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从“内外交困”到“内外交融”——对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思考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中学时事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出现这种“内外交困”局面的原因,并进而依据时事教育的重要性和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提出要打破这种局面,走中学时事教育课内外结合的道路。文章以作者的时事教育实践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做了思索,并把活动的趋向归为时事教育的内外交融。

关键词:内外交困 主体性 内外交融

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的一门学科,而这种特点的拥有又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事教育,它已成为思想政治课不可缺少的时代性板块。历年的高考不仅单独为时事让出10分,而且还将时事融于其他内容之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事实上,中学时事教育正日益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对于时事教育的重要性而言,传统的中学时事教育显得尤为薄弱。这种薄弱既是投入上的,更是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上的薄弱。

传统的时事教育奉行“一本书,一个字,猜好题目去考试的方针”,即要求学生先以每年教委编发的时事手册为依据,从头到尾背下来,然后,教师再想方设法围绕热点编印一大套题目,让学生记忆。这种教学方法既否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应该说,它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今天重素质、重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课堂教学如此,课外活动也不例外。许多学校受素质教育大潮的影响,也组建了各种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兴趣小组。成立时事兴趣小组的本意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时事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去掌握时政信息,进而对政治学习形成主动,然而,在升学压力巨大的昨天和今天,这样的课外活动往往只能在起始年级安排,并且还常常流于形式。有的指导老师一学期只安排两次活动即一次成立大会和一次联欢告别,更有甚者为了赚些课时补贴,虽频繁活动,但内容却极其贫乏,今天评战争,明天议征战,后天就是讲武器,有的干脆就放些录像资料片,还美其名曰:观摩学习。这样的时事兴趣小组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且还浪费学校的资源,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与时事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可见,传统的中学时事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是极其被动的,而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又决不是某个事件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是影响中学时事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因为有高考的压力,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保姆式的照顾”,为他们想好每一条可能出现的题目,并做好答案。即使学生想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思考和解答,教师也不敢给予他们应有的信任;因为有高考,学生只能把最美的时光花在无聊的记忆中去,即使他们萌生兴趣,想拓宽一下视野,学校也不会提供这样的机会,频繁的测验也不允许有这样的时间。而另一方面,因为起始年级不考时政,教师就不注重学生的时事知识积累。结果就是:学生想学时,不让学;学生不想学时,却逼着学。这样的教育又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中学时事教育陷入内外交困局面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过程中,存在时事内容与课本知识的严重脱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只考虑如何组织好教材现有的理论知识,而忽略教材内容与时事的联系,更不用说,将时事资料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了,有些老教师甚至连教案都是多年如一日,这样的政治课教学又怎能体现时代特征呢?另一方面,许多时事兴趣小组活动只重视学生的兴趣所在,为了时事而讲时事,与学好政治课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自然就达不到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兴趣的目的了。

中国传统思想对教师观念的影响也是中学时事教育处于内外交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反求诸己”“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使得教师在观念上较为保守,强调一切要面向自己,面向本职,为学习而学习,为时事而时事。认为学生在政治课课堂上就是要学会记忆书本知识,至于怎么运用那是高三总复习的事;在时事兴趣活动中也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发生了的政治事件,讲一些热门人物,使学生有兴趣就行了,至于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展则不作分析。教师既没有认识到要通过学习和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更没有意识到要实现中学时事教育课内外结合,让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时事教育,着眼全局,面向社会。

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学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方面的基本素质,而时事则是社会人文现象的浓缩,所以,要发展素质教育,中学时事教育就必须摆脱内外交困的境地,实现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的交融,这种转变过程也正是中学时事教育内外结合的过程。

应试教育是影响时事教育的根本性因素,因此,要实现时事教育的内外结合就必须摈弃应试教育的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建立相应的时事教育运行机制。也就是要实现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到人格形成和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由时事教育面向考试到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根本性转变。

独立人格的培养和社会意识的增强应成为中学时事教育的首要目标。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需要在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中得以实现,所以,时事走进课堂,就要求课堂同时开放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摆脱时事教育对象“ 物化”的观点,视学生为生动、丰富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自我观察、自我认识中进行自我体验,并在自我总结中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初期,缺乏社会经验,是非判断也比较感性化,所以,这个时期尤其需要教师准确而恰当的引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中学时事教育正确方向的保证。

时事是社会现象的浓缩,时事教育也就必然要面向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兴趣小组活动要改变过去单一讲座的形式,注意采用社会调查、走访参观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比如,在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时刻,我们就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走访幸存者,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感受,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多种形式的结合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他们通过直接体验,加深对时事的理解,从而也增强了中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中学时事教育要走出单纯知识传授的误区,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时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事教育的内容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中学时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要求在教师适当指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自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就某一个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材料来理解,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在课外活动中,要放手发动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从各方面搜集信息,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就分歧点进行再调查、再整理、再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时事判断为线索,以课本理论为依托的能力培养模式。

中学时事教育在内容上实现时事与课本知识的融合是其从“内外交困”走向“内外交融”的关键。应该说,社会意识的增强、独立人格和能力素质的培养,都是时事教育实现“内外交融”的一种趋向性结果。无论是他们要求的自我教育模式的建立,还是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都必须以课内外知识理论的融合为载体。一方面,时事要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课本知识应与时事结合起来教和学。可以用时事材料引出课本理论,也可以用课本理论来分析和认识时政事件,还可在课前安排3分钟的时事演讲(比赛),并在教学效果的检查中充分引用时事材料和观点。另一方面,课本知识要走入实践,成为学生课外时事活动的指导。也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走入社会,运用课本理论的观点、原理去观察和分析时事。例如:在学习高一“三大产业”时,适逢中美“入世”谈判,我们时事活动社就组织学生以“WTO与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共分成农业、工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业、影视娱乐和商品零售业7个小组,最后共收到调查报告16份,采访记录7本近2万字,特别是商品零售业小组还对刚进入南京市场的麦德龙、家乐福两家“洋超市”与本地苏果超市、中央超市,进行了对比分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全局观念,而这种在课本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又是对课堂知识的检验和拓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时事与课本知识的融合,从而成为时事教育内外结合的载体。

联系地址:南京市府西街14号南京市第一中学(210001

联系电话:02552344562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时事教育主体性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