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专题:对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的理论思考

【背景材料】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2004年,对于9亿农民来说,是一个金灿灿、沉甸甸的丰收年!粮食增产了,负担减轻了,收入增加了!9亿农民不会忘记,是中央一号文件,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一年前的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随后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一年过去了,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中国农业走出了多年的徘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中

的一大亮点。

【热点点评】

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这是2004十大国内新闻之一。做为一个热点话题,在2005年高考试题中必将考查。因此,要从多角度来了解和掌握这一热点。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意见》强调,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意见》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考点链接】

经济常识透视:

1. 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意见》中针对当前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要求力争实现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样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重大问题。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政治问题。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和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 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联系教材中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措施,结合经济热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要稳定和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和各项基本政策,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执行中央政府一号文件等,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力量源泉。三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四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五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六是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这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七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种植结构和产品调整,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4.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农民收入的增长,必将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哲学常识透视: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中央政府一号文件的出台,就是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这体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落实文件精神,这体现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在中央政府一号文件的指引下,2004年我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体现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2.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重大问题。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政治问题。这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办事情要顾全大局,同时也要重视局部,局部也制约和影响着整体功能的发挥。(2)经济结构调整,体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排列时,整体的功能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也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当事物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也能引起质变。(3)党和国家能够站在长远的战略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认识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在国际竞争能否取得有利地位。这既体现联系的观点,也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 内外因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根据和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通过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是要依靠各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这体现内因的决定作用。同时,还需要党和国家在政策上,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保障,东部地区在科技、人才上及物资上给予支助,这体现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府一号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体现了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4.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农民收入近几年一直增长缓慢,农民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2004年我国农村经济取得喜人的成绩,粮食增产了,负担减轻了,收入增加了。

5. 按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文件中明确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体现我们要按规律办事,这决定我们办事情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能否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各地干部群众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本地经济,这体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树立和坚持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这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人民群众是实和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增加农民收入还是要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和奋斗;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我们也要为群众利益而奋斗。

政治常识透视:

1. 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国家的主人。这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有利政策,维护广大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中央出台这一文件,是我国国家性质的体现。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国家的对内职能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体现了国家认真履行经济职能。

2. 国家机构活动原则。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我们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切实采取政策,发必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3.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思想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预备题型】

材料:.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新经济召开。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有: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正确的意识对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我们办事情要以科学理论为出发点

2.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预备题型】13.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好势头的情况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

3.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 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看问题

C.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预备题型】

4.材料一:2004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从总体上说,是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等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政策措施产生的效应。

材料二:会议认为,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新课题新挑战。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粮食增产是恢复性增长,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任务艰巨;农民增收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将更加严峻。

上述材料体现的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预备题型】1.C 2.C 3.B

【解析】1.C 2.C,材料中强调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办事情要抓住关键和重点。3.B,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困难和问题,是用一分为二的全面观点看问题。

4.(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是。2004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是在党和国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取得的。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2004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绩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3)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根据“人努力”体现各地干部群众,积极努力,克服困难抓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策好”、“天帮忙”体现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取得喜人的成绩,说明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4)看问题要善于运用全面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新课题新挑战体现了这一点。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04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5年我们将迎来新的机遇,但前进的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