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05年高考时政热点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专题阐释】

热点讲解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2004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中,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就业和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中共中央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纳入修改的新宪法中去。这些足以说明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成为我们今年高考不可忽视的热点、重点。在复习备考时,要结合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充分领会党和国家有关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重要会议的精神实质、措施及重大意义。
  背景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的发表
  2004年9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到200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 506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 373万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0 902万人,全国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达3 655万人。到2004年6月底,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达4 996万人。农村社会保障正在推广养老、医疗、低保三项试点。
  材料二 社会保障视线聚焦非公有制企业职工
  2004年6月5日《经济日报》报道,我国将根据所有制结构调整就业形式变化的需要,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今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亿,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6 000万。
  材料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抓紧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工作,抓好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搞好"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务必把对灾区的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学科解读】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①运用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②运用企业竞争的有关知识,说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③运用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和竞争性特征的知识,说明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④运用劳动者权利的有关知识,说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⑤运用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必要性。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从哲学常识角度看,可联系下列哲学道理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等。
  从政治常识角度看,可联系下列内容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国家性质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正确履行国家职能,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样题精析】
  【例1】吴邦国委员长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切实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职工身上,满怀热情地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从经济学上看,之所以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因为
①社会保障工作任何时候都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②社会保障工作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③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就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④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③④
  2.从根本上看,切实落实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
  A.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B.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C.是为了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D.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基本权利
  【答题思路】解答第1题时要正确理解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必要性。解答第2题时要注意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思考。
  【试题解析】第1题应选C项。本题既是组合型选择题又是因果型选择题。解答此题时,要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因为",只有选项和题干构成因果关系的才能入选,否则不能入选。应特别注意不能因果颠倒。社会保障制度牵动着千家万户,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要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企业深化改革,必然会出现部分职工失业,而失业人员只有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才能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选②④,即C项。①③说法本身错误,故含①③的A、B、D项不选。
  第2题应选D项。本题是限制性选择题。解答此题一定要从题干的要求入手,选出合适的选项。切实落实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基本权利,故选D项。切实落实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而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不选。A、C项与题干不符,也不能入选。
  【试题评析】该题把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与扩大就业问题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应注意审清题意要求。

  【例2】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认真落实企业及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国家为什么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答题思路】第(1)题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第(2)题可以从企业深化改革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两方面分析思考。
  【试题解析】(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
  (2)①这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②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为了发挥企业应有的活力,使新老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需要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③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是社会安定的根本前提。
  【试题评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不大,但分析时,应注意将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切不可泛泛而谈。

  【样题展示】
  一、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此回答1-3题。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
  ①完善市场体制②调节个人收入③减轻企业负担④缩小城乡差距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
  2.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③③对人民负责
  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④D①②③④
  3.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
  A.社会保障的最高保障B.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方式
  C.最低层次的保障D.社会保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这一措施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
  A.享受社会保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C.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5.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都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但与前两部分人相比,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更特殊、更紧迫,是整个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体现了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内外因辩证关系
  C.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D.主次矛盾关系
  2004年5月28日《中国企业报》载文指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一旦失去稳定收入,又不能正常享受各种保险和福利待遇,生活就会出现困难,各种纠纷也会就此产生。据此回答6-8题。
  6.社会优抚是政府对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
  ①军属②烈属③复员转业军人④伤残军人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7.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
  A.公务人员B.下岗人员C.残疾人员D.劳模人员
  8.由材料可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B.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C.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保障基本生活,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据此回答9-10题。
  9.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因为
  A.每个公民都可享受社会保障提供的援助
  B.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C.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D.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10.材料充分体现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
  A.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平等自愿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004年6月5日《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已经把《社会保险法》列入立法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严格监察执法,加强社会保障宣传,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据此回答11-13题。
  11.材料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
  A.平等性B.竞争性C.法制性D.开放性
  12.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反映了
  A.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
  D.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13.材料中劳动者依法维权是指维护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要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据此回答14-15题。
  14.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在于
  A.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B.提高劳动效率
  C.提高就业率D.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
  A.社会福利B.社会保险C.社会优抚D.社会救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据此回答16-17题。
  16.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主要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应坚持的原则。
  A.权利与义务相统一B.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C.效率优先D.按劳分配
  17.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
  ①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②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④消除腐败现象,巩固国家政权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8.某市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不高,下岗职工多,职工生活困难,深化改革阻力较大。该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克服困难,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使管理服务社会化,依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等。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该市最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使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上述材料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国家职能?
  (2)为什么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什么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该市领导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社会存在的弱势群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我国存在8 500多万文盲、3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2 000多万城市贫困人口……,他们是弱势群体的主体。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材料二我国正在全方位拓展救助渠道,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营利与非营利机构的密切合作;个人、家庭、企业、社区和政府共同分担等形式,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格局,切实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材料三中国民政部在今年组成10个工作组,下到10个省、自治区,深入街道、企业和贫困群众家中,和省、地、市有关部门一起,研究解决和克服"低保"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争取使进入"低保"人数达到1 235万人,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深入进行。
  (1)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体现了政治常识中的哪些知识?
  (2)上述材料中我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措施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3)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中我国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0.2004年6月4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将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随着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逐步减少,今年3月底降至146万人,预计还要继续减少。要继续确保这些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并为他们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1)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什么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要向失业保险并轨?
  (3)有人认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下岗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代缴完全背离了这一原则。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参考答案】
  1.D2.C3.C4.B5.D6.D7.C8.B9.C10.A11.C12.B13.D14.A15.D16.B17.A
  18.(1)①行使了政治职能,即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②行使了经济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③行使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职能。
  (2)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③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④是保持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⑤有利于扩大内需。
  (3)①社会保障制度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②要坚持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原则。
  (4)①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该市政府领导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并作出了科学决策体现了这一点。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该市政府领导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与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终于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该市领导自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9.(1)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以及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①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弱势群体要走入"强者"地带,既需政府和人们帮助,也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②事物发展有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需要有量的积累过程。因而弱势群体走入"强者"地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必须从现在、从我们身边开始做起。③物质决定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格局。
  (3)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②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20.(1)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有利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妥善解决职工离开企业后的基本生活问题,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这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的发放和下岗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仍然主要由国有企业承担,以致许多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这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必然要向失业保险并轨。
  (3)上述观点是错误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每个劳动者都应认识到,在社会保障方面,自己既有享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有履行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因此,有缴纳社会保障费用能力的劳动者必须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否则就不能享受这一权利。但在劳动者没有能力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情况下,由国家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利的维护,并不违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