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其中第六项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并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此,我们可以结合高中《思想政治》作如下思考。

一、与经济常识的结合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要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2.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并不充裕,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 3.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 4. 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与哲学常识的结合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的不同措施,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需要,而且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关系重大。

3. 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不是同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承认不同,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三、与政治常识的结合

1. 国家性质与职能的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原则。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 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为: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4.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5. 体现党的领导、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新的内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必须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