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正文内容

教学案:个人收入的分配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开课类型]:复习课

[开课人员]:傅爱国

[开课时间]200719上午800——845

[开课班级]:高一(15)班

[教学重点]:(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效率优先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复习、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安排]:多媒体

[复习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一体化教学案中的知识填空和知识结构。

课堂教师投影典型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讨论评价,教师点评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表。

[知识结构]

客观必然性 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 原因

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意义

多种分配 地位

方式并存 内容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 则 ③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效率的含义

效率优先 收入分配对效率的影响 一致性

效率优先的原因 关系

兼顾效率 公平的含义 矛盾性

与公平 兼顾公平 公平的表现

公平的意义

要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②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

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教师展示本课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明确复习目标。

[新课标要求]

理解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了解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了解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了解 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理解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思考讨论]你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我国分配制度实行的客观必然性吗?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我国生产

力状况

总体水平低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

我国的分配制度

呈现多层次

发展不平衡

最终原因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制度,加快了经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起了促进作用。

1我国的个人收人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根本原因是 A

A.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C.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D.我国存在着多种经营方式

注意变式:直接原因是;原因是。

2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主要内容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 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3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D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4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B

A. 经营风险收入 B.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C.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思考讨论]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吗?

[点拨]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所以二者不能等同。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 决定的。

①前提:

②物质基础:

③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从而促进 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 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 ,它体现了劳动者 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4)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

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C )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所得的分配范围是 。分配对象是个体劳动者的 。个体劳动者的 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 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 主要有 等。 ③必然性:

A原因:发展 ,要求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B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的尊重,对 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6李四一家五口,李四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收入不错;李四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李四的儿子是律师,每月除了工资、奖金、津贴外,炒股还赚了不少钱;李四的女儿是工程师,她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李四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收入。

请回答:李四的儿子炒股赚钱属于 分配;李四的收入属于 分配;李四的女儿在本单位参与分配并在外兼职,则她的收入属于 的方式;李四的妻子的收入是 ;李四的母亲出租房屋所赚来的钱来自 的方式。

参考答案:1)按生产要素(2)按劳(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4)个体劳动所得 5)生产要素分配。

7 (不定项)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CD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

C.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82006623商务部网载文强调,应强化对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激励,适当拉开不同岗位问的收入差距。探索实行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股票期权制等分配制度。上述做法(B

A.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B.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  C.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D.说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9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是什么?)

1)效率

效率的含义:是指经济活动中 的比率,它表示资源 的程度。

效率提高的含义:就是 的节约和 的增加。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因为分配由生产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 ,就会 ,促进 ;反之,则会

阻碍

2)公平

公平的含义:主要是指 的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收入分配的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要求保证人们的

10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下面有关效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  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率

11目前我国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就业限制多、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障无保证、教育不平等等。同工不同酬( A

  A.是对公平原则的否定 B.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

  C.体现了效率原则 D.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12、有人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是不公平。也有人认为,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结合这两个观点谈谈你对公平的理解?

答案①在经济生活中,公平主要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收入分配的公平,重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既不搞平均主义,也不能收入差距过于悬殊。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③观点一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是公平,把公平与平均等同起来,是极其错误的。平均主义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实际是最大的不公平。观点二有其合理性,但认为公平不在于差别的大小也是欠妥的,如果收入差距过大,背离了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也就背离了社会公平。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②矛盾性。

2、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为什么?)

[思考讨论]:在个人收入分配中,为什么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点拨]:(1)注重效率的原因: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③发展经济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注重公平的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②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3、如何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怎么样?)

[思考讨论]: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如何贯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点拨]1)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要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

3)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13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B

①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③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④以最少的经济投人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4对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正确理解是:( D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5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做到( A

A.使个人收入与其经济活动的贡献相联系 B.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D.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16

[思考讨论]:你能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吗?

[点拨]1)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分配政策是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课堂小结]: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表和知识提纲。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A

①二者同属生产关系范畴,都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B

A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C.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的时间进行分配 D.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范畴

3、除了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外,我国还存在以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C

①按土地要素分配 ②福利性分配 ③按劳分配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2005年中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不断缩小分配差距。回答4-5

4、以下对收入差距以及国家缩小收入差距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①会导致平均主义,不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②收入差距会激发效率,差距越大,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就越大、③收入差距过大,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是明智之举④意味国家将不再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之所以提出要不断缩小分配差距,是因为符合( D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②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③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④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某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进行技术发明,并将自己的技术发明提供给某企业,从而获得了一份收入,这份收人属于( C

A.非正当收人 B.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人 C.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人D.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的收入

《人民日报》在《为科技下乡进一言》一文中指出,和在乡镇搞一些热热闹闹的摆桌咨询活动相比,带着自己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要艰苦得多。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要“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回答7-8

7、为建立这种机制,就必须对科技人员(B

A实行按劳分配 B.实行按技术要素分配 C.实行按资本分配 D.实行按劳动力分配

8、材料所说的“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从经济学上看就是(B

A按土地要素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B按劳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D.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分配上应该坚持( A

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③同步富裕,共同发展④平均分配,消除差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陕西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一些农业科学家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迅速成为“科技富翁”。这种分配方式,其意义在于 D

①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②兼顾社会公平,促进低收入者收入的提高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有利于激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活力,创造社会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

11、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依据是( ABCD

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C各种生产要素都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某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税后收入如下表(单位:元)

年份

工资

奖金

股息

房屋出租

技术入股

合计

2003

7000

2500

1000

2000

0

12500

2004

7500

3000

500

2500

3000

16500

12材料中的分配方式不包括(D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13、该材料说明(ABD

A.个人收入与其投人的生产要素有关 B.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个人收入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量相联系

14、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ABC

A.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B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C.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D.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15.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规定,高新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的35%入股。.这说明( ABD

A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我国在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C.按经营成果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补充原则和方式 D我国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三、简答

16.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结果,我国2001年在人均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3%(其中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国家加强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形成的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26.2%。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什么经济制度?

(2)在这一制度中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怎样达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的?

答案:(1)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实施这一制度应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这个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同时,又通过各种政策,调节过高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人,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收入过分悬殊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7.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由1985年的l2572004年扩大为l323;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2000年为263倍,2003年升至398倍,2004年则扩大到425(其中不包括工资外福利收入);就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最高达107倍。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3)

  (2)上述问题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6)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7)

  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3)

  (2)①差距过大说明广大农民、工人以及一部分其他从业者不能合理地享受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成果,必然伤害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的积极性。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居民收入过低,造成消费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③分配不公导致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是当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6)

   (3)①必须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③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政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人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7)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