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高考哲学常识复习讲义(一)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论

一、知识网络

二、主干知识

㈠基本原理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之中的本质的东西,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调查研究,并认真思索,才能了解和掌握规律,并利用规律去改造世界。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物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错误倾向:

我们既要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㈡专题内知识链接

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中华英才》P118)

2.观念、思维、意识、精神的联系与区别

观念、思维、意识、精神是哲学常识中极易混淆的四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区别:①内涵不同。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观念也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思维是指理性认识,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过程,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教信仰者和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化。而唯物主义者则把精神看作和意识、思维同一意义的概括来使用,认为它是物质的最高产物。②外延不同。观念一般是指理性认识的结果;思维作为理性认识,则包括理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意识包括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精神则不仅包括这两种形式,而且包括人的心理状态等。可见,精神的外延最大,意识的外延次之,思维的外延再次之,而观念的外延最小。③具体用法不同。比如:“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和存在是对立统一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要有点精神”等。在这里,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2)联系:①它们相对于物质来说,都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是第二性的。②它们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具有能动作用。③思维包括观念,意识包括思维和观念,精神则包括意识、思维和观念。

3.正确认识主观、客观、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

注意将第一课讲的主观、客观和第八课讲的主体、客体区分开来,把握主观与主体、客观与客体之间的区别联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统一的。主观是指人的意识、精神,如理论观点、法律条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等等都是主观的东西;客观是指人的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客观是不依赖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2)主体即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亦即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认识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的统一,它们之间有着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3)①主观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观与客观相对,是属于意识方面的。而主体则是物质与精神、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统一,是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单纯的精神或自我意识。主体包括主观但不能归结为主观,人所具有的精神、意识等主观性的东西是在实践活动中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把主体看作单纯的精神的观念性的存在,就必然会把主体主观化、抽象化,也就不能理解什么是现实的主体。

②客观与客体两个概念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客观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它相对于主体而言具有一种优先的地位。客体则是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一个事物要能够成为认识的客体,必须首先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是,何种事物优先地成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则不仅取决于该事物自身的性质,同时也取决于同它发生具体联系的主体本身力量的性质和发展程度。自然的客观事物由于尚未同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关系,因此只是可能的客体,而不是客体。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有越来越多的新事物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成为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客体。

4.“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之间的区别

(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活动内容密不可分。

(2)“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包括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能动性。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的能动性与意识的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上述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更大。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不同 (《中华英才》P126)

6.正确把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即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它的根本要求是主观必须服从客观,做一切事情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包括三种类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区别:①唯物主义是相对于唯心主义而言的,它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它是对所有承认这一基本观点的哲学流派的总称。②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承认意识又具有能动性,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因而它是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③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则往往表现为唯心主义。因而它是不科学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联系:①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②从外延上看,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是意识决定物质,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具体形式主要是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

区别: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二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联系:产生的根源是共同的,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二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从主观出发,行为上都是不问具体情况,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一刀切,瞎指挥,都是主观主义的工作和思想方法。二者的结果相同,都必然会给工作带来损失甚至失败。

7.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中华英才》P144)

8.实事求是不等于创新 (《中华英才》P144)

㈢本专题考点与哲学其他专题考点链接

1.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破除旧观念,反对僵化。

(4)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6)实践是变化发展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分别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角度,说明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哲学依据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制约或影响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

(4)端正立场,以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指导,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5)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首先,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其次,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再次,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6)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创新精神。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内外因的作用,善于抓住机遇。

(8)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9)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发展认识。

(10)积极投身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1)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区别与联系 (《中华英才》P144)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二者都是重要的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但后者着重于规律的客观性,前者着重于物质的第一性。

实事求是既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辩证的唯物主义侧重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方法论,而唯物的辩证法侧重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方法论,实质都是要求主观符合客观,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把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的关系

①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这个根本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实在性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说物质的绝对的、不变的特性,即寄寓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③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在物质所具有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