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初 中 政 治"交流——互动“教学处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内容摘要: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我探索以及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成为每个政治教师的重大课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合作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新的教学模式。初中政治交流--互探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

关键词:交流 互动 主体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曾对初三某班的50名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1、你是否喜欢政治科?

A、很喜欢 B喜欢 C 一般 D不喜欢

2、你是否喜欢上政治课?

A很喜欢 B喜欢 C 一般 D不喜欢

结果,喜欢政治的占80%。而不喜欢上政治课的占84%。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政治课太死板、太僵化。我们的教科书太枯燥乏味。几十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是桶与碗的关系,教学就是用桶里的水向碗里灌,学生成为知识容器和得分机器,师生关系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种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没有交流,教师与学生成了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虽然能掌握大量的知识,却出现了以下怪现象:

1、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被教

2、教师总是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

3、教师总是在思考,学生不用去思考

4、教师总是执行纪律,学生只有遵守

5、教师有权制定并选择规定,学生则遵守规定

6、教师有主导作用,学生围着教师转

7、教师有权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则要适应这些教学内容

8、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

于是,久而久之,学生只学会了适应世界,却不能去改造世界。巴西教育家弗形象地把它比喻为银行储蓄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储蓄行为,学生就象户头教师则是储户。师生之间以这种你储我存取代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户头里的存款越多,他们的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而这种批判意识可以使他们作为世界的改革者介入这个世界。学生进校时是一个问号,而出来时却成了一个句号。因此,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让师生共同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师生交流、交往中教学生互动、互促,形成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变被动、被迫的学习为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实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

二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其构成要素都为以下四个方面: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中介、认识环境。四个构成要素双双相互作用,彼此相互影响,建立起交流互动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围绕四个构成要素讲它的具体设计和应用。

1、加强生生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巧妙设疑,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我国,同学称为同窗,是同代人,他们年龄相近,地位相等,经历相似,年龄心理特征类似,按理说不存在代沟。但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学校中,生生交流,尤其是正式渠道的交流更是极为缺乏。一份调查表明,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主要是师--生单向交流)占86.5%,而生生交流仅占13.5%。在空间构成上,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几乎是秧田形的。这种形态适宜于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而不宜生生间的多向交流。长期以来,造成了部分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障碍,这就需要我们把学习的自由交给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自决。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以讲为主转向以导为主,巧妙设疑。

施良方教授说过: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使人们可以运用它来思考。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有目的设疑问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使之有序,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土地改革》这一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们听一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然后设计了下列问题:

(1)、歌曲中过去的事情大致指什么时期?

(2)、当时社会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才使妈妈终于盼来今天的好光景?

(3)、造成妈妈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却又冷又饿的原因是什么?

(4)、3亿多农民象妈妈一样没有土地,会给家庭、社会、生产力各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5)、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不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听之任之,会造成地主阶级什么样的心理?

(6)、盼来好光景后的农民最感谢的就是谁?有了这种心理后,他们在行动上对党和政府有何表现?

(7)、从高高的谷堆可以看出社会生产与土地改革前相比大变了模样,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

问题设计好之后,然后采取共生圈的形式,将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每个小组有1-2名优等生,4名中等生,1-2名差生,让他们自己开展组内交流,并将小组成员按不同的角色,自身的家庭环境等进行组合轮换,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互动、合作气氛,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一个成员的成绩,也即只有全组的所有成员都达到了教学要求才算达到目标,个人的成功必须以全组的成功为前提。因此,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帮助和关心。这时候,教师可以在组间巡视,了解各组的学习进展情况,随时和学生交流意见,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和个人。

组内交流完成之后,要求每组学生能把这七个小题目合并成3个大题目,开展组际交流,检查本组与其他组,比较掌握得比较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然后对照课本,掌握知识。

这种生生交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互动以后,大家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大家能逐渐学会既善于表现自己,又善于为别人表现提供机会,既善于自己发表意见,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提高与人相处、相交、合作共事的能力。

2、营造民主氛围,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杰斯说:教育者应让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交流互动教学强调教学的民主、平等和宽松,师生的互动互学、合作提高。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然而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的影响下,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则很少很少。笔者搞了一项小调查,结果令人吃惊:25、7%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与他们认真交换看法,甚至对学生的意见充耳不闻、不离不睬。有时还出现歧视、侮辱、体罚学生的严重现象。学生课堂语言交往行为中回答教师提问占91、3%,学生提问占0、9%,学生发表异议的占3、4%,其他占4、4,学生言语交往行为基本上仍是一个听师由命的非自主过程。有心理话愿意找老师倾诉的只占5%。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套上了枷锁。

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我们强调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而且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同时扮演双重角色,既当先生,又当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导中有学,学中有导,二者紧密联系,辨证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教师导的主要功能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一个愿学、乐学、会学、学会的机会,成为自我教育和发展创新的主人。例如:在学习《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出示了一个材料:一名日本学生在网络上攻击中国人民,说他们已经淡忘了抗美援朝战争,淡忘了那些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然后,提出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请你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首先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一两句话也行,然后推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并上台演讲。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无论学生怎样回答,我都以鼓励为主,对此学生反响强烈,情绪高涨,充分体现出教学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欲望。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陶冶,谁说政治课不能成为学生情感冶炼、人生洗礼的场所呢!

学生的质疑阶段是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换、师生平等民主讨论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使学生养成乐于思维和敢于思维的习惯。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认识环境,加强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交流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要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除了要在教学内容上挖掘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外部条件。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现代化教学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身、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人机对话,师生对话,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对话。

例如:在讲到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益时,我首先精选了几个案例(录象播放),让学生分析到底侵害了消费者哪些权利:

案例一:广东东莞某超级市场,一孕妇被保安怀疑偷了东西,被盘查搜身,后竟被剁去四个手指,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案例二:某消费者在某商场购买的金首饰,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为假冒产品,向商场索赔,遭到拒绝。

案例三:一难产孕妇在被送往医院途中,离医院二百里的路程竟然行走了40多分钟,原因是几名交警以车辆证件不全为由阻挠通行,后因耽误时间,孕妇失血过多而母子双亡。

录象一播,课堂气氛立刻火爆,于是每组学生都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就这样,我利用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情景教学创设了条件。

三、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提出的意义

1、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以“解放”为目的,将“关系”纳入教学目的。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相信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发现欲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强烈的内部动因,锐意进取,鼓励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的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将自己定位在学生的对话者的角色上,除了提出问题、启发、评判、奖励之外,其余的一切教师让学生自主地安排和进行,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能够积极主动预习功课,并且在课外对教材内容进行小组预读、分析和演练,以求能在课堂上顺利地作好应急准备。同时交往教学也满足了学生自尊与归属的欲望,使个人在自身目标的达成依赖于共同目标的实现,避免了多数人因少数人的经常获胜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课堂上鸦雀无声,逃学、厌学的现象不再出现,而是洋溢着齐心协力、竟相回答的气氛,学生的主体性有了空前的提高。

2、 交流互动教学有助于促进民主平等

人类社会在向民主平等的社会发展。民主与平等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在教学中实施交流互动教学有助于促进民主平等。

在教学中强调交流、对话,充分显示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民主与平等。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其原有的角色,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着平等的交流,学生之间淡化着好生差生的观念;教师帮助差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交流互动教学昭示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互惠、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 交流互动教学有助于加强相互合作

在交流互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主体,并不存在哪一方为主,哪一方为客。在这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对话,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交流产生合作,交流互动教学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讨论中也加强了生生间的合作。教学是双向性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只有进行有效的合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此时,班级里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而不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课堂充满了亲和度,大家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真正实现了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结语

布鲁诺说:“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地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交流互动教学的意义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地学习,并逐步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学会,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我们的政治教育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年5月

2、《教师博览》2000年6月

3、《中学政治创新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交流、互动、主体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