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重视地理事物时间发展过程的教学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通常只注意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规律的教学,而忽视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致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在纵向发展──时间序列上认识较模糊。本人试图通过对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时间序列研究,以期帮助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的全面了解,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时间序列上的特点

1.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具有承接性的特点

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在于揭示地理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性,并从中探求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方法。由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地理学不得不涉及到“过去”。这就要求在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同时又要研究地理事物发展在纵向──时间上的承接性。

2.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厚度

任何地理事物发展变化都有一个时间过程,即具有一定的“时间厚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所涉及到的地理事物主要是目前存在的世界,即我们所说的“现在”的地理事物,但实际上,“现在”的时间量度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时段的长短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对于自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而言,“现在”的概念是指自然地理事物相对处于稳定的一种状态,时间厚度差别很大,少则几天,长达几年、几十年,甚至千百万年。如山地地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静态的画面,但其形成可能追溯到几百万年前;河口三角洲、滨海平原的形成则可能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地震则可能是刚刚才发生的事。

对于人文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言,时间厚度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现在”则是指人文地理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某一时段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城市现状”的时间厚度指的是近几年的状况,“人口现状”则可能特指上一次人口调查所得的结果,或研究人员到某一时刻为止所能收集到的人口资料。

针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时间厚度来认识地理事物:一类是薄时间厚度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只要求知其一般概念、分布规律及原理;另一类是具有一定时间厚度的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知其一般分布规律,还要了解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过程。后者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3.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方式

①匀速发展型(图中曲线a):地理事物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因素作用力相当,呈等速发展趋势,地理事物发展相对平稳。如世界和我国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缓慢增长过程;此外,目前作为“静态”的山地、丘陵、谷地、平原等地物,土壤的形成,原始森林植被演化等,其发展亦可视作匀速发展型。

②变速发展型:地理事物发展随时间的推移呈现连续而不匀速的发展变化过程。可分为波动型及不匀速型两个亚型:波动型(图中曲线b):地理系统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牵制,使系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产生波动的原因可能由于系统内部因子发展力量的不平衡,也有可能是外界给系统输入了熵流,致使系统出现暂时的混乱或倒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因子的适应及调节,系统将在另一水平上出现新的平衡。如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气候的正常波动等。

不匀速型(图中曲线c和d):地理系统构成要素具有不同的速率,因为主导因素的力量强弱的变化和主导因素的变更,使地理事物在时间发展上出现不匀速的发展。如河流阶地的产生过程是地壳垂直运动、河流侵蚀与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人类的影响,许多人文地理事物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而自然地理事物发展呈现减速发展的势头,反映了事物的两个方面。如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扩大,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酸雨的加重,二战后世界与中国人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等呈明显加速的发展趋势,而如野生动植物的发展、河曲的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呈明显减弱的趋势。

③突变发展型(图中曲线e):在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因子突然出现或运动速率发生突然改变,从而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发展方向或进程。突变因子(如火山、地震、泥石流、陨石的撞击等)的研究对地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将突变因子在某区域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频数来分析,还可以分为两种亚型。一种是不重复出现型,突变因子在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频数很低,在历史上甚至只出现一次,如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或第一次移民对北美洲东部人地关系的影响等;还有的是对人类以后的生存几乎不产生影响或可不加考虑的因子,如中生代恐龙的灭绝、通古斯大爆炸、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另一种是重复出现型,突变因子的出现频数较大,出现后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平静期,但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必须加以考虑,如休眠火山、泥石流、灾害性天气、地震、战争、瘟疫等。

以上三大类型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由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类型亦是极为丰富和多样的,它们往往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地理事物的发展。

二、结合高中教材,作过程分析和时间厚度的处理

1.地球的宇宙环境研究中的时间厚度人类对宇宙环境的认识,从天圆地方说、地心说、日心说,到人类进入太空进行宇宙空间探索,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体现了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完善的过程。

2.大气运动研究中的时间厚度大气运动研究具有不同的时间厚度。通常描述大气运动和气候要素的时间厚度有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课本中介绍的中小时间厚度的天气系统有:台风、龙卷风、气旋与反气旋、锋面、厄尔尼诺现象等;大时间厚度的天气系统有: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的形成、气候变迁、古气候研究、地史上的冰期等。

3.水资源研究中的时间厚度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有:日变化──地形雨和对流雨;年内变化──降水的季节分配、冰期、凌汛;年际变化──水患(包括洪水、枯水、干旱等)、水循环周期、人类对海洋和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过程等。

4.地球圈层研究中的时间厚度按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式分为两类,即渐变时间序列(包括匀速发展型和不匀速发展型),如地壳的演化史、古地理环境、现代地貌环境;突变时间序列(突变发展型),在内力作用下的变化过程有地震、火山、断裂、海啸等,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化过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雪崩等。

5.环境与自然带研究中的时间厚度人类进行地理发现的过程,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既丰富了地理学的内容,也使人类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平衡随时间的变化是一个波动的过程。人类历史以来,地理环境随时间的变迁应当多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人类对自然资源(含能源)利用中的时间厚度此过程包含了地理事物发展的三类不同方式。人类对资源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代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是不同的。人们对新的资源(能源)利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跳跃式发展。

7.农业生产发展的时间厚度小时间厚度包括农业生产的时间安排,做到不误农时,农作物与物候;中时间厚度包括人类对农业生产布局规律的认识过程(从原始农业──杜能农业区位论──农业生产专门化),中国及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

8.工业生产发展的时间厚度了解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工业发展进程和世界工业布局类型的影响;随着时间变化。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的进程及宏观布局调整政策。

9.人口发展中的时间厚度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匀速发展型、不匀速发展型及突变发展型(如地理大发现、奴隶贸易、战争对人口的影响、世界和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等)。薄时间厚度对人口问题的研究有:人口年龄结构图和人口变化曲线等。

10.城市发展中的时间厚度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随时间发展呈现的一般规律;世界工业城市布局的时间变化规律;世界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比较。通过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特点及教材中有关知识点的时间厚度的梳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地域特征和分布规律,培养他们从时空两个方面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地理思维的品质。如果纯粹把学习的兴趣放在地理事物发展过程本身,那就是历史学或历史地理学的范畴了,对社会人文现象的研究尤其如此。

当然,地理学的时间厚度和发展特征,除在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体现外,还应当包括地理学本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的发展过程。对其了解,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科学,并从中感悟到揭示科学的人地观的艰巨性,这对他们也是十分有益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