产生了有新意识事物和思想都可以称为创造。创造能力人皆有之。教育是人的创造能力得以涌现、发挥的决定性条件。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创造力。爱因斯坦指出:“要是独立思想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一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的创造史,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把创造性人才视为社会珍宝,在当今世界面临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进人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求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求学问,而应该培养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才能收获的事业,因此,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2、好的设问应具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 思维起始于问题,最鲜明的能动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思维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可以导致对人所面临问题或课题的解决,问题性是认识不可分割的特征。思维通常由问题而产生,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部怀疑和标新的历史。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牛顿如果提不出苹果为什么下落问题,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如果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什么跳动的问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所以提出问题很重要,好的设问启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其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
 3、好的设问具有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课、节、框的结构学习知识的,这样会不可避免地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只能应付一些简单问题。如果老师不能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就会造成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时,仅局限于选择某个理论观点来贴个标签,而缺乏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缺乏居高临下,透过材料的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好的设问引导学生把散见在不同的课题、节题、框题的知识进行转换和联结,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 4、好的设问应具有培养学生求知能力。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知识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求知能力,将被时代所淘汰。只有那些跟得上时代步伐,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人,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与其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不如教学生怎样去学习知识。传授学生去“渔”的能力,则能使学生获得更大更多的“鱼”。求知能力就是“渔”,它好似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旦掌握它,便能终身受用。因此,一个好的设问应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既要教会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去学?
 二、老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 1、书本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不能问。
 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都是可以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那么这个设问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样的设问,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反这样的设问把知识教条化、僵化了,不能这样设问,要问那些既在书上,又没有在书上的问题。
首先设问的角度要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社会的热点问题往往也是学生极感兴趣的问题。例1997年2月以来,克隆技术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在教学分清主流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情境,1997年2月,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了,这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政府以及科技界、法律界都在热烈地谈论它,那么克隆技术在科学上有何重大意义?人们为什么对克隆技术心存疑虑呢?请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来进行具地分析说明。这么一问,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如何分析问题时能力。
 其次,问题的设置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讲民主的含义时,有的学生对于世界上是否存在绝对的、超阶级的民主存有疑惑,此时可启发学生: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学生通过回忆有关国家的本质含义,在教师的点拨下,就能够悟出其中的道理,解除思想上的疑惑。
 2、设问要给老师留下讲解的余地
 设问的目的不是考查他知道什么,而是要考查他得到了什么。因此,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给自己留下讲解的余地。提问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学生无法解答,太容易学生不用动脑筋,都起不到引导思路、开发智力的作用。提问又不能平面化,老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没有层次感和纵深度,也是不利于推进思考、发展智力的。这就涉及到提问的难易,深浅问题。要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并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来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形成递进系统,即使对最好的学生都是如此。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 例如,在教学“认识根本任务”一框,我设计了一组题目步步深入。
 (l)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何区别和联系?
 (3)本质与规律是同一的吗?
 (4)真理与科学理论有何关系?
(5)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否是一回事?
等等如此质疑问难,能将学生精神力量调动起来,并使这种力量有充分活动余地,这种提问有助于深化认识,突破难点。
 3、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
这样做的目的:其一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得到发展,避免常常遇到的那种“高分低能”的现象。其二使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得到发展,消除由于留级和学习跟不上而辍学的现象,使所有的人而不只是特选出来的一部分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不是与我们今日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吗?因此,老师的课堂设问要分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问不同的问题,学生基础比较差的,要问一些经过他们思考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让他体验成功喜悦,对自己树立信心;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要给他提出高要求,设问要难,让他有提高。
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使“问”真正起到它应有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科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