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学校德育>>正文内容

德育回归生活的审视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 当前德育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道德知识,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其结果培养出许多“道德专家”,而不是有道德的人。德育回归生活的意义在于关注人本身,造就有德性的公民。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德育回归生活价值,在当前德育的研究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旨在审视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其人性理念,实现德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德育 生活 人性
  
  一、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与可能
  
  传统道德教育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实践中,在理论层面也是如此。当今德育概念是在失去人性而趋向政治、社会利益的背景下形成的。这一点可以在德育概念中体现出来。从德育过程的维度界定德育概念的主要可以分为“施加说”、“转化说”。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中定义:“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种定义中,“施加”二字表明了受教育者没有被教育者看作真正的人,德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外在影响的施加,可以看出这种德育是为社会而服务的,根本没有认识到担负起培养有道德的人的责任,失去了德育的本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种定义没有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种转化,也可能在实践中成为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灌输知识留下理论空间。从这两种不同的德育概念的定义方式可以发现,在德育源头上,德育如果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达不到既定目标,那它必将失去关怀人的本性。
  杜威的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人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人的现实生活。德育是教育的一种,教育强调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德育也就理应适应生活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走向人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政治生活的目的,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政治思想品质的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可以发现,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所以德育需要走向生活。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要素分析
  
  在德育界关于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可谓众说风云,而涉及德育回归生活的定义更是说法不一。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可德育回归生活是指利用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对人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引导人过道德的生活。这也是本文探究德育回归生活的出发点。
  (一)德育回归生活的目的:培养有道德的人
  现行和过去的德育的一个缺陷是将德育等同于科学知识教育,按照科学知识学习的逻辑来组织内容、设定目的。其表现就是把道德知识压缩成书本移植到学校教育中,而且还称发展学生的品德,为社会主义造就新一代有品德的人,但是结果培养的是前面所述的“道德学者”。
  因此,德育应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和学生自身的情绪发展考虑问题。从学生品德与个性发展的实际出发的教育走的就是生活的道路,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品德与个性的发展,目的在于生成“有道德的人”。
  德育的目的从培养伦理学者到生成有道德的人的转换,意味着德育目的转变。培养有道德的人是现代德育的一个迫切的任务,在目的和价值取向上的回归是这一迫切任务中的必需。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内容:生活的综合体
  关于德育主要内容,在我国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它的形成是对中国文化中德政不分的传统的继承,也是现实政治需要的反映。但是这种德育有其弊端,最严重的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使德育变成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傀儡和附庸。基于传统德育存在的困难,一些学者提出新德育概念,仅限于道德教育。但这样的德育太狭窄,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
  德育回归生活的内容应走向与生活现象的综合,它专指道德教育,以人的品德发展为主要价值追求。但是与上述德育观有不同之处,首先承认人的道德发展是与人的整体人格的建构相统一的,不能与人的社会性发展割裂开来。在这一基础上,生活德育主张道德教育是与其他教育交织在一起的,不能与其他教育截然分割。在生活中,各种生活现象综合要素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我们通过丰富的生活现象,通过生活内涵,形成人的道德意识,生成有道德的人。
  (三)德育回归生活的过程:过有道德的生活
  德育过程往往是受教育者学习,教育者施教的过程。教育者通过对道德现象的分析,使受教育者意识到道德是什么。至于受教育者是否是有道德的人,不是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关心的问题。仅仅是希望受教育者达成这样的目的。德育回归生活的过程应是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在生活大舞台上,人通过自主构建、接受暗示等一系列学习机制,形成具有实践性的道德意识,体验到生活与道德关系,发展了其道德能力,并将其学习道德理念运用到生活中。
  
  三、关注人性:德育回归生活的实质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社会存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个性的核心。德育回归生活,首先要把人看作是人,要将德育置于现实生活之中。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与人的丰富生活相联系,做到在生活中培养人的道德意识,生成有道德的人。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人的道德形成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德育回归生活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人的德性。从根本上说是关注道德修养、关注人本身。
  生活和人具有主体性,那么关注人本身的德育回归生活,需塑造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由的道德人格,由三个目标构成:第一,提升人的需要层次,旨在强调德育要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人的个体道德是自主建构的,如果在德育中扼杀人的自然本性,而不是努力提升人需要的层次,道德生活中自律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当外界力量干扰自律行为时,行为也就可能失去子控而表现出非道德的行为来。第二,培养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旨在强调德育的最基本的形式和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本,同时也是现实的途径。道德发展人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就应该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设定。这种目标的设定可以促进人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生成道德的人,提供前提条件。第三 ,使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与达成,需引导形成普遍化的道德,使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接触并成为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人。德育走向生活的过程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是最为独立、理性、自觉、自由的。人作为生活的主体,必须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才能使个体行为具有道德行为的可能,才能成为具有道德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