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B.它是指人的能力与活动

C.它其实就是意识的反作用 D.它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2、“匠不巧则宫室不善,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这说明

A.规律是无条件地存在和发生作用的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辨证统一的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着客观规律

3、一位哲人说:“思想的可靠在于其深入,感觉的虚幻在于其肤浅。”这句话

①否认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具有一致性 ②肯定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③强调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④说明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4、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的合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这说明

A.现象和本质是可以合二为一的

B.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C.一切科学都以特定的现象为研究对象

D.现象和本质是紧密联系的

5、要创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条件,需要

A.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C.不断地发展认识,深化认识

D.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6、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是

①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 ③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 ④认识的最终目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抽象、间接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并反作用于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据此回答810题。

8、全党之所以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因为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精神状态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着巨大影响

C.精神状态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

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9、必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这一要求符合下列哲理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D.感性认识应当上升到理性认识

10、要做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要

①一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具有与时代适应的创新意识 ④认识到精神状态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过程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对国内外形势认识的过程 B实践十一五规划的过程

C制定学习、工作计划的过程 D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12、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

A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C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13、“速度问题,表面上看是个快慢问题,但在当前的条件下,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问题。”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事物

B.对事物的认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要善于透过本质看现象

D.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

大自然是思维的最丰富的源泉,是创造性、探索性智力最丰富的源泉。一切伟大的发现在被发现之前都存在于大自然之中。比如,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引起牛顿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使用这一定律理解了无数的自然现象,创造了无数造福人类的奇迹。据此回答1416题。

14、“大自然是思维的最丰富的源泉”这一论断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A.意识并非人类所特有,自然界原本就存在意识现象

B.意识的反作用要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C.人们改造自然必须以自然及其规律为基础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5、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说明

A.认识事物总是从现象开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B.只要进行思考,就可以发现规律

C.现象和本质可以直接合二为一

D.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直接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16、人们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理解了无数的自然现象,创造了无数造福人类的奇迹。这一事实说明

A.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可以有效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

B.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活动

C.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并引起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

D.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更能指导人们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份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提及了要坚持科学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当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决策科学化。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想有所建树,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重视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 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8、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规律、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哲学依据是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③正确的社会意识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④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回答19——20题。

19、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20、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是因为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种被称为“膜下滴灌”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已在某地推广面积达170多万亩。有关专家称,这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二者优点的新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引起一场中国农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革命。回答21——23题。

21“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二者优点”,获得“膜内滴灌”技术的成功。这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B.人要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D.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是人们办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

22、人们在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取得膜下滴灌技术这一成果,表明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现实的

C.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既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23、“膜下滴灌”是节水技术的创新,创新思维就要求人们

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合理的想象 不能受客观实际的限制 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敢于否定一切已有理论,坚持从实际出发

A. B. C. D.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25、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研究需要想象,而合理想象

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A. B. C. D.

答题卡

班次 姓名 学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12分)

请回答:(1)为什么要以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

2)为什么“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3)怎样才能做到“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27、有人认为,感觉越丰富,理解越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8分)

2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论道理。(10分)

29.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12分)

(1)运用认识论的有关道理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从认识的根本任务上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何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ABD 610BDBCB 1115BDBDA 1620DDDDC 2125GDBCC

二、非选择题

26、(1)现象与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和规律的表现。因此,认识事物只能从现象入手,只有以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十分丰富的和可靠的感性材料,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理性认识。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就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因为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片面的、多变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第三,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必须做到:第一,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此外,还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27.(1)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理解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只有占有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但不是有了感性材料就一定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不同,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

(3)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才能使理解更深刻。

. 28(1)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2)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29、(1)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就需要不断创造必要条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到这些,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同时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必须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哲学全册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