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课程改革>> 教材解读>>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新教材教学需要注意的27个问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问题1:要想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怎样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过去和现在,新课程和老课程,老师们上课都会有特定的教学目标。看教案、听课,你会觉得,有的课教学目标定位比较准确、针对性也强,但有的课则不然,目标不明确、毫无针对性,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与他既定的教学目标有关。教学目标是什么?是方向,是好的教学预期,是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实现的教学效果。有了好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动力,才知道课堂上一步步作什么。  

说有的老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好,或者在教案上教学目标写的很好但在课堂上体现不出来,造成的原因无外乎没能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没能真正理解教材、没能真正理解学生。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要对“三维”教学目标正确定位就必须从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入手。  

研究课程标准:从大的方面讲,《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体现国家意志,是思想政治学科工作各个环节的依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把课程标准放到重要位置,树立依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观念,规范教学行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标准意识。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师的标准意识不强,影响教学。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内容要求,才能增强教学的主动性。不然,只好教科书怎么写怎么教,人云亦云,更谈不上教学的创造性。所以,从教学需要出发,我们要学习、研究好《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分级分类地界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分类目标、模块目标、具体内容目标,构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我们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必须通过学习研究把握好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  

从微观课堂来讲,一般情况下,每一框题都有对应的、落实的具体内容标准条目。新的课程标准的操作性较强。“内容目标”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既反映特定知识的要求(知识目标),注重思想政治观点的把握,更强调明确的价值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明确、判断、比较、评述等行为动词,在规定学生学习行文表现的同时,包涵了能力上的要求。因此,对具体内容目标的理解和把握,更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例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个框题。本框题落实的课程标准是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行为目标陈述的句式中,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预期表现。  

例如,描述(行为动词)几种消费心理(条件);比较(行为动词)消费行为的差异(条件);辨析(行为动词)消费观念的变化(条件),树立(行为动词)正确的消费观(预期表现)。  

研究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力求把学科知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社会生活主题。单元的内容体系结构,一般是4级标题结构。事实上,每个单元内部的四级标题的内容中,都可能含有特定的生活主题,尤其是一、二级标题,只不过是主题的大小不一样。  

单元的“导言”用精练、优美的文字,灵活多样地提示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主题的思考,点明社会生活主题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实现道德生命、政治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美好愿望,切实调动学生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这段文字能帮助我们把握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单元有单元的主题,课有课的主题,框有框的主题,目有目的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弄清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主题的解决需要哪些学科知识来支撑,学科知识中哪是重点哪是难点;要弄清思想政治观点与知识的关系,为了生活主题的解决,需要给学生哪些基本的观点,观点统帅知识点,知识服从、服务于观点教育;还要处理好价值观念多元化与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关系,学会在价值观念的冲突中,给学生正确的价值标准。  

基于上述这样的考虑,具体到一个框题的教学、一堂课,我们就能分析出这堂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这堂课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作用,进而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给与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定位。  

研究学生:同样的课程标准、同样的教科书,但我们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学生千差万别,学生关注什么,学生在想什么,在课堂教学目标定位时应有所考虑,这也是新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理念的倡导。  

对一堂课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有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教学内容分析:本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支撑问题解决的学科知识有哪些?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处于一种什么状况?学习本堂课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什么作用?——自然的形成“三维”教学目标。  

如果我们对于每一堂课都能够从以上三方面去衡量、去定位“三维”教学目标,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做到正确、合理,而针对性又强。  

课堂的教学目标有没有针对性,是应该反复强调的问题。  

从“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讲,“三维”教学目标不是独立的三种要求,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讲,知识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了知识也就没有了能力,也很难有真正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目标还是第一位的,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不是不要知识,强调的是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关键看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对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能力、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但同时,知识目标服从并服务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换句话讲,为了一定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支撑。说知识目标是第一位的,可能道理就在于此,失去了知识目标,其他目标也就很难真正谈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思想政治观点为主体,是最终目标,是优先设计的目标。在优先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老师们不乏好的做法。  

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了正确定位,下一步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的事情了。  

  

问题2:现在出版的这套思想政治教材同20043月公布的“课标”相比,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教学内容点位上又不尽相同,有一些变化。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成立并开始工作后不久,发现“课标”中关于有些模块的具体内容的规定可以经过调整使其更加适合于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于这门课只编一套教材,“一标一本”,如果作出调整也不会发生教材内容不统一的问题,这种条件下有调整的可能。所以经教育部领导批准,决定在教材编写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微调”;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更好地体现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性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整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对于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就是按照这个精神来处理的。一方面,在课程的性质、任务、总的教育内容、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遵循着“课标”的规定;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方面,作了部分调整。从制定“课标”到编写教材,是人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沿着已经确定了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把“课标”和教材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  

  

问题3 把新课标与原先的课标进行比较,觉得原来的课标,对于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明确,有教学内容点,还有不同的要求(识记、理解、运用),所以,把握起来觉得心里有谱。但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新课标,对教学内容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使用的是一些行为动词,让我们觉得内容目标的弹性太大了,实际操作时不知该如何把握,怕讲深了或讲浅了。请问怎么才能更好地把握内容目标的弹性要求呢?  

   

所谓“内容标准”,实际上就是为所有学生而制定的,基本的、共同的、可以操作的、必须实施的行为要求。作为“内容目标”的测评对象,它应该包括“内容”、“成绩”、“机会”三种意义。因此,我们与其视之为单纯知识内容的指标,不如视之为完成某件事情的“作为”。做了这件事,即按规定“作为”了,也就达到了标准。至于事情做得怎样、差异如何,则因人、因地、因时而论,不在标准测评之列。这就是所谓弹性操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标准”的这种理解,是基于前面所表达的课程观和知识观;同样,我们把握内容目标的弹性操作,也应从这种课程观和知识观出发,注意这样两个视角。 ○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知识的价值在于能力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超越和创新。因此,“能力目标”的陈述与“内容目标”的陈述应该是重合的,这就是我们所选择的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这种陈述方式,改变了思维技能训练与丰富内容背景相分离的状况,使知识内容的展现与一般策略运用的需要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启动思维。 ○这种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一方面,落实了实施内容目标的具体要求,而不是泛泛地罗列几条“处理原则”,具有较强的规范效力;另一方面,改变了围绕学科知识点(事实与原理)展开的陈述设计,帮助学生通过有条件的行为获取知识,并促使其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过程,有助于增强理解新的知识类型的能力。而如此生成的知识类型,正是形成知识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总之,从技术层面上讲,可以这样认为,深入理解和把握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对于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的开展、学习的评价,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优点:一是注重于表达实施内容目标的规则,而不是单纯浓缩、复制学科知识的规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二是采用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使内容要求外显化、个性化,既可把握、可考评,具有更强的规范效力,也是控制教学总量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问题4: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三者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换句话说,如何更好地把握三者的关系?  

  

总体上讲,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基于课程理念。因为,所谓课程理念,就是对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的集中阐述。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都是从这五大理念中延伸和拓展出来的,是我们把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要求、规范教学行为的基础。就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来说,要以《内容标准》为依据。无庸讳言,不同于其他科目,本课程的新教材是教育部“集中力量统一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某些专题、某些内容,作了局部的、各别的“微调”,就此而言,我们的教学应以教材为准。有关这方面内容,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田心铭主任作了具体说明,具有指导意义。此其一。其二,所谓以《内容标准》为依据,主要是指“表达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反映高中阶段教育的特点,体现德育课程的基本要求。”由此,请注意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与学科分类体系的内容结构不同,采取划分教学专题、细化能力目标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二是相关学科的概念和逻辑是课程内容的支撑,而不是组织教材内容的框架;三是为了达到规定的内容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材组织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教学行为的要求与规范来说,关键在于把握“标准”的意义,既涉及到教学,也涉及到评价。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区分内容标准、标准答案和评价标准这三个概念是不能回避的。一是内容标准不等于标准答案。内容标准固然包含对学科知识的要求,但称之为“标准”的东西,它的真正标尺不在于特定学科知识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凭借相关知识支撑本课程特定目标的表现。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了标准,取决于他是否按标准的要求“作为”了,或学生的“作为”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二是内容标准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但不等于评价标准本身。实际上,列入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是基本标准(或最低标准),而评价标准是级差标准。换句话说,内容标准衡量的是学生“该做什么”、“做了什么”,而评价标准衡量的是学生“能做什么”、“做了多少”。三是评价标准也不等于标准答案。尤其是出于课程性质的要求,评价的核心,不是文字规范,而是基本观点。水平的区分,应取决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来自于基本观点的把握,见之于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可见,由此制定评价标准,不可能是标准答案式的。因此,从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来看,相对于以往以陈述知识性内容为主干的模式,行为化、目标化是其突出的特点。比如,它采用有特定意义的行为动词,使有关内容的把握在方向、程度和范围上有所限定,并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它既包含了三个维度,又表达了水平要求,无论哪类目标要素的隐含要求,都能以个性化的具体行为这种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就把“了解”“理解”“运用”这类抽象的水平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有个性、有限定的操作行为了,并通过这一行为的完成,来表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可见,一方面,它注重于表达实施内容目标的规则,而不是单纯浓缩、复制学科知识的学术规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另一方面,它使内容要求外显化、个性化,从而可把握、可考评,具有更强的规范效力。此外,采取使内容要求目标化的陈述方式,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依据“内容标准”把握教材内容、控制教学总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问题5 :新教材突出强调教学内容的常识化、生活化,当然,我们老师不否认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但是,强调常识化、生活化,是否意识味着要漠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质?  

  

使教学内容常识化,无疑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举措,但并不意味着漠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质。唯其注重常识化,更要把握好课程的基础性。为什么这样讲呢?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取得实效,除了要抛弃“应试教育”的模式,还要改变“应时教育”的局面,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心愿。但思想政治课的兼容性和时政性毕竟是其学科课程的特点。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逻辑结构、目标结构等等,单凭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的精神,单凭中学教师的经验或大学教授的学识,是设计不出来的。既要完成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部门高频率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又要容纳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教学提出的所有“持之有道、言之成理”的要求,还必须包揽解决学生全部思想问题和行为规范,这样的课程改革之目标模式,是很难操作的。因此,如何提高教学实效,要依赖能够综合各方面意见的专门人员的研究,而其专业性、学术性,集中体现在对课程基础性的把握上。第二,思想政治课属于基础教育,它当然要具有基础教育的一般特征:在知识方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能力方面不专门化,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发展方面有较深的潜力,具有较多的可选择性。从功能上看,基础教育的效益存在于其他形式的专业教育之中,存在于各种文化、科技、经济活动之中,既是滞后的,又是长久的。基于这一认识,衡量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得失,主要应该看学生毕业后乃至一生中的体验和表现。也是从这个意义讲,我们又有理由认为,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要注重教育的长期效果。从教学论的观点看,教育行为的短期化,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出现“负迁移”的根源之一;而从思想教育的要求看,正是这种“负迁移”,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双重人格、双重道德和两面行为,甚至进入社会后对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再认识”,反过来更放大了其负面效果。因此,对课堂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审视无疑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清醒而有“历史感”。应当看到,课堂效果的评价毕竟是浅层次的,而教学目标的矫正又总是以眼前的时局变化为参照,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若不能牢牢地把握住课程的主要功能,无论课堂效果的评价,还是教学目标的修订,都将失去客观的、恒定的尺度,从而导致评价失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此而言,课程必须强调。“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问题6: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感到有许多困惑,能否给我们提出一些具体教学建议?  

   

总体说来,课堂教学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潜心钻研新课标。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是教学的依据。为此应深入、细致地研读、领悟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的设计思路,系统把握课程的内容目标要求,切实把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搞清楚、弄明白,并把课程标准的要求细化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树立依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规范教学行为的意识,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2)教学要放宽视野,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思维的走向,真心实意营造宽松、舒心的教学氛围。认真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增长点,对学生进行融入血液的鼓励性评价,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关注差异,关键时刻给予特殊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适应学生的特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要做到起点低、台阶密。  

3)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走“以学定教”的路子,要遵循“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形成结论——整合运用”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主动的解决问题。要着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体验,以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4)深入研究教材,切实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认真研究教材的编写理念、设计思路、内容呈现方法和具体内容。教材每一框题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思想教育点、知识的内在联系点要一清二楚,并设计出科学的处理方案。  

5)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思想深刻性、政治观点鲜明性、文化底蕴深厚性、案例资料鲜活性之间的关系。二是知识性与思想性、政治性的关系,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三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与主流价值、正确政治方向引导的关系。  

  

问题7:新教材学生易懂,但是学生掌握理论的能力该怎样提高呢?  

  

能力的提高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要有提高学生能力的意识。不是懂了的东西就是能力,需要在教师的讲解、共同的活动、课下的补充和延伸、社会的认识和参与中一点点地提高。陌生的东西要变得认识和熟悉,熟悉的东西要能够从学科的意义上理解,理解的东西要能够运用学科术语进行准确地表达,表达出来的东西要通过适度的训练加以巩固,要符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  

  

问题8:新教材对定义淡化,请问淡化定义的“度”是什么?  

  

所谓淡化定义的“度”,一是指适用的程度;二是指适用的范围。就其标准而言,一是要视教学的对像而定,二是要视学习的阶段而定,三是要视课程的目标而定。其中,有的着眼于学术规范,不便定义;有的着眼于目标设置,不必定义;有的着眼于目标实施,不宜定义。就其运用而言,至少有这样几点可供参考:一是能否清楚地表达基本问题;二是能否与相关学科的规范相符合;三是能否以恰当方式引导正确的思维;四是能否为解释基本观点提供有效支持;五是能否有针对性地阐述具体问题。总之,无论怎样确认定义的“度”,其恰当与否、成效如何,取决于能否用以把握住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取决于能否背下它的定义。在教学和评价中,衡量其是否准确的标尺不是对某一固定表述的套用或“再现”,而是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中表达确切。这一点应该是明确的。  

   

问题9:如何将老师的创造性和教材本身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呢?  

   

新教材秉承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扬弃传统教材的说理型、灌输型的呈现方式,代之以活动型、探究型与合作学习型的教材呈现方式,为教师与学生主动地教与学创设一个新的平台,有助于推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使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以案例入手的情景导入,对矫正以往从抽象结论出发的教学行为有更好的提示和引导;课中“蓝色虚线框”的设置则对矫正以往教师单一的“一灌到底”,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更好的途径。但是对于教材中课前导入及课中的活动设计,都不是对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一种约束和窄化,都旨在引导教师贯彻教学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新课改理念,引导教师尊重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中所选案例、资料教师都可以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所在地区的实际、自己的教学对象及教师个人的特点进行替换,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其中的知识点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点不能因材料的替换而漏掉或变更,这既是对教材的尊重,也是将来考试评价的基本要求。  

   

问题10:面对新课程,维系师生关系的主纽带究竟是以知识为主还是以情感为主?  

   

以“知识”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受到学生尊敬、爱戴的基础之上的,而以“情感”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指通过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加深,建立起一种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强化其他纽带,建立以“情感”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从本质上看是师生关系的理性回归。以情感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并不排斥师生之间的知识纽带的建立和加强。恰恰相反,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只会使学生因为与教师的感情融洽、深厚,而更加喜欢教师的教学。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也可以从无声的语言中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认识问题的方法也会随之改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知识纽带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后,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并反过来促使情感纽带的增强。以情感为主纽带,努力创建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和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在内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设法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教师必须淡化权威意识,允许学生质疑权威、书本,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兴趣、爱好、家庭等各方面的情况,与学生促膝谈心,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求、情感,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必须善于向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必须与学生坦诚相待,充分尊重、信任、欣赏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心理压力和情感缺陷,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困,架起双方心理沟通的桥梁必须完善自己的个性,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教育艺术,形成内在的人格魅力。  

   

问题11:新课程倡导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请问,在实践中,教师容易产生哪些误解,从而导致不恰当的做法呢?  

   

新课改突出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然而,在课改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把自主变成自流,有的课堂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学习方式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乱哄哄,有了活动但缺乏真正的体验。二是在摒弃“满堂灌”的做法之后,换成了“满堂问”,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思考深度,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忽视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不顾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不加区别地一律把“探究”“讨论”“互动”派上用场,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出现了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弱化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了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关键还在于有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缺乏深刻的理解与精神实质的把握,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根据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任务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贴标签式、形式化地运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诸如此类的学习方式。  

   

问题1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这是如何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是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宽容的情感对待学生。  

首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或手段,由此形成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宽松和谐,会使师生心情舒畅,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问难、大胆创新,乐于展现与合作,从而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师生互动,则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教学相长,使教学活动呈现多彩的局面。  

其次,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信任的基础上要舍得放手,学生才可能拥有真正的主体地位。当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的时候,学生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释放出无可估量的能量,从而使各方面能力在舒展、开放、自主的空间里得到自由的生长。   

第三,要以宽容的情感分析和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达是不流畅的、组织和表现是稚嫩的、思想政治观点是不成熟的,甚至还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一些过失,上述种种都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将它们看作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将它们转化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宽容的情感下会使学生的自主之树生长得更加健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依然是“满堂灌”、“满包办”,教师不肯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二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有的教学活动,气氛热烈、活动充分,但却脱离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活动费时且低效,也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片面理解和把握。  

  

问题13:强调活动化教学是否意味着接受性教学退出历史舞台?   

  

新课程强调活动化教学,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接受性教材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接受性教学和活动化教学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接受性教学效率高,传授知识较为系统,便于教师组织和统一进度,但学生不能经历和体验过程,思维视野较狭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培养。  

活动化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不少西方教育工作者持守着这样的信条: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住,做起来的才真正学会。它的问题主要在于“高成本”,例如它不太适合大的班额,一堂课45分钟,学生活动不充分;查阅、讨论、思考、探究都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等。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注重“过程”,在教学中,如何活动化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操作层面上,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宜学生操作,最适宜的操作应在什么时候安排记住,做起来的才真正学会。但是,它的不足是学习效率不高,知识的逻辑性不强。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都是好方式。所谓教无定法就是指这个意思。没有单一的一种绝对好的教学方式,当然也就没有绝对差的教学方式,同时更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方式,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一切全在于教师要适时、适地、适教材、适学生地加以选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才可能取得最大效益,也才可能攀升到上乘的教学境界。但最终目的还是留下时间、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这是可喜的。然而,在实践中,活动化教学也出现了异化:如为了活动而活动,追求教学本质以外的表演课等,这样的活动即使形式丰富,但是由于外在多于内在,目的性差,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政治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这样的活动化教学只会使课堂走样,只能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是对教学观摩活动的亵渎,既与师德相悖,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会导致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标签化。  

  

问题14: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只有少数好学生在不断地参与活动,而大部分学生是看客的现象。请问,在把握教学活动的形式时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面向学生的全体性。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单一的活动形式,往往会出现偏向少数活跃学生或尖子学生的倾向,一些同学可能会成为活动的看客,因此要通过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实现面向学生的全体性,如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多面性,使不同智力水平和体验经历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发表见解、展现自我;另外,组织各种各样的小组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方式,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中,无论是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主题式还是其它的形式,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小组来实现,在小组内可以各有分工、可以互帮互学、可以组内交流;小组间也可以有交流和竞赛。这样,可以为每个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从而共同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进步。  

  

问题15:如何处理好教师的讲与不讲的关系?  

  

第一,基本概念要讲,非基本概念不讲。第二,基本理论观点要讲,非基本理论观点少讲甚至不讲。 第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已经弄清楚的可以不讲,没有弄清楚的必须讲。第四,辅助文(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可讲可不讲。属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可以放在课外自主学习。第五,探究活动可以放在课堂,也可以放在课外,让学生思考与探究。  

  

问题16:有些学校平时的听课与评课中,总是强调:教师要精讲,少讲,否则超过20分钟就是失败的。我们在讲课中到底应该怎样做?  

   

  

这是一个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目前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式是倡导的主导教学活动方式,实践也证明了其在学生发展中的适宜和推动作用。反思我们以往的教学行为,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的“讲”,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为矫正这种片面的做法,有的学校提出了“限讲”的规定,比如一节课老师的讲不能超过30分钟、20分钟,这种做法对于引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具体到文科、理科的不同特点,具体到教学内容每部分的不同特点,具体到不同学校和老师的差异,也不能用一种单一代替另一种单一,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时间和资源的有限,以及要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益,所以便要求优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的原则,一切要围绕是否能让学生脑筋开动起来,思维活动起来为标准。这样看来,便没有单一的一种绝对好的教学方式,当然也就没有绝对差的教学方式,同时更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方式,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一切全在于教师要适时、适地、适教材、适学生地加以选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才可能取得最大效益,也才可能攀升到上乘的教学境界。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力求优化的原则。   

  

问题17:课时本来就紧张,要想使活动收到实效,势必要占用学生很多的课余时间,就会有学科间的矛盾。如何更好地组织呢?  

  

这确实是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由于各科都在要求组织学生活动,因此学生便有了新的疲劳,这需要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进行调整。有实效的大型活动应该进行数量上的限制,一学期有12次就可以了;教材一节课中可能设计了几个活动,但并不是要求都要进行,活动不要太多,课堂上的活动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另外,不管是一个学期内的比较大的教学活动,还是课堂上的小的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产生都仰仗于精心的设计。  

  

问题18:能否在规定时间(每周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实践试验,只要依据内容合理配置教学时间,完全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总体教学时间安排建议如下: 1.原则上每框内容用1课时; 2.每单元设置的“综合探究”用1课时; 3.极个别框题内容容量过大,加之单元综合探究,总体补充24个课时; 4.学习新课控制在30个学时(22+4+4=30) 5.复习6课时(期中、期末分别一周半),若按20周计算,期中期末考试共1周(实际占2课时),还有2课时为机动时间。   

  

问题19:如何解决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以经济生活为例  

  

《经济生活》与《经济常识》相比,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容量有所减少;二是知识的难度有所降低;三是将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的理论成果编入教材。总体看,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少了。但相对于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而言,新教材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要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课时是比较紧张的。
造成课时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信息含量大,涉及的经济问题多,这是原因之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无论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认识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迈上新台阶的问题,适应高中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的进度,这是原因之二;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不仅看教师如何教,更要看学生如何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问题,因此,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提倡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这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运用会占用一定的课时,因为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时间,所以会放慢教学进度,这是原因之三。由于教师已经习惯于旧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而对于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总感到知识讲得不到位,所以,实际教学内容往往超过教学要求的深度和宽度,这也会造成课时紧张,这是原因之四;高考是绕不开的标杆,教师担心降低教学要求会影响将来的高考,这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总之,多种因素会导致新高一的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课时比较紧张。
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建议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理解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果我们一味强调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强调要让学生掌握多少、多少经济学知识,担心将来高考怎么办,那么,无论怎么看,新教材的知识与旧教材相比都会觉得有些“浅”,在教学中会不自觉的增加教学的难度,势必导致已经不富余的课时更加紧张。
其次,要把握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老师们要“吃透”课标精神,在课标指导下处理教材。要正确理解教材的作用。教材是只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对这种资源进行处理。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有重有轻、有繁有简、有难有易、有紧有松、有高有低等等的处理,而要避免“一刀切”,从而缓解课时压力。这里的关键在于把握好课标。有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这也不敢少,那也不敢丢,恨不得教材所有东西都要学生掌握,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工作负责的一种态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教师依据课标处理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控制好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新课程一个重要理念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经验出发,探讨生活现象背后的一些道理,从而正确理解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认识能力。实现这一理念,必然在教学资源上需要进行适当的扩展。问题是要控制好教学资源,如果资源数量过大,会导致课时比较紧张。我们的建议是:一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扩展了很多教学资源,但对教材内的资源却没的很好的利用。二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学资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使用到位,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建议老师们用好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丰富教学资源不仅是个量的概念,更应是个质的概念。往往我们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把一个理论问题说明了。所以,资源的选择要注重质量。
第四,教学方法得当,防止教学形式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实现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必然追求。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传统教学方法不都是落后的。要处理好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关系。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设计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追求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一种“热闹”,一种“创新”。还是要坚持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学习,提高效率,从而降低课时压力。
以上是解决课时紧张问题的一些原则性建议,具体到教学内容每一章节的处理,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一些办法,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相信,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随着教师对课标及教学内容的把握不断深化,课时紧张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问题20:新教材设置了许多“问题”,请问如何理解这些“问题”?  

  

此次编写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个基本设计思路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向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炼课程目标意义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有关思维活动和行为表现方面的探究过程设计,着力引导学生亲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过程”,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简言之,这是一种“‘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础上凸显过程探究”的设计思路。为此,我们追求从有富有意义的情境出发,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经历问题后,不知不觉地来到抽象概念、原理的门口,然后脱离具体情景在抽象层面上活化、内化知识,使生涩的概念、原理真正走进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政治的力量撞击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好比助推器,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判断、选择,反思、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抓住各类知识的内在联系,独立思考、大胆求索,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培养了问题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促进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问题21:有些框,探究活动多,怎么处理才更有利于教学?  

  

关于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处理是一个比较灵活的问题。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探究活动一定要扣住课标、扣住教材。这是因为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所以,探究的问题不应当偏离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提高活动的目的性。这里最常见的问题是探究过程中,由于问题设置不严谨,或探究过程中派生一些新问题而导致探究活动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这时,老师要把握探究的大方向,使探究活动能够向预期目标发展。至于课堂探究中生成的新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存疑,在恰当的时间解决。二是探究的问题应是有意义的问题,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果提出一个问题,可以简单地得到结论,这样的问题就缺少思维的力度,其探究的价值也就大为降低。所以,老师们在问题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上,一定要认真研究,从而使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究的意义,能引起较为深刻的思维活动。当然,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学生以现有的知识可以回答,或以现有的能力可以思考的问题。例如:讲企业发展问题时,为什么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分析的。三是探究活动的数量,也就是密度问题。一节课安排探究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确定。一节课中没有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可能比较单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但探究活动过多,可能会导致对问题探究的深度不够,过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所以,探究活动应该有一个限度。一般说来,一节课中的探究活动应当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安排23个探究活动为好。每一个探究活动又可以通过一组问题,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不能为探究而探究,因为探究本身不是目的。探究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一定是来自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单纯追求探究活动的数量。四是注意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不同的作用(功能)。有些探究活动是为了引起问题,有的探究活动是为了得出一般性结论,有的探究活动是为了运用一般性知识分析具体问题。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探究活动的不同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将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组合,通过不同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效果。总之,探究活动的安排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少而精,充分发挥好每一个探究活动的功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问题22: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都安排了综合探究,请问设计综合探究的目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使用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安排在每个单元之后,由呈现基本观点的课文和以辨析素材为主体的活动设计组成。在教材的整体设计中,综合探究是其重要的有机构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部分。之所以这样看,不仅在于它本身就具有目标设置的意义,更在于它具有展现相关单元中主要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重要功用。因此,它在教材的整体构架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有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综合探究。一是把“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及其作用,当作基本教学内容来安排,充实有关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的内容。二是把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主题,当作本单元主要知识之间联系的纽带,“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相关知识,进一步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新课程《思想政治》的综合探究既是对该单元知识的总结,又是该单元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既考察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能力,又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体现了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习惯;使学生在获得理论观点,发展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每个必修模块的每个单元后面,都设有“综合探究”,如果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时间、空间都成问题,师生都疲于应付,质量也都堪忧。其出路就是:(1)要求各学科备科组在开学前集体备课,提交综合探究活动的计划和方案给学校,学校统筹安排,尽量把相近学科的活动合并安排。(2)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中所设的活动。如把活动分拆或合并;或分组承担,集中展示等。   

  

问题23:对于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仅仅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有时需要拓展到课下,课下的活动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呢?  

  

要有准备:活动前的准备有许多方面,其中课标、教材的学习、学生情况的了解、活动场所、活动环境的了解,都需要教师做前期的准备。   

要有设计:例如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具体形式、活动的成果展示、活动成果的交流和利用、活动的延伸等各方面都要有设计,不能是“放羊式”的。  

要充分挖掘学生不同特点以及学校和家长的资源: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确立小组的任务,同时要学会借助学校已有资源以及相关家长的帮助。   

要有追踪、有检查、有调整:对拓展到课下的学生活动,教师要有追踪和检查,防止流于形式,也要根据具体实施的情况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在精心预设下的学生课下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活动的调整也会生成更精彩的课程资源。  

  

问题24: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都知道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从其特点就可看出其优势:合作式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强调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中,学生能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发表他们的思想观点,敢想敢干。这正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两种教学或学习方式,有时是侧重某一种,有时是结合起来使用,并不是一定要严格区别开来使用。  

合作探究的主题设计很重要,一定是源于学生生活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同时,一定是有思维张力的,即有探讨空间,如果结论很简单、不用争论就能得出,就没有探讨的必要了;还要注意探讨时间的调控,一节课上对某个具体问题用多长时间探讨,教师要做到新中有数。具体怎样设计探讨主题,请老师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需要,自然就能够做到并做好。  

  

问题25:关于综合探究中,有一些素材,请问这些素材是否要求学生掌握?  

  

把握综合探究中的素材部分,大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事例、数据和现象描述等素材。我们看重的是运用这些素材引申、提炼、发掘出的意义,即支持相关观点的功用。用什么、如何用、用多少,可由教师灵活处置,其本身并不具有目标设置的意义,不应当作考评的要求。第二种情况是有关论点的集合,有课文里涉及到的,也有课文里没有涉及的。在这里,重要的是运用它们说明、分析特定问题,也是作为论证素材而提供的。因此,既无需全部采用,更不必一一阐述,如何使用、如何要求,要依循有关问题的设定。总之,无论面对什么素材,我们把握教学与评价的要求,都要着眼于特定问题的探究,关注其支持相应观点的意义、视角或思路,而不是其自身的知识性或理论意义方面的要求。   

  

问题26: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很多要求是运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影象资料,让学生能更直观地领略和感受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那么,如果在一些教学资源设备不太齐全的学校,如何来实现这种效果呢?  

  

一般地说,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是辅助作用,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而教学手段的选择也一定要从本地、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动态的教学内容呈现固然可以发挥其多变、传递信息多样的特点,但是其他教学手段也能为所学的教学内容服务。例如经典的图片、鲜活的数据、学生表演的小品、学生构建的图形、外请代表的报告或讲演……都是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需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而要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需要教师的创造和智慧。  

  

问题27: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确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转机,但是一堂好课需要用三四天的时间来准备,请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1)形式要服从、服务于内容,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2)现代教育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3)针对投影片的制作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成本,建议备课组的老师分头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学会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因此,分单元或课一个老师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主备(备教材、备资源、制作投影片),然后大家共享,既发挥了教师个体的作用,又挖掘了集体智慧,还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当然由于教师劳动的个性化特点,每个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做个性化的处理和调整,但是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所需时间就会大大节约。单岗位的教师则需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珍惜与其他学校、地区老师的交流机会,现在网络上已经进入实验区老师的课件资源非常丰富,都可以选用。(4)投影片的制作在保证重点突出的基础上,在布局、字体、颜色的选择上要尽力追求美感,这也是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方面。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新教材27个问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