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滑过”现象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路政建设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道路并非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原因在于笔直的道路往往促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造成路边“景点”的流失,而且削弱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力,并滋生其惰性心理。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蹴而就;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也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任何一堂政治课上,只要稍加留意,都可看到类似的“滑过”现象。根据其具体特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对“非标准程序”的排斥,造成一些颇具探索价值的素材无形中“滑过”
一般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对相关内容的各个部分输出形成了某种固定程序,不妨称之为“标准程序”,也就希
望课堂教学能沿着这条程序顺利进行,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在昆明召开的一次教学观摩会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课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整堂课以清新淡雅隽永风格感染和启迪着学生。在理论讲解之后,教师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请用联系的观点,为云南的发展献计献策”。在实施讨论前,为了保证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教师出示云南及周边省市、周边国家的地图,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引导学生把握云南省内、云南省与我国东部及与边境国家三个关系层面,继而形成以上三对联系的分析角度。教师原先设计是把学生分成三个组,首先让每组从2个层面中自选一个选题,然后组织讨论。但在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时,两位学生代表在自报选题的同时都很自然地想陈述选题的理由和解决方案,而教师却提醒学生“待会儿说”。接着让学生讨论,结果由于下课时间已到,原先安排交流发言这一环节没能进行,教师也只能匆匆小结而结束。听课者都为这匆忙的收尾而流露一丝遗憾。
实际上这堂课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安排学生交流发言这一环节,当学生自报选题急于讲出理由和方案时,该教师应改变原来的设计程序,改变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就会兴味盎然。这就是说当学生有价值的行为偏离教师教学设计的标准程序时,作为教师应悦纳学生的“非标准程序”,善待学生的“闯祸”,不让颇具探索价值的素材无形中“滑过”,将过程的唯一性转变为多样性,让他们思想的火花在涌动的思维中点燃,睿智的星火在闪动的思维中堆藻。
二、教师习惯于自问自答,使学生错失了许多自主活动的机会,使教学中值得探索的关键问题“一滑而过”
例如,有一位初中政治教师在讲“依法保护环境”知识点时,对学生说:“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问题,它需要各种手
段,你们想一想到底需要哪些手段呢?”该教师强调要全面考虑这个问题,却又几乎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依我看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科技手段等是不可少的,另外特别重要的还有法律手段。”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时空就被剥夺了,发散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其实,教师用不着这么急着说出来,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和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仅涉及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科技手段等,教师接着还可以对学生说:“环境治理保护的确需要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科技手段等,但从我们这本书来看,强调最突出的是……”话到此处突然嘎然而止,故意给学生留下一小段时间,让其默默思考,这样比直截了当告诉学生效果要好多了。
一堂课表面看来自然顺畅,但如果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频率和效果,进而影响整堂课的质量。因此恰当地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提供思维活动机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良好吸收。
三、设计了问题情境,也留下了思考的时空,但没有给以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造成一种事实上的“滑过”现象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完“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
关系”后,不加任何点拨和引导,居然要学生回答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这六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这六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教材叙述简洁,没有明确所表述,就连初次接触教材的教师也感到有点吃力,高一的学生就更是不知从何下手,这种状态下的探索活动形同虚设,无奈只能顺势滑过。
学生课堂的探究活动能力总有一定的“阀限”,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如果课堂提问难度太大,超出了这个区域,活动情境设计得再精妙,也只能从学生的眼皮底下“滑过”,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师应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梯度问题系列,激活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教学中的“滑过”现象,看似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有着某种程度的“无奈”,其实不然,“滑过”不是纯粹偶然的,它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性,可以说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和固守既定的教学风格的必然结果。因此,笔者认为要有效地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从根本上削弱它的负面影响,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一、尊重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
“滑过”现象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应试升学”的总目标使得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目中无人,总认为教学要围绕这一目标系统、有序地展开,而较少考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这就容易形成一种稳定、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要严格按照教师准备好的认知格式进行,使一些可能“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滑过”,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教学过程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性”。尊重这一事实,就应当使教学行为趋于多重整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严谨”“有序”‘完整”。因此,视教学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容忍“歧义”,接纳“质疑”,捕捉“异类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滑过”的机会自然也就会减少。
二、先学后教,且慢说破
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留下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体验;有时甚至要有意设置“陷阱”,形成思维的障碍,然后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究发现、交流撞击,实现认知结构的升迁。教师的睿智不是表现在“先知于学生”或“股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上,这样的话,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要想“滑过”也就困难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泗中学 202450)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