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程下地理教学与荣辱观的教育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承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迅猛发展的新需求、新趋势,课程改革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育学生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并能终身学习,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发挥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在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2006年3月16日,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凸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它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现就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谈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始终坚持地理教学德育目标不动摇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荣辱观的关键。而地理教学的德育目标尤其能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德育教学目标有。

1.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展现,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育和邓小平开创的“一国两制”重大意义的教育。从而增强对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和决心。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颂扬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4.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齐全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被破坏严重等等。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5.通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仍还有较大差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得到很大发展,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的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做大量的趋利避害工作。从中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

6.通过对人口政策、民族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规的宣传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国情是制定国策的依据,确信国策、法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自觉性。激励学生为创建一个清洁、优美、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7.通过对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家庭访问,使学生了解家乡,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感情,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崇高思想。

二、把握好地理教学两个基本方向

1.教学中要切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做法主要是教师讲解祖国辽阔的领土、多娇的江山、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这种常规的教育方式在当前课程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已略显陈旧和呆板,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爱国主义教育应在把握教材、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灵活多样地开展。

知国、爱国、报国,这是地理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线索。“知国”就是国情教育,即通过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国情教育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对祖国有清楚的了解,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农业的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同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对此,有的学生不相信,有的学生则搞不明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还是不如欧美国家。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实例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以说明过去落后的情况和现在的飞速发展,以及现在正在缩小和赶上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甚至有些方面已经超过他们。在讲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时,一方面要讲明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带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讲明我国的一些边远地区,依然还存在着贫困和落后,还需要建设和发展。讲我国的土地、森林、水、矿产等资源时,不能只讲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要明确讲明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形势非常严峻。并且由于法律不健全,利用不合理,加上污染等各种原因,有些资源破坏非常严重,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影响了生产发展,影响了居民生活。有事例、有对比、有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知国”,才能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坚定他们爱国、报国的信念。使他们懂得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脚踏实地亲身参与,不能只是主观地评头品足,更不能盲目崇洋,要做有拳拳报国之心的主人翁,不能做那种怨天忧人的局外客。使他们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献身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建设好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勤奋学习。

2.地理教学中要贯彻科学观教育

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具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蓬勃发展,一件根本性的大事,就是要教育青少年一代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他们从学会做人做起,学会做事,成就伟业。这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地理教师应深知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松地理教学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