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05年高考时政热点八: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专题阐释】
  热点讲解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在全民族中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才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这一热点内容一直是贯穿于近几年来文科综合高考的主线,2005年的政治高考复习,应侧重于延安精神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两方面来准备。
  背景材料
  材料 一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新华网北京2004年6月28日电,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之际,题为"延安精神好,延安精神好!"--《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大型展览在北京开幕。来参观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展览的一幅标语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材料二 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004年9月18日,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论坛宣言指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等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材料三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于2004年5月10日至11日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树立起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努力成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

【学科解读】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遵守职业道德也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基本道德准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必须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从哲学常识角度看:①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要随社会条件的变化,不断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③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通过推广典型示范的做法,带动社会道德建设发展。
  从政治常识角度看:①民族精神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②国家职能。实施以德治国体现了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政治职能。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认识弘扬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义。
  从历史学科角度看,主要可以结合如下几个知识点: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重心。②1937年,延安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1942年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③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毛泽东等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但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④1948年4月,彭德怀和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1948年底,中共中央所在地迁到西柏坡。
  从地理学科角度看,应注意如下几个知识点:①位置: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位于东经107°41′-110°30′、北纬35°21′-37°31′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与甘肃省接壤。②气候:平均海拔为1 000米,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量为450- 650毫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③旅游资源:延安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民族圣地和革命圣地。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两圣两黄"(即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精品旅游品牌已在全国打响,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样题精析】
  【例1】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从唯物论角度看,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因为
  A.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只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做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从辩证法角度看,要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因为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C.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3.从认识论角度看,之所以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④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一致的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答题思路】解答第1题时要认识到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属于错误的意识。解答第2题时要注意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解答第3题时应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试题解析】第1题选A项。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属于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项不如A项直接体现题意。C项的说法是片面的,D项与题意不吻合。第2题选A项。要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要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故选A项。B、C项的知识点与材料不一致,D项不是材料要体现的观点。第3题选C项。②④的说法都没有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应舍去。
  【试题评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跨度较大,涉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相关内容。只有对题意准确地把握,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例2】材料一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 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根据所学的人生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
  (2)人们为什么如此敬重郑忠华同志?
  (3)我们应怎样像郑忠华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答题思路】解答第(1)题时只需指出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人生观道理即可。解答第(2)题时应注意围绕"为什么"来组织答案。解答第(3)题时应重点回答"怎样"。
  【试题解析】(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人们对郑忠华的尊重与认可。
  (2)主要是因为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志。
  (3)首先,应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要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把贡献放在第一位,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具有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
  【试题评析】本题属典型的材料型问答题。材料型问答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试题材料,二是试题要求,三是试题设问。解答该类题型首先要认真阅读试题材料,弄清所给材料要说明的问题。其次要注意试题要求,即运用什么知识或理论回答问题。最后还要注意试题设问的具体要求。从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设问来看,大体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三是"怎么样",四是"谈认识""谈理解"。解答本题应注意根据所学的人生观知识回答。

  【样题展示】
  (一)学科内综合题
  一、选择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3题。
  1.全党弘扬延安精神,保持我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这主要体现了
  A.党的政治职能B.党的思想领导
  C.党的组织领导D.党的文化职能
  2.在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仍然务"延安精神"之实,务"坚持艰苦奋斗"之实,这主要是因为
  ①延安精神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②它是一种高尚的生活作风③它是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主观条件④它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A.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3.弘扬延安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应该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③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据此回答4-5题。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
  ①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增强民族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5.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出现了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非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②实践要以正确认识为指导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④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两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决定从2003年起将《纲要》颁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据此回答6-7题。
  6.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其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②有利于市场交易原则的贯彻落实③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职业道德④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7.我国之所以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因为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②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公民道德建设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③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高尚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据此回答8- 9题。
  8.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③既要注意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9.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根本原因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变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联系的观点③坚持适度原则④两点论、两分法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运用人生观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有个别人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东南沿海某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因此,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已经不应该再提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B2.D3.A4.D5.D6.A7.C8.A9.C10.B
  11.(1)①价值观对人类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活动、人生选择起积极作用。因此,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指导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②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因此,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我国整体水平来看,还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党和人民应该坚持延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②提倡延安精神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③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延安精神是我党和全国人民事业成功的保证,必须坚持。

  (二)跨学科综合题
  一、选择题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据此回答1-8题。
  1.延安从气候类型上看,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延安所在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造成这一状况的自然原因是
  ①植被破坏严重②滥砍滥伐③植被覆盖差④夏季多暴雨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3.从地理位置上看,离延安最近的沙漠(地)是
  A.毛乌素沙地B.腾格里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D.巴丹吉林沙漠
  4.延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重心是在
  A.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B.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
  C.抗日战争开始之后D.解放战争开始之后
  5.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①反对主观主义②反对宗派主义③反对党八股④反对官僚主义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6.1947年,在陕北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几次重大战役的胜利,这些重大战役是
  ①青化砭战役②羊马河战役③沙家店战役④孟良崮战役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7.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在对延安精神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
  ①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更好地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③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④使延安精神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8.弘扬延安精神,对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应该是
  ①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②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精神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③只有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④把延安精神与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完善自我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黄宗羲却认为:"然则其所谓法,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认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位思想家分别生活在和时代,黄宗羲生活的两个朝代都曾迁过都,前一个朝代都城从今天的迁到。
  (2)这两位思想家论述的核心问题有何不同?
  (3)我国已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概念,要求我们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密切结合起来。据此回答①-③题。
  ①我国古代最早提出以德治民的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②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说明
  A.我们在重视法制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及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B.以德治国可以代替依法治国
  C.德和法在治国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D.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③以德治国方略实施的哲学依据是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的治国之本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科学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D.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4)简要评析我国解放后第一部宪法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5)以德治民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并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2.D3.A4.A5.D6.A7.B8.C
  9.(1)春秋明末清初江苏南京北京
  (2)管仲认为法是天下人行为的规范,应由君主制定,让臣民遵守,其核心观点是建立君主专制。黄宗羲却认为封建国家的法律是"一家之法",应当先有"天下之法",其核心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3)①A②A③D
  (4)我国解放后第一部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加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联系:二者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是一致的。
  区别:①二者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前者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近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二者的基本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前者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③儒家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看作和"法治"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
  认识: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对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应采取扬弃的态度。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