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教案:三大产业

第一节 三大产业

探讨:生产领域。国民经济各部门分类、结构。

一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三课

一、教学目的:1.识记狭义农业与广义农业含义。2.从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关系国家独立自主地位两个方面理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3.我国农业的现状:成就和问题。 4.出路和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教学重点:农业的作用;“建立现代农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讲述具体措施。

三、教学过程:

1、三大产业的划分、比重
1)三大产业的划分

2)三大产业的比重(板书)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板书)
GNP
: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国外工作得到的收入应该记入。

GNP =GDP+国外净要素(从国外得到的—交付给国外的)
1
、中间产品价值不记入(会造成重复计算)。
2
、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练习:

1)美国在天津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利润,应记算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错)
2)中国青岛“海尔”集团在美国制造“海尔”冰箱利润,应记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错)

3、家务劳动、自给自足不记入。
GDP总量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人均GDP反映的则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板书)正因为如此,萨缪尔森才说:“GDP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经济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2006年底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是2000年的2.34倍。2006年中国GDP20多万亿元。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却在100位以后。十七大里面提出了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从7858元增加到31432元。今后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只要年均达到6%左右就可以实现。

GDP确实有局限性。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外部成本和代

价,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的提高与进步等等。(呼唤)——绿色GDPGGDP)扣除对资源(土地、森林、矿山、水流)破坏性影响的余额,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通常可用它们在GNPGDP中的比重来表示。

2、农业

1)含义:(1)狭义农业;农业的主业还是粮食和大宗经济作物如油料(大豆、花生等)、纤维(棉花等) 。(2)广义农业(大农业)

材料:世界粮食库存57天,饿肚子的人还有8亿半。近一年来,稻米的价格上涨了20%.玉米上涨50%,小麦上涨100%。食品价格比较低的时候,还是有85亿人因为买不起食物而挨饿。粮食短缺的国家40个,非洲26、亚洲10个、美洲3个。粮食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10个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不仅是储粮大户,控制粮食出口的80%
问:有钱可以到国外购买粮食解决吃饭问题?
2)作用:三大作用——农业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3)地位:(1)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2)战略地位:国际竞争→独立自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果依赖外国,必将受制于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治: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社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

4)现状:
1)成就——两个数据:即7%的耕地,22%的人口。
材料:国庆黄金周,老天哭十天,绵阳农作物受灾面积35500亩,绝收3080亩,粮食损失

1500余吨。损失1520万元。问:说明了什么?

2)问题:脆弱、滞后、薄弱:①技术;②粮食;③资源,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18亿亩耕地)“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

5)措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传统农业(粗放型)向现代农业(集约型)的转变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物质装备、经营、管理方式、现代农民、理念)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农民说:中国农业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两平”。学生思考这种说法体现了什么道理?政策和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首先的两个措施。

材料一 美国农民种田规模

一般而言,农户的经营规模起码要达到500英亩以上(若租赁别人的耕地则起码要达到1000英亩以上)美国有20%的农场主动用了直升飞机进行耕作管理,有的大型地块采用遥控拖拉机自动耕种。

政策之一: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制。怎么办呢?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所有制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3年农业用地、我们耕地减少了几千万亩,一下就把原来在2010年应该稳定的耕地指标,18.8亿亩那个指标突破了,降到了18.51亿亩。红线:18亿亩耕地(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之二: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农村税费改革——财政税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历史课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开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在我国实施了2600年。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农村“新”就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阶段,通过两个反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来使得农业得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得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社会。空气好,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城市不差。农村是一个田园风光相当秀美,人们生活也明显有幸福感的地方。留在农村就没有出息,农村是一个相对比较衰败的环境,人们不愿意留在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出去了,留下的呢,人们叫做386199部队,其实就是妇女、儿童、老人,两千多万叫留守儿童。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关键
材料一:我国推广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每亩产量由420公斤增加到788公斤。台湾的“彩色米”。这些说明了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什么作用?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

材料二:美国孟山都等10种子公司控制全球种子市场的32%,山东“寿光”“中国大菜园”,

80%是洋品种,一粒网纹甜瓜种2元;一粒彩椒1元,比黄金贵。

因此,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劳动者素质——增长方式、经济效益

思考:数字显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目前一年的灾害损失达千亿元。怎么解决?

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明确:政府——财政支农(三个高于);企业——产品结构、管理;农户。

④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材料一:如果北方一位农民,卖100斤小麦能收入50元,但他如果加工成80斤面粉,就能卖到60元,麦麸与加工费相抵,还能增收10元;把80斤面粉再蒸成112斤馒头,能卖100元,扣除费用,又能增值30多元。从卖小麦到卖馒头,伴随着生产链条的延伸,不仅增加了就业,而且创造了价值,农民得了实惠,居民得了方便。

材料二:法国汉斯市有一家葡萄酒厂,它的葡萄种植基地涉及1500多个家庭农场,一年卖酒2500多万瓶,销往世界各地,附加值因此而增加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更多;在地下30多米处,有一个酒窖,存酒9200多万瓶,全长28公里。游客可以乘小火车进去游览,年接待20万人,门票收入400多万法郎,你说产业链长不长?规模大不大?效益高不高?

A、含义: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特点:农户+市场→关键: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

B、特点:把农户和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社会化大生产。

C、意义: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意识;调整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秩序。

2)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①发展乡镇企业:含义;地位和作用: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推进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2006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5.77亿人,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亿人。农民工市民化任重道远,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将农民转化为市民,其关键在于转移农民是否有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
二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一、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工业的基本含义、分类、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问题。觉悟:通过对工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工业现状的了解,提高振兴我国工业的紧迫性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三、教学过程:

 1、什么是工业

1)工业的产生(机器大工业)
2)工业的含义:可分解为劳动对象 ( 自然资源和各种原材料 ) 劳动方式 ( 采掘、

加工和再加工 ) 几个要素,把它概括起来。

3)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

划分

包括的主要行业

按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采掘、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其它

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

纺织、食品、造纸、皮革,其它

按劳动对

象的不同

采掘工业〈以原始的自然物质资源为对象)

采矿、采油、伐木

加工工业(以各种原材料为对象)

机器制造、棉纺、造纸,其它

应注意:

第一,分类的标准第二:重工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 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 如民用小汽车生产等;轻工业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 如仪表仪器等。所以“主要” 二字不能丢。第三:不能认为采掘工业都是重工业,加工工业都是轻工业,如机器制造业按标准①属重工业,按标准②属加工工业。

2、工业的作用

材料:“无工不富”;斯大林:自己国家没有自己的工业,谁高兴谁都可以蹂躏它。8年抗战,打得格外艰苦,为对付100万日军,中国付出3500多万的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思考:工业的作用?

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起点和推动力。这就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只有现代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工作母机)
注意:现代化的一般标准:农产值占12%~15,非农业人口大于70%,城市人口大于50%。
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

1)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技术装备(板书) (装备部)

2)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板书)(动力部)

3)工业为满足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板书) (供给部)

问:06年我国财政收入达39万亿,规模工业企业达18784万亿。说明了什么?

4)工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板书)

5)工业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板书)

材料:中国的航空母舰——造船、舰载机、弹射技术。周恩来“我是不甘心的”,刘华清“我是死不瞑目啊”。

中国的“嫦峨一号”,北斗星导航系统。
中国的大飞机:(空气动力、材料科学、机械制造、通讯导航40大类、200多个技术单元难题)对工业的集体考试。大飞机总重超100吨,载重3040吨,航程30004000公里。美国有1300架,中国、日本、印度、伊朗等各自有2040架。

工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各经济部门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水平,决定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这是工业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体现。

3、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没有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那么,整个社会生活就难以运转起来。由此,是社会经济的主轴,是带动社会各部门前进的火车头。这就是工业所处的地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探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一回事吗?
它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主导着国民经济。

前者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 也就是经济制度的性质的角度。公有制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主导着国民经济, 它确保着国民经济的公有制性质, 即它引导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后者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即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 指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3、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途径(板书)

1)发展状况(板书)我国工业存在那些问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2)发展途径(板书) 那么,我们应如何振兴我国的民族工业呢?

 ①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

探讨:什么是支柱产业?我国有哪些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确定是国家根据产业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有非常广大的市场;有很高的增长速度;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有很高的利润率。并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而确定的。这些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和特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全世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共60多个,占世界人口不足20%,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花了近300年。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一段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代价来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特征:

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主要特征)
材料:什么是信息化?全球任何一家沃尔玛分店,卖掉一听可口可乐,通过收款机刷一下条码,90秒后这个数据不仅传到了沃尔玛总部,还传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集团每天的收入约10亿美元,每天下午5点钟,整个集团的10亿美金收入,准时统一汇集到总账户。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进入信息时代, 不仅工业化的内容与传统工业化有所不同。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信息化对工业化也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要特征)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工业化, 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③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2005,我国的GDP相当于日本的49%,而能耗则是日本的3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6种资源消耗最大的国家,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据全球生态足迹网估计,如果在全球维持一个像美国社会这样的物质社会,将需要五个地球的资源,而维持一个像英国样的社会也需要将近三个地球的资源。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因此, 必须将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④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既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 又要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4)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新型工业化不止信息化一条路,根据国际分工格局,美国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是IT业,英国主要是金融服务业,日本主要是终端消费品生产领域,德国主要是制造业,都具有本国特色。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

巧记忆:“三高两低”: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
或“高”、“好”、“低”、“少”。

三框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一、教学目标:识记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理解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体现经济发展程度;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概括出结论的能力;正确认识服务行业,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什么是三大产业?它们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

判断以下各业各属于什么产业?

1、商业 2、采掘业 3、房地产 4、渔业 5、制造业
6
、金融业 7、种植业 8、林业 9、建筑业 10、国家机关

(二)新授:
1
、第三产业的概念及其层次的划分 :第三产业就是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

行业。
1)第三产业主要以提供“服务”为显著特征。买卖“服务”(商品)。
注意:餐饮业、商业的特殊——既要提供商品又要提供服务。

2)行业多,门类广。

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板书)

1)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板书)

情景:君不见——“与其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我们要听五月天的“离开地球表面”演唱会;周杰伦的“无与伦比”演唱会。与张靓颖狂飙“我们听好的:海豚声音”。走四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的律师会找你的。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再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最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地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

一国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如何,是可以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出来的。第三产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我国第三产业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板书)

“重农抑商”、“伺候人的低人一等”。我国既有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的问题(2006年,我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只有39.5%和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有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以及整体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
  4、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板书)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板书)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板书)

资料:如重工业部门每安排一个人就业,国家需要增加1万元的固定资产,轻工业部门则需要6000元;而在商业、饮食业和其它服务行业,国家每投资1万元,就可以安排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就业。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板书)

总结: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练习册109页——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比例关系,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分配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结构调整:指量的比例合理化和质的优化。

黄金分割比例。

1)三大产业的相互关系
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

制约的联系。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和带动第一、二产

业的进步。

②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怎么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发展两高一优、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意义: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