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高考复习讲座:经济常识部分热点和重点的分析与例题


1、2003年我国21 个省市拉闸限电,一些省市实行了分时电价,即在用电高峰时提高用电的价格,在峰谷时降低电价,总的来讲,适当提高电价。一些地方开始提高电价、水价、气价、油价,如何看待一段时间以来的能源、原材料的涨价?如何看待这些经济现象?
“电荒”产生的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激增;电力生产的基本建设滞后,投入不足,水电、火电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我国的企业和居民在电力方面消耗大,浪费多,粗放式生产方式。
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导致我国的能源,部分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供应紧张。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经济发展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相衔接。今年适当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就是考虑了我国的资源、能源的承载能力。
典型例题
(1)2003年,全国共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一些省市已经出台了提高电价、实施分时电价的措施。所谓分时电价,即在用电高峰时,提高电价,用电低谷时实行平价或适当降价。
请思考:
①上述现象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一些地方适当提高电价和实施分时电价的依据和意义何在?
参考答案①说明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资源、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②电力部门提高电价,实施分时电价的依据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生产生活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电力商品由于供不应求,适当提价是符合价值规律的。其意义是,有利于人们节约用电,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电力设备的维护和安全运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2)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4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 .1个百分点。
辨题:经济增长就是发展。
答案: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仅停留在量变阶段那还只是同质事物的重复和增减,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也要作具体分析。如果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是建立在粗放型的基础上,如果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注:此题可以变化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能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等辨析题。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什么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怎样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是从理论上讲,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符合“三个有利于”。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从实践上讲,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就业,调动了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但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制假卖假、见利忘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现象,必须加强引导和监管。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要求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是怎样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决定》指出: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它的控制力上,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要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2)对非公有制经济要消除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保证其与其他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典型例题:
(1)材料一 全国工商联对民营经济的定义界定为: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则不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材料二 民营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七大贡献:吸纳的就业量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2%,创造的GDP比重约48.5%。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约占37%,从1999年以来,民营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约占50%。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不含外资)占40.3%,个体私营企业出口总额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实施光彩项目9765个、到位资金523.73亿元、带动脱贫人数459.46万人,安排就业210.24万人。
材料三 截止2003年12月,我国居民的储蓄已达11.2万亿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各种民营经济?
②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体现了经济常识的哪些道理?
③为什么我们还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和监管?
参考答案:①第一,从理论上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允许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这种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所决定的。第二,从实际效果来看,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扩大了就业,带动了脱贫致富,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活跃了市场,扩大了投资,出口和消费,也推动了科技和生产工具的进步。第三,从可能性上讲,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而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我国民间有大量的储蓄存款,发展民营经济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可以盘活金融资产,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
②放宽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不仅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即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③市场经济有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管理水平偏低、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水平低,以及见利忘义,制假卖假,不正当竞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现象,因此,必须对他们加强服务、引导和监管。

3、正确理解货币的职能:人们在购物时,货币既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又充当着流通手段。现在人们购买的金银首饰能不能充当贮藏手段,为什么?什么是货币的支付手段?如何理解世界货币?
典型例题:选择题略

4、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有什么危害?通货紧缩有什么危害?如何辩证地看待物价上涨?我们分别是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在什么情况下会引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这两种现象并存,一方面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许多工业制成品滞销,生活消费不旺。因此,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同时要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要引导和控制投资方向。

5、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典型例题:
(1)辨析题 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就能健康发展。
答案略。
(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我国汽车供求状况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预计)   2005(预计)
轿车需求量(万辆)   72   105   138   266   346
生产能力(万辆)   70   106   192   349   471
注:据统计,全国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17个省(市)生产轿车,23个省(市)
已建成轿车生产线。
表二、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
指标   整车生产厂   年产量超过50万辆   年产量超过19万辆   年产量不超过1万辆
户数   123   2   8   95
注:为适应传统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这一竞争局面,全球汽车产业大规模兼并重组,年销量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的局面。中国制造的轿车总产量仅相当于国外一个中型汽车制造商的年产量的一半。
①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②到2005年,我国将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我国汽车企业3如何应对挑战?
③如果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网上征集对制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意见,针对我国汽车生产的现状,结合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你将提出哪些建议?
参考答案①表一说明在我国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汽车投资急剧扩张,轿车需求量和生产能力都将不断上升。但已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供求比例日益失调。表二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企业规模太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
②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以后,国内汽车市场与一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要应对严峻的挑战,必须做到: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要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兼并和联合,组建大公司和大集团,提高规模效益。要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精心打造优秀品牌,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汽车产业的投资,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支持和扶持有规模效益的大企业。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发展民族汽车品牌。改变地方不适当的行政干预,真正实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关于国企改革。
(1)国有经济为什么要有进有退?
政企分开、增强活力;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抓住重点,盘活资产等。
(2)怎样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根据当前的形势,如何增强国有资产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于控制地位,有的绝对控股,有的相对控股。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处理好政资、政企关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3)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或对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典型例题
(1)2003下半年,国资委和中央直属的200多家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签订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责任状,这些厂长(经理)根据他们的经营业绩,年薪最高的可达30万,国资委同时面向国外高薪招聘国有企业管理人才。
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说明
①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国资委为什么重金聘厂长(经理)?
③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参考答案:①上述材料表明,政府履行了出资人的职责,做到了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但坚持了政企分开,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企业的厂长(经理)必须对国有资产负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②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企业厂长(经理)的管理才能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经营者的才能,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把他们的经营业绩同实际报酬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首先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革命精神,能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具有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联系群众,有民主作风。其次,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已;敢于同制假售假、非法牟利、投机欺诈等各种违法经营行为作斗争。第三,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具备多方面的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工艺知识和文化修养;熟悉本行业生产业务,懂得有关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知人善任和团结职工;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收集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2)材料一 耗用了2/3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只能创造GDP总额的1/3。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②运用教材知识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谈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表明,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比较低下,投入高,产出低。
②从企业的经济管理角度来讲,第一,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二,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来说,第一,要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第二,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第四,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土地的有偿流转是什么意思?
从所有制来讲仍然是集体经济,其实质是经营方式的改革。因为土地作为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另外还有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生产资料也归集体所有。从经营方式上来讲,也有统分结合。
土地的转包、被征用都必须坚持有偿的原则。这样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防止农民既失地有失业。解除农民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8、坚持多种分配方式的依据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依据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个人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9、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有哪些?手段有哪些?目标是什么?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其经济职能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信息发布、规范市场准入、引导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管理职能定位在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在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上,以及企业的市场准入上坚持必要的行政审批。但总的原则是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手段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典型例题:四县联考辨析题。
(1)背景材料:长期以来,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政府总是扮演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致使企业缺乏应有的压力、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辨题:据此,有人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裁判员”,企业才是“运动员”。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裁判员”,即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它还是“服务员”,即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同时,它又是“管理员”,即公共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政企分开,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是不对的。
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充当“运动员”的角色是正确的。企业既要面向市场生产,又要自觉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

10、为什么要建立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怎样建立?
这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同时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
要求打破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放宽市场准入。中外企业平等地享受国民待遇。

11、“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经济学道理有哪些?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有国家财政的保障。“神五”的发射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信息产业及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的象征,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2、为什么要把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造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企业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投资主体多元,资产流动自由,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政企分开。只要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市场生产,坚持技术创新,开发自主产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就会充满活力。既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又有利于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这是现代企业普遍的经营方式。
典型例题
背景材料:《中共中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辨题: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必须保持国有资本在股份公司中的控股地位。
参考答案:①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上,即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成份地位平等,为了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资本应该有进有退。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应区分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打破垄断,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的平等竞争中优胜劣汰。(3)在股份公司中,全部由国有经济控股,不利于调动和保护其它投资者的积极性,阻碍公平竞争,也不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3、什么是正当竞争?这种竞争有什么重要意义?用经济效益的概念分析如何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典型例题
从2004年3月起,“海尔”“容声”“科龙”等电器生产企业再次掀起了一股降价风潮,涉及的冰箱、空调的款式有几十种,降价幅度高达800---1000元/台。这些家电企业在降价的同时,承诺:“降价不降质量,彻底让利给消费者”,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全部“召回”,并负责“终身保修”。
如何正确看待家电企业的新一轮竞争?
参考答案:(1)上述家电企业的竞争属于正当竞争,因为他们的竞争靠的是质量,信誉和服务,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2)这种竞争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有利于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4、如何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怎样建立“诚信社会”?
靠产品的质量、服务和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靠道德建设,靠严格执法,靠舆论宣传。

15、“三农”问题:
(1)如何看待粮油和部分农产品、食品的涨价?
我国粮食供应大致平衡但总体偏紧,因为中国人口多,耕地少。遇到自然灾害,农产品歉收,供应减少,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2)如何看待国家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主要是保护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防止谷贱伤农。同时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有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产品。
(3)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4)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农副产品价格的涨落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国家只能加强宏观调控,不能随意定价。如果农副产品大幅度地涨价必然带动其他消费品的涨价,不利于稳定物价,乃至引发通货膨胀。从表面上和短期内来讲,农副产品的涨价有可能使农民增加一些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副产品的涨价,必然带动其他产品的涨价,农民必然得而复失或得不偿失。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战略。其他措施还有: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5)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
(6)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途径及意义。
重点是发展农村小城镇,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各种民营经济。意义: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
(7)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
参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一)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1)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2)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加工。(3)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4)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5)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6)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7)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8)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9)繁荣小城镇经济。
(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10)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1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12)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13)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14)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15)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七)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16)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17)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8)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19)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八)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20)完善扶贫开发机制。(21)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九)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22)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材料一:中共中央最近就农村土地使用权如何流转问题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这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典型例题
(1)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图
年份   第I产业   第II产业   第III产业
1991年   24.5%   42.1%    33.4%
2001年   15.3%   51.1%   33.6%
材料二: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这几年略有增加,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城乡人均收入差距1995年是2.72:1,2001年为2.92:1,2002年为3.1:1,2002年扩大为3.2:1。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②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③怎样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表明,从1991年到2001年,第I产业即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大降低,我国的II、III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材料二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入差距还在扩大。
②我国有9亿多农民,创造的产值却只占GDP总额的15.3%,表明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农副产品产值低,占用的劳动力却比较多,决定了农民收入低,增收缓慢。
③要解决农民增收回题,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农民的就业门路,大力 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因为这几年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途径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得来的。其次,要大力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同时要搞好农产品的流通。第三,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的比重。
(2)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这些年是在减少的。以2001年为例,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其中在平均数以下的占58%。有13.22%的农民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也就是还有1亿多人为贫困农民,其中2000多万为绝对贫困农民。针对这种情况,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请简要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农村中的二、三产业主要指乡镇企业和农业的各项服务业,有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从经济成分来讲,主要是农村的个体,私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有利于分流农民,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有利于推动和繁荣小城镇经济,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化化;有利于农村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
(3)大豆,曾是东北万顷黑土地上的骄傲,关东百谷之王。可前几年大豆卖难、价格走低问题的出现,使在东北不少传统的大豆盛产区,几度出现大豆越种越少的情形。但随着大连华农、黑龙江九三油脂、吉林德大等一批大豆加工企业的崛起,让东北农民重新燃起了种植大豆的热情,也不必再害怕价格上不去。这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了购销合同。农民按照加工企业的需求量决定种植面积。市场如果价格低落时,企业仍会按合同签订的保护价收购。农民们在这个稳定的购销体系中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生产积极性得到鼓励,生产资源得到了合理使用。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②有人说,“解决农业问题必须跳出农业”。联系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农产品加工业联系了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从东北大豆生产情况可以看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能够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将市场信息直接提供给生产者,使农业生产适应并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村经济繁荣。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生产工业化,有利于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认为跳出农业解决农业的思路是正确的。

16、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紧张。万元GDP的能源、资源消耗太高。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典型例题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截至2001年)
指标   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农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   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
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   15%   20%   60%以上
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   15%   50%   37.66%
材料二: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年份   1997   2001   2002   2003   2010
占GDP比重   2.3%   4.2%   5.7%   5.9%   10%(预计)
注:信息技术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方面投入产出比达1:4以上,有的领域甚至超过1:20。
材料三:我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名称   耕地(公顷/人)   水(立方米/人)   森林(公顷/人)
中国   0.09   2700   0.11
世界平均水平   0.28   10000   0.83
材料四:我国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比重
项目   我国劳动力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资本
占世界总量百分比   26%   10%
①材料一、二、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农业人口比较多,城镇化水平比较低。材料二说明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近年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材料三说明我国的耕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材料四说明,我国的自然资源、资本在全球的比重较低,但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②在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工业的现代化。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材料一:2001年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统计表
年份   GDP(万亿元)   增长率(%)
2001   9.5933   7.3
2002   10.2398   8
2003   11.6   9.1
注: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经济增长速度。
材料二,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现状
土地资源   50年代   90年代   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靠程度   中国与国际水平能耗比较
土地沙化面积平方公里   560   2460   铁矿石   50%   钢/吨   +40%
         氧化铝   50%   电/煤耗   +30
人均耕地(亩)   2.82   1.43(注)   铜   60%   万元GDP能耗   +3倍
         原油   34%   万元GDP耗水量   +5倍
注: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
请回答:
①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结合材料二,谈谈怎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说明,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材料二说明,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严重,表现在,土地沙化面积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缩小很快。一些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短缺,必须依赖进口,我国发展经济的资源、能源消耗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②我们不能以资源能源的高消耗,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必须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材料一:汽车工业是一个与其它行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发展汽车工业可以带动钢铁、橡胶、化工、石油、汽修、汽配等行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就业、拉动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增加政府税收收入都有很大作用。
材料二:北京是一个超级大城市,人口极其稠密,空间资源极其紧缺,目前拥有200多万辆机动车(其中有130余万辆为私人汽车),已呈现出道路严重拥堵、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还有更多的人在不断加入有车一族。
北京该不该发展汽车工业?要不要限制私家车?如何化解交通拥堵?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谈谈你的看法,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给自己的看法找到理论支撑吗?
(4)某国有大企业80年代曾被树为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90年代该省政府某位主要领导认为作为一面旗帜的公司应该有大的项目,自己在任职期间也必须要有点政绩,于是不顾专家团和该公司全体职工的反对,投资32亿元上阿尔法—高碳醇项目,虽然有一流的设备和技术,但是其产品市场需求量很小,故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2000年亏损额达23亿元。今年又有4万名职工被迫离岗。该公司已面临停产的危险。
①请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该石化公司由“排头兵”、“改革的一面旗帜”到“面临停产”的原因。
答案:a.违背价值规律,没有面向市场b.政企不分,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②请运用有关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该领导“政绩”观的错误所在,并说明应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答案:a.该领导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不顾条件,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违背了对人民负责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
b.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做到利为人民所谋,权为人民所用。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1 2003年江苏经济总量
江苏   全国
经济总量   比去年增长   经济总量   比去年增长
12452亿元   13.5%   116694亿元   9.1%
表2 2003年江苏城乡居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去年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比去年增长
江苏   9262元   13.2%   4239元   6.1%
全国   8472元   9.0%   2622元   4.3%
表3 2003年江苏区域工业增加值
   苏 南   苏 中   苏 北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4.0%   18.9%   20.0%
占全省工业总量的比重   71.3%   15.7%   13.0%
表4 2002—2003年江苏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构成(规模以上)

注:国有资本在基础产业和公益性行业中仍占有较大份额,在一些重要的加工和制造行业中仍占较高比重。
①上述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表1反映:2003年江苏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增长速度快于全国。
表2反映:2003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江苏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城市居民也还有较大差距,且增长速度较慢。
表3反映:2003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工业增加值都以较快速度增长,但是苏南的增速最快,且在全省工业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说明地区发展不平衡。
表4反映:2002—2003年,在江苏工业构成中,国有经济等公有制经济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国有经济仍保持着较强的控制力;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所增加,说明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②根据党的十六大部署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江苏确立了“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结合上述图表和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确立“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并就如何实现“两个率先”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要振兴苏中、特别是苏北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同等的待遇。

17、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注意,在农业内部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典型例题
(1)背景;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城镇每年有1000多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还有1、3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领域转移,常年下岗失业人员也约有1500万左右。
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仅占27%,而美国高达74%,马来西亚、印度等国都达40%以上。
辨题: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增加就业。
①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
②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增加经济总量,才能扩大就业规模。(3)还要注重发展吸纳劳动力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因此,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增加就业,是片面的。
(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区1980年、2003年社会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年   70%   20%   10%
2003年   35%   33%   32%
注22年间该地区新增劳动力20%左右。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年增长了5%、15%和20%,GDP年均增长11%。
材料二、某地区2003年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统计表
国有   集体   个体   私营   外资   其他   失业
10%   18%   20%   20%   10%   18%   4%
注:其他为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
①如何认识材料一、二(含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②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看待现在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在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③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什么重要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说明某地区的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003年与1980年相比,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幅度增加。表明该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的快速增长。
②形成“就业难”的原因是,每年新增劳动力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坚持改革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
③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意义是,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8、为什么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怎样进一步扩大就业?
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是实现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权利的根本保证。
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
一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要发展经济,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三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四是在产业类型上,注重方针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方针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五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七要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19、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劳动者怎样提高择业与就业的能力?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
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同时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念。
平等自愿(核心),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延伸和结果)、行政法规的规定。(最基本、最重要)
典型例题
(1)岁未年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得力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的问题,使绝大部分农民工拿到了一年来的辛苦钱,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请回答:
①为什么说少数工头、企业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的做法是不对的?
②政府为民工催讨工钱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和经济常识的道理?
参考答案:①首先,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履行了劳动的义务后,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少数工头、企业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是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其次,少数工头,企业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也违反了市场交易必须遵循的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②从政治常识的角度来讲,各级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原则,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是他们履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稳定职能的表现。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来讲,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缺陷和弊端,有的市场主体不能自觉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违背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则和要求,见利忘义,国家也有必要、有义务对各种市场主体加强监管,督促他们认真遵纪守法。

2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内容、原则和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特点是面广、水平低,不完善。内容、原则和意义,略。
存在问题: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和个人不能自觉缴纳社保基金,社保体系不健全,广大农村社保水平更低,保险的内容较少。
社保基金由国家、企业和单位、个人共同承担。

21、积累和消费的内容、关系。财政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税收是如何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
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三个方面,消费指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公共消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保支出等。
积累过多,消费萎缩,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积累的低限是要保证生产有所扩大,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财政投入,兴建重大工程,调节资源配置;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通过财政投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从而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防经费,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
税收形成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能力;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税收还是国家实现宏观和微观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22、银行是怎样充当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的?一个国家居民的储蓄存款越多是否表示居民越富有,为什么?贷款规模是否越大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银行怎样才能提高调控水平?怎样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股票、债券、保险有什么异同?
银行主要通过货币的回笼与投放、利率的高低、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筹集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生产。
储蓄多,关键要看储蓄构成。另外,还要看居民的消费水平。现在的高储蓄原因是居民的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部分高收入者没有找到新的消费热点。
关键要看贷款的投向,如果投向那些重复建设的项目,有可能不能及时收回贷款,造成不良贷款,从而引发金融风险。但如果市场紧缺、资金周转快的项目,则有利于搞活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也不能“惜贷”。
银行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了解市场行情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要严防不良贷款。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都是投资方式,但收益、风险不同。
典型例题
(1)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经济增长情况
年份   储蓄存款余额年均递增(%)   GDP年均增长
1999~2003   17.1   7.8
注: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重为38%,储蓄率比西方国家高出20多个百分点,甚至比东南亚国家还高出10多个百分点。
材料二、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就业情况
城镇登记失业率(%)   农村富余劳动力(亿人)
4.3   1.5
材料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001   8.5   4.2
2002   13.4   4.8
2003   8.0   4.0
注:城镇居民反映,近年来购买住房、子女上学、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农民反映种田收入多为实物,可支配的货币很少。
①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三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③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增加,储蓄率很高。材料二说明我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材料三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增收缓慢,但支出预期增加。
②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失业的后顾之忧;收入预期低,且不稳定;支出预期高。
③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扶持。

23、从市场主体遵守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完善法制、加强执法监管、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理解怎样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典型例题
(1)从市场交易原则的角度,简述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原因及做法。
①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它可以带来效益,提高买卖双方的信誉,促进正常的交易活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②交易双方要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全社会要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形成良好舆论风尚;立法机关要完善法规,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提供法律保障。
(2)素有“世界火腿之冠”美名的金华火腿,是用流传千年的腌制方法加工生产出来的。可现在有的厂家生产火腿却用上了“新工艺”——向火腿中添加包括敌敌畏在内的有毒药剂。2003年11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进行了曝光。“报告”还指出,此类事件当地政府并非不知情,这次金华火腿声誉受损,地方政府难咎其责。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对这一事件加以评述。
①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②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当地地方政府却听之任之,这种不作为是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

24、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益?
适度和合理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关键是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途径是扩大就业,完善社保。
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现在一些厂家、商家屡屡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和求偿权。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25、为什么要统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对外贸易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策略是哪些?外汇储备是否越多越好?人民币为什么不能随便升值?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了必须坚决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封锁和地方保护。同时对外资企业也必须实行国民待遇,取消所有企业的特权和优惠。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坚持以质取胜和出口多元化战略。发展跨国公司。
外汇储备过多表明进口不足,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容易遭遇反倾销诉讼。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我出口受挫,进口增加。同时影响国内物价,影响国内的投资和消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