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复习指导>>正文内容

政治高考中如何调动和运用知识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根据政治考试说明的要求,考生要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实质是考生在理解、整理试题提供的信息后,根据试题创设的情境,在已有知识储备中有针对性地甄选出合适的知识,并将之组织、运用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考生解答问题时所需调动和运用的知识并非是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知识储备的。试题所设置的情境、提出的问题要求考生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甄选出相关的知识,将它重现和再认,并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将之运用在具体的要求中。
  (一)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1. 所谓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问题,主要是指运用知识的准确性问题。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对应的知识来说明。倘若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的情境、要求等不相符合,或者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答非所问,则对问题的回答就是无意义的。第二,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要求相对应时,也应满足知识体系上的科学性。这能反映考生在日常学习中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是否扎实。
  例1 (2008年广州模拟)近年来,针对孔子的思想,网民们各抒己见:有人一味推崇,认为应当弘扬孔子所倡导的诚信、礼仪等传统文化;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孔子的思想内容含有很多封建礼教,不适合当今的时代和社会潮流。
  针对网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不同看法,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0分)
  分析:题目中的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都没有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但这里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孔子思想。考生回答该题的难点主要是如何把“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知识区分与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1)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待孔子思想,要坚持两分法、全面的观点。我们应当弘扬孔子思想中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舍弃其中不适合当今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内容。网民们一味推崇或坚决反对的看法都是片面的。
  (2)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对待孔子的思想,既不能简单地肯定它,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民们一味地推崇或坚决地反对的看法都是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应予以反对。
  2.所谓“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主要包括是非判断、与题目关联度和答题方向性等方面的判断。如在非选择题部分的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差别。这种判断既存在于客观试题中,又存在于主观试题中。
  例2 (2009年镇江市第一次调研测试,第16题)财政部提出今年要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这有利于()
  A. 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B. 增强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
  C.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D. 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分析:根据与题目关联度分析,B与题目毫无关系;A、C、D都与题目相关,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是从财政支出去讲的,而这里是讲财政收入问题;D项中的“低收入者”比较含糊,对达不到征税标准的人来说,个税的提高与他(她)的生活水平无关。所以根据上述关联度分析,只有C项符合题意。
  3. 应对举措:强调两个“度”。
  第一,“精度”,这里的精度是指精选、精编试题,进行精练,切忌只有量没有质的练习,不能做劳而无功、甚至劳而有害的练习;同时进行精讲,要根据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分析一些试题。
  第二,“效度”,这里的效度,一是指选编的试题要达到的效果,是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还是训练基本能力;二是指批改的效度,要有批注和面批。
  (二)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以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情景材料呈现在试题中,是政治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政治科高考除了要求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课本知识外,还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来回答问题。
  1. 这里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一,主要是指与重大时政相关的信息。第二,是指在应试时,根据试题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信息。
  例3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2008年11月4日,_______在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当选第56届、第44位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_______裔总统。与此相关的信息有:当选者是谁,56届,44位,民主党成员,非洲裔黑人。
  例4 大陆与台湾关系。①2008年6月12日,海协会领导人陈云林和海基会领导人江丙坤在北京举行会谈,标志着中断 9 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双方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机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7月1日生效。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首航首发。②11月4日,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12月15日正式全面启动,两岸“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③11月6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台湾同胞大熊猫和珙桐树苗,台湾赠给大陆同胞长鬃山羊和梅花鹿。12月23日,大熊猫“团团”“圆圆”抵达台湾,入住台湾动物园。与此相关的信息有: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北京会谈成果,台湾会谈成果,互赠珍稀动植物。
  2. 应对举措:
  第一,积极搜集时政信息。
  对小时政,要分类搜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分析并完善相关信息。
  对大时政,要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其原因、影响(尤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应对等方面内容。
  第二,以热点时政整合教材。如围绕食品安全,分析原因(从市场、政府、企业、行业着手),分析对策(从政府、企业、市场、行业、消费者等角度着手);再如,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周年,从哲学、经济、政治、文化角度去整合。
  第三,掌握最基本的时政语言。如经济语言:科学发展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增长,扩大内需,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社会公平。
  第四,加强自主探究性试题的研究和命制。
  例5 (2009年苏北四市“二模”,第37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 简要说明“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济意义。(6分)
  材料二《决定》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不健全;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等。
  (2) 针对材料二的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应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分)
  材料三 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决定》指出,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3) 江苏是文化大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我们应怎样发展农村先进思想文化?(6分)
  分析: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生产关系的改革。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通过自主学习对材料二进行逐层分析,然后运用教科书语言和时政语言提出对策。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要从唯物辩证法切入,以文化生活中的语言为载体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1) ①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②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③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④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⑤有利于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本问满分6分,如果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2)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②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矛盾,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③健全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④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本问满分6分,每一要点2分,如果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3)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农村思想文化,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放眼世界,加强对外思想文化交流。(2分)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农村先进思想文化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的实际,发展适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的大众文化。(2分)
  ③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农村先进思想文化,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在继承、创新中发展文化。(2分)
  (三)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生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课本以及重大时事等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且要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的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所形成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等,考生检索知识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准确地调动和运用知识。
  1. 这里的“知识库”是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应具有的知识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例6 (2009年苏州第一次调研试卷,第33题)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下列选项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轻于老凤声
  B.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分析:这道题除了要运用哲学知识来解答以外,还要运用知识库中的古诗文知识。
  2. 应对的举措:
  不要刻意增加“知识库”中的知识内容,在平时训练中注意运用知识库中的内容即可,重点在运用“知识库”中的基本技能。
  第一,在经济学练习时,可编制一些数学计算题,或函数题。数学计算题如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纸币发行量的计算、外汇汇率的计算、增值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存款利息的计算。
  例7 下列图像(函数图像)中x轴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单位商品价值量,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分析:这是一道运用数学函数坐标来解答的试题。A为反比例函数;B为正比例函数;C中Y为定量,X为均衡变量;D中X、Y呈不规则变化。故答案为A。
  第二,在平时练习中,可编制一些以古文、古诗文、成语、俗语为载体的试题。
  例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有人比喻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运用相关的哲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分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破题。分析题意,可知其有一定道理,即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但同时又忽视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故而观点不全面、不科学。
  参考答案:(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事物,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运动过程,乘风破浪定会成功。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我们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过程中,要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而题目中的观点并没看到这一点。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光明,树立坚定的信心,又要看到道路曲折,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加强审题和解题能力训练。
  以上题为例,运用何种哲学知识,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暗示性语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运动过程”;同时掌握评析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