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学生地理思维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例1,06年文综全国卷Ⅰ第36题: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⑴⑵⑸(略)。

⑶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⑷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36.⑶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方布,植被稀疏。⑷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例2,06年文综全国卷Ⅱ第40题: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成;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4)图8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8回答:

a为 山脉,b 为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答案]40.(4)昆仑 唐古拉 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大),造价高。

从例1、例2两道试题的命制特点来看,以能力立意是其最主要特征,试题的答题根本无法从书本上照搬现成答案,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图像和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并结合试题要求,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重组和归纳,但是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对考纲精神没领会,没有以提高地理能力为核心,从而在高考时出现了很多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今后的复习要把能力作为复习的主旋律。针对高考地理思维中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解决对策。

(一)牢固树立学习地理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平时的地理复习应该强化学习地理的学科意识,应该重点突出地图复习,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复习时,可选取10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让学生明确线与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从而建立清晰的经纬网心理地图,在此基础上,还可借助某一局部区域地图来进一步明确:(1)经纬度位置、地理轮廓──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特征成因这种因果联系;(2)经纬度位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候分布──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自然带与农作物的分布、耕作制度、耕地类型等这种自然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沿某一经线或纬线──依次穿过的城市和国家、气候类型、地形──农业生产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主要农业特色──面临主要的国土整治问题等,以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逻辑联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再如,通过各种地理单因素地图的叠加,如在区域图中分别与气候、地形、人口、交通、城市等分布图进行叠加,可帮助学生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增强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掌握地理的思维方法,提高知识的迁移水平

在地理复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喜欢大量做习题,但是对解题方法、思维方法并不是很重视,由于很少对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进行总结和培养,当然也就难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面对新情境、新设问的试题时,思路难以打开,知识难以迁移。其实如果平时复习时能够善于总结,地理原理和规律、各类地理试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中,有关成因分析的知识和原理如: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气候、地形、人为因素)、沙尘暴的影响因素(气候如风力、气温和降水、土壤质地、植被、人为因素)、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气候、土壤质地、植被、人为因素)、影响气温水平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包括地势和山脉走向等)、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性质、地形包括地势和山脉走向)、影响气候的因素(风带气压带、洋流性质、地形包括地势和山脉走向、海岸线曲折状况、地面反射率)、影响盐度的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洋流性质、有无陆地河流淡水汇入、结冰与融冰、海域的封闭与否)、影响自然带垂直分布(纬度高低、水热状况、山脉坡向、坡面长短)的因素等等。例如、如果平时善于总结,那么要回答例1中的第4小题“说明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学生只要把第3小题推断出的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水源、植被”等自然条件,并结合沙尘暴的影响因素“气候如风力、气温和降水、土壤质地、植被、人为因素”进行知识的迁移,那么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三)强化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明确知识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地理复习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把知识变活,从而有利于明确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1.地理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展现其他地理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首先应该熟悉主干知识,不能因为试题以能力立意,就可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记忆。2.对学科知识应该进行系统的把握,并提炼和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使知识系统化,以便为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的主旨奠定基础。3.应该用足教材,敢于突破教材的章节的界线,敢于突破高初中知识的界线,通过某个案例、某个问题(如热点问题)、某条线索、某个区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分析知识,并应该在知识的联系上多下工夫,这样才能更深刻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也才能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知识。因此今后的地理复习中一定要重视挖掘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总结归纳、概括特征、建立联系、对比异同、归纳类型等过程,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从而能够熟悉“概念、原理、区域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明确了知识联系,可大大地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例如,例1第3小题的解答,学生完全可结合区域图5来进行逻辑推理:1.根据图5推断出强沙尘暴多发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2.再根据我国西北地区来推断出强沙尘暴多发区的“气候、地形、水源、植被”等有关自然条件。有了以上的推理,不难得出答案。

(四)重视学习的总结和反思,强化能力训练,及时消除能力弱点,全面提升思维能力

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深刻反思和归纳在思维中的一些得失,如果学生没有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和总结,对于自身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解决,那么很容易重犯相同的错误,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加强反思和总结,要对于每考必失误的“能力弱点”,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能力弱点如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要进行定点专题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消除能力弱点,全面提升思维能力。例如、例1的⑶、⑷两个小题都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但是许多学生由于文字表达的能力弱,因而出现文字不简洁分明,层次不严密严谨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觉得试题不难,题目会做却得不到高分的局面,其实这是学生平时不注意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的结果。当然要强化能力训练,就应该追求训练的高质量:1.要针对能力弱点,严格按照高考的要求来进行。2.要精选新颖的能力型习题,切忌“怪、难、偏、旧”。(3)要重视练后和考后的总结与反思,并发挥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导向功能。

针对高考学生答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为今后的地理复习提供很好的启示,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明确自身的能力弱点,并通过合理的途径和对策来加以消除,以避免重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从而能够在高考时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